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研究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迪,郑永扣[1](2021)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及路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系统,自媒体的应用不但保存和延续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的交往关系和互动模式,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环节的展开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主客流变交互主体性、介体引导凝聚支撑性、环体动态建构三维性的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自媒体应用的成熟与普及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关键环体因素,又能在创新内容、拓展渠道、深入生活、延展空间等方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自媒体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突出"主体队伍—工作原则—教育渠道—教育环境"等着力点,"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责任,把握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拓宽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优化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谢丽鑫[2](2021)在《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文中提出三维多通道交互是一种更贴近现实世界认知的交互方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设备,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交互需求,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执行操作任务和感知系统状态,在交互的过程中有更强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因此,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由此产生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缺乏统一的界面范式,给界面开发带来了困难;多通道交互信息来源复杂,缺乏完善的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不同的评估指标对界面可用性的影响缺少定量评估方法。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基于项目组的三维多通道交互平台开展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基于Norman模型分析用户交互行为,引入基于现实的元素,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基于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隐喻框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并应用于界面设计;根据三维多通道交互的特点,建立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如下:(1)针对用户交互行为特点及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交互特性,分别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界面隐喻框架。为解决现有用户行为模型对交互过程解析不足的问题,以经典Norman模型为研究基础,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该模型对三维多通道交互环境下的用户行为过程进行准确解析,描述基于现实的元素对交互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方式,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准则;为解决交互领域和数字应用领域间的匹配问题,对界面的元素进行分类,构建三维多通道界面隐喻概念模型,确定隐喻与界面元素间的映射关系,基于这一映射关系,通过操作法、语用法及结构法,建立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此框架作为界面设计的隐喻基础,使三维多通道界面基于用户已有知识进行工作。(2)针对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及隐喻框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并设计三维多通道地球仪教学软件界面。参考WIMP范式的界面组件划分方式,以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界面隐喻框架为基础,分析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必要组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该范式考虑三维多通道交互环境下的人体因素和现实因素,缩小了交互鸿沟;为验证3DSOEM范式的可行性,设计了一款三维多通道地球仪教学软件的界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界面相对于同功能的WIMP界面,具有更高的交互效率和更低的出错率,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交互体验。(3)针对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的设计要求和影响因素,建立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从系统性能、任务性能和用户主观三个角度,分析界面的评估指标、影响指标的因素和评估方法,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该体系中涉及的具体指标对整体可用性的权重影响问题,建立可用性权重模型,该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整体可用性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划分,通过评价矩阵对交互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获得各个评估指标权重值。经验证,该可用性评估方法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方式。

单啸洋[3](2021)在《论认识活动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文中认为认识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是有意识、有理性的自觉能动存在物。人类的认识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其变化发展在当代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应该看到,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随着计算机科技、信息科技、网络科技、虚拟现实科技等的迅猛发展,随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从现实世界拓展到网络世界,随着网络化的虚拟社会的兴起,随着以“数字化符号”为中介的虚拟性活动的形成,人类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演变,出现了虚拟性认识这一人类新的认识形态,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重大变革。从本质上讲,虚拟性认识活动既是现实性认识活动的历史延续,也是现实性认识活动的当代创新,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较之于现实性认识,虚拟性认识的兴起确实表明人类认识活动在虚拟社会中发生了重大演变,并且其演变也是多方面的,一是认识的场域从一元的现实场域演变为现实与虚拟并存的二元场域,二是形成了“人机”结合的虚拟性认识主体,三是造就了虚拟化的认识客体。

孙亚琴[4](2020)在《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排沙漏斗是利用螺旋流具有强烈的水沙分离效果进行二次排沙的水工建筑物,具有截沙率高,耗水率低的特点。本文以陕西省东雷抽黄灌区拟建的三并联排沙漏斗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漏斗室内部流场组成及三维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得到了全面详细的流场结构信息,并据此分析了排沙漏斗的排沙机理。本文研究对排沙漏斗工程设计及其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经典的排沙漏斗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对选用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了所选模型的可靠性和适应性。然后,针对排沙漏斗水流三维性强且具有水气两相流的特点,选用大涡模型和VOF法对东雷抽黄三种进口流量的排沙漏斗进行了数值研究,选择有限体积法和SIMPLE算法求解。最后,分析了不同流量排沙漏斗内部的切向、径向和轴向流速分布等水力特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各种进口流量情况下,漏斗室中心和两侧边壁附近区域,切向速度沿着径向方向减小,呈自由涡的特征;但是在其他区域,切向速度沿着径向方向增大,呈强迫涡的特征。(2)在无悬板一侧产生了二次流,上层水流向漏斗室边壁运动,下层锥形区域水流向漏斗中心运动。其中,流量为Q1=20m3/s时二次流最明显,Q2=15m3/s时次之,Q3=1 0m3/s最不明显。(3)与其他方案相比,流量为20m3/s时,沿着径向方向垂向速度基本不变,方向总体向下,这有利于泥沙沉降,该流量下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效果最显着。(4)排沙漏斗水流特性对水沙分离的主要贡献为:水流的切向流速主要维持水流的螺旋强度,避免了泥沙发生淤积;径向流速主要将泥沙输送至漏斗底坡;轴向流速起到促进泥沙沉降的作用。这是排沙漏斗可以有效实现水沙分离的主要原因。

魏钊[5](2019)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常面临图形、动画、视频等非语言信息。这些信息很多时候比语言能更清晰、直观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复杂的概念。加工这些信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具有较高空间能力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和处理复杂思想的心理表征,从而在STEM学科学习中表现出创新能力。为了突出空间能力在STEM学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相关的教育和实践,美国专门成立了空间智能与学习中心,促进相关实践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同时,化学教学的实践也表明,学生在涉及空间信息的化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有必要深入研究化学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测量与评价问题。绪论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本研究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接着,为了明确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地界定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化学空间能力”;在查阅了大量英文文献的基础上,对心理学中关于空间能力的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述评;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首先回顾了在科学史上化学空间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历程,指明了化学空间能力的加工对象是微观层面的物质结构问题。其次介绍了科学教育领域的视觉化理论和化学教育领域的三重表征理论。指出化学空间能力本质上是微观表征能力的一部分。第二章是建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化学空间问题的相关论述。然后,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SOLO分类理论、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以及皮亚杰和英海尔德的儿童空间发展理论为基础,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成4个水平,包括学生的行为表现、涉及的化学知识、几何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内容。最后,为了检验建构的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邀请大学的化学教育学者、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化学教师和化学竞赛教练等4类专家,进行了德尔菲法研究。结合专家的咨询意见,修订和优化了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开发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首先介绍了经典测量理论和Rasch模型等相关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然后在测量理论的指导下,编制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接下来对测评工具进行了两轮的质量检验,并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最后,检验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的质量达到了进行大样本测试的要求。第四章是运用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实施大样本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测试的数据表明,首先,研究者所建构的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是科学、合理的。其次,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再次,经过训练以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不同学业水平和不同学校层次的高中生的化学空间能力有显着性的差异。第五章是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首先认为研究的理论创新是建构了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其次是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较高质量的化学空间能力的测评工具,并通过大样本的测试发现: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呈正态分布等实证研究的贡献。在此基础上,针对高中化学教学与命题,提出了策略方面的建议。最后,结过反思发现,本研究存在着研究对象还不够多元、研究方法过少和定量研究水平不高等不足,这也指明了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何康平[6](2018)在《伪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实例和价值研究 ——以中学物理课《行星的运动》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伪全息投影的技术特色,结合当下信息时代背景和课程改革要求,制定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规范化开发流程、运用场景教学及对照实验的方法,逐步论证伪全息投影在中学物理课中的运用。通过文献分析法,定义了伪全息投影技术是起源于佩珀尔幻象,利用光学原理使影像经投射后产生与全息投影相似的虚像的显示技术。通过与全息投影技术和VR、AR等虚拟显像技术的对比指出:伪全息与其他3D显像技术具有同样的沉浸式、体验式和360°全立体的观看体验。分析提出伪全息投影技术具备沉浸性、裸眼性、互动性和高适配性的特点,从而得出伪全息投影技术适宜在现实教学中推广的假设。进而通过对中学物理课《行星的运动》教学实验的开发和设计,以昆明市实验中学高一文科(1)班、(2)班115个学生作为被试,运用对照试验方法,验证伪全息投影在中学课堂教学的实用效果。实验数据表明:约32%的学生对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实用效果十分满意,50%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没有学生对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应用持否定意见。最终得出结论:伪全息投影技术以展示效果好、操作可行性强、资源投入合理为特色,表明其在现实环境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伪全息投影技术充分符合STEM教育理念要求;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理解;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育科学探究能力为其主要的教学应用价值。本研究着重进行了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的开发和实践,制定了为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的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流程:运用Maya2010、绘声绘影、格式工厂等软件为伪全息投影视频资源进行规范化开发,运用PVC膜、剪刀、直尺等简易工具制作简易伪全息投影设备的步骤做了说明。创新提出伪全息投影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开发原则,即:“辅”的定位原则、“极”的选材原则、“人”的主体原则和“灵”的扩展原则。为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研究的发展探求一条普适道路。

刘欣鑫[7](2016)在《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国家对创新逐渐重视,对创新人才逐步需求。2006年,在科学技术大会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概念,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升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核。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以看出,增强创新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加人民福祉的关键,也是引领国家快速发展的唯一方式。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训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一重担。校园文化做为高校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支撑,只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规范,积极向上,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会更好地开展。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先从校园文化和创新素质的基础定义研究入手,分别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创新素质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意义与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探讨了当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物质文化建设未跟上创新主题,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网络文化的正确引导未形成,精神文化定位偏差,缺乏创新特色等方面,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要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服好务,应该从完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环境,健全制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创新平台,打造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新的教育模式,正确定位精神文化,确保其为创新素质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陈正权[8](2014)在《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文中认为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增强体育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分析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这些基本途径是: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制度创新,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强实践环节;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王敬[9](2014)在《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标之一。有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汗牛充栋,研究者大多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是个体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的构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本研究选择从影响个体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环境视角探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问题。在现代社会,大学教育成为各个国家教育体系关注和发展的焦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学教育有了快速长足的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着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成为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中难解之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学习环境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对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全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相关研究,包括创新能力的心理表现,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部分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分析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应具备的特征。第三部分是结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应具备的特征,从学习环境的校园资源、文化氛围、人际关系、学业管理制度四个层面,针对性的提出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的对策。

刘向军,王兆东[10](2013)在《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实践与创新思维密不可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并探讨了加强实践教育的策略。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及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的新特征
    (一)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流变交互主体性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介体引导凝聚支撑性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体动态建构三维性
二、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重影响
    (一)自媒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技术性与人文性
    (二)自媒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凝聚力与实效力
    (三)自媒体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创新性与开放性
    (四)自媒体融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实性与虚拟性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体责任
    (二)把握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
    (三)拓宽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四)优化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界面范式研究现状
        1.2.2 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三维多通道交互性能影响因素
    2.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交互特性
        2.1.1 交互对象的三维性
        2.1.2 交互方式的多通道性
        2.1.3 交互信息的连续性
        2.1.4 交互信息的非陈述性
    2.2 人体因素对三维多通道交互的影响
        2.2.1 用户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体因素
        2.2.2 人体因素对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的影响
    2.3 基于现实的交互理论
        2.3.1 RBI框架的内容
        2.3.2 RBI框架与界面设计
        2.3.3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中的RBI元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及界面隐喻
    3.1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
        3.1.1 三维多通道交互鸿沟产生因素分析
        3.1.2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的建立
        3.1.3 基于用户行为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原则
    3.2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隐喻
        3.2.1 三维多通道交互元素分类
        3.2.2 界面隐喻与交互系统的关系
        3.2.3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隐喻概念模型
        3.2.4 三维多通道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界面设计
    4.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
        4.1.1 范式组件划分方式
        4.1.2 3DSOEM范式的提出
        4.1.3 3DSOEM范式的描述
    4.2 基于3DSOEM范式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
        4.2.1 基于3DSOEM范式的界面总体设计方案
        4.2.2 界面功能需求分析
        4.2.3 三维界面场景设计
        4.2.4 多通道交互设计及实现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及验证
    5.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5.1.1 系统性能指标
        5.1.2 任务性能指标
        5.1.3 用户主观指标
        5.1.4 可用性指标体系建立
    5.2 基于层次分析的可用性评估方法
        5.2.1 三维多通道交互数据提取
        5.2.2 三维多通道交互数据处理
        5.2.3 可用性层次模型及评估
    5.3 交互及评估实验
        5.3.1 实验平台介绍
        5.3.2 实验设计
        5.3.3 交互实验及数据采集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3)论认识活动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2.拟解决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一、人类认识活动及其当代演变
    (一)认识活动概述
        1.认识活动及其本质
        2.认识活动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虚拟社会的形成与认识活动的虚拟化
        1.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与虚拟社会的形成
        2.虚拟社会的形成与虚拟性认识活动的兴起
        3.虚拟性认识活动与现实性认识活动的关系
二、认识场域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
    (一)认识场域
        1.认识场域的哲学规定性
        2.认识场域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二)虚拟社会条件下认识场域的重大演变
        1.虚拟社会构建了新的认识场域
        2.虚拟性认识场域的新功能
三、认识主体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
    (一)认识主体
        1.认识主体的哲学规定性
        2.认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二)虚拟社会条件下认识主体的重大演变
        1.虚拟社会导致了认识主体的变革
        2.虚拟性认识主体的新功能
四、认识客体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
    (一)认识客体
        1.认识客体的哲学规定性
        2.认识客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二)虚拟社会条件下认识客体的重大演变
        1.虚拟社会造就了新的认识客体
        2.虚拟性认识客体的新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工程概况
        1.1.2 水文泥沙概况
        1.1.3 排沙漏斗工程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排沙漏斗的由来
        1.2.2 物理模型实验研究
        1.2.3 数值模拟研究
    1.3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2 数值模型
    2.1 多相流模型
        2.1.1 VOF模型
        2.1.2 混合模型
        2.1.3 欧拉模型
    2.2 湍流模型
        2.2.1 大涡模型
        2.2.2 标准k-ε模型
        2.2.3 RNGk-ε模型
        2.2.4 可实现化k- ε模型(Realizable k-ε模型)
        2.2.5 雷诺应力模型(RSM)
    2.3 离散方法
    2.4 求解方法
3 三维流速验证
    3.1 数学模型
    3.2 实例验证
        3.2.1 物理模型
        3.2.2 网格划分
        3.2.3 边界条件
        3.2.4 求解参数设置
        3.2.5 时间步长与收敛标准
    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排沙漏斗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4.1 工程介绍
    4.2 物理模型及网格划分
    4.3 计算方案
    4.4 边界条件
    4.5 时间步长及计算收敛
    4.6 本章小结
5 排沙漏斗三维流场结果分析
    5.1 典型测面、测线的选取
    5.2 水平测面流速
    5.3 二次流
    5.4 切向、径向及轴向流速
        5.4.1 切向流速分布
        5.4.2 径向流速分布
        5.4.3 轴向流速分布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空间能力”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二、STEM领域中的空间能力
        三、化学空间能力的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心理学对空间能力的研究
        二、化学学习中的空间能力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化学空间能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化学空间问题的科学哲学基础
        一、化学空间概念及其演变过程
        二、原子论分子学说的演变过程
        三、化学键理论的发展:从路易斯到鲍林
    第二节 科学教育中的视觉化
        一、视觉化的概念
        二、视觉化的作用
        三、学生的“元视觉化能力”
    第三节 化学教育中的三重表征
        一、化学表征
        二、三重表征理论视角下的化学教学
第二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建构
    第一节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初步建构
        一、评价标准的理论基础
        二、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
    第三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评价标准的德尔菲法研究
        一、德尔菲法
        二、研究过程
        三、研究结果
    第四节 评价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工具的开发
    第一节 测评工具开发的教育测量理论基础
    第二节 测评工具的开发路线
    第三节 测评工具的项目设计
        一、测评工具的编制
        二、测评工具的质量检验及改进
第四章 大样本测评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实施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分析
    第二节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的研究结果
        一、测评数据的总体统计
        二、测评数据的微观分析
        三、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五、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六、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化学空间能力上的差异
第五章 研究总结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创新
        二、实证贡献
        三、实践策略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对象需要扩大
        二、研究方法需要丰富
        三、研究水平需要提高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的评价标准”的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二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初选)
    附录三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一轮)
    附录四 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试卷(第二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6)伪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实例和价值研究 ——以中学物理课《行星的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的推力
        1.1.2 全息、伪全息投影技术揭示未来已来
        1.1.3 经验之塔理论下的教育改革
        1.1.4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2.1.1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概念
        2.1.2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特点
        2.1.3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与VR、AR、全息投影的区别与优势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人本主义理论
        2.2.3 媒体教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设计研究
    3.1 实验对象及实验内容分析
        3.1.1 实验对象及基本情况分析
        3.1.2 伪全息投影技术课堂应用的开发原则
        3.1.3 实验内容分析
    3.2 教学实验的开发和教学设计
        3.2.1 教学实验的开发
        3.2.2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应用设计
    3.3 教学实验的执行和课堂反馈
        3.3.1 教学实验的执行
        3.3.2 教学实验的课堂反馈
    3.4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3.4.1 教师对伪全息投影技术课堂应用的看法
        3.4.2 学生对伪全息投影技术课堂应用的认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价值研究
    4.1 伪全息投影技术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
    4.2 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功能分析
        4.2.1 符合STEM教育理念的要求
        4.2.2 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基本概念理论
        4.2.3 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和科学探究能力
    4.3 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的优势
        4.3.1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筑
        4.3.2 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4.3.3 帮助学校及其他社会因素进行教学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成果
    5.2 研究的不足
        5.2.1 当前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5.2.2 伪全息投影技术教学应用实验的不足
    5.3 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二)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二) 校园文化的功能
    二、创新素质的概念界定
        (一)创新、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
        (二)创新素质的要素构成
第三章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意义和作用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
        (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创新素质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三)创新素质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
        (四)创新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基础保障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约束规范作用
        (三)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熏陶作用
        (四)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锻炼激励作用
第四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现状和成因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前期工作
        (二)调查数据
        (三)数据收集
    二、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总体现状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五)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一)校园制度文化更具有人性化、更加细化
        (二)校园物质文化更注重隐形教育
        (三)校园精神文化更重视传承与创新
        (四)校园网络文化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灵感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健全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未跟上创新主题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定位偏差、缺乏创新特色
        (四)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导向氛围还未形成
第五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路径
    一、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创新平台
        (一)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热情
        (二)完善学生测评系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三)改进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创新激情
    二、完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环境
        (一)规划改造景观文化,体现出大学生创新理念
        (二)更新设施文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三)定身制作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文化,突出创新功能
    三、正确定位校园精神文化,确保校园精神文化为创新素质服务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摒弃功能性思想,构建以创新为特色的培养模式
        (二)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培育科学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三)打破共性认识的“禁锢”,提倡个性发展,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四、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创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育模式
        (一)开发多元网络教育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二)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实践
        (三)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四)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素质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2 影响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2. 1 体育公共政策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 2 体育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2. 3 体育教学管理和对学生的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因素
    2. 4 体育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
3 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3. 1 在体育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不断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3. 2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营造体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
    3. 3 构建合理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4 改变体育教学方式,建立创新型体育教师队伍
    3. 5 加强体育教学的实践环节
    3. 6 构建体育教学训练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4 结束语

(9)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4 研究的创新点
1 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1 创新能力的心理表现
        1.1.1 人的心理概述
        1.1.2 个体创新能力的心理表现
    1.2 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2.1 人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2.2 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1.3 环境因素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3.1 社会环境提供制度和氛围影响
        1.3.2 学校环境具有巨大的直接影响
        1.3.3 家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1 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的心理表现
        2.1.1 大学生创新设计的心理表现
        2.1.2 大学生创新制作过程的心理表现
        2.1.3 大学生展示创新成果时的心理表现
    2.2 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影响因素
        2.2.1 大学生创新能力核心构成元素
        2.2.2 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条件分析
    2.3 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的特点
        2.3.1 开放
        2.3.2 多样
        2.3.3 宽容
        2.3.4 “自由”
3 构建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的对策
    3.1 优化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资源
        3.1.1 加强教学实验设备的资源投入
        3.1.2 拓展快捷便利的网络化教学平台
        3.1.3 增设人文社科类和创新相关课程
        3.1.4 加强图书馆的资料查阅功能建设
        3.1.5 建设“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活动中心
    3.2 创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3.2.1 树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2.2 拓展基于学生创新的第二课堂活动
        3.2.3 营造开放、多样、自由的创新氛围
    3.3 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人际关系
        3.3.1 借助多样化科技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创新交流平台
        3.3.2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在制度上保障师生交流
    3.4 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业管理制度
        3.4.1 增加学籍管理制度的灵活度
        3.4.2 建设多元的激励创新评价制度
        3.4.3 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活动基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 实践教学仍是大学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
        1. 对实践教育的重视不够。
        2. 现场实习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管理上政策不到位, 资源不能共享。
        4. 各实践环节在实施上不能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 加强实践教育的策略
        1.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 构建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凸显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 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完善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营造校园创新氛围, 体现个性化教育理念。
        5. 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6. 完善实践管理制度, 保障实践创新教育的进行。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及路径优化[J]. 陈嘉迪,郑永扣.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D]. 谢丽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3]论认识活动在虚拟社会的重大演变[D]. 单啸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东雷抽黄排沙漏斗三维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研究[D]. 孙亚琴.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高中生化学空间能力测评研究[D]. 魏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伪全息投影技术应用实例和价值研究 ——以中学物理课《行星的运动》为例[D]. 何康平. 云南大学, 2018(01)
  • [7]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 刘欣鑫.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
  • [8]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J]. 陈正权. 中国校外教育, 2014(15)
  • [9]适合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环境研究[D]. 王敬. 中国计量学院, 2014(01)
  • [10]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 刘向军,王兆东. 江苏高教, 2013(04)

标签:;  ;  ;  ;  ;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三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