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中,作为教育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校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多引进可以吸引人的教学手段。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新时期下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必要环节;高校教育
目前,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了各个地方、院校,并得到了高校教育者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纵观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在教育行业正以极高的速度向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而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必须明确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原因,这一专业化的要求也成为一大趋势。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好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接触过计算机,这为高校引入计算机教育的的方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误区,老师一方面觉得引进这样的手段会适得其反,同时也担忧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知识本身。而从计算机中衍生的多媒体教学使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有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提供了适度的教育方式。信息社会对教师接收信息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进行多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时,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带来的误区,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设计中应包括对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确定,同时也要包括依据教学内容的信息类型,选择教学媒体。作为传播教学媒介物的教学媒体——计算机技术,对教学的表现力则大有益处,在完成的教学功能有所不同中,达到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教师利用计算机技术教学时,绝不能搞“课本搬全”的做法,将课本只是全文复制到教学课件上,结果自然适得其反。同时这样的误区也会带来在课堂上出现“双灌输”方式,即一方面教师灌输很多生硬知识的同时,计算机的运用也造成更大的生灌,造成学生认知严重超载、学习负担加重的现象。而应努力正确认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做到: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设置情境,获得亲身体验;揭示规律,有益学生理解;模拟仿真,将知识直观化,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变换技术运用,演示说明,加大观察效果;扩充知识容量,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师生互动、资源共享。
课件是为了进行教与学活动而设计的计算机软件,也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手段之一,是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人机相互关联的接口,它具有教学性,即它具有实施教的本质、促学习的功能,计算机技术运用不好再好的教学法也只能是空花瓶。教育者一般通过板书的展示与变化、教材的重现与组合、新旧知识的温故与知新,这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来进行讲解。学生大多看腻了这样的教学手法,板书的应用只能是一种知识的简单再现,不能达到精炼信息和高密度集合信息的目的。与计算机技术教学相比,计算机技术中的课件制作,可以生动再现“活”的板书;多媒体技术的演化,可以减轻老师板书的负担,生动再现书本上的历史形象;同时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能力,更可以更好的增进信息之间的共享。在现今,社会的发展必将是信息高速发展驱动下的产物,而高校学生的新特点告诉我们,他们的信息存储量是惊人的,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之间的资源互换。也可以使老师之间的教育资源互换,甚至是国际上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合与整合,达到某一确定目标的合理选择,并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有机的鲜活的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使学生获得多重心灵和感官刺激,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不可为了方便或怕麻烦仅用一些简单的文字或呆板的图片呈现教学内容上。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应以课堂教学为着眼点,编制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课件。将本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则采用多媒体课件很方便的讲清楚的部分制作成课件,从而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化学学科中的分子运动、物理学科中许多现实做不到的实验等都可以利用课件做成虚拟实验,让学生一目了然。也就说多媒体课件展示的信息是经过提炼和处理的,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由此看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不仅在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强化了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在趣味性增强的基础上,更好的消化理解所学科目的知识点。高校教学的重点是技能的培养,而非单纯意义上的知识叠加,所以面对教学方法的亟待提高,应引入更为科学的教育手段,而计算机教学的引进则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不利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形象地再现于课堂之上,让学生通过实物固有的信息特征,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趋势等,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认知世界,使得教学在所希望和需要的空间进行。对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种丰富,克服了文字教材和传统授课方式的缺陷,即只能线形进行的缺点,从而弥补了课堂时间不足及语言的局限,扩大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