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黄春田,杨硕

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黄春田,杨硕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树枝状银纳米分形结构,单个结构,SERS

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黄春田,杨硕[1](2018)在《基于单个树枝状银纳米分形结构的SERS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铜片与硝酸银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在室温下成功制备了大量的银纳米枝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对样品的形貌和成分进行表征,发现产物是有着精细分形结构的高纯度银纳米材料。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种能够快速获得、定位单个纳米结构的方法,并以结晶紫分子为探针对单个枝晶进行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研究。结果表明,该树枝状银纳米分形结构是一种高效的SERS活性基底。此外,我们还对树枝状银纳米分形结构的生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S1期)

曲艺姣[2](2017)在《DNA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结构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序列)是一种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但是游离的CpG序列难以进入细胞且易被DNA酶降解。DNA纳米结构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合适的尺寸和无毒性,近年作为药物运输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DNA树枝状结构携载CpG,提高复合纳米结构进入细胞的效率,达到最佳的免疫刺激效果。1.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输免疫刺激剂CpG我们设计得到装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然后利用MTT细胞活力测定实验验证DNA树枝状大分子的低细胞毒性。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运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的细胞内化效果,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载的CpG比单链CpG更易进入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水平,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载的CpG序列能够引起更高的免疫因子释放。2.功能化DNA树枝状大分子应用于CpG的运输和免疫治疗我们设计得到TAT修饰的功能化DNA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利用这个功能性结构作为载体运输发夹状的CpG。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运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的细胞内化效果及胞内定位,TAT修饰的DNA纳米载体运载的CpG能够更有效率的穿过细胞膜并在内含体中聚集。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释放水平,TAT肽修饰的DNA树枝状大分子引起最高的免疫因子释放,并且装载发夹状CpG的功能化DNA纳米结构比装载单/双链CpG,引起的免疫因子释放水平更高。研究表明,DNA树枝状大分子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对于CpG的摄取,TAT肽能够增强载药DNA树枝状大分子进入细胞的能力,功能化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纳米体系能更有效的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免疫反应。而发夹状的CpG粘性末端的封闭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引起的免疫反应更强。TAT肽修饰的DNA树枝状大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是很有前景的药物递送载体。(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龚希珂[3](2017)在《具有纳米分枝结构的树枝状银及其导电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学、力学、光学、磁学和化学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纳米金属更是由于具有能在比金属熔点低得多的温度下发生烧结的低温烧结特性而被广泛地引用到了诸如导电胶等电子封装材料中。而这一独特的性能不仅源于其材料本征尺寸,也关乎到材料维数,在这其中叁维纳米材料如枝状结构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简单的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了能控制其分级形貌的具有纳米级分枝结构的微米级树枝状银。其中,反应物浓度的增大以及羟胺独特的选择性吸附效应是形成树枝状结构的关键。结果分析表明,硝酸银浓度为0.06mol/L是形成树枝状结构的最佳浓度。在羟胺与硝酸银摩尔比为1:1,1:4,1:8时,能分别形成不同尺寸形貌的多级结构。测试分析表明,所制备的树枝状银具有独特的低温烧结特性,即能在低于80℃温度下开始烧结。将其作为导电胶的导电填料,由于其独特的叁维枝状形貌特征与低温烧结特性,能使导电胶具有超低渗流阈值以及优异的导电性能与可靠性。即在150℃温度下固化60min,当填料含量为10wt%时,导电胶体积电阻率可达4.73×10~(-3)?·cm;当填料含量为70wt%时,导电胶体积电阻率为2.59×10~(-5)?·cm。而且在高温高湿试验中老化1000h,导电胶体积电阻率变化不超过20%。本文最后展望了叁维树枝状银作为一种新型导电材料,有着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期刊2017-05-30)

姜淑华,邢俊玲,逄俊玲,刘鹏程,张坤[4](2015)在《树枝状(Dendrimer-like)孔道结构的介孔纳米碳球(MCNs)的可控合成及其酸催化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散状孔道结构的介孔纳米碳球(Dendrimer-like MCNs)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如高比表面积、大孔容、易调变的颗粒尺寸等,在催化科学、生物医药、环保、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利用我们最近发展的"可控强/弱自组装相互作用"机制,成功地实现了树枝状孔道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Dendrimer-like MSNs)的宏量化合成(公斤级)。~([1])尽管利用软模板的溶胶-凝胶合成策略可以一步实现不同结构的介孔纳米碳球的可控合成,如孔道规整的立方结构、core-shell以及多级孔结构等。但是颗粒尺寸小于200 nm且具有树枝状孔道结构的MCNs的合成文献还未见报道。~([2,3])当前论文中,考虑到酚及其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反应机制与二氧化硅的水解缩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1])在TEOS存在下,利用间苯二酚-甲醛作为碳源,叁乙醇胺作为颗粒生长的抑制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模板剂,成功的合成了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和碳的复合纳米球(Fig.1a,≤200nm)。经过直接高温焙烧或者碳化处理后除硅可以分别得到具有树枝状孔道结构的MCNs(Fig.1b)和MSNs(Fig.1 c)。实验的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内有机小分子胺的种类和用量、硅和碳的相对用量以及反应体系的pH为影响该机制作用的核心因素。基于结构的分析我们提出了"Glove-Hand replicas"作用模型探讨了树枝状孔道结构的纳米球的形成机理。(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10-25)

陈有为,马明,俞雄飞,黄姣,张丽[5](2015)在《Au基树枝状杂聚体纳米结构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胺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晶种生长法顺序还原HAuCl4·xH2O和H2PtCl6·6H2O,成功制备了Au-Pt树枝状杂聚体纳米颗粒。通过对Pt在Au颗粒表面沉积过程的研究,探讨了杂聚体结构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油胺还原得到的Au纳米颗粒表面是由不同晶面组成的,随后还原的Pt会选择性地沉积到Au{111}表面处成核生长,形成Pt的纳米岛结构,当有足量的Pt前体时,Pt会在纳米岛的表面继续生长形成附着于Au颗粒表面的树枝状结构,研究表明树枝状Pt形貌的形成与油胺的使用有着重要关系。(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5年08期)

杨发胜,罗春荣,付全红,方振华,赵晓鹏[6](2014)在《可见光波段双层纳米银树枝状结构的制备及光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下而上"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透明ITO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银树枝/二氧化钛/银树枝的复合结构。通过调节工艺,实现了样品在可见光波段由多频透射到单频透射的转变。并且通过改变沉积条件等,可以灵活调节样品的响应频段。制备了在绿光、黄光和红光频段产生响应的3种样品,并测试了绿光频段样品的平板聚焦行为。实验发现,这种特殊的光透射行为和平板聚焦现象是由光波通过复合材料时引起的电磁谐振所致。(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4年12期)

曾小军,罗春荣,宋坤,岳彪,赵晓鹏[7](2014)在《双层银树枝状纳米结构的可控生长及其光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通过"自下而上"的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尺度的双层银树枝状结构,通过调节外加电压、沉积时间等实验参数,在第一层银树枝表面涂覆的PVA薄膜上成功生长一层随机分布、大小均一的银树枝结构单元,并利用SEM、分光光度计分别对该复合结构的形貌以及透射特性进行研究,实现了银树枝复合材料光频段透射增强和透射峰位置的可控调节。(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4年08期)

韦浩民,林红,王刚[8](2013)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树枝状TiO_2纳米结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通过改变前驱体浓度、水热温度等,使之对纳米棒生长机理的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对已合成的纳米棒薄膜生长晶种,进行二次水热,从而获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树枝状纳米结构,进而提高电子的传输速度,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整体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3年16期)

康莉,戴建广[9](2013)在《树枝状CdS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光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丙烯基硫脲和五水氯化镉为硫源及镉源,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树枝状CdS复杂纳米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衍射等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室温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对产物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得产物是六方晶系的CdS,并且树枝状CdS是单晶.研究了不同硫源和镉源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同时对树枝状CdS复杂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胡成龙,刘继延,彭湘红,刘学清,蔡少君[10](2013)在《银纳米粒子构筑树枝状微纳结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简便的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出一种新颖的由树干、树枝和树叶构筑的树枝状银微纳结构。采用SEM和XRD等技术对所制备的银微纳结构进行结构表征,并结合其结构特点对树枝状银微纳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制备的树枝状纳银具有极强的对称性的结构。单分子检测实验表明,由于树枝银的高纵横比、众多的间隙结构和纳米尺寸的单晶树叶状银等结构特点,所制备的树枝状银微纳结构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基底具有优异的SERS活性,可用于超低浓度的单分子检测。(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CpG序列)是一种重要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但是游离的CpG序列难以进入细胞且易被DNA酶降解。DNA纳米结构由于其结构多样性,合适的尺寸和无毒性,近年作为药物运输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DNA树枝状结构携载CpG,提高复合纳米结构进入细胞的效率,达到最佳的免疫刺激效果。1.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输免疫刺激剂CpG我们设计得到装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然后利用MTT细胞活力测定实验验证DNA树枝状大分子的低细胞毒性。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运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的细胞内化效果,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载的CpG比单链CpG更易进入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水平,DNA树枝状大分子运载的CpG序列能够引起更高的免疫因子释放。2.功能化DNA树枝状大分子应用于CpG的运输和免疫治疗我们设计得到TAT修饰的功能化DNA树枝状大分子结构,利用这个功能性结构作为载体运输发夹状的CpG。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研究运载CpG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的细胞内化效果及胞内定位,TAT修饰的DNA纳米载体运载的CpG能够更有效率的穿过细胞膜并在内含体中聚集。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释放水平,TAT肽修饰的DNA树枝状大分子引起最高的免疫因子释放,并且装载发夹状CpG的功能化DNA纳米结构比装载单/双链CpG,引起的免疫因子释放水平更高。研究表明,DNA树枝状大分子能够有效增加细胞对于CpG的摄取,TAT肽能够增强载药DNA树枝状大分子进入细胞的能力,功能化的DNA树枝状大分子纳米体系能更有效的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激活免疫反应。而发夹状的CpG粘性末端的封闭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引起的免疫反应更强。TAT肽修饰的DNA树枝状大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是很有前景的药物递送载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春田,杨硕.基于单个树枝状银纳米分形结构的SERS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2].曲艺姣.DNA树枝状大分子纳米结构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龚希珂.具有纳米分枝结构的树枝状银及其导电复合材料[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4].姜淑华,邢俊玲,逄俊玲,刘鹏程,张坤.树枝状(Dendrimer-like)孔道结构的介孔纳米碳球(MCNs)的可控合成及其酸催化性能的研究[C].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2015

[5].陈有为,马明,俞雄飞,黄姣,张丽.Au基树枝状杂聚体纳米结构形成机理研究[J].材料导报.2015

[6].杨发胜,罗春荣,付全红,方振华,赵晓鹏.可见光波段双层纳米银树枝状结构的制备及光学特性[J].功能材料.2014

[7].曾小军,罗春荣,宋坤,岳彪,赵晓鹏.双层银树枝状纳米结构的可控生长及其光学特性[J].材料导报.2014

[8].韦浩民,林红,王刚.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树枝状TiO_2纳米结构的研究[J].科技风.2013

[9].康莉,戴建广.树枝状CdS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光学性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胡成龙,刘继延,彭湘红,刘学清,蔡少君.银纳米粒子构筑树枝状微纳结构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树枝状纳米结构论文-黄春田,杨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