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包括一外壳,一填充于外壳内部的隔热泡沫层和一位于外壳前端的水泥复合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连接槽,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插块,外壳底部设有的连接插块安装于另一外壳顶部的连接槽内,从而实现不同外壳的上下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外墙保温板在安装组合的过程中,由于上下连接接缝和左右连接接缝处理效果较差,保温材料不连续而影响保温板自身隔热保温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提升外墙保温板美观性,还可避免外界阳光空气降雨与外壳直接接触,延长外墙保温板使用寿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连接槽,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插块,外壳底部设有的连接插块安装于另一外壳顶部的连接槽内,从而实现不同外壳的上下连接;一填充于外壳内部的隔热泡沫层;以及一位于外壳前端的水泥复合板。
设计方案
1.一种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包括
一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连接槽,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插块,外壳底部设有的连接插块安装于另一外壳顶部的连接槽内,从而实现不同外壳的上下连接;
一填充于外壳内部的隔热泡沫层;以及
一位于外壳前端的水泥复合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为凹凸不平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多处X形块,所述X形块整齐地分布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多处水泥板附着槽,所述水泥复合板通过水泥板附着槽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复合板的前端面设有条砖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复合板的前端面设有条砖花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建筑外墙保温已经成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建筑外墙保温多采用保温板外墙贴合的方式,对建筑物内部进行隔热保温。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外墙保温板在安装组合的过程中,对上下连接接缝和左右连接接缝处理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保温板接缝间隙过大,接缝内外贯通缺少有效的保温材料,影响保温板自身隔热保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以解决现有的外墙保温板在安装组合的过程中,对上下连接接缝和左右连接接缝处理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保温板接缝间隙过大,保温材料不连续而影响保温板自身隔热保温效果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包括一外壳,一填充于外壳内部的隔热泡沫层和一位于外壳前端的水泥复合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一连接槽,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插块,外壳底部设有的连接插块安装于另一外壳顶部的连接槽内,从而实现不同外壳的上下连接。
较佳地,所述外壳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后端面为凹凸不平状结构,所述外壳的后端面设有多处X形块,所述X形块整齐地分布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上。
较佳地,所述外壳的前端面开设有多处水泥板附着槽,所述水泥复合板通过水泥板附着槽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
较佳地,所述水泥复合板的前端面设有条砖花纹。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壳上设计连接槽和连接插块,使上下相连的两处外墙保温板连接部位相互重叠在一起,从而降低上下相邻的两处外墙保温板的接缝间隙,保障上下相连部位处的保温效果,避免上下接缝间隙过大而影响建筑外墙隔热效果;并且配合外壳右前端与外壳左前端前后贴合的连接方式,有利于使左右相连的两处外墙保温板连接部位相互重叠,降低左右相邻接缝间隙,保障左右相连部位处的保温效果,避免左右接缝间隙过大而影响建筑外墙隔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水泥板附着槽,从而利于对外壳外端面进行覆盖,不仅提升外墙保温板美观性,还可避免外界阳光空气降雨与外壳直接接触,延长外墙保温板使用寿命,配合外壳后端面X形块的设置,可增大外墙保温板接触面积,使外墙保温板可以更好地贴合在建筑物外表面上,起到隔热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的轴视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板,其包括一外壳1,一隔热泡沫层2和一水泥复合板3,其中所述外壳1为长方形中空板状结构,所述隔热泡沫层2填充于外壳1内,所述水泥复合板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水泥复合板3位于外壳1前端。
其中,所述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一连接槽101,外壳的底部设有一连接插块102,外壳底部设有的连接插块102安装于另一外壳顶部的连接槽101内,从而实现不同外壳的上下连接;具体作用,当两处外壳1分别通过连接槽101和连接插块102上下连接时,两处外壳1连接部位处的两处隔热泡沫层2前后重叠在一起,降低上下保温板连接间隙,使上下连接间隙无法前后贯通,提高保温板的隔热效果。
另外,所述外壳1右侧端面和另一处外壳1左侧端面相互贴合,且外壳1右侧后端面贴合在另一处外壳1左侧前端面上,从而实现外壳的两两左右连接,两处外壳1左右连接部位前后重叠,使两处外壳1内部所填充的两处隔热泡沫层2前后重叠在一起,降低左右保温板连接间隙,使左右连接间隙无法前后贯通,从而提高保温板的隔热效果。
所述外壳1前端面开设有多处水泥板附着槽103,且水泥复合板3通过水泥板附着槽103安装在外壳1前端面上,并且水泥复合板3前端面设有条砖花纹;具体作用,通过水泥复合板3对外壳1前端进行覆盖,不仅对外壳1前端起到美化效果,还可延长外壳1以及外壳1内部隔热泡沫层2使用寿命。所述外壳1后端面为凹凸不平状结构,且外壳1后端面设有多处X形块104,并且X形块104整齐地分布在外壳1后端面上;X形块104的设计有助于增大外壳1后端接触面积,从而使外壳1后端能够更加牢固的贴合在建筑物外墙体上,起到保温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施工人员先将其中一处外壳1通过粘合材料安装在建筑外墙壁底端;当施工人员需要向上安装其他外壳1时,施工人员将其他外壳1通过底部连接插块102安插在已安装好的外壳1顶部连接槽101内,并在外壳1后端涂抹上粘合材料,使外壳1粘合在建筑外墙壁上;当需要向左侧安装其他外壳1时,施工人员将未安装的外壳1右端压合在已安装好的外壳1左侧前端面上,并在外壳1后端涂抹好粘合材料,使外壳1后端贴合在建筑外墙壁上,即外壳1固定作业;循环上述步骤,即将剩余外壳1通过粘合材料安装在建筑外墙壁上;待外壳1将建筑外墙壁铺满时,人员即完成安装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6233.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653138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E04B 1/80
专利分类号:E04B1/80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发明人:卢育坤;邢孔凡;叶富平;杨超;吴栋宇;曹巍
第一发明人:卢育坤
当前权利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曾耀先
代理机构:31229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