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人写意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人写意画,文人写意园,水墨,高逸
文人写意园论文文献综述
胡霜霜[1](2015)在《中国文人写意园的色彩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中国文人写意园的色彩为研究对象,从文人写意画色彩特征分析入手,梳理出文人写意园以水墨黑白极色为用色基调,以"粉墙画本"的形式"无色求色",尽显无色之美、本色之趣的色彩特征。再从现象引向本质,探析文人写意园色彩的成因与儒、道、释叁大传统文化精神的种种联系,"无色求色""以园写意"的高逸心性是文人写意园色彩形成的根本所在。(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5年06期)
高英英[2](2012)在《中国古典文人写意园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人写意园指从北宋到明清,具有以“写意”为核心审美特征,通过“依皴合纹”等手法抒发园林建造者和园林主人的主观情志,旨在把园林营造成“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追求野趣风格的一类园林的总称。文人写意园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峰。由于文人阶层参与造园,中国古典园林从宋代开始,在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等方面发生了明显转向:从崇尚富丽奢靡转变为崇尚野趣,在造园中力求接近自然;对山水的模拟不再追求逼真的效果,而是采用“一卷代山,一勺带水”这种以小见大的营造方式,旨在超越表层的“模山范水”的形似以追求抒写意趣的神似;将园林从居所的附属品,转化成熔铸着文人的理想、价值、精神追求的艺术品,并把这种个人人格的实现和表达当作园林的目的和追求。园林中的这叁个层次的转向,引起了园林面貌的巨大变化和审美价值的升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阐释文人写意园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在中外比较的视野中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并将文人写意园置于整个中国园林史乃至美学史中,探析这些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的哲学基础与历史文化成因。第一章研究绘画对文人写意园中的“写意山水”的影响。文人写意园中的山水是古代文人山水意趣的寄托,它逐渐放弃了对自然山水巨大体量和逼真形态的模拟,而山水画日益成熟的皴法为全新的“写意山水”提供了技法上的支撑,形成了按照石头纹理模仿皴法的“依皴合纹”的迭山方法。同时,园林中的“写意山水”模拟山水画的构造和布局,并把“气韵生动”等艺术准则引入迭山,主张迭山应向真山学习,追求自然之理在假山中的体现。这些都与绘画的影响密不可分。第二章研究文人写意园主题的确立和表达及其与宋明理学思想的关系。思想主题的出现是文人写意园的重要标志。文人写意园把文人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宇宙观熔铸到小小的园林中,从而显着提高了园林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而这两方面正是园林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的思想和追求深受理学影响,表现在园林中也体现为仕途失意后对道德价值和理想信念的追求。受“与民同乐”等思想的影响,本属于私人财产的园林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对园林鉴赏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叁章研究文人写意园的另一重要特征——追求“野趣”。“野趣”既有园林面貌、构景要素等物质层面的要求,又有深刻的内涵。文人写意园发展出了具有某种抽象意味的“写意山水”和丰富的精神性,但丰富的感官体验依然是园林活动的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并且,古人经常把这种审美感受和接近自然的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文人写意园与欧洲规则整齐的几何风格园林、日本简单、静谧、抽象的枯山水园林截然不同的独特风格。本文采取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掌握基本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理论进行适度阐释,力求对文人写意园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做出理论上的发掘,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融入当代环境美学构建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2-04-10)
张赟[3](2005)在《文人写意园》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中国文人写意园中文人画对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前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文献以及调研等手段进行研究。从理论上,溯源文人写意园的产生、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文人画对其产生的影响,旨在加深对文人写意园及其与文人画内在联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文人写意园的美学特征和造园手法及其中存在的文人画因素,并进一步探索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的未来理性之路。论文主要分四大部分,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第一部分,以不同的发展阶段为线索,研究中国文人写意园的发展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中文人画对其的产生影响。第二部分,着重探讨文人写意园与文人画共同的风格特点,分析形成这些风格特点的思想因素。第叁部分,以文人画对文人写意园的影响、渗透为线索,详尽分析文人写意园设计语言的表达形式。第四部分,分析文人写意园对今天的意义,探讨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未来发展之路中对文人写意园的借鉴设想。全文共计60000余字,图表91幅。(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05-09-03)
张赟,赵思毅[4](2004)在《文人画与文人写意园》一文中研究指出写意,是中国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性也正是在于它是写意的,文人写意园形成的主要因素则是文人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04年05期)
金学智[5](1999)在《文人写意画与文人写意园》一文中研究指出我院金学智教授的《中国园林美学》,完稿于1987年,1990年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问世以来,好评良多。《人民日报》、《文艺报》、《文汇报》、《文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十余家报刊先后发表评论,认为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填补了门类艺术美学研究的空白。又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华东地区优秀文艺图书一等奖。并入选《20世纪中外文史哲名着精义》一书。经过十二年之后,作者又对原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改、更新、增补,将以增订本形式再版。现本刊特辟专栏,先选最富新意的数节连续发表,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Z1期)
文人写意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人写意园指从北宋到明清,具有以“写意”为核心审美特征,通过“依皴合纹”等手法抒发园林建造者和园林主人的主观情志,旨在把园林营造成“立体的画,凝固的诗”,追求野趣风格的一类园林的总称。文人写意园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峰。由于文人阶层参与造园,中国古典园林从宋代开始,在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等方面发生了明显转向:从崇尚富丽奢靡转变为崇尚野趣,在造园中力求接近自然;对山水的模拟不再追求逼真的效果,而是采用“一卷代山,一勺带水”这种以小见大的营造方式,旨在超越表层的“模山范水”的形似以追求抒写意趣的神似;将园林从居所的附属品,转化成熔铸着文人的理想、价值、精神追求的艺术品,并把这种个人人格的实现和表达当作园林的目的和追求。园林中的这叁个层次的转向,引起了园林面貌的巨大变化和审美价值的升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阐释文人写意园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在中外比较的视野中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并将文人写意园置于整个中国园林史乃至美学史中,探析这些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的哲学基础与历史文化成因。第一章研究绘画对文人写意园中的“写意山水”的影响。文人写意园中的山水是古代文人山水意趣的寄托,它逐渐放弃了对自然山水巨大体量和逼真形态的模拟,而山水画日益成熟的皴法为全新的“写意山水”提供了技法上的支撑,形成了按照石头纹理模仿皴法的“依皴合纹”的迭山方法。同时,园林中的“写意山水”模拟山水画的构造和布局,并把“气韵生动”等艺术准则引入迭山,主张迭山应向真山学习,追求自然之理在假山中的体现。这些都与绘画的影响密不可分。第二章研究文人写意园主题的确立和表达及其与宋明理学思想的关系。思想主题的出现是文人写意园的重要标志。文人写意园把文人的社会理想、价值观、宇宙观熔铸到小小的园林中,从而显着提高了园林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意蕴——而这两方面正是园林艺术最本质的特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人的思想和追求深受理学影响,表现在园林中也体现为仕途失意后对道德价值和理想信念的追求。受“与民同乐”等思想的影响,本属于私人财产的园林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性,对园林鉴赏活动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叁章研究文人写意园的另一重要特征——追求“野趣”。“野趣”既有园林面貌、构景要素等物质层面的要求,又有深刻的内涵。文人写意园发展出了具有某种抽象意味的“写意山水”和丰富的精神性,但丰富的感官体验依然是园林活动的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并且,古人经常把这种审美感受和接近自然的精神追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文人写意园与欧洲规则整齐的几何风格园林、日本简单、静谧、抽象的枯山水园林截然不同的独特风格。本文采取了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中外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掌握基本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理论进行适度阐释,力求对文人写意园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做出理论上的发掘,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融入当代环境美学构建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人写意园论文参考文献
[1].胡霜霜.中国文人写意园的色彩特征[J].建筑与文化.2015
[2].高英英.中国古典文人写意园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张赟.文人写意园[D].东南大学.2005
[4].张赟,赵思毅.文人画与文人写意园[J].东南文化.2004
[5].金学智.文人写意画与文人写意园[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