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菌桶论文和设计-高建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1),桶体(1)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脚(2),支撑脚(2)下方连接有脚盘(3),桶体(1)上方设置有桶盖(4),桶盖(4)与桶体(1)密封固定,桶体(1)上方设置有投料口(5),桶体(1)下方设置有U型出口(6),U型出口(6)一端为排料口(61),一端为排污口(62),桶体(1)内设置有透明管体(7),透明管体(7)上下端口均设置有密封件,透明管体(7)内部设置有照明装置(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菌桶可以为光合菌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流动,实现定质定时定量的工业化生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培菌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1),设置在所述桶体(1)下方的四个支撑脚(2),连接在所述支撑脚(2)下方的脚盘(3),设置在所述桶体(1)上方与所述桶体(1)密封固定的桶盖(4),设置在所述桶体(1)上方的投料口(5),设置在所述桶体(1)下方的U型出口(6),所述U型出口(6)一端为排料口(61),一端为排污口(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桶体(1)内部的透明管体(7),设置在所述透明管体(7)上下端口的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管体(7)内部的照明装置(8)。

设计方案

1.一种培菌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1),设置在所述桶体(1)下方的四个支撑脚(2),连接在所述支撑脚(2)下方的脚盘(3),设置在所述桶体(1)上方与所述桶体(1)密封固定的桶盖(4),设置在所述桶体(1)上方的投料口(5),设置在所述桶体(1)下方的U型出口(6),所述U型出口(6)一端为排料口(61),一端为排污口(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桶体(1)内部的透明管体(7),设置在所述透明管体(7)上下端口的密封件,设置在所述透明管体(7)内部的照明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4)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轴与旋转支杆相连,所述桶盖(4)下方固定设置有回转支撑(10),所述旋转支杆通过回转支撑(10)和搅拌装置(1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11)包括毛刷(111)和搅拌叶片(112),所述毛刷(111)的刷毛朝向所述透明管体(7),所述搅拌叶片(112)和所述毛刷(1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4)下方还设置有接油盘(12),所述接油盘(12)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撑(10)下方,所述接油盘(12)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回转支撑(10)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部设置有清洗管路(13)和进水管路(14),所述清洗管路(13)在所述桶体(1)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旋转喷头(132),清洗管路接口(131)和进水管路接口(141)设置于所述桶体(1)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外侧还设置有延伸至桶体内部的液位计(15)、温度传感器(16)和CO2<\/sub>管路(17),所述CO2<\/sub>管路的出气口(171)和进气口(172)分别设置在桶体(1)外侧的上下两端;所述桶体(1)外侧沿纵向设置有观察视窗(18),所述投料口(5)位置处设置有操作箱(19),所述操作箱(19)用于实现所述培菌桶的功能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底部设置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内设置有散热装置(22),所述散热装置(22)设置于所述透明管体(7)底部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4)中间开口,所述透明管体(7)通过所述桶盖(4)开口部分向下延伸至所述桶体(1)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开口处设置有凸缘,所述桶盖(4)与所述凸缘通过卡销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菌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8)包括支架(81)和沿所述透明管体(7)纵向设置的多个照明灯,所述照明装置可实现亮度调节。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菌桶。

背景技术

在有机硒肥培育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流动,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定质定时定量,传统的发酵罐不能适应光合菌类微生物生长需要。光合菌具有趋光性,在提供光照环境的发酵桶中,光合菌容易附着在发光内壁,影响光照强度。

申请号为201721037852.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生物反应器,包括罐体,罐体上端面设有罐盖,罐盖设有进料口和伸入至罐体内部的搅拌装置,罐体包括高度一致的内罐和外罐,两者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内罐用于发生光生物反应,内壁的侧壁为透明材料,外罐和内罐之间形成环形空腔,环形空腔内沿轴向间隔设置多个可调节多级亮度的照明体,搅拌装置包括伸入至内罐的搅拌轴和沿搅拌轴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用于清理内罐内壁的搅拌刷。本实用新型将反应器设置在内罐,照明体设置在外罐,存在光照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由于透明内壁的遮挡会影响对反应器内微生物培养情况的观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发酵罐无法实现有机硒肥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培菌桶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流动,从而实现有机硒肥定质定时定量的工业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桶体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下方连接有脚盘,桶体上方设置有桶盖,桶盖与桶体密封固定,桶体上方设置有投料口,桶体下方设置有U型出口,U型出口一端为排料口,一端为排污口,桶体内设置有透明管体,透明管体上下端口均设置有密封件,透明罐体内部设置有照明装置。将照明装置放置在透明管体内避免光合细菌附着在照明装置上难以清除,同时使培菌桶内的光照均匀。透明管体材料可采用传统硅酸盐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塑料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盖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用于旋转支杆相连,桶盖下方固定设置有回转支撑,旋转支杆通过回转支撑和搅拌装置相连。搅拌装置和电机之间设置回转支撑,使电机传动更稳定,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适宜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搅拌装置包括毛刷和搅拌叶片,毛刷的刷毛朝向透明管体,搅拌叶片和毛刷固定连接。毛刷和透明管体相接触,同时毛刷的背板和搅拌叶片固定在一起,通过一个旋转支杆与与电机连接实现旋转,从而在实现搅拌的同时将因为趋光性而附着在透明管体外壁的微生物刷下来,为微生物的培养环境提供稳定的光照。搅拌叶片和毛刷也可以分开设置,盖体相对两侧设置两个电机,因此输出轴相连的两个旋转支杆分别与搅拌叶片和毛刷相连,搅拌叶片和毛刷相对设置,启动时,毛刷也起到搅拌的作用,搅拌叶片的形状可采用现有的所有搅拌装置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盖下方还设置有接油盘,接油盘设置于回转支撑下方,接油盘横截面积大于回转支撑横截面积。回转支撑下方设置有接油盘,培菌桶内的发酵液满载上表面位于接油盘下方,避免电机漏油污染发酵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体内部设置有清洗管路和进水管路,清洗管路在桶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旋转喷头,清洗管路接口和进水管路接口设置于桶体外侧,进水管路用于发酵液培养过程中向培菌桶内输送所需的水分,清洗管路用于培养完成后的培菌桶清洗,清洗管路在桶体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旋转喷头,使清洗管路进水时可以清洗到桶体的各个地方,清洗完后的污水通过U型出口的排污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体外侧还设置有延伸至桶体内部的液位计、温度传感器和CO2<\/sub>管路,CO2<\/sub>管路的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设置在桶体外侧的上下两端;桶体外侧沿纵向设置有观察视窗,投料口位置处设置有操作箱,操作箱用于实现培菌桶的功能控制。在培菌桶内设置监测装置,同时还设置有控制各项功能的操作箱,便于实现微生物培养的工业化生产,精确控制所需的生长条件,实现定时定质定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体底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设置于玻璃管底部下方。透明管体内的光照装置工作时向外发散热量,将散热装置设置在桶体底部空腔,既能实现散热控温的功能,避免产生局部过热,同时不影响微生物的培养;桶体内壁设置有加热管道,实现单独桶体的精确控温,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整体环境的温度设置对桶体实现温度控制,方便进行大规模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盖中间开口,透明管体通过桶盖开口部分向下延伸至桶体内。将透明管体与桶盖连接在一起,一方面方便透明管体的固定,另一方面便于拆卸,可以更换透明管体内的照明装置,同时保证桶内光照均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桶体开口处设置有凸缘,桶盖与凸缘通过卡销固定。为微生物培养提供密封环境,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观察视窗外侧设置有旋转挡片,不需要观察培菌桶内情况时,将旋转挡片旋转至覆盖观察视窗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培菌桶,作为优选方式,照明装置可实现亮度调节。通过控制照明灯的发光数量或者控制照明灯的亮度,为微生物的培养提供合适的光照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打开投料口按比例加入原料,设定好所需的生长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光照强度、搅拌速率等,设定完成后启动电机,开始搅拌;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操作箱向培菌桶中加入适量水和后续阶段的原料,设定搅拌速率,使毛刷刷除透明管体上的菌体,通过观察视窗观察桶内培养状态,通过打开CO2管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控制桶内微生物呼吸,从而控制发酵速率;制备完成后,将成品料从排料口排出,然后打开清洗管路进水口,向通体内注水清洗以备下次使用,清洗完成后的污水从排污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菌桶,桶体内设置有透明管体,透明罐体内部设置有照明装置。将照明装置放置在透明管体内避免光合细菌附着在照明装置上难以清除,同时使培菌桶内的光照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将毛刷的背板和搅拌叶片固定在一起,使用一个旋转支杆与电机相连,节省安装空间,同时毛刷的转动同样可以起到搅拌的作用,提高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培菌桶立体图;

图2为一种培菌桶后视图;

图3为一种培菌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桶体;2、支撑脚;3、脚盘;4、桶盖;5、投料口;6、U型出口;61、排料口;62、排污口;7、透明管体;71、上密封件;72、下密封件;8、照明装置;81、支架;82、照明灯;9、电机;10、回转支撑;11、搅拌装置;111、毛刷;112、搅拌叶片;12、接油盘;13、清洗管路;131、清洗管路接口;132、旋转喷头;14、进水管路;141、进水管路接口;15、液位计;16、温度传感器;17、CO2<\/sub>管路;171、CO2<\/sub>管路出气口;172、CO2<\/sub>管路进气口;18、观察视窗;19、操作箱;20、加热管道;21、空腔;22、散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培菌桶,包括上方开口的桶体1,桶体1下方设置有四个支撑脚2,支撑脚2下方连接有脚盘3,桶体1上方设置有桶盖4,桶盖4与桶体1密封固定,桶体1开口处设置有凸缘,桶盖4与凸缘通过卡销固定;桶体1上方设置有投料口5,桶体1下方设置有U型出口6,U型出口6一端为排料口61,一端为排污口62,桶盖4中间开口,透明管体7通过桶盖4开口部分向下延伸至桶体1内,透明管体7上端口设置有O型密封件71,下端设置有O型密封件72,透明管体7内部设置有照明装置8。透明管体为传统玻璃管,照明装置8设置为沿透明管体7纵向等间距设置的3个照明灯,照明灯可调节亮度。

如图3所示,桶盖4上方固定设置有电机9,电机9输出轴用于旋转支杆相连,桶盖4下方固定设置有回转支撑10,旋转支杆通过回转支撑10和搅拌装置11相连。搅拌装置11包括毛刷111和搅拌叶片112,毛刷111的刷毛朝向透明管体7,毛刷111和透明管体相接触,同时毛刷111的背板和搅拌叶片112固定在一起,。桶盖4下方还设置有接油盘12,接油盘12设置于回转支撑10下方,接油盘12横截面积大于回转支撑10横截面积。桶体1内部设置有清洗管路13和进水管路14,清洗管路13在桶体1的相对两侧设置有旋转喷头132,清洗管路接口131和进水管路接口141设置于桶体1外侧,桶体1外侧还设置有延伸至桶体1内部的液位计15、温度传感器16和CO2<\/sub>管路17,CO2<\/sub>管路17的出气口171和进气口172分别设置在桶体1外侧的上下两端;桶体1外侧沿纵向设置有观察视窗18,投料口5位置处设置有操作箱19,操作箱19用于实现培菌桶的功能控制。桶体1内壁设置有加热管道20,桶体1底部设置有空腔21,空腔21内设置有散热装置22,散热装置22设置于玻璃管底部下方,散热装置22采用散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打开投料口按比例加入原料,设定好所需的生长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光照强度、搅拌速率等,设定完成后启动电机,开始搅拌;培养过程中通过控制操作箱向培菌桶中加入适量水和后续阶段的原料,设定搅拌速率,使毛刷刷除透明管体上的菌体,通过观察视窗观察桶内培养状态,通过打开CO2<\/sub>管路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控制桶内微生物呼吸,从而控制发酵速率;制备完成后,将成品料从排料口排出,然后打开清洗管路进水口,向通体内注水清洗以备下次使用,清洗完成后的污水从排污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培菌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317.X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55234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C12M 1/34

专利分类号:C12M1/34;C12M1/24;C12M1/04;C12M1/02;C12M1/00

范畴分类:18H;

申请人:高建军

第一申请人:高建军

申请人地址: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新馨花园25幢504室

发明人:高建军;高煜昕

第一发明人:高建军

当前权利人:高建军

代理人:陈芹利

代理机构:11673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培菌桶论文和设计-高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