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FCunit在图形界面单元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董晓岑[1](2021)在《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规则化解释与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各种决策判别业务趋向自动化与智能化,在决策业务中,决策规则与机器学习算法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决策相关的业务人员不一定具有丰富的机器学习知识,难以理解机器学习算法的决策过程,而业务中的决策规则是清晰明了的,可视化的规则列表使业务人员几乎不需要学习成本就可以看懂。由于机器学习算法中本身就蕴含着决策规则,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算法模型的决策过程,与业务中的其他规则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本文立足于决策业务场景,以电信反诈业务为例,将决策业务中的各种规则进行了形式化的定义,对规则的操作进行了形式化证明,将决策树、随机森林、贝叶斯分类器、神经网络四种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规则提取,研究并实现了基于信息增益的决策树规则提取算法、基于规则重要性的随机森林规则提取算法、基于混合属性分割的单隐层递归神经网络规则提取算法、基于概率估算的贝叶斯分类器规则提取算法四种规则提取算法,通过规则提取对模型的决策原理进行了解释。算法产出了正确的规则,并对数据进行正确判别。为了整合了决策业务中的各种规则,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检查的规则整合算法和全局规则整合算法。这些算法将决策过程规则化,极大地减少了业务人员的学习成本。决策的过程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如在反诈业务中,为了应对日益进步的诈骗行为,识别诈骗的规则需要不断迭代。人工的迭代决策系统,无法保证效率与准确性,因此,在决策过程规则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概率模型的规则库自更新算法,在日常使用系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规则,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迭代效率和准确度。经验证,该算法可以快速正确地生成新的规则。进一步地,为了给上述算法一个支撑平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规则化解释与分析平台。通过使用本平台,相关业务人员可以摆脱复杂的学习过程,通过本平台的界面快速的掌握决策状态,调控决策过程。本文首先从决策业务的现状与需求出发,阐述了整个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列举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接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按照用户对系统的使用情况将系统分为模型规则处理、规则库管理、规则自更新、规则执行四个功能。然后针对实现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解决,提出了相关算法。接着从系统本身出发,对整个系统的架构与功能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对模块内部类与接口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重要功能的流程描述了模块之间的交互。最后对系统的部署与测试进行了说明,并对论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徐永康[2](2021)在《一种Build-in Test模块的自动监测软件设计》文中指出BIT(build-in test)即内建测试,是一种可以让设备进行自检测的机制,也是可测试性设计的一种实现技术。内建自测试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简化产品测试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对外部测试设备的依赖程度。随着BIT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实现BIT的自动监测,能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节省资源。本文以通信类装备为嵌入式测试对象,其包括射频信号测量模块、中频信号测量模块、模拟信号测量模块和数字芯片测量模块。针对此测试对象,本文设计了一款自动监测软件系统,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模拟信号测试功能模块、数字芯片边界扫描测试与故障诊断功能模块和后台数据存储显示功能模块。模拟信号测试模块能够按照用户提前设置好的命令控制BITE硬件系统完成射频功率和射频频率的监测显示、中频AM调制信号、FM调制信号的监测显示和8通道低频模拟电压信号的监测显示;系统的数字芯片的边界扫描测试和故障诊断模块完成BSDL文件的读取与分析、网表文件的读取与分析、数字芯片测试向量的生成和芯片故障诊断,之后还能将各个数字芯片故障诊断的测试指令执行结果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出来。其中对于数字芯片测试与故障诊断模块,本文讨论了数字芯片测试向量生成的四种算法,分别是移步“1”算法、改良计数序列算法(MCSA算法)、等权值算法和网络分组移位算法,另外,本文从生成测试向量的紧凑度和执行效率角度对以上四种算法进行了研究。后台数据存储显示模块的功能是存储四个测试模块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同时,用户也能通过页面设定相应测试模块的筛选参数来进行监测数据的检索,进而实现监测数据的回溯。本文搭建完前文所述的软件系统的三大模块后,还设计并实现了BITE硬件平台自动检定模块,并且通过该模块完成了对BITE硬件平台的自动检定。最后,本文在已经搭建好的BITE硬件平台上对此系统进行了测试,其实现了对整个BITE模块的自动监测,并且各个自动监测模块均能正常的工作。此外,这个自动测试的后台系统也能完整的记录自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达到了Build-in Test模块的自动监测软件系统的预期效果。
韩金池[3](2021)在《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21世纪,随着智能手机、GPU硬件的更新迭代,计算机图形学已广泛地运用在生活和工程中,手机游戏凭借渲染算法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高级渲染效果甚至可以很好的模拟真人的外观。“智能虚拟人”是三维渲染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表现结合智能算法,拥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于可交互性的虚拟角色,虚拟人的研究可以为探究人类自身的智能提供了参考,同时虚拟人具有一定应用值,可用于智能服务,虚拟主播等。随着三维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一些神经网络可以从视频中快速估计人物姿态,为智能角色的互动性,自主学习动作资源提供了可能。进行三维角色的智能开发,可以选择大型三维引擎,如虚幻引擎,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功能冗余、占用空间大、源码抽象、架构复杂等。自制引擎具有较小的体积,灵活的可定制性,比较利于算法研究。本论文以结合深度学习、识别算法对虚拟角色进行控制与展示为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轻量级的智能角色开发引擎,该引擎结合了Qt和Imgui两种界面库,通过Direct X12进行延迟渲染管线搭建,能够快速地定制渲染功能。引擎通过ECS组件系统来进行组件开发,以满足不同控制系统的伸缩性,可扩展性。本文设计了一套智能控制框架,通过对外界输入的识别,将识别数据在驱动层转化为驱动数据,最后将驱动数据广播到各个控制组件,实现智能角色控制,最后,针对姿态模拟和语音控制两种方式,在该引擎中实现了可交互性的虚拟角色,该角色可以通过外界视频输入学习动作,并通过语音输入进行动作调用。本文首先引出一些交互性智能技术以及三维引擎的研究、应用背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给出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然后对该引擎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介绍控制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接下来对三维角色的动画渲染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并对各个模块,包括:组件模块、渲染模块、动画模块、场景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的相关技术进行介绍和实现;最后对引擎各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并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鄂天游[4](2021)在《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在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工作中,目前已经通过电网生产管理系统、用电营销系统、远程抄表系统等MIS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但是,仍存在着系统操作切换频繁、操作不便、数据存储分散、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开发了一套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在系统中通过对各输电MIS系统进行功能集成,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输电业务管理人员常用的功能进行融合,并通过GIS可视化界面的方式体用便利的操作接口支持,具有较高的管理效率和用户友好性,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整理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确立了系统的研发技术。对系统的开发需求情况进行综述,将系统划分为地理信息服务和软件服务两个方面的需求,并对具体的开发要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按照系统的开发要求,对系统进行功能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功能设计、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软件服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等。2)按照所选的研发技术和工具,详细分析和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开发中的GIS服务环境配置、GIS资源管理、GIS图层绘制、GIS图上操作功能及交互功能的实现方法。分析研究软件服务功能的实现流程、服务发布方式,并展示软件服务的图形化界面效果。3)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对其中的电力信息服务、软件服务功能进行验证,并测试系统的性能表现。通过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得到系统达到了攀枝花供电公司的输电业务管理要求。同时,系统在应用之后,实现了输电业务管理工作的集成化、可视化和数字化,有效提高了业务管理的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蒋克荣[5](2020)在《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路径控制方法及软件开发》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材料老化、破损以及外部环境急剧的变化,机械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断裂现象。断裂是材料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裂纹存在会大大降低了工程构件的力学性能,甚至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当机械构件产生裂纹,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裂纹在扩展过程中极有可能破坏机械设备中重要的精密区域或者关键的工艺结构,加速设备的失效。因此,在工程构件无法及时更换情况下,研究裂纹扩展的控制方法对保证机械设备正常工作,减缓设备的失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借助ABAQUS仿真平台,基于优化算法理论以及裂纹路径图像识别方法,通过在模型中优化出最佳的孔洞排布方式实现裂纹扩展控制,从而将裂纹控制问题转变为结构优化问题,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1)结合优化算法搭建优化模型,引入单目标以及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单、多裂纹的路径控制问题。采用Ramberg-Osgood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分析弹塑性断裂模式,并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扩展有限元求解器,实现裂纹孔洞模型的数值仿真。(2)为了提高裂纹孔洞模型分析计算的准确性,本文通过脚本文件对ABAQUS进行二次开发,利用结构化技术提出复杂多孔模型网格单元的自动划分方法。(3)为了解决裂纹路径在后处理中难以量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下的裂纹路径坐标提取方案,该方案采用阈值分割算法提取仿真结果文件中裂纹图像的路径像素点,并根据不同裂纹间不连续特性对多裂纹像素点分类,通过坐标转换原理获得像素点对应的物理坐标。利用测试图像对裂纹路径图像识别方案检测,并验证了该方案在裂纹坐标提取中的精准性。(4)为了实现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控制方法的闭环优化,本文结合ABAQUS图形界面工具与二次开发工具包设计了操作简单、直观的用户界面。该软件是运行在ABAQUS/CAE环境下的插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问题的裂纹控制方案。同时,利用开发的软件对二维、三维下的单裂纹以及多裂纹算例进行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软件所提供的孔洞排布方案能够有效的控制单、多裂纹的扩展,成功避免对模型中关键区域和结构的破坏。
李微[6](2020)在《基于XFEM的T型相贯节点疲劳裂纹扩展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作为一种应用于钻井平台、体育馆和航站楼等场所的基本支撑结构,并且长期处于如潮汐、海浪和风等交变循环荷载作用下,在一定的服役期后相贯节点极大可能呈现疲劳破坏的特征,这就需要对相贯节点展开疲劳裂纹扩展的研究。本文借助Paris公式结合扩展有限元法对T型圆钢管极易产生的疲劳裂纹展开研究,主要涉及研究工作如下:(1)在考虑焊接圆管相交处几何复杂性的基础上,采用Python语言对接ABAQUS二次开发的前处理接口(MDB相关接口)编写自动生成T型焊接相贯节点有限元模型的高效建模程序,为类似焊接管结构建模提供一种较为省力和高效的解决方案;(2)对带初始裂纹的单向受拉板进行了裂纹扩展形态和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分析。在不同初始裂纹尺寸、加载条件和试件几何参数等影响因素下,得出了XFEM计算解与解析解误差在3%范围内,精度满足要求,分析了裂尖单元的应力状态变化,从而验证了XFEM分析裂纹扩展行为的精确性和合理性;(3)应用XFEM探讨了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疲劳初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在不同网格尺寸、初始裂纹角度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鞍点处初始裂纹角度不同,裂纹前沿应力强度因子分布规律大致相同,但是大小值有较大差异,垂直于主管壁厚方向(90°方向)的裂纹产生最大的应力强度因子值。在同一初始裂纹状态下,网格密度越大,应力强度因子达到稳定时的积分半径就越小;(4)针对T型圆钢管相贯节点可能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应用XFEM结合断裂力学疲劳裂纹扩展公式(Paris公式),进行了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幅值和裂纹扩展增量的计算分析,得出节点在鞍点处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5)分析了初始裂纹位于鞍点位置处的扩展特点表现为:在裂纹未穿透主管壁厚之前的阶段,裂纹在径向和环向皆扩展较为缓慢,随着扩展的进行,径向的裂纹扩展速率低于环向的裂纹扩展速率,裂纹贯穿壁厚之前的裂纹扩展寿命占据了节点总疲劳扩展寿命的80%~95%;当裂纹贯穿整个主管壁厚以后,裂纹的扩展速率发生显着加大,直到裂纹扩展行为结束,节点发生失效。本论文有图56幅,表14个,参考文献82篇。
龚畅阳[7](2020)在《面向轻量计算的拓扑地图建图算法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得益于近年来技术的进步,具有自主建图与导航能力的无人系统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现有的建图导航技术依旧高度依赖机载的实时算力,这与当下实际应用中普遍的装备小型化要求相矛盾。此外,如今常见的几何结构的地图对环境的抽象表达能力十分欠缺,这导致了负载有限的轻量化无人系统平台仍难以实现较高层次的智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拓扑形式组织全局地图的技术路线出发,设计了基于多假设法的拓扑地图鲁棒快速建图算法。算法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针对拓扑地图建图过程中,由场景混淆导致对地图闭环构型发生分歧理解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假设法的地图构型推导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定理的概率性地图构型评价算法,并在其中应用了按路径累积里程实时评价闭环构型的方法。从而解决在地图数量超指数增长背景下的构型评估问题。2.在概率性的地图评估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哈希的拓扑节点快速匹配算法。该算法既提高了多假设法中瓶颈问题的效率,又具有鲁棒处理实际数据中误识别、漏识别等问题的能力。最后结合建图框架的贝叶斯推导范式,设计了计算节点匹配概率性准确度的方法。3.设计了一种双生长树数据结构,以及针对性优化的拓扑地图建图高性能算法。算法结合了多假设法建图的流程特性和节点快速匹配的算法特点。在高度复用底层传感器数据的同时,充分利用构图算法的递归性概率计算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地图闭环搜索。最后设计了全局地图重构算法,并应用缓式评估的思想仅选择性构造必要地图,从而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实时性。4.最后,模块化设计了拓扑地图构图系统框架,并基于ROS架构部署本算法。完成图形化交互界面的软件,并开发自动化仿真环境。在拓扑顶层的仿真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仿真与压力测试,验证了建图算法的高效率、鲁棒性、可扩展性和实时性。最后通过小型旋翼无人机平台对算法进行了机载实时性的初步验证。
穆超[8](2020)在《管道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工厂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而工业生产中由火花引起的粉尘燃爆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工厂内车间在进行生产活动时,会产生许多易燃易爆的粉尘,由除尘设备等装置通过管道排放处理。在粉尘较多的管道内产生的一个细小的火花,也可能引起粉尘爆炸这样严重的后果。因此,如果工厂内安装可以检测并及时熄灭管道内火花的系统,会给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安全保障。本文设计的火花探测系统具备实时检测工厂管道内火花的能力,且在检测到火花后能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熄灭,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对火花触发的警报和系统检测到的故障等事件,系统提供事件报警、事件记录、事件查看等事件管理功能。用户可通过直接操作设备、使用手机APP和操作PC中的Web页面三种方式,控制和查看系统的运行状态。一个系统可在工厂的多个需监测的管道安装监测设备,同时监测多个生产管道内的火花。系统在工厂内安装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基于树莓派的主控节点模块。主控节点拥有图形化界面,操作员可以通过操作主控节点查看系统每个子节点产生的事件和运行状态,并且可以对子节点进行配置。同时主控节点也负责硬件端与服务器模块的通信。另一部分是安装在各个检测节点的子节点模块。每个子节点都可单独完成火花的探测,并及时熄灭火花。子节点会与主控节点及时同步发生的事件和节点运行状态。针对子节点与主控节点间的通信方式,本文使用了基于RS-485的竞争式环形通信协议。协议由竞争式上报方式和环形轮报方式两种通信方式构成。竞争式上报方式会让较紧急数据在通信空闲字节抢占式发送。经仿真试验测试,协议处理火花警报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时间平均约为96ms,而典型的RS-485多机通信方式如轮询方式平均约为1221ms,轮报方式平均约为928ms。可见竞争式环形通信协议更适用于本项目,且协议能很好地支持节点的自动组织、删除及添加。系统设计了高效可靠的硬件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协议和硬件端本地的数据库。系统也对不同角色类型的用户进行了权限划分,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已开发完成且测试通过,已组装两台在江苏的工厂试运行,运行期间表现稳定。
李驰骎[9](2020)在《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摇床是矿产行业主要的选矿设备之一,它被广泛用于选别各种稀有矿物。但是目前的选矿摇床存在无法实现矿物精准分离、实时调节不及时、矿物回收率低、耗费劳动力的缺点。因此针对这样的现状,本文进行了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研究,重点研究摇床自动接矿系统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设计方案。首先,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自动接矿系统的应用场景,本文设计了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将系统架构分为预备层(训练与评估检测算法)、控制层(人机界面与算法内核)以及应用层(控制器与执行机构),把各个模块职能明确到不同层级,方便系统各个部分的后续开发;并且根据自动接矿系统的架构方案进行了硬件选型以及通讯方案设计,搭建了试验模型;研究了系统对矿带分离点检测算法的需求;最后分析了摇床往复运动带来的误差,并阐述了接矿板位置标定方案,将接矿板坐标转换到了图像坐标系中。其次,本文重点研究了矿带分离点检测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矿带分离点检测算法。由于目前没有公开矿带图像数据集,本文采集了各种环境下的矿带图像,建立了带标注的矿带图像数据集,用于本文检测算法的训练,同时也方便其他研究者进行相关研究。本文使用Pytorch搭建了矿带分离点检测网络,通过本文数据集训练与评估得到最佳网络结构,并针对矿带图像的特性进行改进,与其他检测算法对比后验证了本文检测算法的优越性。其三,实现了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本文将系统架构中的控制层与应用层分别实现为:基于QT的软件中枢平台和基于STM32的运动控制系统,两者通过串口通讯。在软件中枢平台内核中,将检测算法封装为目标检测模块,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阶梯式控制算法,该算法结合目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计算将接矿板移动到矿带分离点需要的控制动作,解决了将接矿板准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难点问题。最后,设计了测试实验验证了运动控制系统与软件中枢平台的功能完好性,使用试验模型进行了性能实验,并分析了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设计了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方案,重点针对矿带分离点检测以及将接矿板准确移动到目标位置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发了基于QT的软件中枢平台和基于STM32的运动控制系统,最终实现了摇床自动接矿系统的精准接矿。
毛杰[10](2020)在《基于ZYNQ的FC交换机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数据存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基于光纤通道协议(Fiber Channel,FC)的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借助FC低延时、高带宽、误码率低等特点很好满足了人们对大量数据高速传输和存储的需求。FC交换机负责实现FC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数据的传递,是SAN的中央枢纽,对其研究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FC交换机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设备,其开发架构为嵌入式芯片(含CPU)+FPGA。ZYNQ-7000系列全可编程SoC(System on Chip,SoC)以FPGA为基础,将可编程逻辑(Programmable Logic,PL)和具有双核ARM Cortex-A9的处理系统(Processing System,PS)集成在单个芯片中,PS和PL之间采用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AXI)协议进行通信,传输带宽可达吉比特。ZYNQ-7000的出现使得软硬件之间的协同设计更加方便,并使得嵌入式设备的尺寸大大减小。本文设计基于ZYNQ-7000系列芯片的FC交换机软件,主要工作如下:1.对PL端与PS端之间数据交互的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使用PL端的DMA方式完成FC数据的交互,使用TCP协议完成TCP/IP数据的交互,并在Vivado软件中完成ZYNQ硬件部分的设计。2.在PS端设计FC数据接收和发送的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基于Linux操作系统,向下完成与PL端的数据交互,向上完成与上层处理模块的数据交互。3.设计解析TCP/IP协议和FC协议的协议处理模块,使得交换机软件能够正确接收和解析TCP数据和FC数据,完成交换机登录等基本功能,并将解析后的数据传递给上层应用处理。4.设计基于串口、网口和FC口的管理模块,使上位机能够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对交换机进行各种参数的查询和配置。5.使用上位机软件和FC分析仪等设备对交换机软件的各个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符合预期。将基于PowerPC+FPGA架构的FC交换机和基于ZYNQ的FC交换机在物理尺寸和功耗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基于ZYNQ的FC交换机的优势。
二、JFCunit在图形界面单元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FCunit在图形界面单元测试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规则化解释与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和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
2.1 规则引擎相关技术 |
2.1.1 规则引擎结构 |
2.1.2 常见的规则引擎 |
2.2 典型机器学习算法相关技术 |
2.2.1 决策树 |
2.2.2 随机森林 |
2.2.3 神经网络 |
2.2.4 贝叶斯分类器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系统概述 |
3.2 典型业务场景分析 |
3.3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模型规则处理 |
3.3.2 规则库管理 |
3.3.3 规则自更新 |
3.3.4 规则执行 |
3.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大量数据处理能力 |
3.4.2 处理实时数据的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键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 |
4.1 多源规则的规范化与整合 |
4.1.1 问题描述 |
4.1.2 规则的形式化定义 |
4.1.3 规则整合的谓词证明 |
4.1.4 规则整合算法定义与流程 |
4.1.5 结果分析 |
4.2 机器学习算法的规则提取与解释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基于信息增益的决策树规则提取算法 |
4.2.3 基于规则重要性的随机森林规则提取算法 |
4.2.4 基于混合属性分割的单隐层递归神经网络规则提取算法 |
4.2.5 基于概率估算的贝叶斯分类器规则提取算法 |
4.2.6 规则提取算法对比与分析 |
4.3 基于概率模型的规则库自更新算法 |
4.3.1 问题描述 |
4.3.2 算法定义 |
4.3.3 算法流程 |
4.3.4 实验结果 |
4.4 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 |
5.1 总体架构 |
5.2 平台关键功能模块介绍 |
5.2.1 规则整合模块 |
5.2.2 规则库管理模块 |
5.2.3 模型管理模块 |
5.2.4 规则自更新算法模块 |
5.2.5 持久化模块 |
5.2.6 引擎模块 |
5.3 基本工作流程 |
5.3.1 用户添加规则 |
5.3.2 手动或定时触发全局规则整合 |
5.3.3 用户规则自更新 |
5.3.4 模型规则提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详细设计 |
6.1 规则整合模块详细设计 |
6.1.1 类图及接口说明 |
6.1.2 典型场景说明 |
6.2 规则库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6.2.1 类图及接口说明 |
6.2.2 典型场景说明 |
6.3 模型管理模块详细设计 |
6.3.1 类图及接口说明 |
6.3.2 典型场景说明 |
6.4 规则自更新算法模块详细设计 |
6.4.1 类图及接口说明 |
6.4.2 典型场景说明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
7.1 测试环境部署 |
7.2 系统测试 |
7.2.1 系统前端界面 |
7.2.2 系统功能测试 |
7.2.3 测试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一种Build-in Test模块的自动监测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总体设计方案 |
2.1 Build-in Test模块硬件端介绍 |
2.2 系统软件系统需求分析 |
2.2.1 模拟信号监测模块需求分析 |
2.2.2 数字芯片边界扫描测试模块的需求分析 |
2.2.3 系统数据处理后台需求分析 |
2.2.4 软件系统总体需求图 |
2.3 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
2.3.1 整体软件架构方案设计 |
2.3.2 软件与硬件端通信方案设计 |
2.3.3 系统软件运行流程结构 |
2.3.4 开发工具选择 |
2.3.5 系统运行前的自动检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设计 |
3.1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射频模块功能设计 |
3.1.1 射频模块频率自动测量功能设计 |
3.1.2 射频模块功率自动测量的功能设计 |
3.1.3 射频模块功率自动测量准确度计算 |
3.1.4 射频模块用户指令格式设计 |
3.2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中频模块功能设计 |
3.2.1 AM调制度误差自动测量 |
3.2.2 FM调制频偏误差自动测量 |
3.2.3 中频模块用户指令格式设计 |
3.3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低频模拟模块功能设计 |
3.3.1 直流电压自动测量 |
3.3.2 低频交流电压自动测量 |
3.3.3 低频模拟模块用户指令格式设计 |
3.4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数字芯片测试与故障诊断功能设计 |
3.4.1 数字芯片测试和故障诊断原理 |
3.4.2 数字芯片测试和故障诊断流程分析 |
3.4.3 边界扫描文件分析 |
3.4.4 BSDL文件处理 |
3.4.5 网表文件处理 |
3.4.6 构造边界扫描链路 |
3.4.7 测试矢量生成模块 |
3.4.8 数字模块用户指令格式设计 |
3.5 用户指令构造的代码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软件实现 |
4.1 BITE自动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4.1.1 BITE自动监测软件系统的界面设计 |
4.1.2 BITE自动监测软件系统的数据处理代码设计 |
4.2 BITE自动监测系统数据处理后台设计 |
4.2.1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4.2.2 数据处理后台的功能设计 |
4.2.3 数据库处理系统软件设计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验证 |
5.1 测试环境的搭建 |
5.1.1 测量仪器介绍 |
5.1.2 测试系统总体结构 |
5.2 分模块功能验证 |
5.2.1 建立设备之间的连接 |
5.2.2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射频模块验证 |
5.2.3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中频模块验证 |
5.2.4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模拟模块验证 |
5.2.5 BITE自动监测系统的数字芯片测试与故障诊断功能验证 |
5.3 数据处理后台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三维引擎国外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引擎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创新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三维引擎的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
2.1 概述 |
2.2 场景管理技术分析与研究 |
2.2.1 场景图 |
2.2.2 局部变换传递 |
2.3 角色动画技术分析与研究 |
2.3.1 骨骼动画制作 |
2.3.2 偏移矩阵 |
2.4 渲染技术分析与研究 |
2.4.1 前向渲染 |
2.4.2 延迟渲染 |
2.5 智能交互技术分析与研究 |
2.5.1 三维位姿估计技术 |
2.5.2 骨骼映射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引擎需求分析 |
3.1 概述 |
3.2 设计目标 |
3.3 功能需求 |
3.3.1 组件系统功能需求 |
3.3.2 资源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3 场景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3.4 图形渲染系统功能需求 |
3.3.5 动画系统功能需求 |
3.4 非功能需求 |
3.4.1 用户类及其特征 |
3.4.2 界面需求 |
3.4.3 硬件需求 |
3.4.4 软件需求 |
3.4.5 性能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擎概要设计 |
4.1 概述 |
4.2 引擎的工作流程 |
4.3 引擎的模块划分 |
4.4 组件系统概要设计 |
4.4.1 Archetype概要设计 |
4.4.2 EntityManager概要设计 |
4.4.3 SystemManager概要设计 |
4.4.4 World概要设计 |
4.5 资源管理概要设计 |
4.5.1 网格资源 |
4.5.1.1 顶点数据结构设计 |
4.5.1.2 法线类型和拓扑结构的选择 |
4.5.1.3 顶点数据的创建和更改 |
4.5.2 纹理资源 |
4.5.2.1 纹理资源的分类 |
4.5.2.2 纹理资源使用流程 |
4.5.3 动画资源 |
4.5.3.1 骨架、骨骼数据结构设计 |
4.5.3.2 关键帧、动画截数据结构设计 |
4.5.3.3 记录顶点的影响骨骼 |
4.5.4 材质资源 |
4.5.4.1 PBR相关材质数据结构 |
4.6 场景管理概要设计 |
4.6.1 场景节点数据结构设计 |
4.6.2 场景节点的组件挂载 |
4.7 图形渲染概要设计 |
4.7.1 图形渲染流程设计 |
4.8 动画系统概要设计 |
4.8.1 动画系统组件介绍 |
4.8.2 智能算法结合三维角色动画的开发框架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概述 |
5.2 组件系统模块 |
5.2.1 ECS的详细实现 |
5.2.1.1 ECS概念介绍 |
5.2.1.2 实现组件数据连续储存 |
5.2.1.3 实现组件增删 |
5.3 资源管理模块 |
5.3.1 实现对FBX文件的解析 |
5.3.1.1 网格数据解析 |
5.3.1.2 Transform数据解析 |
5.3.1.3 骨骼动画数据解析 |
5.3.1.4 蒙皮数据解析 |
5.4 场景管理模块 |
5.4.1 局部坐标系传递实现 |
5.4.2 场景的储存和加载 |
5.4.2.1 场景层级结构储存 |
5.4.2.2 数据序列化 |
5.5 图形渲染模块 |
5.5.1 Gbuffer设计 |
5.5.2 延迟渲染管线的搭建 |
5.6 动画系统模块 |
5.6.1 骨骼局部变换传递实现 |
5.6.2 蒙皮动画实现 |
5.6.3 基于VideoPose3d的位姿模拟 |
5.6.3.1 VideoPose3d模型 |
5.6.3.2 骨骼映射建立,位姿计算 |
5.6.4 基于语音识别的动作调用 |
5.6.4.1 逻辑单元数据结构设计 |
5.6.4.2 语义映射表建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引擎模块的验证 |
6.1 概述 |
6.2 测试环境与工具 |
6.3 组件模块测试 |
6.3.1 组件数据连续储存,内存对齐测试 |
6.3.2 System执行测试 |
6.4 资源管理模块测试 |
6.4.1 FBX文件的解析测试 |
6.5 场景模块测试 |
6.5.1 场景节点挂载组件测试 |
6.5.2 场景的储存和加载测试 |
6.6 渲染模块测试 |
6.6.1 延迟渲染管线与PBR的测试 |
6.6.2 SSAO效果测试 |
6.6.3 不同分辨率下的渲染性能测试 |
6.7 骨骼动画模块测试 |
6.7.1 FBX动画解析,骨骼局部变换功能测试 |
6.7.2 基于VideoPose的姿态模拟测试 |
6.7.3 基于语音识别的的动作控制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贡献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需求概述 |
2.2 地理信息服务需求 |
2.2.1 地理信息结构 |
2.2.2 GIS服务开发要求 |
2.3 软件服务需求 |
2.3.1 电网图形管理需求 |
2.3.2 设备定制编辑需求 |
2.3.3 图形定制管理需求 |
2.3.4 专题图管理需求 |
2.4 非功能需求 |
2.5 系统研发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设计 |
3.2.1 功能框架设计 |
3.2.2 功能流程设计 |
3.2.3 地理信息交互设计 |
3.3 软件服务功能设计 |
3.3.1 电网图形管理功能设计 |
3.3.2 设备定制编辑功能设计 |
3.3.3 图形定制管理功能设计 |
3.3.4 专题图管理功能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概念结构分析 |
3.4.2 数据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地理信息服务功能实现 |
4.2.1 GIS服务环境配置 |
4.2.2 GIS资源创建与发布 |
4.2.3 GIS图层绘制处理 |
4.2.4 GIS图上操作开发 |
4.2.5 地理信息交互功能实现 |
4.3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4.3.1 电网图形管理模块实现 |
4.3.2 设备定制编辑模块 |
4.3.3 图形定制管理模块 |
4.3.4 专题图管理模块 |
4.4 软件服务发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概述 |
5.2 测试内容 |
5.3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路径控制方法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裂纹研究进展 |
1.2.1 断裂力学研究现状 |
1.2.2 扩展有限元研究现状 |
1.2.3 裂纹优化问题研究现状 |
1.3 图像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
1.3.1 阈值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裂纹扩展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
1.4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简介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裂纹控制理论基础 |
2.1 扩展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2.1.1 单元分解法 |
2.1.2 扩展有限元的基本表达式 |
2.1.3 弹塑性材料中扩展有限元法 |
2.2 图像处理方法基础 |
2.2.1 图像灰度化预处理 |
2.2.2 图像二值化 |
2.3 ABAQUS图形用户界面二次开发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控制方法研究 |
3.1 裂纹控制中的优化求解思想 |
3.1.1 单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
3.1.2 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方法 |
3.2 裂纹控制方法框架 |
3.3 裂纹控制方法的优化模型建立 |
3.3.1 设计变量 |
3.3.2 目标函数 |
3.3.3 约束条件 |
3.4 参数化裂纹扩展CAE模型 |
3.4.1 脚本文件二次开发 |
3.4.2 基于结构化技术的网格单元自动划分 |
3.5 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坐标提取方法 |
3.5.1 裂纹识别方法 |
3.5.2 裂纹坐标转换与提取 |
3.5.3 图像识别方法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纹控制软件开发与功能测试 |
4.1 裂纹控制图形用户界面开发 |
4.1.1 基于Python的 ABAQUS开发环境配置 |
4.1.2 图形用户界面控件集成 |
4.1.3 内核执行文件集成 |
4.2 裂纹控制用户图形界面展示 |
4.3 裂纹控制软件功能测试 |
4.3.1 二维单裂纹控制算例 |
4.3.2 二维多裂纹控制算例 |
4.3.3 轴承座底板裂纹控制算例 |
4.4 优化模型承载能力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XFEM的T型相贯节点疲劳裂纹扩展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圆钢管相贯节点研究现状 |
1.3 扩展有限元模拟裂纹扩展技术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理论基础 |
2.1 XFEM理论基础 |
2.2 裂纹扩展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ABAQUS的二次开发建模 |
3.1 引言 |
3.2 模型概况 |
3.3 基于Python语言的节点建模开发 |
3.4 本章小结 |
4 带初始裂纹XFEM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矩形块算例模型 |
4.3 T型试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公式及参数的确定 |
5.3 创建XFEM模型的一般步骤 |
5.4 疲劳裂纹扩展计算步骤 |
5.5 疲劳裂纹扩展过程 |
5.6 裂纹尖端应力分析 |
5.7 裂纹扩展速率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面向轻量计算的拓扑地图建图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拓扑地图在SLAM中的应用现状 |
1.3.2 拓扑地图建图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概率性地图评估的多拓扑构型假设建图框架 |
2.1 引言 |
2.2 拓扑地图建图模型 |
2.2.1 面向建图的拓扑地图基本结构设计 |
2.2.2 拓扑地图中机器人的行为范式 |
2.2.3 多假设法在拓扑地图建图中的应用 |
2.3 基于贝叶斯定理的拓扑地图评价算法 |
2.3.1 贝叶斯定理 |
2.3.2 地图假设构型概率的计算方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用于概率性评价的拓扑节点快速匹配算法 |
3.1 引言 |
3.2 拓扑地图局部节点数据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
3.3 点集匹配算法的选择 |
3.3.1 迭代最近点ICP |
3.3.2 随机一致性采样RANSAC |
3.3.3 几何哈希Geometric hashing |
3.3.4 点集匹配算法的比较 |
3.4 基于几何哈希的节点匹配算法设计 |
3.5 拓扑节点的融合与概率性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复用地图树结构和构型推演及地图重构算法 |
4.1 引言 |
4.2 多假设法下拓扑建图的数据复用性分析 |
4.3 紧凑高效的拓扑地图双生长树结构设计 |
4.3.1 多复用场景下智能指针的使用 |
4.3.2 地图假设构型生长树 |
4.3.3 拓扑节点构型生长树 |
4.4 基于双生长树的拓扑建图算法 |
4.4.1 拓扑地图建图算法设计 |
4.4.2 整图重构算法的设计与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拓扑地图建图框架的系统搭建和建图算法综合实验 |
5.1 引言 |
5.2 拓扑地图建图综合系统框架的搭建 |
5.2.1 多用途可视化图形界面 |
5.2.2 基于ROS的建图算法系统的模块化部署 |
5.3 拓扑地图建图算法模拟仿真实验 |
5.3.1 测试范式与噪声设置 |
5.3.2 拓扑地图建图对比实验 |
5.3.3 极端条件下建图的改进实验 |
5.3.4 节点观测缺失条件下的适应性实验 |
5.3.5 大尺寸地图的可行性试验 |
5.3.6 拓扑建图效率实验 |
5.4 拓扑地图建图算法实机搭载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前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管道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完成的工作 |
1.3.1 需求分析及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
1.3.2 节点间通信协议的分析及研究 |
1.3.3 系统工程实现 |
1.3.4 系统部署及维护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课题需求分析 |
2.1 功能性需求 |
2.1.1 火花检测及熄灭 |
2.1.2 警报、故障处理 |
2.1.3 器件管理 |
2.1.4 子节点管理 |
2.1.5 记录数据管理 |
2.1.6 角色管理 |
2.2 非功能性需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设计目标 |
3.1.2 系统总体功能划分 |
3.1.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主控节点总体设计 |
3.2.1 主控节点硬件总体设计 |
3.2.2 主控节点单元功能结构 |
3.2.3 主控节点单元工作线程设计 |
3.3 子节点总体设计 |
3.3.1 子节点硬件总体设计 |
3.3.2 探测熄灭模块硬件设计 |
3.3.3 子节点单元功能结构 |
3.3.4 子节点单元工作线程设计 |
3.4 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架构设计 |
3.4.1 服务器通信协议总体设计 |
3.4.2 主控节点与子节点通信协议总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核心功能详细实现 |
4.1 主控节点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1.1 图形界面架构设计 |
4.1.2 子节点事件处理 |
4.1.3 子节点配置 |
4.1.4 接收服务器命令 |
4.1.5 虚拟键盘设计与实现 |
4.2 用户身份权限管理 |
4.3 子节点核心功能设计与实现 |
4.3.1 火花计数 |
4.3.2 火花分级处理 |
4.3.3 与主控节点通信设计 |
4.4 硬件端核心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
4.5 与服务器通信核心协议设计与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竞争式环形通信协议的研究与设计 |
5.1 典型RS-485 多机通信协议分析 |
5.1.1 轮询方式 |
5.1.2 轮报方式 |
5.2 竞争式环形通信协议 |
5.2.1 协议详细内容 |
5.2.2 节点环形结构维护机制 |
5.2.3 总线冲突处理机制 |
5.2.4 协议性能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的安装测试和运行 |
6.1 系统安装调试 |
6.1.1 安装调试 |
6.1.2 发现问题及解决 |
6.2 系统测试 |
6.3 系统运行展示 |
6.3.1 主控节点主页 |
6.3.2 警报事件处理界面 |
6.3.3 Web端运行界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选矿摇床研究现状 |
1.4 目标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
1.4.1 传统目标检测方法简述 |
1.4.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技术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总体设计 |
2.1 选矿摇床工作原理 |
2.2 系统整体架构 |
2.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2 整体架构 |
2.3 系统硬件选型 |
2.3.1 计算机配置 |
2.3.2 摄像头 |
2.3.3 运动控制系统的配置 |
2.3.4 系统硬件架构 |
2.4 系统通信方案 |
2.4.1 USB通信 |
2.4.2 信号和槽通信 |
2.4.3 串行通信 |
2.5 矿带检测算法分析 |
2.6 接矿板的位置标定 |
2.6.1 摇床往复运动的误差分析 |
2.6.2 接矿板位置标定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矿带分离点检测 |
3.1 算法理论介绍 |
3.1.1 卷积网络前向推导 |
3.1.2 目标检测框架Retina Net |
3.1.3 锚点匹配学习策略 |
3.2 摇床矿带数据集 |
3.2.1 图像采集与数据获取 |
3.2.2 图像标注 |
3.3 算法设计与训练 |
3.3.1 矿带分离点检测网络搭建 |
3.3.2 矿带分离点检测网络的训练 |
3.3.3 模型评价指标 |
3.3.4 实验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实现 |
4.1 基于STM32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
4.1.1 核心板原理图与电路设计 |
4.1.2 程序设计 |
4.2 基于QT的软件中枢平台设计与开发 |
4.2.1 软件中枢平台框架设计 |
4.2.2 主线程设计 |
4.2.3 摄像头采集线程设计 |
4.2.4 实时图像显示线程设计 |
4.2.5 逻辑控制线程设计 |
4.2.6 串口调试工具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5.1 运动控制系统测试实验 |
5.2 软件中枢平台功能测试实验 |
5.3 摇床自动接矿系统方案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基于ZYNQ的FC交换机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纤通道研究现状 |
1.2.2 ZYNQ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背景技术介绍 |
2.1 FC协议介绍 |
2.1.1 FC协议的分层结构 |
2.1.2 FC帧格式 |
2.1.3 FC网络的端口类型 |
2.2 AXI总线介绍 |
2.2.1 AXI特性 |
2.2.2 AXI架构 |
2.3 ZYNQ平台介绍 |
2.3.1 ZYNQ总体结构 |
2.3.2 ZYNQ内部互联结构 |
2.3.3 ZYNQ开发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ZYNQ的 FC交换机软件整体架构设计 |
3.1 整体架构描述 |
3.1.1 系统功能描述 |
3.1.2 系统任务划分 |
3.2 交换机软件任务分析 |
3.2.1 数据传输模块方案的选取 |
3.2.2 协议处理模块任务分析 |
3.2.3 管理模块任务分析 |
3.3 ZYNQ启动系统制作 |
3.3.1 搭建交叉编译环境 |
3.3.2 U-BOOT编译 |
3.3.3 Linux内核编译 |
3.3.4 根文件系统制作 |
3.3.5 设备树文件编译 |
3.3.6 SD卡制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换机软件各个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传输通道硬件模块实现 |
4.1.1 ZYNQ IP核配置 |
4.1.2 AXI DMA IP核配置 |
4.1.3 BRAM IP核配置 |
4.2 数据传输通道驱动模块实现 |
4.2.1 初始化部分 |
4.2.2 帧收发结构体定义 |
4.2.3 帧收发流程 |
4.3 协议处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3.1 初始化部分 |
4.3.2 FC协议处理部分 |
4.3.3 TCP/IP协议处理部分 |
4.4 管理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4.4.1 串口方式管理 |
4.4.2 TCP/IP和 ELS方式管理 |
4.4.3 上位机管理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硬件设备 |
5.2 PL与 PS DMA通信速率测试 |
5.3 交换机登录功能测试 |
5.4 串口管理功能测试 |
5.5 图形界面管理功能测试 |
5.5.1 交换机登录界面功能测试 |
5.5.2 组播路由配置功能测试 |
5.5.3 端口参数配置功能测试 |
5.6 基于ZYNQ的 FC交换机优势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四、JFCunit在图形界面单元测试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规则化解释与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董晓岑.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一种Build-in Test模块的自动监测软件设计[D]. 徐永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智能虚拟人生成引擎设计与实现[D]. 韩金池.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电力安全生产输电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鄂天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图像识别的裂纹路径控制方法及软件开发[D]. 蒋克荣. 湖南大学, 2020(07)
- [6]基于XFEM的T型相贯节点疲劳裂纹扩展数值研究[D]. 李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面向轻量计算的拓扑地图建图算法设计[D]. 龚畅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管道火花探测熄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穆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基于视觉的摇床自动接矿系统设计[D]. 李驰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ZYNQ的FC交换机软件设计[D]. 毛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