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料夹钳论文和设计-朱贤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料夹钳,包括动力装置、压座和上压块,压座的底面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在的端面固定连接;压座顶部处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的下压头,下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压紧结构;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上压块设置在压座的正上方,上压块的后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转动机构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上压块的前端处设置有与下压头配合的上压头,上压头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压紧结构;动力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快换接头。本实用新型对板料夹持的稳定性能更好,不会造成板料夹持变形的情况,夹钳的安装更换操作更为快捷以及可以对翻边板料等进行夹持运输,使得夹钳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压座和上压块,所述压座的底面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座顶部处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的下压头,所述下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压紧结构;所述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上压块设置在压座的正上方,所述上压块的后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压块的前端处设置有与下压头配合的上压头,所述上压头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压紧结构;所述动力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快换接头。

设计方案

1.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压座和上压块,所述压座的底面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座顶部处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的下压头,所述下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压紧结构;所述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上压块设置在压座的正上方,所述上压块的后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压块的前端处设置有与下压头配合的上压头,所述上压头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压紧结构;所述动力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快换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超薄气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的宽度大于上压头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板,两块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压座和上压块的后端均夹持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紧结构和上压紧结构均由多个均匀排列的锥台组成,所述上压头上的锥台与下压头上的锥台交错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与上压块前端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压头和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为铰链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料夹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座通过底板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压座的底部通过定位销与底板固定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料夹钳。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的汽车部件大都是通过将板料压制成型再进行切割得到产品或者将板料切割之后再成型得到产品;不论采用何种生产方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需要采用夹具将各个工段中的板料夹持运输到下一工段中;现在的板料夹具中都包含有板料夹钳,现在的夹钳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不足:1)现在的夹钳对板料的夹持稳定性较差,现在的板料夹钳中容易出现滑动或偏移的情况;2)现在夹钳对板料的夹持过程容易造成板料变形的情况,影响产品的品质;3)由于每个工段的板料形状在发生变化,尤其是有的翻边板料直接无法夹持,这样导致夹钳在板料的运输过程中的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差;4)现在的夹钳安装和更换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板料夹钳,解决了现在夹钳稳定性差、容易造成板料夹持变形的情况、夹钳安装更换安装操作麻烦以及无法对翻边板料等进行夹持运输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料夹钳,包括动力装置、压座和上压块,所述压座的底面与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所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座顶部处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的下压头,所述下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压紧结构;所述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上压块设置在压座的正上方,所述上压块的后端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结构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压块的前端处设置有与下压头配合的上压头,所述上压头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压紧结构;所述动力装置的侧壁上设置有快换接头。

作为优化地,所述动力装置为超薄气缸。

作为优化地,所述下压头的宽度大于上压头的宽度。

作为优化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固定板,两块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压座和上压块的后端均夹持在两块固定板之间。

作为优化地,所述下压紧结构和上压紧结构均由多个均匀排列的锥台组成,所述上压头上的锥台与下压头上的锥台交错设置。

作为优化地,所述上压头的顶面上设置有与上压块前端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压头和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地,所述转动机构为铰链结构。

作为优化地,所述压座通过底板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压座的底部通过定位销与底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夹钳的整体设计,使得夹钳与板料的配合性更好,从而使得夹钳对板料夹持的稳定性更好,避免了板料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或者滑动的情况,有效防止在板料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使得更加有助于安全生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上压紧结构和下压紧结构的设计,使得能够对多个工段的板料进行夹持,还能够对翻边的板料进行夹持,并且夹持过程中还不会对板料造成变形的情况,使得夹钳的实用性和通用性更好的同时,更好的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3、本实用新型不仅装配过程中操作简单,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快换接头可以实现快速与支架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夹钳的安装和更换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板料夹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时,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动力装置1、压座2和上压块3,所述压座2的底面与动力装置1的动力输出端所在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座2顶部处的前端设置有凸起的下压头4,所述下压头4的顶面上设置有下压紧结构5;所述压座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结构6,所述上压块3设置在压座2的正上方,所述上压块3的后端通过转动机构7与固定结构6连接,所述转动机构7与动力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压块3的前端处设置有与下压头4配合的上压头8,所述上压头8的底面上设置有上压紧结构9;所述动力装置1的侧壁上设置有快换接头10。

具体实施时,所述动力装置1为超薄气缸。这样使得保证夹钳的动力来源的同时,还使得整个夹钳的结构更加紧凑,质量更轻,这样使得夹钳可以安装在支架上狭小的空间内,并且还能使得整个板料夹具的质量更轻,占用的空间更少。

具体实施时,所述下压头4的宽度大于上压头8的宽度。一方面使得可以在上压头8和下压头4上设置上压紧结构9和下压紧结构5,另一方面这样使得增加板料与夹钳的接触面积,使得夹钳夹持板料的稳定性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固定结构6为固定板,两块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座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压座2和上压块3的后端均夹持在两块固定板之间,这样使得压座2和上压块3之间呈转动连接,固定板还能够对转动机构7进行保护,使得压座2和上压块3连接处的强度性能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下压紧结构5和上压紧结构9均由多个均匀排列的锥台组成,所述上压头8上的锥台与下压头4上的锥台交错设置。这样使得对夹持的板料形成咬合的状态,使得对板料夹持的稳定性更好,这样就可以对翻边的板料进行稳定的夹持;锥台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柔性保护层,这样使得夹持稳定性更好,并且还不会对板料的表面造成损坏的情况。

具体实施时,所述上压头8的顶面上设置有与上压块3前端配合的凹槽,所述上压头8和上压块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方便上压头8在压块上安装和更换。

具体实施时,所述转动机构7为铰链结构。使得实现上压块3转动功能的同时,还使得上压块3和压座2连接处的强度性能更好。

具体实施时,所述压座2通过底板11与动力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压座2的底部通过定位销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这样使得安装之后的压座2的稳定性和承重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板料夹钳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5973.0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831368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25B1/00

专利分类号:B25B1/00;B25B11/00

范畴分类:26G;

申请人:重庆卓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卓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松青路812号1幢5-3

发明人:朱贤君;高东旭;龚波;庄涛;舒展

第一发明人:朱贤君

当前权利人:重庆卓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玲

代理机构:50242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知辉环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4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板料夹钳论文和设计-朱贤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