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齐明,钟理

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齐明,钟理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丁基锡双(异辛酸巯基乙酯),有机锡化合物,热稳定剂

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齐明,钟理[1](2007)在《新型有机锡热稳定剂——二丁基锡双(异辛酸巯基乙酯)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异辛酸巯基乙酯和二丁基二氯化锡进行了取代反应,并通过水洗、分液、减压蒸馏,合成了一种新的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锡双(异辛酸巯基乙酯)(DBTMO)。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摩尔比和盐酸吸收剂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6℃,盐酸吸收剂选用2.5 mol/L的NaOH水溶液,反应过程中异辛酸巯基乙酯与二丁基二氯化锡的摩尔比为3.0∶1.0,在该工艺条件下反应3 h,产品收率达96%以上,精制后产品质量分数w(DBTMO)>99%。对目标产品进行了表征,通过红外光谱法,可以得到νC O=1 735 cm-1,νC—O=1 247 cm-1,νSn—C=630 cm-1和νSn—S=528 cm-1;用元素分析法测得该产品的C,H,O,S,Sn的质量分数分别是:51.77%,8.63%,9.86%,9.86%,11.80%;用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了其相对分子质量是638.1。使用热解重量分析法和差热分析法测定了DBTMO在PVC中的热稳定性,并与二丁基锡双(巯基乙酸异辛酯)(DBTTGB)进行了比较研究,两者的热稳定性能相近。该文合成的DBTMO的新颖性,已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120)2006年12月12日出具的第2006350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7年04期)

尹汉东,李发辉,李林尉[2](2006)在《具有二维结构有机锡化合物叁丁基锡2,5-吡啶二羧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双叁丁基氧化锡与2,5—吡啶二羧酸反应,合成了新的有机锡化合物[(nBu3Sn)2(2, 5-pdc)]∞(pdc=吡啶二羧酸),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网状结构.(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陈满生,邓奕芳,邝代治,张春华,冯泳兰[3](2006)在《四核有机锡化合物二{氧桥-二[对甲苯磺酰甘氨酸二丁基锡(Ⅳ)]}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丁基氧化锡与对甲苯磺酰甘氨酸反应,合成了二聚体有机锡化合物{[n-Bu2Sn(tsglyO)]2O}2.CHCl3(tsglyO=对甲苯磺酰甘氨酸根)。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并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及分子轨道组成。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401 6(13)nm,b=1.453 7(14)nm,c=2.233 3(2)nm,β=97.62(2),°Z=4,Mr=1 002.50,Dc=1.476 g/cm3,mμ=1.337 mm-1,F(000)=2 038,R1=0.043 7,wR2=0.096 6。化合物是以Sn2O2四面体为中心的,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内外环锡均为五配位的畸变叁角双锥构型。(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6年12期)

尹汉东,王传华,李考贞[4](2006)在《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锡(Ⅳ)二噻吩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丁基氧化锡与噻吩甲酸以1∶2物质的量比反应,合成了二丁基锡(Ⅳ)二噻吩甲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锡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分子中锡原子为6配位的歪斜梯形双锥构型,并且化合物以弱桥联二聚体存在。该化合物晶体属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709(3)nm,b=2.2337(4)nm,c=1.0517(16)nm,β=93.917(2),°Z=8,F(000)=1968,V=4.3826(12)nm3,μ=1.374mm-1,S=1.051,R1=0.0447,wR2=0.1112。(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06年08期)

陆龙[5](2005)在《单丁基有机锡的合成及对PVC热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产量用量极大,应用范围极广。聚氯乙烯(PVC)塑料具有自熄、阻燃、耐磨、强度较高、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等优点,且价格低廉,应用十分广泛,但它热稳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热稳定剂,以防止PVC变色、降解。相应地,PVC热稳定剂的发展与聚氯乙烯制品的发展息息相关。 有机锡热稳定剂是热稳定效率较高且很有发展前景的PVC热稳定剂之一,它高效、低(无)毒,尤其适用于透明和卫生制品。在我国,新型热稳定剂生产与应用远远跟不上PVC工业的发展。加快、加强新型有机锡热稳定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成为一种必然。研究开发单烷基有机锡稳定剂是发展和完善有机锡热稳定剂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研究了在单丁基锡中心Sn原子上的键接月桂酸或邻苯二甲酸(苯酐)单丁酯基团,键合的叁个基团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合成了4种单丁基有机锡化合物;考察它们单独使用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通过与其它热稳定剂的复配使用,研究了他们之间的协同效应。 我们以单丁基氧化锡,月桂酸、苯酐单丁酯(自合成)为基础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不进行催化反应数小时,分别合成了叁月桂酸单丁基锡、叁苯酐单丁酯单丁基锡、一月桂酸二苯酐单丁酯单丁基锡、一苯酐单丁酯二月桂酸单丁基锡,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叁月桂酸单丁基锡、叁苯酐单丁酯单丁基锡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表征;通过得水率,计算出反应得率,同时测定了四种单丁基有机锡的基本物理性质。 用刚果红法测试单丁基有机锡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PVC的静态热稳定性和脱HCl温度,通过比较说明,单丁基有机锡对PVC的初期热稳定性优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而长期热稳定性略差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含有单丁基有机锡的PVC的脱HCl温度与含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大致一样。用brabender流变仪测试含有单丁基有机锡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PVC的润滑性和动态热稳定性,根据流变仪扭矩的大小进行分析可知,单丁基有机锡的润滑性低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单丁基有机锡对PVC的动态热稳定性差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同时,我们(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5-05-01)

尹汉东,王传华,邢秋菊[6](2004)在《有机锡化合物二{氧合-二[杂环羧酸二丁基锡(IV)]}的合成、表征和二{氧合-二[2-噻吩甲酸二丁基锡(IV)]}的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二丁基氧化锡与杂环羧酸反应 ,合成 8个有机锡化合物二 {氧合 -二 [杂环羧酸二丁基锡 (IV)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锡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二 {氧合 -二 [2 噻吩甲酸二丁基锡(IV) ] }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是以Sn2 O2 四面体为中心的 ,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 ,内、外环锡原子均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 .该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 1) /n ,a =1.3 72 1( 10 )nm ,b =1.72 97( 13 )nm ,c =1.3 72 1( 10 )nm ,β =93 .70 9( 8)° ,Z =2 ,V =3 .2 49( 4 )nm3 ,Dc=1.5 0 5g/cm3 ,μ =1.695mm-1,F( 0 0 0 ) =14 80 ,R =0 .0 480 ,wR =0 0 978.(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4年07期)

尹汉东,周广连,刘国富[7](2004)在《梯形结构有机锡化合物二{氧合-二[2-吡啶甲酸二丁基锡(IV)]}的合成、性质和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二丁基氧化锡与 2 吡啶甲酸反应 ,合成了二 {氧合 -二 [2 吡啶甲酸二丁基锡 (IV) ] },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锡谱表征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 ,化合物是以Sn2 O2 四面体为中心的 ,中心对称的二聚体结构 ,内环锡为五配位的畸变叁角双锥构型 ,外环锡为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结构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癌活性 .(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4年04期)

尹汉东,朱德忠,王勇,马春林[8](2002)在《一维链状有机锡配合物叁丁基锡4-吡啶甲酸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叁丁基氯化锡与4-吡啶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叁丁基锡4-吡啶甲酸酯,并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9.667 3(14),b=23.845(4),c=9.707(14)A;β=112.463(3)°;V=2 067.9(5)A,Z=4,Dc=1.324 Mg m~(-3),μ=1.242 mm~(-1),F(000)=848,R_1=0.054 4,ωR_2=0.141 1.化合物通过4-吡啶甲酸配体的氮原子桥联,形成五配位叁角双锥构型的一维无限链聚合物。(本文来源于《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吴元辉,许国强,杨梅英,甘景镐[9](1985)在《顺丁烯二酸烷基有机锡的研究——Ⅰ.顺丁烯二酸烷基叁丁基锡酯的合成及其共聚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顺丁烯二酸甲基叁丁基锡酯(MTBTM)和顺丁烯二酸乙基叁丁基锡酯(ETBTM),并利用该单体分别与VAc和St进行共聚反应,着重从聚合温度、单体浓度、聚合溶剂等条件探讨其共聚规律,发现在一定条件下,MTBTM和VAc共聚,转化率可达到88%。用红外光谱、~1H-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MTBTM和VAc、MTBTM和St、ETBTM和VAc、ETBTM和St的共聚物均可溶于多种普通有机溶剂中。在常温下,MTBTM与VAc共聚物和ETBTM与VAc共聚物为透明的弹性体,MTBTM与St共聚物和ETBTM与St共聚物为白色脆性固体。(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1985年03期)

吴元辉,胡炳环,许国强,杨梅英,李璇钰[10](1981)在《有机锡聚合物的研究(Ⅰ) 甲基丙烯酸叁丁基锡酯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防污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读取生成水和测定红外吸收光谱的方法,证明甲基丙烯酸和双叁丁基氧化锡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定量反应,生成甲基丙烯酸叁丁基锡酯,报道了各种因素对甲基丙烯酸叁丁基锡酯聚合以及它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影响,找到了用于放大试验的反应条件.同时也试验了甲基丙烯酸叁丁基锡酯聚合物及其共聚体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聚合物和共聚体均是优良的防污材料.(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1年01期)

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双叁丁基氧化锡与2,5—吡啶二羧酸反应,合成了新的有机锡化合物[(nBu3Sn)2(2, 5-pdc)]∞(pdc=吡啶二羧酸),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网状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1].齐明,钟理.新型有机锡热稳定剂——二丁基锡双(异辛酸巯基乙酯)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2007

[2].尹汉东,李发辉,李林尉.具有二维结构有机锡化合物叁丁基锡2,5-吡啶二羧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3].陈满生,邓奕芳,邝代治,张春华,冯泳兰.四核有机锡化合物二{氧桥-二[对甲苯磺酰甘氨酸二丁基锡(Ⅳ)]}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J].化学试剂.2006

[4].尹汉东,王传华,李考贞.有机锡化合物二丁基锡(Ⅳ)二噻吩甲酸酯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J].化学试剂.2006

[5].陆龙.单丁基有机锡的合成及对PVC热稳定性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

[6].尹汉东,王传华,邢秋菊.有机锡化合物二{氧合-二[杂环羧酸二丁基锡(IV)]}的合成、表征和二{氧合-二[2-噻吩甲酸二丁基锡(IV)]}的晶体结构[J].有机化学.2004

[7].尹汉东,周广连,刘国富.梯形结构有机锡化合物二{氧合-二[2-吡啶甲酸二丁基锡(IV)]}的合成、性质和晶体结构[J].有机化学.2004

[8].尹汉东,朱德忠,王勇,马春林.一维链状有机锡配合物叁丁基锡4-吡啶甲酸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9].吴元辉,许国强,杨梅英,甘景镐.顺丁烯二酸烷基有机锡的研究——Ⅰ.顺丁烯二酸烷基叁丁基锡酯的合成及其共聚反应[J].应用化学.1985

[10].吴元辉,胡炳环,许国强,杨梅英,李璇钰.有机锡聚合物的研究(Ⅰ)甲基丙烯酸叁丁基锡酯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防污性能[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

标签:;  ;  ;  

单丁基有机锡合成论文-齐明,钟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