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论文和设计-徐彬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包括水平支撑框架(1)、打磨胶轮单元、行进轮单元和支撑架升降单元;所述行进轮单元包括左行进轮(2)、右行进轮(3)和行进轮主轴(4);所述行进轮主轴(4)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行进轮主轴(4)上面固定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优点为: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下部设置行进轮2个,打磨胶轮12个,打磨时使用打磨胶轮前进,作业完成后使用行进轮移动,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使用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成本投入小;提高了处理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局部不合格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减少常规处理时投入的成本费用和人力成本,提高了路面成型后的质量合格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框架(1)、打磨胶轮单元、行进轮单元和支撑架升降单元;所述行进轮单元包括左行进轮(2)、右行进轮(3)和行进轮主轴(4);所述行进轮主轴(4)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行进轮主轴(4)上面固定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所述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和右支撑架升降单元;所述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立柱(5)、左横梁(6)、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所述左立柱(5)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左侧中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左端固定;所述第二液压缸(8)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左横梁(6)上面,所述左横梁(6)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所述右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右立柱(9)、右横梁(10)、第三液压缸(11)和第四液压缸(12);所述右立柱(9)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右端固定;所述第四液压缸(12)与所述第三液压缸(11)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右横梁(10)上面,所述右横梁(10)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所述打磨胶轮单元设置四组,各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前位置、右前位置、左后位置和右后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支撑框架(1)、打磨胶轮单元、行进轮单元和支撑架升降单元;

所述行进轮单元包括左行进轮(2)、右行进轮(3)和行进轮主轴(4);所述行进轮主轴(4)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行进轮主轴(4)上面固定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

所述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和右支撑架升降单元;所述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立柱(5)、左横梁(6)、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所述左立柱(5)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左侧中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左端固定;所述第二液压缸(8)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左横梁(6)上面,所述左横梁(6)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所述右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右立柱(9)、右横梁(10)、第三液压缸(11)和第四液压缸(12);所述右立柱(9)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右端固定;所述第四液压缸(12)与所述第三液压缸(11)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右横梁(10)上面,所述右横梁(10)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

所述打磨胶轮单元设置四组,各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前位置、右前位置、左后位置和右后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打磨胶轮单元包括打磨胶轮主轴(13)以及分散均匀固定于所述打磨胶轮主轴(13)的多个打磨胶轮(14);所述打磨胶轮主轴(13)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中心轴向的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打磨胶轮单元设置3个所述打磨胶轮(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胶轮(14)的轮胎直径0.4m;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的轮胎直径0.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前端还固定有牵引三角架(15)。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

背景技术

试验场是汽车和轮胎研发测试的露天检验场所,对每条测试道路路面的摩擦系数要求均不相同,且由于设计要求标准高,施工精度高,因此每条测试道路的磨耗层摩擦系数控制难度大。现有技术中,一般路面磨耗层成型后使用摆式摩擦仪检测摩擦值,对于局部摩擦系数不合格的区域,普遍采用人工手持单个摩擦轮的方式打磨该区域。此种处理方式具有以下问题:人工打磨方式的打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包括水平支撑框架(1)、打磨胶轮单元、行进轮单元和支撑架升降单元;

所述行进轮单元包括左行进轮(2)、右行进轮(3)和行进轮主轴(4);所述行进轮主轴(4)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所述行进轮主轴(4)上面固定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

所述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和右支撑架升降单元;所述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立柱(5)、左横梁(6)、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所述左立柱(5)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左侧中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左端固定;所述第二液压缸(8)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左立柱(5)的顶部;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左横梁(6)上面,所述左横梁(6)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所述右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右立柱(9)、右横梁(10)、第三液压缸(11)和第四液压缸(12);所述右立柱(9)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右侧中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三液压缸(11)的底部固定端与所述行进轮主轴(4)的右端固定;所述第四液压缸(12)与所述第三液压缸(11)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右立柱(9)的顶部;所述第四液压缸(12)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右横梁(10)上面,所述右横梁(10)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

所述打磨胶轮单元设置四组,各固定安装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前位置、右前位置、左后位置和右后位置。

优选的,每组所述打磨胶轮单元包括打磨胶轮主轴(13)以及分散均匀固定于所述打磨胶轮主轴(13)的多个打磨胶轮(14);所述打磨胶轮主轴(13)与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中心轴向的夹角为60°。

优选的,每组所述打磨胶轮单元设置3个所述打磨胶轮(14)。

优选的,所述打磨胶轮(14)的轮胎直径0.4m;所述左行进轮(2)和所述右行进轮(3)的轮胎直径0.6m。

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撑框架(1)的前端还固定有牵引三角架(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具有以下优点: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下部设置行进轮2个,打磨胶轮12个,打磨时使用打磨胶轮前进,作业完成后使用行进轮移动,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使用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成本投入小;提高了处理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局部不合格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减少常规处理时投入的成本费用和人力成本,提高了路面成型后的质量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于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不均匀、碾压遍数不相同等问题造成局部摩擦系数不合格,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可对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局部不合格位置进行高效的打磨,从而调节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具有打磨效率高以及人工成本低的优点。

参考图1-图4,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包括水平支撑框架1、打磨胶轮单元、行进轮单元和支撑架升降单元;

行进轮单元包括左行进轮2、右行进轮3和行进轮主轴4;行进轮主轴4设置于水平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行进轮主轴4上面固定左行进轮2和右行进轮3;

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右对称的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和右支撑架升降单元;左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左立柱5、左横梁6、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左立柱5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撑框架1的左侧中部;第一液压缸7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左立柱5的顶部;第一液压缸7的底部固定端与行进轮主轴4的左端固定;第二液压缸8与第一液压缸7平行设置,第二液压缸8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左立柱5的顶部;第二液压缸8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左横梁6上面,左横梁6与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右支撑架升降单元包括右立柱9、右横梁10、第三液压缸11和第四液压缸12;右立柱9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撑框架1的右侧中部;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右立柱9的顶部;第三液压缸11的底部固定端与行进轮主轴4的右端固定;第四液压缸12与第三液压缸11平行设置,第四液压缸12的顶部活塞端固定在右立柱9的顶部;第四液压缸12的底部固定端固定在右横梁10上面,右横梁10与水平支撑框架1固定;

打磨胶轮单元设置四组,各固定安装于水平支撑框架1底部的左前位置、右前位置、左后位置和右后位置。

每组打磨胶轮单元包括打磨胶轮主轴13以及分散均匀固定于打磨胶轮主轴13的多个打磨胶轮14;打磨胶轮主轴13与水平支撑框架1中心轴向的夹角为60°。

每组打磨胶轮单元设置3个打磨胶轮14。

打磨胶轮14的轮胎直径0.4m;左行进轮2和右行进轮3的轮胎直径0.6m。

水平支撑框架1的前端还固定有牵引三角架15。

下面介绍一种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具体实现方式: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主要由水平支撑框架1、液压缸、立柱、打磨胶轮、行进轮、牵引三角架等组成。

水平支撑框架1,采用250*200*3mm槽钢焊接,架长250cm,宽90cm,立柱为方钢,壁厚3mm,与水平支撑框架1垂直焊接,立柱高度为148cm,立柱是固定液压缸的竖向支撑,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作用为配合液压缸伸缩行进轮和打磨胶轮的高度。

水平支撑框架1上面可焊接配重梁,配重梁采用两根200*200*3mm的方钢焊接于水平支撑框架1上方,配重梁与行进轮轴承平行,配重梁长度为315cm。

液压缸采用Φ40的二级顶柱,起降最大速度为400mm\/s,耐压力31.5Mpa,最低起压动力0.3Mpa。液压缸共设置四个。

行进轮及打磨胶轮:行进轮采用Φ60cm的常规轮胎,打磨胶轮采用Φ40cm的常规轮胎,打磨胶轮每3个一组,总共4组,每组打磨胶轮的轴承与水平支撑框架1呈30°夹角。

牵引三角架15:牵引三角架15采用150*150*3mm的方钢焊接成型,焊接内角与水平支撑框架1呈60°夹角。

牵引三角架15用于与牵引车配合,牵引车选用大功率拖拉机车头,拖拉机具有液压控制系统。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的使用方式为:

(1)在使用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之前,操作技术人员先做好准备及检查设备的性能工作,先将压力设备通过液压油管与升降液压缸连接紧密,检查升降液压缸灵敏度,检查打磨胶轮的气压饱和度。

(2)将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使用拖拉机动力系统牵引至路面摩擦系数不合格区域,调整液压缸伸缩高度,让行进轮全部离开沥青路面,使打磨胶轮全部着地,打磨胶轮与沥青路面接触状态良好。打磨胶轮设置2排,为增强打磨胶轮的打磨效果,打磨胶轮的轴承与水平固定架呈60°夹角,每排6个轮胎,左右各3个,轮胎直径0.4m,轮胎中心间距为0.4m。

本步骤中,使用以下方法,让行进轮全部离开沥青路面,使打磨胶轮全部着地:

(1)打磨胶轮14固定在水平支撑框架1上面,左立柱5和右立柱9固定在水平支撑框架1上面,因此,水平支撑框架1、左立柱5、右立柱9和打磨胶轮14形成一个整体。

左行进轮2和右行进轮3固定在行进轮主轴4上面,行进轮主轴4的两端悬挂于第一液压缸7和第三液压缸11的底部;而第一液压缸7和第三液压缸11的顶端分别固定于左立柱5和右立柱9上面。

因此,当需要使打磨胶轮离地,使行进轮在地面上行走时,采用以下控制方式:

第一液压缸7和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上升,进而将左立柱5和右立柱9向上顶起;又由于水平支撑框架1、左立柱5、右立柱9和打磨胶轮14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当左立柱5和右立柱9被顶起时,水平支撑框架1和打磨胶轮14同时被上提,当水平支撑框架1上提时,会推动第二液压缸8和第四液压缸12收缩。由图可以看出,第二液压缸8和第一液压缸7的活塞端位于相反的两个方向,第二液压缸8实质为从动液压缸,辅助水平支撑框架1上提使用。由此实现打磨胶轮14离地,而行进轮着地的效果。

当需要使打磨胶轮着地,使行进轮离地时,采用以下控制方式:

第一液压缸7和第三液压缸11的顶部活塞端下降,从而带动水平支撑框架1、左立柱5、右立柱9和打磨胶轮14形成的整体下降;进而使打磨胶轮14着地;而行进轮由于反作用力而离地。

(2)设备准备就绪后,开始打磨,打磨过程中对打磨的遍数详细记录,记录以a1表示,每打磨完一遍后使用摩擦仪进行摩擦系数检查,若检测合格,调整液压缸将行进轮伸缩至路面,将摩擦轮提升至离开沥青路面,最后将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牵引至下一处摩擦系数不合格区域进行上述作过程。

若检测摩擦值不合格,将重复打磨,打磨后再进行摩擦值检测,直至合格为止。

根据实际数据统计,对摩擦系数不合格使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所花费的经济效益也不同,使用常规工艺处理1㎡摩擦值不合格区域需花费120元,使用本申请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处理1㎡摩擦值不合格区域需花费120元,节省了摩擦系数不合格路面处理成本,简化了路面摩擦系数不合格路面的处理办法;极大地提高了路面摩擦系数的均匀性和合格率,保证了道路施工质量。

在某地区的中亚轮胎试验场(二期)路面结构工程,主要工程为沥青路面施工。其中90%属于各种不同附着系数的特殊沥青路面,在施工中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碾压时出现漏压等情况造成路面局部区域的摩擦系数达不到设计要去,为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需要对不合格区域进行特殊处理。对摩擦系数不合格区域使用常规处理办法将增大成本投入,且整改后效果不佳。使用本申请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进行打磨处理后,路面摩擦系数合格率将大幅度提高,且投入成本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具有以下优点: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下部设置行进轮2个,打磨胶轮12个,打磨时使用打磨胶轮前进,作业完成后使用行进轮移动,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使用效果显著,操作方便,成本投入小;提高了处理沥青路面摩擦系数局部不合格的质量问题的处理效率,减少常规处理时投入的成本费用和人力成本,提高了路面成型后的质量合格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63430.X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73376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G01M 17/007

专利分类号:G01M17/007;G01M17/02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24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周家井大院

发明人:徐彬超;高建清;石志旺;张永利;于胜利;方明亮;赵毅

第一发明人:徐彬超

当前权利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席小东

代理机构:1133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路面摩擦系数调整车论文和设计-徐彬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