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属于连铸功能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透气层、通气通道、碗部与本体,碗部处铺设有透气层,透气层与碗部之间开设有通气通道,本体内设有内腔,本体的底部设有快速滑面,本体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侧壁通气孔,通气通道的一侧贯穿侧壁通气孔且通过石磨扣与外部相连通,通过设有透气层、石蜡与通气通道,可以有效从中包上水口本身上去解决碗部絮流,不会在中包上水口碗部处生成絮流物,不影响钢水的正常通钢量和塞棒控流,确保中包上水口碗部内腔正常的通钢量和塞棒稳定的控流效果,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包括透气层(1)、通气通道(2)、碗部(3)与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部(3)处铺设有所述透气层(1),所述透气层(1)与所述碗部(3)之间开设有所述通气通道(2),所述本体(4)内设有内腔(5),所述本体(4)的底部设有快速滑面(6),所述本体(4)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侧壁通气孔(8),所述通气通道(2)的一侧贯穿所述侧壁通气孔(8)且通过石磨扣(7)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透气层(1)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4)的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铺设有一层石蜡,所述本体(4)表面的一侧固定套设有固定件(9)。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包括透气层(1)、通气通道(2)、碗部(3)与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碗部(3)处铺设有所述透气层(1),所述透气层(1)与所述碗部(3)之间开设有所述通气通道(2),所述本体(4)内设有内腔(5),所述本体(4)的底部设有快速滑面(6),所述本体(4)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侧壁通气孔(8),所述通气通道(2)的一侧贯穿所述侧壁通气孔(8)且通过石磨扣(7)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透气层(1)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4)的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铺设有一层石蜡,所述本体(4)表面的一侧固定套设有固定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位于所述碗部(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厚度在5mm-3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是在20Mpa-45MPa压力下静压成型而成,且所述透气层(1)由镁铝尖晶石、刚玉、电熔镁砂中的一种制成,其中的所述刚玉为白刚玉、棕刚玉或板状刚玉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2)均匀地开设在所述透气层(1)与所述碗部(3)之间,所述通气通道(2)的宽度在0.5mm-5mm之间,所述通气通道(2)的面积占所述透气层(1)面积的1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通气孔(8)的孔径在1mm-1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蜡的厚度在0.1mm-3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9)的截面为T形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属于连铸功能耐火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包上水口上端碗部与塞棒棒头相匹配,通过调节与塞棒棒头之间的开度,来达到控流的目的;下部与浸入式水口相连接,将通过中包上水口内腔中的钢水输送给浸入式水口,起到导流的作用。但在浇铸含铝钢、铝镇静钢、低碳钢、超低碳钢及含钛钢等易絮流钢种时有时会发生高温点的xca0.yAl203会聚集在中包上水口的碗口部位,不仅使得碗口部位的内腔孔径变小,影响正常的通钢量,还使得碗口部位因粘黏高温点的xcaO.yAl2O3,使碗口变的高低凹凸不平,不能很好的与塞棒棒头配合,出现塞棒行程升高,通钢量还不能满足正常浇钢需求的情况,影响整个浇钢节奏的连续性。目前解决中包上水口絮流的措施主要是,在转炉工段控制转炉加铝量或采用硅锰脱氧,在满足除氧需要的基础上,避免铝量剩余;精炼工段增加精炼时间,提高钢水温度、采用软吹氩、精炼完成适当延长钢包静放时间,确保钢水中的三氧化二铝充分上浮;在精炼工段适当的增加钙线、硅钙线喂线量,使AL203与CaO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改善钢水的流动性,不过钢水中的CaO也会与棒头、水口碗部料中的AL2O3反应,形成低熔点的12CaO.7AL2O3,造成棒头及水口碗部不抗钢水冲刷,引起不控流的情况;在连铸工段提高中间包烘烤温度,在开浇前往中间包内部吹入氩气,使中间包内部的空气充分排除,避免钢水中的铝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形成三氧化二铝;在浇钢整个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铸,避免钢水与空气接触,在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之间采用氩气密封;在中包上水口内腔部位或棒头采用吹氩技术,避免三氧化二铝在水口内部附着;同时在浇钢过程中保证钢水温度稳定,若钢水温度降低,采用等离子加热方式,提高钢水温度。
现有的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的研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效的减缓了中包上水口絮流,延长了中间包使用寿命,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钢厂生产成本和生产工艺控制难度,其防中包上水口碗部絮流效果都有一定的限度,没有从中包上水口本身上去解决碗部絮流问题,无法确保中包上水口碗部内腔正常的通钢量和塞棒稳定的控流效果,无法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本体松动,也会无法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中包上水口碗部絮流效果有一定的限度,无法从中包上水口本身上去解决碗部絮流,无法确保中包上水口碗部内腔正常的通钢量和塞棒稳定的控流效果,无法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本体松动,也会无法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包括透气层、通气通道、碗部与本体,所述碗部处铺设有所述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与所述碗部之间开设有所述通气通道,所述本体内设有内腔,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快速滑面,所述本体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侧壁通气孔,所述通气通道的一侧贯穿所述侧壁通气孔且通过石磨扣与外部相连通,所述透气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铺设有一层石蜡,所述本体表面的一侧固定套设有固定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气层位于所述碗部的内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气层厚度在5mm-30mm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透气层是在20Mpa-45MPa压力下静压成型而成,且所述透气层由镁铝尖晶石、刚玉、电熔镁砂中的一种制成,其中的所述刚玉为白刚玉、棕刚玉或板状刚玉其中的一种。
进一步而言,所述通气通道均匀的开设在所述透气层与所述碗部之间,所述通气通道的宽度在0.5mm-5mm之间,所述通气通道的面积占所述透气层面积的10%-60%。
进一步而言,所述侧壁通气孔的孔径在1mm-10mm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石蜡的厚度在0.1mm-3mm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件的截面为T形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透气层、石蜡与通气通道,可以有效从中包上水口本身上去解决碗部絮流,不会在中包上水口碗部处生成絮流物,不影响钢水的正常通钢量和塞棒控流,确保中包上水口碗部内腔正常的通钢量和塞棒稳定的控流效果,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通过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上表面固定在中间包的底部,可以防止本体松动,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中标号:1、透气层;2、通气通道;3、碗部;4、本体;5、内腔;6、快速滑面;7、石磨扣;8、侧壁通气孔;9、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具有防絮流功能的中包上水口,包括透气层1、通气通道2、碗部3与本体4,碗部3处铺设有透气层1,透气层1与碗部3之间开设有通气通道2,本体4内设有内腔5,本体4的底部设有快速滑面6,本体4一侧的内壁开设有侧壁通气孔8,通气通道2的一侧贯穿侧壁通气孔8且通过石磨扣7与外部相连通,透气层1固定设置在本体4的内侧壁上,且两者之间铺设有一层石蜡,本体4表面的一侧固定套设有固定件9。
透气层1位于碗部3的内侧,透气层1厚度从5mm-30mm不等,透气层1是在20Mpa-45MPa压力下静压成型而成,且透气层1由镁铝尖晶石、刚玉、电熔镁砂中的一种制成,其中的刚玉为白刚玉、棕刚玉或板状刚玉其中的一种,通气通道2均匀地开设在透气层1与碗部3之间,通气通道2的宽度在0.5mm-5mm之间,通气通道2的面积占透气层1面积的10%-60%,侧壁通气孔8的孔径在1mm-10mm之间,石蜡的厚度在0.1mm-3mm之间,固定件9的截面为T形状,固定件9的上表面固定在中间包的底部,可以防止本体4松动,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透气层1在成型前挂一层熔点较低的石蜡,石蜡在中包上水口干燥或烧成过程中完全挥发掉,形成通气通道2,通过中包上水口侧壁通气孔8,并在侧壁通气孔8的一侧安装一个石墨扣7,使得通气通道2与外部相连通,这样在浇铸易絮流钢种时,不会在中包上水口碗部3处生成絮流物,不会影响钢水的正常通钢量和塞棒控流,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透气层1的理化控制指标如下表1所示,透气层1的生坯指标的体积密度在2.45-2.9\/g.cm3<\/sup>之间,透气层1的生坯指标的气孔率在0-10%之间,透气层1的熟坯指标的体积密度在2.35-2.85\/g.cm3<\/sup>之间,透气层1的熟坯指标的气孔率在15-30%之间。
表一:透气层1的理化控制指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在中包上水口碗部3成型一层抗钢水冲刷的透气层1,透气层1在成型前挂一层熔点较低的石蜡,石蜡在中包上水口干燥或烧成过程中完全挥发掉,形成通气通道2。通过本实用新型侧壁通气孔8,并在侧壁通气孔8的一侧安装一个石墨扣7,使得通气通道2与外部相连通,这样在浇铸易絮流钢种时,不会在中包上水口碗部3处生成絮流物,不会影响钢水的正常通钢量和塞棒控流,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固定件9的上表面固定在中间包的底部,可以防止本体4松动,也能保证铸过程顺利进行。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8546.3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681150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22D41/50
专利分类号:B22D41/50
范畴分类:25D;
申请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211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小汤山工业园四号楼
发明人:王新杰;徐业兴;郭钰龙;鄢凤明;王次明;王晓东;颜浩;任林
第一发明人:王新杰
当前权利人: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石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