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钙基吸收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收剂,水合,海泡石,氧化钙,吸附剂,硫酸盐,多孔。
钙基吸收剂论文文献综述
何柯佳,郑娜,宋蔷,姚强[1](2019)在《钙基吸收剂脱除SO_x过程中SO_3吸收量的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钙基吸收剂脱除SO_3的过程中,由于SO_3的反应活性强,造成SO_3实时测量误差大。将脱硫产物中无机硫含量的离线分析与SO2吸收的在线测量相结合,开发一种钙基吸收剂对SO_3吸收量的高精度测量方法。脱硫产物中无机硫的测量包括CaSO_3的氧化与Ca SO4的分解2个环节,分别通过热重实验与产物表征,检验在设置条件下Ca SO_3氧化与Ca SO4分解的程度,证明该SO_3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误差分析表明该方法测量钙基吸收剂对SO_3的吸收量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叶江明,梁绍华,张思文,孙荣岳,毕小龙[2](2019)在《失活钙基吸收剂环境中自活化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经历多次循环后失活的钙基吸收剂置于环境中吸水自活化,通过XRD分析了自活化过程吸收剂物相演变规律,在双固定床反应器系统上分析了吸水率对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和N2吸附分析了自活化提高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失活钙基吸收剂首先吸收环境中水分生成Ca(OH)2,当吸水率达到100%后继续吸水生成Ca(OH)2·2H2O,自活化极限为170%;自活化可以提高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与吸水率呈线性比例关系,重复自活化可再次提高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过程中,失活钙基吸收剂颗粒表面重新生成孔隙,比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吸收剂中CO_2的扩散,因此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提高。(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9年09期)
孙荣岳,叶江明,陈凌海,毕小龙,李尚[3](2018)在《Cl含量对钙基吸收剂微观结构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浸渍法向分析纯CaCO_3中添加Cl,在双固定床反应器系统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了其对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利用离子反应模型对添加Cl后吸收剂化学反应控制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Cl对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具有不利影响。当Cl/Ca摩尔比大于0.25%后,随Cl/Ca摩尔比增加,化学反应控制阶段反应速率和持续时间均减小,导致在该阶段最终碳酸化转化率降低。对添加Cl前后吸收剂孔隙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发现,添加Cl导致煅烧后吸收剂烧结加剧,比表面积降低,10~120nm范围内孔分布减少,导致CO_2在吸收剂内部扩散阻力增加,同时能与CO_2反应的CaO量减少,这是导致吸收剂化学反应控制阶段碳酸化反应速度较慢、最终碳酸化转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鉴于Cl的不利影响,在选择钙基材料作为CO_2吸收剂或合成高活性复合吸收剂时,应避免吸收剂中Cl含量过高。(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张媛,韩龙,林康,张浩,钟英杰[4](2018)在《新型钙基吸收剂捕集CO_2和脱除焦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溶胶-凝胶法开发出一种新型CaO基吸收剂(Ca-Al-Fe),考查了其焦油脱除及捕集CO_2的性能。结果表明:Ca-Al-Fe吸收剂的主要成分为CaO、Ca_(12)Al_(14)O_(33)、Fe_2O_3;Ca-Al-Fe吸收剂可在麦秆热解中捕集CO_2和减少焦油类物质的析出;与普通CaO相比,Ca-Al-Fe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的性能显着提高;经过20个循环碳酸化-煅烧反应,Ca-Al-Fe的CO_2吸收量和CaO转化率降低较小,分别由0.42mg/mg、84%降低到0.34 mg/mg、67%,同时Ca-Al-Fe的机械强度显着提高;与已有研究相比,新型吸收剂在循环碳酸化性能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动力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荣鼐,樊宏韬,王勤辉,方廷勇,朱曙光[5](2018)在《蒸汽活化对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捕获CO_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蒸汽活化对钙基CO_2吸收剂活性再生的影响规律,基于热天平系统研究了活化温度、蒸汽浓度、操作频率、碳酸化及蒸汽活化时间以及活化方法对天然钙基吸收剂CO_2捕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400,℃对天然吸收剂活化效果最优;提高活化水蒸气浓度和频率有利于再生吸收剂碳捕获性能;短时间活化效果低于长时间活化工况;煅烧后水蒸气活化可大幅再生吸收剂活性,而在反应过程中通入蒸汽活化效果不佳;从捕获总量和活化效率考量,高频率短循环方式活化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燃烧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孙肖茹[6](2018)在《改性钙基吸收剂顺序脱除SO_2/CO_2实验及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改性的高效钙基吸收剂的钙基循环法(Calcium-Looping,Ca-L)是较为成熟的捕集燃烧后烟气中CO_2的技术。但烟气中SO_2的存在会加速循环捕集CO_2性能的衰减,且失活的改性钙基吸收剂直接废弃将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限制钙基循环法进一步工业化应用。直接使用失活的高效钙基吸收剂或对其进行水合活化用于顺序脱除SO_2/CO_2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分别使用添加惰性金属氧化物MgO和Al_2O_3的改性钙基吸收剂研究其顺序捕集SO_2/CO_2反应特性,探讨循环次数对硫酸化转化率、吸收剂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的影响规律,建立硫酸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基于响应曲面优化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水合活化反应,找出最佳水合工况;利用分形理论分析改性钙基吸收剂的孔隙结构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添加金属氧化物MgO和Al_2O_3的改性钙基吸收剂相对于天然钙基吸收剂均有着更高的循环稳定性,MCMA和CaO/Ca_(12)Al_(14)O_(33)吸收剂循环50次以后的碳酸化转化率分别为42.47%和49.99%。直接使用上述失活钙基吸收剂用于脱硫,循环35次以后其硫酸化转化率分别为35.48%和28.44%;硫酸化反应均存在两个阶段:化学反应控制阶段和产物层扩散控制阶段,且在前一个阶段反应速率及硫酸化转化率较大;建立了反映改性钙基吸收剂的硫酸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缩核数学模型,模型计算表明在相同的循环次数下,扩散反应速率常数均小于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对失活的MCMA进行水合活化反应,研究表明当水合温度为80~oC,水合时间为15 min,液固比为1:1时,为最优水合工况,这时硫酸化转化率为67.17%,已接近新鲜MCMA的硫酸化转化率(69.32%)。上述改性钙基吸收剂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表面分形维数(D_1)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孔结构分形维数(D_2)变化较小,表明改性钙基吸收剂均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吸收剂的碳酸化转化率和硫酸化转化率均与表面分形维数呈正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8-05-28)
史杰文[7](2018)在《基于钙基吸收剂的CO_2、SO_2和NO联合脱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电站对于SO2和NOx的排放控制日益严格,研究低成本联合脱除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基于钙基吸收剂的CO2、SO2和NO联合脱除新思路,制备了具有较高CO2捕集性能的复合吸收剂:采用CaO/生物质焦同时高效脱除烟气中SO2和NO,有望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实现SO2与NO超低排放。提出了 CaO和海泡石通过水合制备的新型复合钙基CO2吸收剂的新方法,在钙循环条件下研究了复合钙基吸收剂的循环CO2捕集性能。在双重固定床反应器中确定了最佳水合温度、水合时间和适宜CaO/海泡石质量比;在最佳条件下,10次循环后复合吸收剂的捕集CO2性能比CaO高56%。复合吸收剂的主要物相为CaO,同时含有MgO和Ca2SiO4,这两种物质具有较高抗烧结性能,提高了CaO的抗烧结性能。复合吸收剂具有发达孔隙结构、较大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尤其在10-10Onm范围内的孔容为CaO的7.5倍,而这部分孔隙是CaO吸收的重要区域,因此该吸收剂具有较高捕集CO2性能。在鼓泡流化床反应器系统上研究了 CaO/生物质焦—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的性能。探讨了焦炭种类、CaO与椰壳焦颗粒粒径、CaO/椰壳焦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流化数对CaO/焦炭同时脱除SO2/NO性能的影响规律。在最佳条件下,CaO与椰壳焦的NO脱除效率高达98%,SO2脱除效率接近100%;CaO对椰壳焦还原NO有明显促进作用;与未循环CaO相比,使用5次碳酸化/锻烧捕集CO2循环的CaO与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略有降低,但S02和NO脱除效率分别仍可达98.6%和96%。为了解决炉膛中复杂的温度情况,在鼓泡流化床上采用非等温流态化研究O2、CO2对CaO/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的影响规律,以及CaO/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中SO2与NO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O2对CaO/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反应有很强的促进作用;CO2对CaO/椰壳焦同时脱除SO2/NO有抑制影响;但在O2与CO2同时存在时,O2对CaO/椰壳焦脱除NO反应的促进作用要大于CO2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3)
陶子晨[8](2018)在《多孔钙基吸收剂的制备及电厂烟气SO_3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的燃烧会带来大量的SO_2、NO_X等污染物,目前燃煤电厂已针对这些污染物大规模应用了脱硫、脱硝和除尘等技术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但是,污染物中的为数不多的SO_2会被进一步氧化成为SO_3,在SCR脱硝技术普遍应用后,电厂烟气中的SO_3浓度几乎增长了一倍。烟气中SO_3的存在不仅会腐蚀烟道,威胁电厂的运行,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健康。本文研究了热分解法发生SO_3的可行性,分别对NaHSO_4、KHSO_4、Na_2S_2O_8和K_2S_2O_8四种物质进行了热分解实验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气体湿度等因素对热分解法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使用K_2S_2O_8作为分解物质的热分解法的制取SO_3,确定了在加热温度为400℃,加热时间为20min,反应物物质的量为0.1mmol,载气N_2流速5L/min时,K_2S_2O_8能够稳定发生出SO_3。针对烟气中SO_3浓度难以测量的问题,对两种常用的的SO_3浓度测量方法展开了比较试验研究,确定使用控制冷凝法进行烟气SO_3捕集,使用化学滴定法进行SO_3浓度测试的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本文针对碱性吸收剂喷射法,选用了Ca(OH)_2、CaCO_3以及实验室制备的一种多孔CaCO_3作为吸附剂进行了模拟烟气中SO_3脱除实验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吸附剂、温度以及钙硫比对SO_3吸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吸附剂脱除SO_3的效果依次为:多孔CaCO_3>Ca(OH)_2>CaCO_3;温度的升高有利于SO_3脱除效率的提高;当Ca(OH)_2、CaCO_3以及其多孔CaCO_3的钙硫比分别为15、15、10时,各物质能够达到理想的SO_3脱除效率。(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3-01)
苏成林[9](2018)在《耦合水泥生产成型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CO_2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钙循环(Calcium Looping,CaL)技术,作为燃烧后捕集CO_2主要技术之一,适用于现有水泥厂的改造,实现其碳减排目标。CaL工艺排出的失活CaO吸收剂代替天然石灰石制备水泥熟料,可以避免传统预煅烧阶段的CO_2排放,并大幅降低石灰石煅烧能耗和附加的燃煤污染排放;同时水泥改性能够提高钙基吸收剂的反应性能,使得耦合水泥生产的CaL碳减排技术具备很强的节能和环保优势。提高天然钙基吸收剂的反应性能以及进一步降低碳减排成本成为研究重点和难点。为提高天然钙基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性能,本文通过机械制粒机制备出掺杂扩孔剂和支撑材料的复合钙基吸收剂颗粒,在热重反应器上初步研究生物质扩孔水泥支撑成型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性能。为降低水泥生产以及CaL工艺中的燃料成本和吸收剂成本,本文首次提出了一条实现废白土资源化利用耦合水泥生产与CaL工艺的技术新路线,再生废白土作为廉价的扩孔剂和支撑材料,在热重反应器和鼓泡床反应器上研究再生废白土和水泥改性复合吸收剂的循环反应性能及颗粒磨损性能,最终推荐质量分数配比为“85%煅烧石灰石/5%热解白土渣/10%水泥”复合吸收剂的优化比例和制备方法。循环煅烧/碳酸化的热重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对温和煅烧条件下(850℃,100%N_2),生物质或水泥改性均可提高复合吸收剂的碳酸化性能,其中同时添加生物质和水泥的合成吸收剂,20次循环后获得了46.5%的最终转化率,远高于原始石灰石的20.8%。氮吸附测试结果发现,生物质和水泥改性后的复合吸收剂,孔隙结构得到改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增加。在更加严苛的煅烧条件下(950℃,100%CO_2),20次循环后掺杂水泥作支撑材料的复合吸收剂获得最高的碳酸化转化率(19.5%),说明水泥支撑能有效地降低吸收剂在高温高CO_2浓度下的烧结程度。相比之下,生物质改性的吸收剂对高温烧结更加敏感,当煅烧温度高于900℃时,吸收剂碳酸化性能衰减明显。再生废白土中的可燃成分作为扩孔剂,可以提高复合吸收剂的孔隙率。模拟实际反应条件的热重实验表明,所有掺杂再生废白土或水泥改性的吸收剂均表现出优于原始石灰石的吸收性能,氮吸附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吸收剂平均吸收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孔隙结构的改善。20次循环后,掺杂10wt.%热解白土渣的“L-10PC”吸收剂,获得了0.164(g CO_2)/(g煅烧吸收剂)的最终转换率,比原始石灰石高了67.3%。XRD检测结果显示,掺杂再生废白土改性的复合吸收剂中生成了高熔点的斜硅钙石(Ca_2SiO_4)相,提高了吸收剂的热稳定性,水泥掺杂后吸收剂的热稳定性更优。同时掺杂热解白土渣和水泥的“L-5PC-10CA”吸收剂,表现出了协同的优化效果,20次循环后获得了0.208(g CO_2)/(g煅烧吸收剂)的最终转换率。鼓泡流化床循环吸收CO_2实验结果显示,各吸收剂的平均CO_2吸收能力(尤其在初始几个循环),相比热重实验结果有所降低;成型颗粒的球形度更好,降低了颗粒表面磨损的程度,掺杂热解废白土和水泥改性的吸收剂颗粒的扬析率显着低于原始石灰石。原始石灰石颗粒的磨损率(粒径减小速率)高达10.7μm/循环,掺杂热解白土渣和水泥能够有效降低吸收剂的磨损率,同时掺杂水泥和热解白土渣的“L-5PC-10CA”获得了较高的抗磨损性,20次循环后的磨损率最低为7.9μm/循环。通过分析粒径分布的破碎可能性指标以及概率密度函数,推测未添加水泥的吸收剂存在表面磨损及碰撞破碎的共同作用,掺杂水泥的“L-10CA”和“L-5PC-10CA”主要磨损机制为表面磨损。废白土的热解再生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掺杂热解白土渣和水泥改性的钙基吸收剂表现出较高的循环碳酸化及抗磨损性能,本文提出的耦合水泥生产与CaL工艺同时实现废白土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新路线,值得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3-01)
赵思琪,马丽萍,杨杰,崔晓婧[10](2017)在《CO_2捕集的研究现状及钙基吸收剂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室气体CO_2是当今世界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针对CO_2的捕集技术也相继被研究。磷石膏是湿法冶炼磷酸的副产物,具有产量大、微辐射性等特点,严重危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阐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以及燃烧后捕集的叁大方法的具体技术原理与特点,着重分析利用钙基吸收剂捕集CO_2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出CO_2捕集技术的探索方向并指出利用磷石膏分解渣作钙基吸收剂矿化捕集CO_2的思路。当前对CO_2捕集的研究多停留在吸收剂捕集方面,单纯吸收剂虽吸收效果较好,但其成本较高。磷石膏分解渣作钙基吸收剂不仅有着良好的捕集效果,且解决了成本问题,实现了"以废制废"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7年11期)
钙基吸收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经历多次循环后失活的钙基吸收剂置于环境中吸水自活化,通过XRD分析了自活化过程吸收剂物相演变规律,在双固定床反应器系统上分析了吸水率对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和N2吸附分析了自活化提高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失活钙基吸收剂首先吸收环境中水分生成Ca(OH)2,当吸水率达到100%后继续吸水生成Ca(OH)2·2H2O,自活化极限为170%;自活化可以提高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与吸水率呈线性比例关系,重复自活化可再次提高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过程中,失活钙基吸收剂颗粒表面重新生成孔隙,比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吸收剂中CO_2的扩散,因此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_2性能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钙基吸收剂论文参考文献
[1].何柯佳,郑娜,宋蔷,姚强.钙基吸收剂脱除SO_x过程中SO_3吸收量的测量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叶江明,梁绍华,张思文,孙荣岳,毕小龙.失活钙基吸收剂环境中自活化机理[J].化工进展.2019
[3].孙荣岳,叶江明,陈凌海,毕小龙,李尚.Cl含量对钙基吸收剂微观结构以及动力学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
[4].张媛,韩龙,林康,张浩,钟英杰.新型钙基吸收剂捕集CO_2和脱除焦油的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8
[5].荣鼐,樊宏韬,王勤辉,方廷勇,朱曙光.蒸汽活化对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捕获CO_2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8
[6].孙肖茹.改性钙基吸收剂顺序脱除SO_2/CO_2实验及模型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
[7].史杰文.基于钙基吸收剂的CO_2、SO_2和NO联合脱除研究[D].山东大学.2018
[8].陶子晨.多孔钙基吸收剂的制备及电厂烟气SO_3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
[9].苏成林.耦合水泥生产成型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CO_2的性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8
[10].赵思琪,马丽萍,杨杰,崔晓婧.CO_2捕集的研究现状及钙基吸收剂的应用[J].硅酸盐通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