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包括基板、产品定位板、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以及检测块;所述产品定位板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与基板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产品定位板上设置有侧定位块和后定位块,所述产品夹紧机构位于产品定位板上并且与侧定位块以及后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轨气缸位于基板上,所述导轨气缸的滑板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检测块与支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块朝向后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针。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可对待检测的连接器塑壳产品进行稳固定位,并且提升插接对位精度,大幅提高耐插拔试验的准确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产品定位板(3)、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10)以及检测块(13);所述产品定位板(3)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2)与基板(1)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产品定位板(3)上设置有侧定位块(4)和后定位块(5),所述产品夹紧机构位于产品定位板(3)上并且与侧定位块(4)以及后定位块(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轨气缸(10)位于基板(1)上,所述导轨气缸(10)的滑板(11)上设置有支座(12),所述检测块(13)与支座(1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块(13)朝向后定位块(5)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针(14)。
设计方案
1.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产品定位板(3)、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10)以及检测块(13);所述产品定位板(3)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2)与基板(1)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产品定位板(3)上设置有侧定位块(4)和后定位块(5),所述产品夹紧机构位于产品定位板(3)上并且与侧定位块(4)以及后定位块(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轨气缸(10)位于基板(1)上,所述导轨气缸(10)的滑板(11)上设置有支座(12),所述检测块(13)与支座(1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块(13)朝向后定位块(5)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针(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块(13)与侧定位块(4)以及产品夹紧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块(13)具体通过燕尾槽与支座(12)连接,所述检测针(14)的数量为多个并呈行列状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座(6)、夹紧块(7)以及丝杆(8);所述固定座(6)位于产品定位板(3)上,所述夹紧块(7)通过轴承与丝杆(8)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8)贯穿固定座(6)上的螺纹孔,所述丝杆(8)远离夹紧块(7)的一端同轴设置有手轮(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8)水平设置,所述夹紧块(7)朝向侧定位块(4),所述夹紧块(7)位于后定位块(5)与检测块(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块(4)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41);所述后定位块(5)的顶端朝向检测块(13)的一侧设置有顶限位板(5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插拔试验用检具,具体涉及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汽车连接器是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绝缘体,附件。
在汽车连接器塑壳完成生产加工操作后,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合格率,需要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抽检,其中一项就涉及到耐插拔检测。
但是,现有的耐插拔试验用检具大多不成熟,存在产品定位不稳固、插接对位不准确等缺陷,不能较为真实地测试耐插拔次数,导致耐插拔试验的准确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可对待检测的连接器塑壳产品进行稳固定位,并且提升插接对位精度,大幅提高耐插拔试验的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包括基板、产品定位板、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以及检测块;所述产品定位板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与基板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产品定位板上设置有侧定位块和后定位块,所述产品夹紧机构位于产品定位板上并且与侧定位块以及后定位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轨气缸位于基板上,所述导轨气缸的滑板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检测块与支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块朝向后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针。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块与侧定位块以及产品夹紧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块具体通过燕尾槽与支座连接,所述检测针的数量为多个并呈行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座、夹紧块以及丝杆;所述固定座位于产品定位板上,所述夹紧块通过轴承与丝杆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贯穿固定座上的螺纹孔,所述丝杆远离夹紧块的一端同轴设置有手轮。
进一步的,所述丝杆水平设置,所述夹紧块朝向侧定位块,所述夹紧块位于后定位块与检测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侧定位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后定位块的顶端朝向检测块的一侧设置有顶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产品定位板、侧定位块、后定位块、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以及检测块的配合使用,可对待检测的连接器塑壳产品进行稳固定位,避免产品在反复插拔的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甚至脱落的不良现象,并且提升插接对位精度,避免产品因对位不准确原因过早失效,可较为真实地测试耐插拔次数,从而大幅提高耐插拔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XY向微动调整平台;3、产品定位板;4、侧定位块;41、定位凸块;5、后定位块;51、顶限位板;6、固定座;7、夹紧块;8、丝杆;9、手轮;10、导轨气缸;11、滑板;12、支座;13、检测块;14、检测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2,一种连接器塑壳耐插拔检测治具,包括基板1、产品定位板3、产品夹紧机构、导轨气缸10以及检测块13;所述产品定位板3通过XY向微动调整平台2与基板1上端面活动连接,所述产品定位板3上设置有侧定位块4和后定位块5,所述产品夹紧机构位于产品定位板3上并且与侧定位块4以及后定位块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轨气缸10位于基板1上,所述导轨气缸10的滑板11上设置有支座12,所述检测块13与支座1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检测块13朝向后定位块5的一侧设置有检测针14。
所述检测块13与侧定位块4以及产品夹紧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检测块13具体通过燕尾槽与支座12连接,所述检测针14的数量为多个并呈行列状布置,所述检测针14用于对连接器塑壳产品上的针孔进行耐插拔检测。
所述产品夹紧机构包括固定座6、夹紧块7以及丝杆8;所述固定座6位于产品定位板3上,所述夹紧块7通过轴承与丝杆8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丝杆8贯穿固定座6上的螺纹孔,所述丝杆8远离夹紧块7的一端同轴设置有手轮9,所述手轮9用于方便操作人员手拧,以驱动丝杆8旋转,进而带动夹紧块7水平移动。
所述丝杆8水平设置,所述夹紧块7朝向侧定位块4,所述夹紧块7位于后定位块5与检测块13之间,所述夹紧块7用于对产品进行夹紧。
所述侧定位块4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凸块41,所述定位凸块41用于对产品的一端进行定位;所述后定位块5的顶端朝向检测块13的一侧设置有顶限位板51,所述顶限位板51用于对产品的顶端进行约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待进行插拔检测的连接器塑壳产品放置在产品定位板3上的侧定位块4与夹紧块7之间,水平推动产品,直至产品顶紧后定位块5的侧壁,此时产品位于顶限位板51之下,然后手动旋拧手轮9,在丝杆8的螺纹作用下,夹紧块7慢慢配合侧定位块4夹紧产品,定位凸块41嵌入产品的一端实现定位,最终实现产品的稳固装夹;随后可手动调节XY向微动调整平台2,以确保插接对位精度;在检测时,导轨气缸10的活塞杆缩回驱动滑板11朝向产品定位板3移动,使检测针14插入到产品上的针孔内,然后拔出;反复插接拔出从而检测连接器塑壳产品的耐插拔次数。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99028.5
申请日:2019-03-2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13243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G01M 13/00
专利分类号:G01M13/0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昆山新实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昆山新实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石牌中华路666号6号房
发明人:刘润凯;陆胜
第一发明人:刘润凯
当前权利人:昆山新实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