赵玉晶: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的三重假设及其落实论文

赵玉晶: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的三重假设及其落实论文

摘 要: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从生物学视角探究人格问题,它以三种层层递进的研究假设为出发点,并在落实这三种假设的过程中展开了对人格奥秘的探索。其中,生理学人格研究假定人格与生理变量之间存在某种因果或相关关系,并运用生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人格进行了实验和理论探索。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假定遗传基因是塑造人格核心特征和造成人格差异的重要因素,并运用行为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了人格的遗传基础。进化心理学人格研究假定人格这种复杂的心理机制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并运用生物进化论的理论和方法对人格的形成与表现机制进行了深刻阐释。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通过提出上述三种假设并予以落实,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究人格问题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人格研究;生物学取向;生理学;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

人格长期以来都是心理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它以兼具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的人为载体,因而除受社会因素影响外,还必然受生物事件(biological event)的制约。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现,子女与父母不仅五官长相非常相像,而且社交性、偏好性、反应性、攻击性和冒险性等人格特征也十分相似,这说明基因遗传可能对我们的人格具有明显影响。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明确指出:身体是我们“进入世界的入口”。从生物学视角来探究人格的发生机制、发展动力、规律特征和差别根源等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溯源至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的“四根说”和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四液说”。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研究认为,人格的形成、发展与差异以某些潜在的生理基质(physiological substrate)为基础或与某些生理指标相关,同时受到人类基因遗传和长期进化的影响。具体而言,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的开展主要基于“现在”“新近”和“久远”三重理论假设,分别对应着生理学假设、行为遗传学假设和进化心理学假设,三重假设层层递进,为多维度、综合深入地探究和揭示人格的生物学奥秘奠定了理论基石。

这是在调查中发现的学风建设最亟待解决的问题。60.92%的教师认为高校学风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单纯为考试而学,考生不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只顾背诵理论知识应对考试,考试过后便将所学知识抛之脑后。这种侧重短时记忆的学习无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长学生知识,没有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为所用,这样就很难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学校优良学风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1]。

一、 生理学人格研究假设及其落实

生理学人格研究者主张运用生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来探究和阐释人格,他们认为人格特质与生理特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生理特征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促进或标示人格的差异。因此,考察人格特质与人体的生理变量(如皮质兴奋、神经递质、心血管反应性、神经系统强度以及荷尔蒙等)之间的各种关系是生理学人格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兰迪·拉森和戴维·巴斯(Randy J. Laresen & David M. Buss)在《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知识领域》一书中指出,关于生理变量如何在人格理论和研究中起作用,存在两种思考方式。[注]兰迪·拉森,戴维·巴斯:《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知识领域(第二版,英文影印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227页。第一,将生理反应或测量指标看作是人格特质的生物学相关因素,而非充当该特质的生理基础的一种因果机制。第二,把生理变量看作是产生或促成某种人格特质的潜在基质,而非仅仅看作相关因素。多数人格研究和人格理论都重在考察人格和生理之间的这两种关系,即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人格的体液说和体型说就是早期人格研究史上根据生理特征划分人格类型的典范,前者探讨了生理与人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后者探讨了生理与人格之间的相关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相关或因果的假设,生理学人格研究者利用无创伤性电极、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压计、计算机、核磁共振等工具,配合遥测(telemetry)、无创伤性脑成像等技术,测量特定刺激情境下个体的生理指标变化,进而考察人格特质与生理特征之间的具体关系。皮肤电测量法、心血管活性测量法、脑活性测量法以及血液和唾液的生化分析法等生理测量方法使得生理学人格研究得以顺利开展。

高焦虑、高压力、高神经质水平的人的交感神经系统一般处于慢性激活状态,其产生的生理反应通常表现为皮肤冒汗、血压和心率升高等特征。因此,通过测量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皮肤汗液导电情况、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便能了解个体的某些人格特征。如,研究表明,与非特定的皮肤电反应总是存在相关的人格特质是焦虑和神经质。[注]Cruz, M., & Larsen, R. J,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lectrodermal Lability, Journalof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 23, 1995, pp.93-104.再如,一个人所共知的研究事实是,当解决同一个数学难题时,A型人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竞争心强)的人心率和血压会大幅提高,而B型人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的人只有微弱升高。

测量脑活性的技术主要有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诱发电位技术(the evoked potential technique)和脑成像技术(brain imaging techniques)。脑成像技术是目前正在被发展和完善的一项作用强大的新技术,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都是用于描述脑结构和脑功能的无创伤性成像技术。利用这些无创伤性成像技术,研究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被试在从事某项特定任务时大脑的哪些区域是活跃的。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特质者面对不同任务(如观看积极图片和观看消极图片)时大脑的激活程度是不同的。[注]Canli, T., Zuo, Z., Kang, E., Gross, J., Desmond, J. E., & Gabrielil, J.D, An fMRI Study of Personality Influences on Brain Reactivity to Emotional Stimuli, BehavioralNeuroscience, 115, 2001, pp.33-42.

现代行为遗传学研究表明,遗传与环境从来都不是各自独立地作用于人格的,人格特征与人格差异是遗传与环境动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genotype-environment interaction)和基因型—环境相关(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种方式。前者指的是拥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相同环境作出的有差别反应。例如,内倾者往往在环境刺激较少时,认知任务的成绩表现好;外倾者往往在环境刺激较丰富时,认知任务的成绩表现出色。后者指的是拥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不同环境的有差别接触。也就是说,我们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被称作“教养中的天性”。如果环境促进基因型的表达,就可能引起积极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如果环境阻碍基因型的表达,就可能引起消极的基因型—环境相关。尽管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者对基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探讨,但关于两者关系的作用机制问题仍然未知。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进入了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时代。分子遗传学人格研究者认为基因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人类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考察特定基因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便可以确定遗传基因是如何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连锁策略(linkage strategy)与关联策略(association strategy)是行为遗传学家用来探讨人格特征与特定基因之间关系的主要策略。连锁策略遵循从行为水平到基因水平的“自上而下”的思路,通过测定具有某种人格特质或人格障碍家族的几代人的DNA样本,进而明确是否存在对该人格特质或人格障碍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基因。关联策略则遵循从基因水平到行为水平的“自下而上”的思路,即首先确定与某种人格特质可能相关的基因(候选基因),再通过考察具有或不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两类人携带该基因的程度,目的是确定这些候选基因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对于连锁策略,关联策略更能找出只有微弱作用的基因。[注]张丽华,宋芳,邹群:《人格研究中的行为遗传学取向的发展》,第61-65页。研究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与FMR-1基因有关,[注]Franke, P., Leboyer, M., & Gansicke, M, Genotype-phenotype Relationship in Female Carriers of the Premutation and Full Mutation of FMR-1, PsychiatryResearch, 80 (2), 1998, pp.113-127.儿童反社会行为与单胺氧化酶(MAOA)基因有关,[注]Caspi, A., McClay, J., Moffitt, T. E., Mill, J., Martin, J., Craig, I. W., Taylor, A., & Poulton, R, Role of Genotype in the Cycle of Viol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Science, 297(5582), 2002, pp.851-854.新颖性寻求这种人格特质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有关。[注]Ebstein, R. P., & Israel, S, MolecularGeneticsofPersonality:HowOurGenesCanBringUstoABetterUnderstandingofWhyWeActtheWayWeDo, In Kim, Y. K. (ed.), Handbook of Behavior Genetics. New York, NY, US: Springer, 2009,pp.239-250.[注]Benjamin, J., Li, L., Patterson, C., Greenberg, B. D., Murphy, D. L., & Hammer, D. H, Population and Famili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4 Dopamine Receptor Gene and Measures of Novelty Seeking, NatureGenetics, 1996, 12,pp.81-84.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检验回填土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土料的最优含水率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料的施工含水率宜控制在最优含水率±2%的范围内。施工现场检验以“手能捏成团,碰之即碎”为宜。

在这些理论中,潜在的生理机制在产生或形成特定人格差异的基质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每一种理论都持这样的观点:特定的人格特质基于潜在的生理差异,如果潜在的生理基质发生改变,与特质相关的行为模式也会得到改变。当然,人格特质与生理特征之间并非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人格特质可能与多种生理指标存在相关或因果关系,一种生理机能或基质也可能影响或受到多种人格特质的影响。

二、 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假设及其落实

就现代化企业而言,采取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既能够为企业各项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又能够为防止出现舞弊、徇私以及诈欺等情况,进而达到有效地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目的。但依然存在部分企业缺乏对于内部审计的正确认知,进一步造成了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出现,继而阻碍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本文提出从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管理模式、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加强道德文化的建设、扩大内控审计范围、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现代化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出发,创新内部审计方式,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执行力的同时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格特质与人格差异有着特定的遗传学基础,从这个核心的研究假设出发,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运用行为遗传学的理论和方法考察人格特征(包括人格障碍)和人格差异的遗传基础,强调遗传基因是塑造人格核心特征和造成人格个别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忽视环境的作用,甚至主张人格特征与人格差异是多种基因、多种环境以及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注]王申连,郭本禹:《人格行为遗传学研究的两类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第827-836页。换句话说,它假定个体人格的差异来源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为了落实人格研究的核心假设,揭示人格特征和人格差异的遗传机制,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到目前为止实际围绕着三项任务展开:第一,确定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某种人格变异中各自的贡献率,即某种人格差异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差异或环境差异引起的;第二,鉴别对人格产生重要遗传影响的具体基因或基因组合,以便在DNA水平上了解人格特征和人格差异的遗传机制;第三,考察基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彼此相关的方式,并搞清这些效应发生的具体情境。

基于GIS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统计分析……………………………………… 周慧萍,王合玲,胡晶(7-274)

早期的行为遗传学人格研究主要从宏观上、用数量化的方法对遗传在人格特征(包括人格障碍)和人格差异中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遗传率(heritability)是衡量人格遗传性大小的核心指标,其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变异越多源于遗传。该阶段研究者主要运用家族研究(family study)、双生子研究(twin studies)、收养研究(adoption study)以及三者的组合研究来检验遗传差异和环境差异对人格表现型方差的贡献。(1)家族研究通过分析某种人格特征在家族成员中出现的频率高出普通人群的程度来估计其遗传率。如,家族研究发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注]Battaglia, M., Bernardeschi, L., & Franchini, L, A Family Study of Schizotypal Disorder, SchizophreniaBulletin, 21 (1), 1995, pp.33-45.[注]Siever, L. J., Silverman, J. M., & Horvath, T. B, Increased Morbid Risk for Schizophrenia-related Disorders in Relatives of Schizotypal Personality Disordered Patients, ArchivesofGeneralPsychiatry, 47 (7), 1990, pp.634-640.(2)双生子研究通过测量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在特定人格特征上是否更为相似来估计遗传率。如,Coolidge, Thede和Jang对112对双生子调查显示,DSM-IV标准12型人格障碍的遗传率为0.75,其中依赖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的遗传率最高为0.81,偏执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遗传率最低为0.50。[注]Coolidge, F. L., Thede, L. L., & Jang, K. L, Heritability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 A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Disorder, 15 (1), 2001, pp.33-40.(3)收养研究通过比较收养儿与其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在人格特征上的相似性来考察遗传率,相比于双生子研究该方法所得结果显示个体人格发展受遗传作用影响较小。[注]张丽华,宋芳,邹群:《人格研究中的行为遗传学取向的发展》,《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第1期,第61-65页。(4)鉴于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行为遗传学家逐渐开始采用三者之间的组合设计进行研究。郭永玉在其《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对多组比较的组合设计,甚至简单的收养和双生子研究,现代行为遗传学通常采用模型拟合(model fitting)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即建立一个反映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某种人格特质贡献大小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将其与观测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注]郭永玉:《人格心理学: 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研究者还采用生物化学分析的方法从血液或唾液中提取荷尔蒙(如睾丸酮)、皮质醇、酶以及神经递质等,通过考察它们在不同个体体内的含量或者同一个体在不同刺激情境或行为模式下这些物质的含量变化,就可以了解它们与人格的关系以及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睾丸酮与非抑制性的、攻击性的和冒险性的行为模式相关;害羞的儿童的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皮质醇;单胺氧化酶是在血液中发现的一种酶,可以调节神经递质在突触中的含量,它可能是感觉寻求这一人格特质的一个决定因素;神经递质在体内含量的变化,会引起个体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人格,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去甲肾上腺三种神经传导物质分别与人的三种气质维度即新颖性寻求、伤害回避和奖赏依赖密切关联。[注]兰迪·拉森,戴维·巴斯:《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知识领域(第二版,英文影印版)》,第202页。多巴胺与快乐有关,体内低水平的多巴胺会导致一种驱力状态,而新颖性、兴奋和激动等行为可以弥补低水平的多巴胺,因而多巴胺水平低的人新颖性寻求水平会高。血清素对抵抗抑郁和其他情绪障碍(如焦虑)有作用,血清素水平高的人,伤害回避水平低,精力充沛、开朗和乐观;而血清素水平低的人,伤害回避水平高,谨慎、内向、羞怯和忧虑。去甲肾上腺素参与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其水平过低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水平低,进而使个体的兴奋性降低,这种神经递质水平低的人在行事的时候对奖赏的依赖性非常强。

何良诸想,开暗门子的,就不是良善之家吗?也许,她身后黑黝黝屋子里,炕上瘫着老人,下井砸残废的男人,他们等着吃喝,等着瞧病抓药呢。何良诸心一疼,孤零零坐在高处,看见许多,想到许多,忧心忡忡。赵集和小勺呢?他们俩没出来扭呀。何良诸站起来,回头俯瞰,小勺酒店像平面图,格局大得能藏兵习武,灯光幽暗。一个人悄蔫儿走进后院,是驼子,驼子没系腰带,卸妆了,像一只乌龟在爬。驼子爬到赵集和小勺的窗前,停住,窗帘合上,人影憧憧。何良诸心一惊,他被支开了。他们在聚会,在商量什么要命的事情!

生理学视角的人格研究假设是心理学研究者探讨人格的一个基础性视角,他们利用生理学方法在落实和验证这些假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艾森克(Hans J. Eysenck)的三维人格模型主张人格包括P(外倾—内倾)、E(神经质—稳定性)和N(精神质—超我机能)三个维度,并认为这三个维度的全部变异约有3/4来自遗传,1/4来自环境。格雷(Jeffrey Gray)的强化敏感性理论以行为激活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两种假设的生物学系统为依据,认为冲动性和焦虑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格维度反映了个体间强化敏感性的差异,冲动性反映行为激活系统反应性的强弱并由行为激活系统负责,焦虑反映行为抑制系统反应性的强弱并由行为抑制系统负责。朱克曼(Marvin Zuckerman)的感觉寻求理论认为,个体具有寻求令人兴奋和激动的活动、乐于冒险和避免无聊乏味的倾向,高感觉寻求者追求新异经验和多样性刺激、乐于冒险、不喜欢循规蹈矩,而低感觉寻求者相反,感觉寻求行为有其生理基础。克洛宁格(Cloninger)的三维人格模型认为神经递质本身的水平是特定人格差异的原因,三种人格特质分别依赖于三种神经递质的水平,即新颖性寻求→多巴胺、伤害回避→血清素、奖赏依赖→去甲肾上腺素。戴维森(Davidson)等人的大脑不对称性与情感类型理论是研究者在运用面部行为测量法和脑电图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人的左、右脑前区分管不同的情感类型,每个人的左右脑结构和功能并不均衡,左脑前区控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右脑前区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一个人的情感类型可以在其脑前区激活的不对称性模式中找到根源,或者至少与它有密切关联。

三、 进化心理学人格研究假设及其落实

进化心理学是近些年来在心理学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它综合了进化生物学的各种理论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法则,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注]刘继亮,孔克勤:《进化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理论》,《心理科学》2000年第6期,第743-744页。进化心理学人格研究假定,人格是我们的祖先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一整套具有物种独特性的心理机制。所谓心理机制,指的是人的心理程序被设计成只接收特定信息,并按照决策规则把这些信息转换成输出结果,以帮助人较好地解决某些适应性问题的系统。[注]Confer, J. C., Easton, J. A., Fleischman, D. S., Goetz, C. D., Lewis, D. M., Perilloux, C., & Buss, D. M,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Controversies, Questions, Prospects, and Limitations, AmericanPsychologist, 65 (2), 2010, pp.110-126.心理机制分为一般心理机制与特定心理机制,前者用来解决若干基础性问题,如操作性条件反射、逻辑推理学习能力,后者用来解决特定的适应问题。这些心理机制在人类身上既可以表现为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本性,也可以表现为个体人格的差异性。进化心理学认为人格这种复杂的心理机制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了落实这种研究假设,它从生物进化论的视角,利用自然选择和适应的概念,对人格的形成与表现机制进行了深刻阐释与揭示。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适应的产物,是人类在远古条件下通过自然选择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机制。这些机制的存在是因为它解决了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适应性问题:生存问题与生殖问题。那些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生殖的心理机制往往取代那些无助于人类生存和生殖的心理机制,并且随着人类的不断演化,有利的心理机制逐渐为人类群体所承袭,成为整个人类的普遍本性。例如,归属需要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机制,一方面可以避免脱离群体所带来的各类危害,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个体获得更多有利于生存和繁殖的资源,如食物、信息、保护以及繁殖所需要的配偶等。早期进化心理学家更加关注进化过程中的那些共同特质,认为共同特质是所谓的“产品”或“副产品”,而把个人特质或人格差异看成是“噪音”,即进化中的附属品。[注]Tooby, J., & Cosmides, L, On the Universalit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Individual: The Role of Genetics and Adapta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 58 (1), 1990, pp.17-67.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发现个体之间的差异并非进化过程中的“噪音”,其同样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格的差异性是个体面对不同的适应性问题所采用的不同的适应性策略,其实质是心理机制的差异。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看,形成人格的个体差异的途径有许多,既涉及到环境和遗传方面,又涉及到二者的交互作用。[注]王申连,郭本禹:《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75-78页。就环境方面而言,尽管人类拥有相同的进化心理机制,但是每个个体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尽相同,经历的事件也各有差异,因此会促使个体采用不同的适应性策略。例如,来自完整家庭的孩子比来自离异家庭的孩子更倾向于认为他人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并且与他人的关系也是持久的。另外,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也是导致人格差异的要素之一。研究发现,个体差异性的30%可以归咎于基因的多样性,[注]Verweij, K. J., Yang, J., Lahti, J., Veijola, J., Hintsanen, M., & Pulkki-Räback, L, Maintenance of Genetic Variation in Human Personality: Testing Evolutionary Models by Estimating Heritability Due to Common Causal Variants and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Distant Inbreeding, Evolution, 66 (10), 2012, pp.3238-3251.而基因多样性是通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因为在不同环境下,支配不同特质的基因会受到自然选择的相同作用以达到数量上的平衡。人格个体差异得以形成的第三种途径涉及遗传特性的适应性评估。例如,当个体面对某一危险个体时,可能会采取进攻策略,也可能会采取逃跑策略,此时个体通常会对自身特征进行评估,那些体格强壮的人比那些瘦弱不堪的人更倾向于通过攻击性策略达到目标。生活历史理论、基因多样性理论和代价信号理论是目前三个较为成熟的人格差异理论,它们分别从进化心理学的不同视角对人格差异进行了阐述。[注]贺金波,罗伟建,徐清风,郭永玉:《人格差异性的进化心理学解释》,《心理科学》2016年第1期,第200-206页。

与前两种取向的人格研究相比,进化心理学取向的人格研究对人格的探究更为全面和深刻,它既探讨了人类本性问题,又探讨了人格差异问题。但进化心理学对人格的探究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推论解释多于实证研究,相关研究多于因果研究。[注]王申连,郭本禹:《当代人格研究的新取向:进化心理学》,第75-78页。

四、 结语

本文通过阐述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的“现在”“新近”和“久远”三个层次的假设及其落实,考察了人格的生物学机制。三种研究假设对人格生物学机制的探讨所依据的是时间逻辑和递进逻辑,从生理学到行为遗传学再到进化心理学,对人格生物学机制的追溯越来越久远,也越来越深刻。生理学取向的人格研究是从现实中的人的生理视角寻求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行为遗传学取向的人格研究是从现实中人的父母或祖辈的基因对其人格的影响来寻求人格的生物学基础;进化心理学取向的人格研究则是从生物进化的历史和动态视角考察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也就是说,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主要关注那些在长期进化和遗传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或受人格影响的身体内部因素,如解剖结构、生理机能、遗传基因等,从静态描述和动态解释两个水平对人格的生物学发生机制和变异机制进行考察。虽然生物学取向的人格研究不像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那样有庞大、系统、鲜明的理论体系,但它凭借具体的观点、方法和研究结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探究、看待人格本质和问题的独特视角,同时也增强了人格研究的科学性与可信度。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生物不是命运的主宰”[注]兰迪·拉森,戴维·巴斯:《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知识领域(第二版,英文影印版)》,第646页。,人格是由生物、社会、文化、教育和家庭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或决定的。

收稿日期:2018-10-06

基金项目:南京审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财经类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教育干预研究”(J2013015)。

作者简介:赵玉晶,南京审计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02(2019)02-0093-05

(责任编辑:魏 静)

标签:;  ;  ;  ;  ;  ;  ;  ;  ;  ;  ;  ;  

赵玉晶:生物学取向人格研究的三重假设及其落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