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冯海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显示屏主体和第二下框架,显示屏主体上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上框架,显示屏主体上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上框架,显示屏主体下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下框架,显示屏主体下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下框架,第一上框架的上方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一面板,第二上框架的上方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二面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第二下框架、第一面板、第二面板、铰链结构,解决了显示屏缺少保护装置和缺少防尘功能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显示屏主体(13)和第二下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上框架(4),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上框架(7),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下框架(10),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下框架(14),所述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之间通过第一螺柱(6)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之间通过第二螺柱(9)连接,所述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的第三螺柱(12)连接,所述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第四螺柱(16)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4)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一面板(1),所述第二上框架(7)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二面板(5)。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显示屏主体(13)和第二下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上框架(4),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上框架(7),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下框架(10),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下框架(14),所述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之间通过第一螺柱(6)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之间通过第二螺柱(9)连接,所述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的第三螺柱(12)连接,所述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第四螺柱(16)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4)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一面板(1),所述第二上框架(7)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二面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安装有第一内螺纹杆(2),且第一螺柱(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左侧的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安装有第二内螺纹杆(8),且第二螺柱(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右侧的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内螺纹杆(11),且第三螺柱(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的内侧安装有第四内螺纹杆(15),且第四螺柱(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四内螺纹杆(1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的结构一致,且其内侧皆开设有卡槽(17),分别对应显示屏主体(13)的四角进行卡接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常常会用到显示屏,显示屏也叫显示器,显示器(display)通常也被称为监视器。显示器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1、现有的电子产品用显示屏,在使用时,缺少保护装置,易被外界的物体碰撞,不仅显示屏易被损坏,且若是儿童磕碰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安全性不高;

2、现有的显示屏在不使用时,只能静置放置,环境中的灰尘会粘附在显示屏表面,不便于后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解决了显示屏缺少保护装置和缺少防尘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显示屏主体和第二下框架,所述显示屏主体上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上框架,所述显示屏主体上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上框架,所述显示屏主体下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下框架,所述显示屏主体下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下框架,所述第一上框架和第二上框架之间通过第一螺柱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和第一下框架之间通过第二螺柱连接,所述第二上框架和第二下框架之间通过的第三螺柱连接,所述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之间通过第四螺柱连接,所述第一上框架的上方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一面板,所述第二上框架的上方通过铰链安装有第二面板。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上方的第一上框架和第二上框架内侧安装有第一内螺纹杆,且第一螺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和第二上框架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主体左侧的第一上框架和第一下框架内侧安装有第二内螺纹杆,且第二螺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和第一下框架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主体右侧的第二上框架和第二下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内螺纹杆,且第三螺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框架和第二下框架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主体下方的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第四内螺纹杆,且第四螺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内侧的第四内螺纹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的结构一致,且其内侧皆开设有卡槽,分别对应显示屏主体的四角进行卡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第二下框架,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显示屏主体的四周边框进行保护,放置显示屏主体的损坏,且同时防止外力的碰撞而造成的生命财产威胁,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显示屏缺少保护装置的问题,在进行显示屏主体的保护时,将第一上框架卡接于显示屏主体的左上角,第二上框架卡接于显示屏主体的右上角,第一下框架卡接于显示屏主体的左下角,第二下框架卡接于显示屏主体的右下角,利用第一螺柱的旋转与第一上框架和第二上框架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和第二上框架固定,进而,利用第二螺柱与第一上框架和第一下框架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与第一下框架转动连接,进而,利用第三螺柱与第二上框架和第二下框架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转动连接,使第二上框架和第二下框架连接,最后将第四螺柱与第二下框架和第一下框架中的第四内螺纹杆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分布于显示屏主体的四角,其内侧的卡槽进行卡接,通过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三螺柱和第四螺柱进行固定,实现保护,且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为橡塑材料制造,具有高回弹性,碰撞不会产生伤害,有效的保护显示屏主体和人们的身体不受碰撞威胁,且第一上框架、第二上框架、第一下框架和第二下框架通过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三螺柱和第四螺柱能够实时的调节其形成的保护面积大小,适用于不用尺寸的显示屏主体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面板、第二面板、铰链,使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显示屏主体不使用时进行有效的防尘,避免灰尘的沾染,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缺少防尘功能的问题,在显示屏主体不使用时,将第一上框架上通过铰链安装的第一面板、第二上框架上通过铰链安装的第二面板共同以铰链为中心旋转,覆盖在显示屏主体的表面,对其进行防尘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上框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面板;2、第一内螺纹杆;3、铰链;4、第一上框架;5、第二面板;6、第一螺柱;7、第二上框架;8、第二内螺纹杆;9、第二螺柱;10、第一下框架;11、第三内螺纹杆;12、第三螺柱;13、显示屏主体;14、第二下框架;15、第四内螺纹杆;16、第四螺柱;1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显示屏主体13和第二下框架14,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上框架4,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上框架7,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一角卡接有第一下框架10,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另一角卡接有第二下框架14,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之间通过第一螺柱6连接,显示屏主体13上方的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安装有第一内螺纹杆2,且第一螺柱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2连接,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之间通过第二螺柱9连接,显示屏主体13左侧的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安装有第二内螺纹杆8,且第二螺柱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8连接,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的第三螺柱12连接,显示屏主体13右侧的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内螺纹杆11,且第三螺柱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11连接,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之间通过第四螺柱16连接,显示屏主体13下方的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的内侧安装有第四内螺纹杆15,且第四螺柱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四内螺纹杆15连接,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的结构一致,且其内侧皆开设有卡槽17,分别对应显示屏主体13的四角进行卡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显示屏主体13的保护时,将第一上框架4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左上角,第二上框架7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右上角,第一下框架10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左下角,第二下框架14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右下角,利用第一螺柱6的旋转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2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固定,进而,利用第二螺柱9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8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与第一下框架10转动连接,进而,利用第三螺柱12与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11转动连接,使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连接,最后将第四螺柱16与第二下框架14和第一下框架10中的第四内螺纹杆15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分布于显示屏主体13的四角,其内侧的卡槽17进行卡接,通过第一螺柱6、第二螺柱9、第三螺柱12和第四螺柱16进行固定,实现保护,且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为橡塑材料制造,具有高回弹性,碰撞不会产生伤害,有效的保护显示屏主体13和人们的身体不受碰撞威胁,且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通过第一螺柱6、第二螺柱9、第三螺柱12和第四螺柱16能够实时的调节其形成的保护面积大小,适用于不用尺寸的显示屏主体13使用,第一上框架4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一面板1,第二上框架7的上方通过铰链3安装有第二面板5,在显示屏主体13不使用时,将第一上框架4上通过铰链3安装的第一面板1、第二上框架7上通过铰链3安装的第二面板5共同以铰链3为中心旋转,覆盖在显示屏主体13的表面,对其进行防尘保护。

工作原理: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显示屏主体13的保护时,将第一上框架4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左上角,第二上框架7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右上角,第一下框架10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左下角,第二下框架14卡接于显示屏主体13的右下角,利用第一螺柱6的旋转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内侧的第一内螺纹杆2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和第二上框架7固定,进而,利用第二螺柱9与第一上框架4和第一下框架10内侧的第二内螺纹杆8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与第一下框架10转动连接,进而,利用第三螺柱12与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内侧的第三内螺纹杆11转动连接,使第二上框架7和第二下框架14连接,最后将第四螺柱16与第二下框架14和第一下框架10中的第四内螺纹杆15转动连接,使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分布于显示屏主体13的四角,其内侧的卡槽17进行卡接,通过第一螺柱6、第二螺柱9、第三螺柱12和第四螺柱16进行固定,实现保护,且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为橡塑材料制造,具有高回弹性,碰撞不会产生伤害,有效的保护显示屏主体13和人们的身体不受碰撞威胁,且第一上框架4、第二上框架7、第一下框架10和第二下框架14通过第一螺柱6、第二螺柱9、第三螺柱12和第四螺柱16能够实时的调节其形成的保护面积大小,适用于不用尺寸的显示屏主体13使用,在显示屏主体13不使用时,将第一上框架4上通过铰链3安装的第一面板1、第二上框架7上通过铰链3安装的第二面板5共同以铰链3为中心旋转,覆盖在显示屏主体13的表面,实现防尘保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设计图

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818613.4

申请日:2019-05-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803670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G06F1/16

专利分类号:G06F1/16

范畴分类:40B;

申请人:四川视如美电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视如美电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5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兴城大道1955号成都(北部商城)西部国际家电交易中心1083号

发明人:冯海斌

第一发明人:冯海斌

当前权利人:四川视如美电器有限公司

代理人:冯华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电子产品用显示屏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冯海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