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曹岚,秦雪,陈凯敏,郭旭虹

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曹岚,秦雪,陈凯敏,郭旭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面引发光引发转移终止剂法,嵌段聚合物刷,双响应性,蛋白吸附

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文献综述

曹岚,秦雪,陈凯敏,郭旭虹[1](2017)在《表面引发光引发转移终止剂法制备双响应性嵌段共聚物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采用表面引发光引发转移终止剂法(SI-PIMP)在纳米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成功接枝了两嵌段共聚物刷。首先在PS微球表面共聚接枝光引发转移终止剂(Photoiniferter)4-乙烯基苯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VBDC),然后在紫外辐射下先后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单体在PS-VBDC表面聚合,得到了两种嵌段共聚物刷(PS@PNIPAM-b-PAA,PS@PAA-b-PNIPAM)。通过FT-IR证实了PNIPAM和PAA嵌段特征官能团的存在。动态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结果显示出两种嵌段聚合物刷均具有良好的p H和温度响应性。对两种嵌段刷进行蛋白吸附实验,通过浊度和DLS结果发现可以通过改变体系pH和温度来调控对蛋白质的吸附和脱附,并且两者表现有所差别。这为蛋白质的可控吸附与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期刊2017-10-10)

张静,吕运开[2](2015)在《基于引发转移终止剂技术的限进介质-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及磁分散萃取牛奶中氟苯尼考的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活性自由基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对氟苯尼考有选择性的限进介质-分子印迹磁性微球(RAM-MIMMs)。该微球制备方法是以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为内核,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硅胶,进一步在硅胶表面接枝氨基,氯甲基,合成引发转移终止剂。以氟苯尼考(FF)为模板分子,衣康酸(IT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无水乙醇为溶剂,(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叁分册)》期刊2015-04-19)

宁振鑫,苏立强[3](2011)在《硅胶表面接枝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牛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牛血红蛋白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固定在硅胶表面的引发转移终止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引发聚合反应,应用表面印迹法制备了牛血红蛋白(BHb)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选择性实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具有高吸附效率和选择性。(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11年10期)

刘洪波[4](2010)在《位阻效应对引发-转移-终止剂引发和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碳-碳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对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发剂取代基位阻效应的增大将降低初级自由基与单体的加成反应速率,进而降低聚合反应速度;位阻效应的增加尽管也同时降低了初级自由基与增长自由基的偶合反应速率,但也使聚合物末端的活性端基更容易均裂,从而能够使体系中保持较高的初级自由基浓度,更有利于对聚合反应的控制。(本文来源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戎非,冯小刚,李萍,袁春伟,付德刚[5](2006)在《引发转移终止剂修饰载体表面光接枝共聚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乙烯苯(DVB)和对氯甲基苯乙烯(CMS)为单体通过沉淀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载体,表面经过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修饰后,采用光接枝表面印迹的方法制备了以D-扁桃酸(D-MDA)为模板分子的分子印迹微球(MIM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显示,分子印迹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和球形度,平均粒径为4.38μm,多分散系数为1.0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聚合物反应完全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分子印迹微球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了其分子识别和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光接枝法制备的表面分子印迹微球对模板分子及其手性对映体呈现出良好的分离能力,在化学传感、色谱分析和固相萃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06年13期)

蒋建国[6](2003)在《NBS作引发转移终止剂及ATRP引发剂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为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分别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甲酯(MA)和苯乙烯(St)等单体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动力学研究表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以聚合得到的产物作为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加入异种单体进一步聚合得到了嵌段聚合物,证明NBS是一种新的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并第一次在此iniferter体系中,加入CuBr_2/Bipy,提高了iniferter聚合反应的可控性;NBS作ATRP引发剂的研究中,考察了ln([M]o/[M])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指数随转化率的变化关系曲线,表明反应是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过程。不同转化率下St本体聚合及MMA的苯甲醚溶液聚合,其分子量分布指数PDI在1.10-1.25之间,体现了聚合反应较好的可控性。 NBS既用作引发转移终止剂,又用作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的例子,证明了引发转移终止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具有相似的本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3-10-01)

陈欢,王国建[7](2003)在《用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嵌段和接枝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引发转移终止剂 (Iniferter)的概念及其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原理。综述了Iniferter在制备ABA型叁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03年04期)

钦曙辉,丘坤元[8](2002)在《新型引发转移终止剂引发烯类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及共聚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发转移终止剂 (Iniferter)是最早实现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 ,尽管它对聚合过程控制得不是很好 ,但是可聚合单体多 ,能方便地制备接枝和嵌段共聚物 .因此 ,近 2 0年来 ,它一直是高分子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许多新颖结构的引发转移终止剂被合成并用于制备端基功能化聚合物、遥爪聚合物、大分子单体以及接枝和嵌段聚合物等 .本文扼要综述了引发转移终止剂的发展 ,着重综述了我们研究组在C—C键型高活性热引发转移终止剂、新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可聚合光引发转移终止剂、新型多功能引发转移终止剂和大分子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5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钦曙辉,丘坤元[9](2002)在《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合成接枝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一种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 β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MAEDCA) ,通过两种途径制备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苯乙烯 (PSt)链段的接枝共聚物 .其一是将MAEDCA作为引发剂 ,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MMA聚合 ,得到大分子单体 ,通过大分子单体与St的共聚合得到 .考察了所用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和浓度对共聚合的影响 .其二是将MAEDCA作为单体与MMA共聚得到侧链上含有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 (DC)基团的无规共聚物 ,P(MMA co MAEDCA) .在紫外光照射下 ,P(MMA co MAEDC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St聚合 ,得到P(MMA co MAEDCA) g PSt的共聚物 ,研究了接枝共聚合过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钦曙辉,丘坤元[10](2001)在《引发转移终止剂技术合成含有聚异戊二烯链段的叁嵌段共聚物》一文中研究指出ABA tri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polyisoprene segments,such as polyisoprene b polystyrene b polyisoprene (PIP b PSt b PIP)and polyisoprene b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 polyisoprene(PIP b PMMA b PIP),were prepared with macro iniferter technique.The macro iniferters (PSt CCDCM and PMMA CCDCM)bearing α and ω N,N diethyldithiocarbamyl (DC)groups were synthesized by bulk polymerization of St and MMA with diethyl 2,3 dicyano 2,3 di( p N,N diethyldithiocarbamylmethyl) phenylsuccinate (DDDCS) as a thermal iniferter.The block copolymerization of IP with PSt CCDCM or PMMA CCDCM was carried out under UV light irradiation.The block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GPC and DSC analyses,and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eded as a living polymerization process.(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引发转移终止剂(Iniferter)活性自由基法,制备一种新型的对氟苯尼考有选择性的限进介质-分子印迹磁性微球(RAM-MIMMs)。该微球制备方法是以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为内核,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包覆硅胶,进一步在硅胶表面接枝氨基,氯甲基,合成引发转移终止剂。以氟苯尼考(FF)为模板分子,衣康酸(IT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无水乙醇为溶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参考文献

[1].曹岚,秦雪,陈凯敏,郭旭虹.表面引发光引发转移终止剂法制备双响应性嵌段共聚物刷[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1).2017

[2].张静,吕运开.基于引发转移终止剂技术的限进介质-分子印迹磁性微球的制备及磁分散萃取牛奶中氟苯尼考的残留[C].第二十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论文集(第叁分册).2015

[3].宁振鑫,苏立强.硅胶表面接枝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牛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及性能评价[J].化工时刊.2011

[4].刘洪波.位阻效应对引发-转移-终止剂引发和控制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影响[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戎非,冯小刚,李萍,袁春伟,付德刚.引发转移终止剂修饰载体表面光接枝共聚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J].科学通报.2006

[6].蒋建国.NBS作引发转移终止剂及ATRP引发剂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D].苏州大学.2003

[7].陈欢,王国建.用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嵌段和接枝共聚物[J].高分子通报.2003

[8].钦曙辉,丘坤元.新型引发转移终止剂引发烯类单体活性自由基聚合及共聚合[J].高分子学报.2002

[9].钦曙辉,丘坤元.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合成接枝共聚物[J].高分子学报.2002

[10].钦曙辉,丘坤元.引发转移终止剂技术合成含有聚异戊二烯链段的叁嵌段共聚物[J].高分子学报.2001

标签:;  ;  ;  ;  

引发转移终止剂论文-曹岚,秦雪,陈凯敏,郭旭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