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物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成像物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像物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镜,光学,视场,图像处理,超短,盖玻片,物像。

成像物镜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黄珊,高基民[1](2019)在《暗场聚光镜-水浸物镜联在细胞成像上的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细胞成像方法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对细胞进行多步操作,对细胞的实时成像较难以反映真实生长环境中的活细胞.本实验引入了一种高数值孔径的油浸暗场聚光镜与无盖玻片水浸物镜联用来进行高分辨率实时成像的方法.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细胞操作步骤,本实验采用水浸物镜直接伸入到培养皿中的PBS(磷酸缓冲生理盐水)或培养基中的方法取代传统的细胞爬片与细胞滴片操作,来得到贴壁培养与悬浮培养细胞的实时暗场图像.用这一系统观察PBS里的贴壁细胞能得到较好的暗场成像效果,观察培养基中悬浮细胞可得到细胞图像,但视野过亮.这一组合的光学系统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细胞相关的科研工作中.(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11期)

杨颖,张岩[2](2019)在《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基于非干涉方法(相位恢复)的相位显微成像研究还很少.本文将相位恢复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适用于微米级相位型物体的显微成像.该方法简单有效,针对高倍物镜显微系统的特性,采用同时移动CCD及显微物镜的拍摄方法,解决了传统拍摄模式下,高倍物镜的采样距离无法满足成像关系的问题.通过CCD采集物面在不同传播的距离衍射放大像,利用测得的强度信息重建物体相位信息.采用直径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待重建样品,使用100×物镜进行显微成像实验.相位分布重建结果反映了样品真实高度的分布变化,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方法相比,该方法所使用的实验装置更加简单,易于操作且成本更低.对于生物细胞或组织等相位型样品的厚度或折射率分布测量具有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艳秋,刘岩,刘丽辉[3](2019)在《16 nm极紫外光刻物镜热变形对成像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6 nm极紫外光刻(EUVL)物镜热变形是影响其高分辨成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给EUVL系统热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对数值孔径为0.33且满足16 nm技术节点的典型EUVL物镜进行热变形仿真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曝光过程中反射镜的瞬态温度和变形分布。以Zernike多项式为接口拟合变形面,分析热变形对成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物镜的最高温升和最大变形分别为3.9℃和10.2 nm,高温态物镜的热变形引起的最大波像差均方根和畸变分别为0.1λ和56 nm,超出了合理范围。M3和M4反射镜热变形累加引起的波像差和畸变的占比分别为88%和99%,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控温。(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田庚[4](2018)在《近红外共聚焦内窥成像物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可帮助实现有效的治疗。荧光共聚焦内窥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早期癌症的临床诊断。基于光纤束的探头式荧光共聚焦内窥镜可与常规内窥镜相兼容,通过常规内窥镜的工作通道进入人体,实现在体实时高分辨率成像。近年来,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逐步发展,它十分适用于深层组织成像,结合吲哚菁绿荧光探针进行共聚焦探测,具有较低的自发荧光,对比度高,并且在临床使用上的安全性更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微型显微物镜是成像探头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成像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近红外共聚焦内窥镜系统大视场、深成像深度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近红外微型显微物镜。第一,本文分析了系统的需求,确定微型显微物镜的各项具体结构参数,并使用ZEMAX设计软件进行性能分析;结合目前的加工工艺对镜片和镜筒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完成微型显微物镜的制作。最终做出了一种外径2.6 mm,总体长度8.75 mm的微型显微物镜,可用于785-860 nm的波长范围,工作距离为300μm,视场为340μm。第二,通过搭建的测试系统对微型显微物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所设计的微型显微物镜满足近红外共聚焦内窥成像的需求。第叁,本文描述了微型显微物镜与光纤束的耦合方法,以此制作出用于近红外共聚焦内窥镜的完整的成像探头。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工作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润芝,杨波,张婧京,万新军,张薇[5](2018)在《采用折反式成像的超短焦距投影物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投影设备具有超短投影距离,实现大尺寸高清显示画面,设计了一款采用折反式成像光路的具有大相对孔径和小投射比的超短焦距投影物镜。系统使用12mm(0.47in)DMD微显示芯片,在450mm距离处实现了2032mm(80in)的投影画面,采用远心光路提高像面照度均匀性。基于微分几何原理和斯涅尔反射定律,建立自由曲面方程计算自由曲面轮廓线的离散点坐标,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偶次非球面拟合得到非球面反射面,对大视场像差和畸变进行校正。物镜焦距为2.64mm、光学总长193mm、投射比0.25、F数1.83、视场角150°作为参数;各视场MTF值在单个像素对应的奈奎斯特频率处达到0.3以上,水平、垂直TV畸变小于0.5%,投影像面相对照度大于90%。各项指标满足系统设计要求,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生产。(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李明杰,胡明勇,张健,曹明坡,王位[6](2018)在《基于CPU+GPU的大视场物镜成像畸变实时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业大视场物镜畸变成像的实时校正问题,提出一种校正算法和CPU+GPU并行加速方案.根据光学畸变理论和相机标定技术,建立非球面畸变校正模型.利用棋盘样板计算光学中心和估计畸变系数,设计校正算法.在CPU+GPU并行加速方案基础上,设计内核自适应维度算法并优化运行程序,结合OPENGL驱动进行实时校正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实时校正系统对高分辨率的畸变成像校正率可以达到98.2%,单帧耗时0.026 s,平均综合加速比为29.1.该系统精度高,可移植性强,简单易行,能够广泛应用于成像畸变的实时校正.(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黄奕龙,赵巨峰,张克奇,华玮平,崔光茫[7](2017)在《结合物镜测试的梯度约束显微成像质量提升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显微数码成像系统中,光学退化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物镜测试,提出了一种结合分视场点扩散函数估计的梯度约束显微图像复原方法,并应用于显微镜以形成质量提升系统。通过物镜调制传递函数测试,分视场计算获取点扩散函数;引入零阶范数梯度约束作为正则化项,设计基于该约束的快速复原方法;并采用渐变加权拼接方法实现分视场复原结果的无缝拼接。对不同物镜下的显微图像进行了复原测试,并采用评价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给出的显微图像复原效果好、运行速度快,对尺寸为2048pixel×1536pixel的图像只需1.62s,适用于显微成像系统。(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7年11期)

毛静超[8](2017)在《宽波段大视场小型光栅分光成像光谱仪复消色差前置物镜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用于无人机和微纳卫星等小型平台,提高对地遥感高光谱成像仪的工作效率,要求高光谱成像仪体积小、重量轻、地面刈幅宽、信噪比高、光谱与空间分辨率高。除高性能分光成像组件之外,亟需设计和研制大视场、大相对孔径微小型前置物镜。本文重点研究可见光近红外(VNIR)和短波红外(SWIR)小型成像光谱仪的前置物镜。首先,本文给出成像光谱仪前置望远物镜相对孔径、有效焦距和全视场角等指标,指出其应具有波段宽、相对孔径大、像方远心、色畸变小等特点。然后,讨论其结构选型,通过对比分析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式结构,选用结构对称、容易实现大相对孔径的折射式双高斯结构。为了避免色畸变、二级光谱等色差导致分光系统分光后产生目标物光谱混迭,提高高光谱成像仪探测精度,需研究此类2.5倍频宽波段镜头的复消色差方法。本文由近轴成像理论和赛德尔像差理论来推导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根据光学玻璃P-v图选取合适的玻璃组合。最后,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满足指标要求的VNIR和SWIR前置物镜系统,其F数为2.8、全视场角40°,系统同轴、全球面元件、使用叁种光学玻璃,利于降低难度和制造成本。成像质量评价表明所设计的系统二级光谱和色畸变小、结构紧凑、透过率高、具有像方远心性、像面照度均匀。为研制低成本微小型高光谱成像仪奠定了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刘杨赞[9](2017)在《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的色散补偿方法研究及物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光子荧光扫描显微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生命科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具有高组织穿透能力、成像深度大、低光漂白和低光损伤等优势。在神经科学研究中,为了观察神经元活动的规律,可以通过标记与观察神经元中的钙离子获取有用信息。但是神经元中的钙离子信号变化速度很快,不易捕获,为了获取钙离子信息,需要扫描成像系统的成像速度达到毫秒级以上。声光偏转器的扫描速度可以达到微秒量级,使用声光偏转器的随机扫描方式可以满足成像速度的要求,但是其扫描的光束为超短脉冲激光,会在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中引入色散,从而影响成像质量。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色散主要为声光偏转器引入的色散,由于空间色散分布不均匀,目前许多色散补偿方法只能补偿部分色散,成像系统只能对小范围的神经元网络扫描成像。为了对更大神经元网络进行扫描成像,本文提出了新的色散补偿方法:先使用棱镜预补偿二维声光偏转器的色散,然后使用衍射透镜组成的中继光路补偿剩余空间色散,最终实现完全补偿成像系统色散的目的。成像系统在大视场扫描成像时,需要使用大视场的物镜。在成像系统中,物镜不仅要对扫描光束聚焦,还要对荧光成像,要求物镜具有大视场和宽工作波长范围,为此本文对物镜进行了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研究了双光子扫描显微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介绍了双光子荧光的原理和各种快速扫描技术与扫描方式。然后,对双光子扫描显微成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声光偏转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参数进行了介绍。最后,计算分析了声光偏转器的色散,得到了色散分布规律。在大视场扫描成像时,视场边缘角色散为0.21 mrad/nm,成像光斑的畸变量为7.9μm。(2)本文提出了二维声光偏转器的色散补偿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首先,使用棱镜补偿二维声光偏转器的色散,计算分析了棱镜补偿后的剩余空间色散,得到了剩余角色散关于视场中心对称分布的结论。在大视场扫描成像时,视场边缘的剩余角色散仍有0.0627 mrad/nm,成像光斑的畸变量为2.3μm。然后,使用衍射透镜组成的中继光路补偿剩余空间色散,理论上验证了色散可以得到完全补偿。最后,使用Zemax仿真补偿光路,色散补偿后的全视场成像光斑直径小于1.13μm,光斑的畸变得到了改善,色散得到补偿。(3)本文设计了用于双光子扫描显微成像系统的显微物镜。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了成像系统的物镜。物镜的工作波长为400 nm~1100 nm,视场半径为0.3 mm,整个视场的光斑直径小于1.1μm,比成像系统的光斑直径1.13μm小,满足成像系统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胡明勇,李明杰,赵奇,范二荣,封志伟[10](2017)在《大视场针孔物镜设计及成像畸变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个相对口径为1/5、焦距为5mm、视场角为125°的大视场针孔物镜系统。该结构在50lp/mm时的所有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均大于0.5,成像达到衍射极限,但全视场畸变率达到-46%。根据光学成像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利用点阵样板计算光学中心和畸变系数,建立畸变校正模型,设计畸变校正算法。将线性成像模型与畸变校正模型相结合,建立畸变校正率标定方程,利用该算法求得的畸变校正率达到96.17%。将该校正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基本满足工业上的需求,能够广泛适用于大视场镜头的成像畸变校正。(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成像物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基于非干涉方法(相位恢复)的相位显微成像研究还很少.本文将相位恢复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适用于微米级相位型物体的显微成像.该方法简单有效,针对高倍物镜显微系统的特性,采用同时移动CCD及显微物镜的拍摄方法,解决了传统拍摄模式下,高倍物镜的采样距离无法满足成像关系的问题.通过CCD采集物面在不同传播的距离衍射放大像,利用测得的强度信息重建物体相位信息.采用直径5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待重建样品,使用100×物镜进行显微成像实验.相位分布重建结果反映了样品真实高度的分布变化,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基于干涉技术的相位显微方法相比,该方法所使用的实验装置更加简单,易于操作且成本更低.对于生物细胞或组织等相位型样品的厚度或折射率分布测量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像物镜论文参考文献

[1].黄珊,高基民.暗场聚光镜-水浸物镜联在细胞成像上的初步应用[J].大学物理.2019

[2].杨颖,张岩.基于高倍物镜的相位显微成像方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李艳秋,刘岩,刘丽辉.16nm极紫外光刻物镜热变形对成像性能影响的研究[J].光学学报.2019

[4].田庚.近红外共聚焦内窥成像物镜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5].李润芝,杨波,张婧京,万新军,张薇.采用折反式成像的超短焦距投影物镜设计[J].光学技术.2018

[6].李明杰,胡明勇,张健,曹明坡,王位.基于CPU+GPU的大视场物镜成像畸变实时校正[J].光子学报.2018

[7].黄奕龙,赵巨峰,张克奇,华玮平,崔光茫.结合物镜测试的梯度约束显微成像质量提升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

[8].毛静超.宽波段大视场小型光栅分光成像光谱仪复消色差前置物镜的设计[D].苏州大学.2017

[9].刘杨赞.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的色散补偿方法研究及物镜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7

[10].胡明勇,李明杰,赵奇,范二荣,封志伟.大视场针孔物镜设计及成像畸变校正[J].光学学报.2017

标签:;  ;  ;  ;  ;  ;  ;  

成像物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