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婚青年引产常见的心理卫生状态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钦[1](2021)在《某医科大学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文中指出短期海上演练课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训练环节,是某医科大学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毕业生的必经科目。短期海上训练也是目前海上工作任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重要形式包括前期准备、海上训练行动及行动结束后休整等阶段。海上演练课程作为一种应激源,对参训学生的健康,尤其是睡眠等生活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解决短期海上演练课程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解决海上演练课程全过程对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对有效开展海上演练课程、增强训练效果、维持学生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分析某医科大学参加海上演练课程两个时期(校园准备期、海上演练期)的医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这两个时期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学生校园准备期与海上演练期睡眠质量PSQI得分及睡眠质量因子得分的差异,访谈分析参加海上课程演练医学生的睡眠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提出学生在海上演练课程不同时期提高睡眠质量的对策及建议,为参加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方向。研究方法采用自拟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情绪调节量表(CERQ),对某医科大学参加海上演练课程的医学生,分别于校园准备期及海上演练期结束当天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使用SPSS 21、SAS 9.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者列联表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双变量相关分析,了解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得分与不同时期PSQI得分及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向后:Wald法,纳入标准α=0.05,排除标准α=0.10)分析,分析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计算各危险因素的优势比(odds ratio,OR)。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采用有序Ordinal回归分析其对睡眠各因子得分的影响。焦虑、抑郁、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采用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信度分析,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采用确定性因子分析进行结构效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1名主诉海上演练期严重睡眠障碍的学生与9名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拟定访谈提纲“参加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哪种症状?”“您认为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原因有哪些?”“您认为哪些措施可以改善学生睡眠质量?”三个问题进行半开放式访谈并提取有意义的结果。研究结果1、学生校园准备期PSQI得分(6.60±2.43分)及睡眠障碍检出率(PSQI>7,29.00%)高于同龄人,短期演练行动准备阶段睡眠质量不佳。学生校园准备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为学习压力、身体疾病、焦虑、自我责难、责难他人,保护因素为理性分析。2、学生海上演练期PSQI得分(6.64±3.09分)及睡眠障碍检出率(PSQI>7,33.73%)低于危机应激事件及长远航人员,短期演练行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低于长远航。学生海上演练期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为晕船、认床经历、个人生活作息不规律、抑郁、自我责难、沉思,保护因素为接受。3、学生校园准备期与海上演练期两个时期学生睡眠质量得分无差异(χ2=2.318,P=0.128)。校园准备期与海上演练期两个时期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四个睡眠质量因子得分存在差异(P<0.05)。4、访谈结果:参加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在睡眠起始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日间功能障碍等方面。睡眠质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个人生活作息不规律、认床、晕船、遗传等因素的影响。5、睡眠质量管理对策及建议:可以通过平时睡眠课程授课、参观见学、物品准备宣讲、心理准备、心理辅导、睡眠自我管理、随队配备助眠药等改善学生睡眠质量。结论建议1、参加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较为普遍。组织者应在海上演练课程过程中对学生的睡眠质量给予高度重视。2、学生校园准备期及海上演练期的总体睡眠质量无差异,但睡眠各因子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得分存在差异。3、平时及海上演练课程全过程均应做好健康睡眠科普教育与合理落实政治思想和心理卫生工作。医学生校园准备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缓解学习压力、降低身体疾病发生率、做好出发前的准备等策略来改善睡眠质量。医学生海上演练期可以采取预防措施减轻晕船引起的不适、减轻认床烦恼、改善个人生活作息规律、随队合理配备助眠药、安眠药等策略来改善睡眠质量。
杨奕群[2](2020)在《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内在特定群体的心理健康研究中,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这与中国是外贸大国、外贸从业人员众多的实际是相脱节的。本文基于354份外贸从业人员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的总体特征及个体差异,并探讨以中美贸易战为代表的职业相关社会事件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为未来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提供建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我国贸易事业的发展背景,引出研究问题和假设。其次,对已有的,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维度、方法、量表,以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和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再次,统计分析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特征,在外贸从业人员个体层面上,研究心理健康水平在被调查者社会经济属性中的分异特征,心理健康与大五人格、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三方面心理特征因素的关系。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检验宏观社会层面上,被调查者对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心理特征-心理健康关系上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得出如下结论:(1)与全国常模(1986年、2015年)比较,当前我国外贸从业人员SCL-90总分比全国常模高出近1倍,各因子平均得分也都高于全国常模,预示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普通人平均水平,需要引起重视。(2)经样本分组和对均值的统计检验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的性别、年龄、学历、从事外贸行业时长,工作单位特征方面的单位所在城市、业务类型均与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同程度相关关系,样本中男性、年轻、低学历、行业从事时间短、单位位于广深两市、业务类型复杂多样的被调查者症状相对较强,心理健康水平低。(3)外贸从业人员个体心理特征因素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显着相关,大五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责任意识为积极关系,神经质、开放性为消极关系,神经质是核心维度;在心理弹性维度中,能力为消极关系,接受变化、控制为积极关系,接受变化是核心维度;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中,POS、DES、ANG均为积极关系,ANG是核心维度。(4)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存在“大五人格→贸易战主观感受→心理健康”,“心理弹性→贸易战主观感受→心理健康”的显着中介路径。(5)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分别起到调节效应。依据上述结果,本文建议,未来可以从关注外贸行业重大社会事件影响、建立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评估机制、心理健康知识宣讲、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提升外贸从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赵骊俊[3](2020)在《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研究》文中指出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加快迈进教育强国和学习大国队伍的进程。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人才的重任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科学研究成果也逐渐成为社会媒体所关注的重点。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日趋增加,关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情况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延安大学,榆林学院,安康学院”等十所高校的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共发放问卷593份,回收有效问卷588份,有效率99.1%。利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该地区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情况、职业压力来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整合,从当前的调查情况来看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且压力程度并不低。其中包含重度压力、中度及轻度三种程度的压力。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于主观与客观两个层面,其中又包含了7个维度。而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中高校体育教师的压力程度也有所差异,各维度的偏高压力大不相同。男性体育教师个人发展维度的压力比女性高,人际关系维度中女性较男性压力高。年龄处于31-50岁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师其重度压力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偏高压力指数最高的为教龄“<5年”的体育教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其转化和降低消极压力的能力要强于新手教师,而面对部分积极压力时,新手教师的转化能力也高于老教师。高学历的体育教师其教学与科研维度的压力指数高于其他低学历的体育教师。助教的偏高压力指数排名最高,其次是讲师。已婚体育教师的中度压力占比最高。对目前工作不是很满意的教师中男性较女性多,低职称的满意度比高职称的满意度低。“非教学性活动太多”、“缺乏教学或科研必需的器械”、“同事素质差”、“学术氛围”等问题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氛围有着一定的影响。“职称评审难度大”、“轻教学重科研”、“评审过程黑幕”等问题依然存在。“工作不被认可”、“加班时间不定”、“养老问题”“陪家人时间少”“所教科目与自身专业不符”是高校留不住高水平人才的原因之一。“组织结构不合理,办事效率低”、“工作程序繁文缛节”、“师生比,教学工作量大”、“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反复多次的无用功易使体育教师产生不良情绪。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如下建议:1.自我调节2.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3.行政与教学事务有效分离4.多元化的职称评审制度5.制定奖罚制度,避免人才流失6.树立合理的社会期望。
曹雅梦[4](2020)在《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消防员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以期为消防员心理健康促进和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量性研究分析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探索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共包括两部分:1.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量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毫州市市区所有消防救援支队中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170名消防员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2.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的类实验性研究:在前期问卷调查中心理弹性得分较低的消防员中,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70名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消防员,最终确定心理弹性得分≤65分的70名消防员进入本部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通过抛硬币法确定干预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干预组进行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正常工作和生活,不进行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价消防员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非参数秩和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2名干预组消防员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的干预效果,作为类实验性研究的评价补充。结果1.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总分为(68.09±8.56)分,其各维度的得分分别是坚韧(34.41±5.30)分、自强(23.14±2.98)分、乐观(10.54±2.16)分;自我效能得分为(28.07±5.64)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8.59±10.48)分,其各维度的得分分别是:主观支持(21.59±4.66)分、客观支持(10.61±4.61)分、对支持的利用度(6.39±2.12)分;积极应对得分为(23.12±5.42)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3.43±4.11);正性情绪得分为(31.09±6.53)分,负性情绪得分为(21.23±4.50)分。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在消防员心理弹性均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正性情绪、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消极应对均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年限是消防员心理弹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宗教信仰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共解释了 74.3%总变异景;②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各维度、应对方式各维度、正负性情绪各维度是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了 80.5%的总变异量,.其中消极应对和负性情绪对消防员心理弹性起负向影响作用。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团体心理辅导后,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干预后测量得分为(69.69±3.86)分、干预2个月后测量得分为(72.57±3.87)分,与干预前相比,心理弹性得分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消防员心理弹性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质性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消防员的自我效能、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从而提高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进一步验证方案是有效的。结论1.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以提升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并有即时性和持续性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2.基于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可在消防员心理弹性干预中推广应用,为消防员心理健康促进和职业压力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金霞[5](2020)在《天疮疮与类天疮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主要描述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问卷调查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用访谈法挖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明确诊断为天疱疮或类天疱疮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正负情绪量表(PANAS)、中文版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BQOL)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创建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纳入量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中,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14例,依据访谈提纲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及观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1量性研究1.1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的总平均分为(30.55±7.03)分,学历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年龄及有无伴发病对患者社会支持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1.2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正性情绪平均得分为(26.71±5.96)分、负性情绪平均得分为(25.38±5.61)分。正性情绪在学历水平、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年龄上存在显着差异(p<0.001)。1.3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19.24±5.85)分,生活质量在家庭收入和学历水平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1.4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①社会支持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r=0.589,P<0.001)、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251,P<0.01);②生活质量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r=-0.417,P<0.001),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641,P<0.001);③生活质量与支持的利用度呈负相关(r-0.335,P<0.001)。1.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主观支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对生活质量具有预测作用,其中主观支持与负性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正性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2质性研究通过1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对其生活质量的真实状况进行深入的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收集到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出4个主题:①疾病负担;②社交受限;③舒适改变;④知识缺乏。结论1.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情绪状态有待进一步改善,其中低学历者、低收入者、丧偶、及“年龄≥64岁”老年患者其社会支持水平及正性情绪得分显着偏低。2.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状况较差;量性结果、质性结果均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社会支持、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对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良好的预测作用。
冯文娟[6](2020)在《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豫东L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性别角色、婚姻家庭面临着崭新挑战,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不断增强。现代化意识主导下的婚姻观念与婚姻行为必然会随之改变,继而引发婚姻感受和评价的变动。作为中部农村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90后”群体,在成长经历上,大多数作为“留守儿童”被隔代照顾;婚姻市场上,男性面临严重的婚姻挤压;婚姻缔结方式上,由传统单一媒人介绍向多元化相识途径转变;在权力分配上,家庭权力从丈夫主导向夫妻平权方向发展;“女高男低”的婚配模式逐渐流行;婆媳家庭地位从“婆高媳低”向“婆低媳高”转变。中部农村地区“90后”同期群的婚姻感受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村婚姻家庭的幸福与社会稳定,然而近期以来,“80、90后成为离婚主力军”的流行话语在网络上被广泛渲染,该群体的婚姻感受究竟如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农村婚姻家庭的婚姻实践和婚姻观念是否发生变化?一系列的问题亟待回答,因此对该主题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部农村地区已婚“90后”为研究对象,以豫东L镇为调查地点,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收集资料,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超过两成的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水平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综合性的。在个体维度中,随着婚龄的增加,婚姻趋向于不满意;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婚姻更容易满意;外貌自评越高,婚姻趋向于满意。在婚际维度中,亲朋好友介绍或者自由恋爱途径缔结的婚姻比专业媒人介绍缔结的婚姻,其婚姻满意的可能性更大;性生活和谐时,婚姻满意的可能性大;理智的矛盾处理方式,婚姻趋向于满意;拥有婚前同居经历的中部农村地区“90后”对配偶满意的可能性更高;权力分配上,与丈夫掌握家庭权力或者夫妻共同掌权相比,妻子掌权,婚姻生活趋向于不满意。在家庭维度中,婆媳关系越好,婚姻满意的可能性越大;多子女家庭的夫妻婚姻感受差。基于对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从以下角度提高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水平:关注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水平;择偶过程中注重夫妻教育匹配,积极调试性生活,理性解决矛盾,家庭权力合理分配,加强夫妻之间情感交流;积极维护婆媳关系,提高家庭经济收入,维护家庭稳定,提高婚姻满意度。
周小莉[7](2020)在《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真实心理体验,为开展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2)制定针对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并验证干预方案的有效性,以期帮助胎儿异常引产妇女缓解产褥期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最终促进其心身康复。方法本课题通过质性研究了解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真实心理体验;基于质性研究结果制定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通过初步临床实验验证干预的有效性。具体如下:(1)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研究于2018年6月—10月选取杭州某妇产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3例产后门诊就诊的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3例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并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病人健康问卷(PHQ-9)为研究工具进行心理测评,通过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2)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基于应激作用过程模型,以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为干预要素,依据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体验和需求,通过文献分析及专家小组会议,拟定了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2018年12月—2019年8月对杭州市某妇产科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胎儿异常引产妇女81名随机分入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干预组在入院至引产后4周接受产褥期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结束后24小时内运用GAD-7、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创伤后成长量表(C-PTGI)评价两组妇女的焦虑、抑郁、创伤后成长水平,以探讨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1)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研究结果本研究对13例个案转录稿进行反复诠释和主题提炼,共提炼出4个主题、18个亚主题。4个主题依次为:负性心理体验与积极心理体验并存;多种因素影响产褥期妇女负性情绪;产褥期妇女的社会支持水平明显不足;产褥期支持性照护需求具有多元化特点。心理量表测量结果显示13例受访者焦虑得分2~21,平均8.56±1.26,抑郁得分1~27,平均9.06±1.03。13例受访者中有7例(53.8%)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其中轻度焦虑、抑郁5例(38.5%),中度焦虑、抑郁1例(7.7%),重度焦虑伴极重度抑郁1例(7.7%)。(2)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干预前两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焦虑、抑郁、创伤后成长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最终干预组33例,对照组3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间GAD-7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的GAD-7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GAD-7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间EPDS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的EPDS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EPDS分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间C-PTGI比较,创伤后成长(PTG)总分、人生感悟维度、新的可能性维度水平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个人力量维度、与他人关系维度、自我转变维度水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的C-PTGI分值比较,PTG总分、新的可能性维度水平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人生感悟维度、个人力量维度、与他人关系维度、自我转变维度水平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的C-PTGI总分及各维度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的心理体验不容乐观,应引起医院、社区及家庭的关注。医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存在的负性心理体验,重视积极心理体验的培养,并通过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宣教,引导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以促进其产后身心恢复。(2)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在产褥期的效果研究显示,该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杨成洲[8](2019)在《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这就是《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陈代谢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未来总是由今天的少年儿童开创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总书记也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身体健康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包含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道德与行为的发展。而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抚育角色。在中国社会结构中,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也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环境”被视为塑造个人发展的外部性力量,家庭则是儿童接触最早、接触时间最长的成长环境。因此,就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任何环境因素都比不上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会对其从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所接触大多是正面的环境,则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由于家庭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所以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和系统性的。从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而从不直接与儿童发生互动的家庭环境来看,还包括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父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制度变迁和人口转变等多重因素交织混杂使农村家庭环境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家庭经济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家庭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用于儿童发展的经济基础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加上户籍制度管理逐渐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游离出来,并前往城镇地区务工,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衍生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分离的人口现象,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三是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剧烈社会变迁引发了大量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劳动分工模式面临瓦解的风险。四是夫妻离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形式逐渐兴起,婚姻变动与人口流动引起了儿童与父母居住安排形式的变化。五是现代社会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儿童的个人发展,父母对于儿童的抚养越来越精细化,对子女发展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家庭经济压力明显上升。家庭作为社会变迁和观念变革最灵敏的感应器之一,不仅仅是观察和评判儿童在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窗口,同时自身也成变迁过程中的鲜活样本。家庭环境的变化也成为了我们反观儿童成长与发展和儿童政策效应的微型镜像。因此,研究农村儿童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中的家庭环境,以及这些家庭环境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影响儿童这一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数据的选择上,国内大多数调查数据在研究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常常将儿童的父母作为调查访问对象,从而忽略了儿童自身的自我表达机会,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调查的失真现象。本研究的调查数据,同时以儿童和父母为中心,从父母的“他者”的角度和儿童“自我”的角度进行双重审视,为研究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靠的背景信息。在研究的切入上,摈弃了已有研究中更加关注家庭背景信息对于儿童发展的直接效应的缺陷。更加注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以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在研究的思路上,通过扎实的文献梳理和理论回溯,构建了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各类指标。然后,利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调查地的家庭环境与儿童发展的现状。进而再考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资本、家庭教养方式等等)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与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公共政策的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比较理想。家庭住房自有率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家庭基础设施齐全,通电率、独立厨房拥有率、燃气开通率、自来水通水率较高。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热水器等重要生活用品得到了全面普及。家庭之外的生活设施,如超市、邮局、银行、医院、交通工具等配置也较为齐全。儿童的身体发育大多处于健康状态,儿童的BMI平均指数为17.27。大多数儿童拥有健康的营养进食状况,非健康食品的进食量较低。儿童的学业成绩与城镇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不同学科之间的成绩不均衡,英语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抑郁、孤独问题并不严重,自我认同感处于较高水平。一方面,儿童利他行为并不频繁。另一方面,儿童越轨行为并不严重。而儿童的自主行为较为突出,积极的健康交友行为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学业成就具有较大影响,但是对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明显。家庭结构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家庭结构在不同的性别、健康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的分布差异很大。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儿童,生活在父母与子女双方亲子分离的家庭中的可能性越高。另外,双亲完整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参与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第二,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单亲父亲家庭、单亲母亲家庭和双亲缺位三类非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在学业成绩方面显着落后于双亲完整家庭。在影响机制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均可解释单亲母亲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学业的差距。第三,家庭结构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抑郁感和孤独感两个方面。父母教育参与的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孤独感的差异。第四,家庭结构对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方面。父母的教育参与机制能够解释双亲缺位家庭与双亲完整家庭之间儿童利他行为与交友行为的差异。家庭资本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学业成就均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儿童的学业成就具有最大的解释力,而且家庭内部社会资本的影响明显高于家庭外部社会资本。此外,家庭资本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二,心理健康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和自我认同感均具有最强的解释力,这种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鼓励行为或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参与实现的。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来消除其影响。第三,社会行为方面。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其中,家庭社会资本对于儿童的利他行为、越轨行为、自主行为和交友行为均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儿童的越轨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业成就方面。在“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两个维度中,父母对子女的较高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均对子女学业具有正面的影响,但“情感回应”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四种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中,开明权威型和宽松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好,专制权威型和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最差。在分性别样本的中,忽视冷漠型和权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女性儿童的学业表现略好于男性。第二,心理健康方面。“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都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父母对于子女高行为要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而更高的“情感回应”则能够有效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提升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地抑制儿童的抑郁感和孤独感,显着地提升儿童自我认同感。专制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于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效应。第三,社会行为方面。相较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权威型、宽松放任型与开明权威型三种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显着抑制儿童的越轨行为,显着地增强儿童的自主行为。而宽松放任型和开明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具有显着的正面效应。父母的行为要求和情感回应在儿童的越轨行为和自主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在利他行为和交友行为方面不具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在传统男性家庭生计承担者模式走向瓦解,而基于公共物品理念、社会投资理念的新家庭抚育模式兴起的历史当口,应该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抚育环境。具体来说,一是加强儿童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儿童发展权益。从立法层面制定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基本法规,让儿童的基本需求和权利得到应有的保障。搭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以及其他相关运行和配套机制。二是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儿童发展保驾护航。探索建立一个独立的“以家庭为中心,国家、社会、家庭共担”的混合照顾体系。从而明确家庭与国家在儿童照顾中的责任分担界限,体现儿童照顾的社会性。三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从源头上减少父母外出造成的亲子分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引导农民工市民化,为农民家庭提供帮扶。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四是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对需要救助的单亲家庭做出明确的界定,考虑不同单亲家庭的困难和需求,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实施专项救助方案。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提高标准,进行差别化和人性化的救助,让单亲家庭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救助项目和内容。五是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将家庭、家教与家风有机统一起来。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中,要打破传统封建宗法观念下的家本位思想,树立新时代的新家庭观念,将家庭置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时空中,实现爱家与爱国的内在统一。六是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可以探索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等特殊的组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抚养中的特殊作用。各级政府层面,则要从政策层面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城乡基础教育的布局,积极推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发展。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要实行建档立卡,提高救助的精准度。
蒋锋[9](2019)在《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测量和改进一直是医院管理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医疗质量管理研究多集中在综合医院,对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由于精神卫生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精神专科医院面临一定的医疗质量滑坡的压力,因此,监测和改进医疗质量是精神专科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于承担急、重型精神疾病住院收治任务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而言由于精神专科医院的特殊性,综合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直接套用到精神专科医院上,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研发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国际上,针对宏观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但针对微观层面上的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适用于我国的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使用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在该板块中,首先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理论及测量指标上的研究进展,收集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测量相关的指标。邀请20名相关专业的专家或学者进行专家咨询。经过改良的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专家评价模型。该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其中,结果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614,过程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211,结构质量指标的权重为0.175。在结果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基于精神科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的疗效指数,其次是出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第二个部分是专家评价模型的应用。将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转化成三套调查表,分别为调查医院基础信息的机构调查表、调查出院患者住院病历相关临床信息的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调查出院患者住院满意度的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并通过预试验进行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本研究依托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效果第三方评估项目,开展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的专项评估,收集32所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的相关数据,使用专家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同行心目中的排序基本吻合,专家评价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均可接受。在第三个部分中,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经典医疗质量理论,以专家评价模型为起点,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其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出初始模型和饱和模型,再使用32家精神专科医院的实证数据,选定饱和模型为研究基础,剔除权重不显着的测量指标,优化得到修正模型。在修正模型中,共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各测量指标的权重较专家评价模型中的测量指标权重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过程,过程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结构显着地正向影响结果。
雷禹[10](2019)在《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医患纠纷日益增多,伤医事件频发,医师执医环境恶化,医患关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高风险领域之一。伴随新媒介快速发展以及社会日趋媒介化,医患关系不仅遭遇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与健康上海政策施行,在当前社会与数字媒介环境下,新媒介使用日趋深刻影响医患行为,健康传播范式发生转变。学术界认识到,在医患关系中,医患双方互相依赖,彼此需要,进行着密不可分的医疗活动,医患行为在助推医患关系的发展中有着非常显性的重要作用,新媒介对于医患行为影响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可以为新媒介使用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研究基础。然而,健康传播视野下的相关研究非常匮乏,缺陷比较明显。现有研究文献中,核心概念界定有待辩证;其次,不够重视平衡医患双方研究,尤其忽视新媒介使用对于医者行为的影响研究,医患行为研究框架与模式偏重患者;其三,研究方法上偏重思辨,定量研究甚少,而且主要局限于新闻报道文本分析;其四,定量研究方法运用相当单一,变量设置比较简单,不足以描述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对其行为影响的复杂状态。因此,在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影响其行为的路径与机制这一重要问题上,目前并没有事实充分的发现,以及基于事实的论证,亟待深化研究,以有切实而又系统的发现,以及据此进行深入的探索。有鉴于此,在上海市医学专家与医疗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本研究基于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上海案例研究,立足于当前新媒介发展迅捷、高度渗透并影响医患行为这一历史性大背景,聚焦于医患行为,考究重要影响因子,建构纵横交错的变量模型,以揭示新媒介使用对于医患行为的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重要影响,发掘影响产生的路径与机制,以期填补新媒介与医患行为实证研究空白,实质性地推进这一学术研究领域,为新媒介视域下改善医患关系研究,以及健康传播理论研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开展探究。在理论支撑层面,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媒介依赖理论,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与医患双方个体——患者与医者两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产生影响的机制,着重探讨此影响的路径通道、中介变量,以及调节变量对路径的作用等。在实证调查层面,本研究建立关于医患双方个体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医患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医患研究模型假设、现状发现假设、影响关系假设、影响路径假设。根据假设,本研究对新媒介使用行为、就医态度与行为、执医态度与行为等相关变量,进行维度的选择与确定,确定核心变量——自变量“新媒介使用行为”,因变量“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后两者维度分别是“参与认知度”、“信任度”、“依从度”、“尊重度”,以及“尊重度”、“信任度”、“忠诚度”、“激情度”;前者根据不同使用主体,确定患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信息依赖度”与“新媒介技术依赖度”,医者自变量维度是“新媒介依赖度”;通过征求专家意见并反复修改后,形成医患两个版本的问卷。抽样采用书面问卷与网络问卷相结合的方式,问卷发放覆盖各类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等上海医疗机构共计近30家单位。在对获取的医患数据进行清理、质量控制及信效度分析检验后,采用频数统计、交互分类、多元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一一验证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行为现状发现的系列假设,即对理论模型中相关变量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由此发现医患双方各变量本身的强弱程度、各变量与新媒介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影响各变量的个体属性因素,进而发现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各环节分别受到作用的因素,为之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影响路径与探讨影响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分析验证后发现,新媒介使用对就医行为与执医行为确实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通过影响一些中介因素继而影响到行为。另外,个体属性对影响具有调节作用。就患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就医行为”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影响就医态度,继而影响就医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就医行为。此外,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健康状况等人口学属性均会对此影响路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就医者而言,“新媒介使用行为”对于医者“执医行为”的影响作用有三条实现路径:其一,通过影响执医态度,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二,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执医行为;其三,通过影响社会支持,继而影响自我效能感,最后影响执医行为。此外,医者人口学属性中仅性别与收入对以上影响路径产生调节作用,但作用较为微弱。由影响作用实现路径分析可见:新媒介作为健康传播工具与渠道,在患者就医行为与医者执医行为干预方面,不仅潜力显着,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根据相关验证结论,本研究进行深入讨论与思考,探讨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行为的健康传播范式嬗变,探索提升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方案,探究新媒介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障碍,如新媒介造成医患认知鸿沟、医患话语权失衡,以及新媒介报道失范等,并结合影响路径相应提出利用新媒介干预医患行为的构想,进而提出提升医患素养、重建医患信任、建构医患舆论场、定位媒介角色等一系列手段的建议,为在健康传播视域下结合新媒介,规范与引导医患行为寻求现实径路,为医疗卫生等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学术参考。
二、未婚青年引产常见的心理卫生状态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婚青年引产常见的心理卫生状态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某医科大学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校园准备期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心理状况评估 |
三、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海上演练期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心理状况评估 |
三、睡眠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不同时期睡眠质量比较分析 |
一、不同时期医学生睡眠质量状况比较分析 |
二、讨论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相关质性访谈 |
一、访谈对象 |
二、访谈提纲 |
三、学生访谈结果 |
四、管理人员访谈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第五部分 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管理对策与建议 |
一、平时及海上演练课程全过程 |
二、校园准备期 |
三、海上演练期 |
四、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海上航行人员睡眠质量研究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假设 |
1.6 研究方法 |
1.6.1 大数据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健康的内涵 |
2.2 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3 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及一些量表介绍 |
2.3.1 症状自评量表 |
2.3.2 大五量表 |
2.3.3 心理弹性量表 |
2.3.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 |
2.3.5 汉密顿焦虑量表 |
2.3.6 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
2.4 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 |
2.4.1 人格特质 |
2.4.2 社会事件 |
2.4.3 生活事件 |
2.4.4 心理弹性 |
2.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2.4.6 性别 |
2.4.7 年龄 |
2.4.8 其他影响因素 |
2.5 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研究进展 |
2.5.1 学生 |
2.5.2 教师 |
2.5.3 公务员 |
2.5.4 医护人员 |
2.5.5 民航飞行员 |
2.5.6 其他特殊群体 |
2.6 文献评述 |
2.6.1 研究的群体还未能充分拓展 |
2.6.2 研究还缺乏社会事件作用于心理健康的机制探讨 |
第3章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现状特征 |
3.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3.2.1 方法 |
3.2.2 数据 |
3.3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分析 |
3.3.1 外贸从业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
3.3.2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 |
3.4 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异 |
3.4.1 性别 |
3.4.2 年龄 |
3.4.3 婚姻状况 |
3.4.4 学历 |
3.4.5 收入 |
3.4.6 从事外贸行业时长 |
3.5 心理健康水平的工作单位特征分异 |
3.5.1 工作单位所在城市 |
3.5.2 工作单位业务类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贸从业人员个人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4.2 研究数据 |
4.3 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4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
5.1 研究对象与目标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2.1 方法 |
5.2.2 数据 |
5.3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4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5 贸易战主观感受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对策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对策建议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3.1 |
附录3.2 |
附录3.3 |
附录3.4 |
附录3.5 |
致谢 |
(3)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际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概念界定 |
3.1.1 压力 |
3.1.2 职业压力(job stress或occupational stress) |
3.1.3 教师职业压力 |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 相关理论研究 |
3.2.2 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来源的研究 |
3.2.3 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
3.2.4 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5 有关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的研究 |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1.1 调查对象背景介绍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2.5 逻辑分析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的相关信息情况 |
5.1.1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性别分布情况 |
5.1.2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年龄分布情况 |
5.1.3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高校教龄分布情况 |
5.1.4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学历分布情况 |
5.1.5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职称分布情况 |
5.1.6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分布情况 |
5.1.7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收入分布情况 |
5.1.8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家庭情况 |
5.1.9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所处学校情况 |
5.1.10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情况 |
5.1.11 陕西高校体育教师从教原因分布情况 |
5.2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来源分析 |
5.2.1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程度调查情况 |
5.2.2 不同性别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3 不同年龄段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4 不同教龄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5 不同学历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6 不同职称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7 不同收入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2.8 不同家庭情况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分析 |
5.3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 |
5.3.1 主观因子 |
5.3.1.1 个人发展维度 |
5.3.1.2 人际关系维度 |
5.3.1.3 角色多元化维度 |
5.3.2 客观因子 |
5.3.2.1 教学与科研维度 |
5.3.2.2 工作负荷维度 |
5.3.2.3 评审制度维度 |
5.3.2.4 社会因素维度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自我调节 |
6.2.2 建立良好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
6.2.3 行政与教学事务有效分离 |
6.2.4 多元化的职称评审制度 |
6.2.5 制定奖罚制度,避免人才流失 |
6.2.6 树立合理的社会期望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消防员的心理状况 |
1.2 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关系 |
1.3 心理弹性相关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 |
3.1 心理弹性 |
3.2 团体心理辅导 |
4 理论依据 |
4.1 心理弹性框架模型 |
4.2 理论框架 |
5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毫州市消防员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研究对象 |
3.1 纳入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工具 |
4.2 研究步骤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原则 |
7 结果 |
7.1 消防员一般资料状况 |
7.2 消防员心理弹性状况 |
7.3 消防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状况 |
7.4 消防员社会支持状况 |
7.5 消防员应对方式状况 |
7.6 消防员正负性情绪状况 |
7.7 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7.8 消防员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正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
7.9 消防员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8 讨论 |
8.1 消防员心理弹性水平偏低 |
8.2 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
9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在消防员中的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设计 |
3 研究对象 |
4 干预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工具 |
4.2 干预方案 |
4.3 干预方法 |
4.4 资料收集方法 |
4.5 资料分析 |
5 质量控制 |
5.1 干预过程质量控制 |
5.2 质性访谈质量控制 |
6 伦理原则 |
7 结果 |
7.1 干预后量性结果分析 |
7.2 干预后质性访谈结果分析 |
8 讨论 |
8.1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心理弹性水平 |
8.2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自我效能 |
8.3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积极情绪 |
8.4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社会支持 |
8.5 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可提高消防员的积极应对方式 |
9 小结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建议 |
2.1 创新性 |
2.2 局限性 |
2.3 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理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天疮疮与类天疮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天疱疮、类天疱疮的流行病学 |
1.1.2 天疱疮、类天疱疮的治疗与护理现状 |
1.1.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1.1.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情绪状态的研究现状 |
1.1.5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
1.1.6 天疱疮、类天疱疮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操作性定义 |
3.1 天疱疮 |
3.2 类天疱疮 |
3.3 社会支持 |
3.4 情绪状态 |
3.5 生活质量 |
4 理论依据与理论框架 |
4.1 理论依据 |
4.1.1 情绪ABC理论 |
4.1.2 社会支持缓冲模式理论 |
4.2 理论框架 |
5 研究技术路线 |
一、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现状及关系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的计算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资料收集 |
2.2.3 资料分析 |
2.3 质量控制 |
2.3.1 课题设计阶段 |
2.3.2 资料收集阶段 |
2.3.3 数据分析阶段 |
2.4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 |
3.2.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学历水平因素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 |
3.2.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个人婚姻状况因素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 |
3.2.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家庭月收入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 |
3.2.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年龄因素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 |
3.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的情绪状态状况 |
3.3.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学历水平因素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 |
3.3.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个人婚姻状况因素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 |
3.3.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家庭月收入因素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 |
3.3.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年龄因素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 |
3.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 |
3.4.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一般资料变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
3.4.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 |
3.5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6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二、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工具 |
2.2.2 资料的收集 |
2.2.3 半结构式访谈 |
2.3 质量控制 |
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 |
3.1 主题一疾病负担 |
3.1.1 症状负担 |
3.1.2 情绪负担 |
3.1.3 治疗负担 |
3.2 主题二体像受损 |
3.2.1 身体隐私暴露 |
3.2.2 正常社交受限 |
3.2.3 正常工作受限 |
3.3 主题三舒适改变 |
3.3.1 正常饮食受限 |
3.3.2 自理能力受限 |
3.3.3 睡眠模式紊乱 |
3.4 主题四知识缺乏 |
3.4.1 担心疾病传染 |
3.4.2 遵医行为不良 |
3.4.3 疾病不确定感 |
讨论 |
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与一般资料变量分析 |
1.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学历水平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
1.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个人婚姻状况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
1.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家庭月收入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
1.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年龄因素对其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
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情绪状态一般资料变量分析 |
2.1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学历水平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分析 |
2.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婚姻状况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分析 |
2.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家庭月收入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分析 |
2.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年龄因素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分析 |
3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
3.1 一般资料变量对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3.2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中文版ABQOL描述性分析 |
4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 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社会支持与情绪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 |
6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6.1 研究的创新性 |
6.2 局限性 |
7 思考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1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的流行病学 |
1.1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流行地域 |
1.2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疾病死亡率及复发率高 |
1.3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并发症及伴发病多 |
1.4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需要系统治疗与护理 |
2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的负担沉重 |
2.1 皮损症状严重 |
2.2 治疗副作用重 |
2.3 负性情绪较重 |
2.4 睡眠模式紊乱 |
2.5 蛋白营养失衡 |
3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测评工具 |
3.1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
3.2 中文版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BQOL) |
3.3 简明健康调查问卷36项(SF-36)及其他普适性健康调查表 |
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个人简介 |
1. 个人信息 |
2.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豫东L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婚姻 |
1.2.2 婚姻满意度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第2章 理论基出与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
2.2 研究框架与研究假设 |
2.2.1 研究框架 |
2.2.2 研究假设 |
2.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3.1 资料来源 |
2.3.2 研究方法 |
第3章 中部农村地区“90后”已婚群体基本情况分析 |
3.1 调查区域概况 |
3.2 中部农村地区“90后”已婚群体的基本特征 |
3.2.1 个体特征 |
3.2.2 婚际特征 |
3.2.3 家庭特征 |
3.3 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状况 |
3.3.1 配偶满意度 |
3.3.2 婚姻生活满意度 |
第4章 婚姻满意度与个体、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1 婚姻满意度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1.1 婚姻满意度与教育水平 |
4.1.2 婚姻满意度与婚龄 |
4.1.3 婚姻满意度与外貌自评 |
4.2 婚姻满意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4.2.1 婚姻满意度与婆媳关系 |
4.2.2 婚姻满意度与婚前家庭条件 |
4.2.3 婚姻满意度与户籍匹配 |
4.2.4 婚姻满意度与子女数目 |
第5章 婚姻满意度与婚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1 婚姻满意度与夫妇年龄差、教育匹配的相关性分析 |
5.1.1 婚姻满意度与夫妇年龄差 |
5.1.2 婚姻满意度与教育匹配 |
5.2 婚姻满意度与婚前交往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2.1 婚姻满意度与结识途径 |
5.2.2 婚姻满意度与婚前同居、未婚先孕 |
5.3 婚姻满意度与婚后生活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5.3.1 婚姻满意度与性生活和谐程度 |
5.3.2 婚姻满意度与矛盾处理方式 |
5.3.3 婚姻满意度与权力分配 |
第6章 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的Logistic模型分析 |
6.1 二元Logistic模型介绍与变量选择 |
6.1.1 二元Logistic模型介绍 |
6.1.2 变量选择与赋值 |
6.2 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分析 |
6.2.1 控制变量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2.2 个体因素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2.3 婚际因素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2.4 家庭因素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3 研究假设验证 |
6.3.1 个体因素 |
6.3.2 婚际因素 |
6.3.3 家庭因素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美貌在婚姻中的“溢价效应” |
7.1.2 自由恋爱与理智处理矛盾有助于婚姻满意度提高 |
7.1.3 婚前同居与性生活和谐显着改善婚姻满意水平 |
7.1.4 “女高男低”模式比例增加但对婚姻满意水平影响式微 |
7.1.5 婆媳关系对婚姻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总体设计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第一部分: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的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过程 |
2.4 研究结果 |
2.5 讨论 |
3 第二部分: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效果研究 |
3.1 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拟定 |
3.2 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干预方案的初步验证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4.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胎儿异常孕产妇支持性照护需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数据与方法 |
1.4.1 研究数据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家庭与家庭环境 |
2.1.2 少儿(人口)与少儿(人口)发展 |
2.2 家庭环境的内涵与分类 |
2.2.1 家庭环境的内涵及其界定 |
2.2.2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衡量 |
2.3 少儿人口发展的主要领域 |
2.3.1 身体方面的发展 |
2.3.2 认知方面的发展 |
2.3.3 心理与情感健康的发展 |
2.3.4 自我发展与社会行为发展 |
2.4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研究 |
2.4.1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焦点议题 |
2.4.2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3 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4 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4.5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2.5 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基础 |
2.5.1 家庭作为多层环境中的一环——生态系统理论 |
2.5.2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家庭系统理论 |
2.5.3 双亲作为少儿抚育的中心——“双系抚育”观点 |
2.5.4 家庭作为少儿社会化的场所——结构功能理论 |
2.5.5 少儿作为家庭投资品——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 |
2.5.6 家庭与少儿的共变——家庭生命历程发展理论 |
2.5.7 总结与文献评述 |
3.理论分析与研究体系构建 |
3.1 家庭环境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1.1 家庭环境的综合性构建 |
3.1.2 家庭结构的指标构建 |
3.1.3 家庭资本的指标构建 |
3.1.4 家庭教养方式的指标构建 |
3.2 少儿人口发展的理论分析与构建 |
3.2.1 少儿的学业成就 |
3.2.2 少儿的心理健康 |
3.2.3 少儿的社会行为 |
4.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4.1 少儿的基本情况 |
4.1.1 少儿的个体特征 |
4.1.2 少儿的监护人特征 |
4.1.3 少儿的家庭生活状况 |
4.1.4 少儿的社区与邻里关系 |
4.2 少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
4.2.1 少儿的身高与体重 |
4.2.2 少儿的营养进食状况 |
4.2.3 少儿的疾病与住院状况 |
4.2.4 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 |
4.3 少儿的学业发展状况 |
4.3.1 少儿的学业成绩 |
4.3.2 少儿的学业经历 |
4.3.3 少儿的上学条件 |
4.3.4 少儿的日常时间安排 |
4.4 少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
4.5 少儿的社会行为状况 |
4.6 本章总结 |
5.家庭结构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5.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模型选择 |
5.2 家庭结构的分布与特征 |
5.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5.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5.3 家庭结构与父母的教育参与 |
5.4 实证分析 |
5.4.1 家庭结构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5.4.2 家庭结构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5.4.3 家庭结构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5.5 本章总结 |
6.家庭资本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6.1.1 变量选取 |
6.1.2 模型选择 |
6.2 实证分析 |
6.2.1 家庭资本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6.2.2 家庭资本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6.2.3 家庭资本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6.3 本章总结 |
7.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
7.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7.1.1 变量选取 |
7.1.2 模型选择 |
7.2 家庭教养方式的分布与特征 |
7.2.1 在不同少儿人口属性间的分布 |
7.2.2 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间的分布 |
7.3 实证分析 |
7.3.1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学业成就的影响 |
7.3.2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
7.3.3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
7.4 本章总结 |
8.综合性分析与讨论 |
8.1 不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与讨论 |
8.1.1 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本 |
8.1.2 家庭结构与家庭教养方式 |
8.1.3 家庭资本与家庭教养方式 |
8.2 家庭环境对少儿人口影响的总结与讨论 |
8.2.1 家庭居住安排(家庭结构)的影响 |
8.2.2 家庭社会经济环境(家庭资本)的影响 |
8.2.3 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
8.3 本章总结 |
9.家庭环境与少儿人口发展的政策性建构 |
9.1 家庭分工抚育模式转向 |
9.1.1 传统家庭少儿抚育模式走向多元化 |
9.1.2 .新家庭少儿抚育模式的启示 |
9.2 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少儿抚育环境 |
9.2.1 以“家庭为中心”的单一化育儿环境 |
9.2.2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育儿环境 |
9.3 政策实践与具体建议 |
9.3.1 加强少儿福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保障少儿人口发展权益 |
9.3.2 从“社会救助”转向“社会投资”,为少儿发展保驾护航 |
9.3.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减少父母外出导致的亲子分离 |
9.3.4 完善单亲家庭社会救助制度,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
9.3.5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与亲人相亲相爱 |
9.3.6 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多方联动协同的育人机制 |
9.4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医疗质量评价在精神卫生领域中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精神卫生领域医疗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五节 统计方法 |
第六节 技术路线 |
第七节 质量控制 |
第四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开发的一般步骤 |
第二节 评价框架的选择 |
第三节 候选指标池的发展 |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主观权重的确定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一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二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的实施 |
第四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现场调查结果 |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专家评价模型的测量结果 |
第七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评价专家评价模型的评价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PLS-SEM建立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
第二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步骤 |
第三节 PLS-SEM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数中的应用 |
第四节 PLS-SEM中的阶层成分模式 |
第五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的实证评价模型 |
第六节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实证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一节 外部权重系数检验 |
第二节 路径系数检验 |
第三节 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的检验 |
第四节 修正模型的其他检验 |
第八章 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修正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一节 综合评价结果排序 |
第二节 修正模型综合评价结果的聚类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 |
第五节 未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住院病案首页 |
附录2 第一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
附录3 第二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
附录4 第二Plus轮改良德尔菲法征求意见问卷 |
附录5 层次分析法征求意见问卷 |
附录6 机构调查表 |
附录7 患者调查表(医生部分) |
附录8 患者调查表(患者部分) |
附录9 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 |
基金资助 |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实意义 |
三、研究理论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径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要研究问题 |
三、研究路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篇章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运用模型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四、定量分析法 |
五、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第五节 创新性与可行性 |
一、研究创新性 |
二、研究可行性 |
第六节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健康传播 |
一、概念范畴 |
二、历史演进 |
三、理论框架 |
第二节 医患行为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范式 |
三、行为沟通模式 |
四、医患行为量表 |
第三节 媒介与医患 |
一、历史与发展 |
二、框架与文本 |
三、作用与影响 |
四、成因与对策 |
第四节 文献评析 |
一、研究视角 |
二、理论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框架 |
一、媒介系统依赖理论 |
二、计划行为理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维度的选择 |
一、新媒介依赖度的概念 |
二、医患行为的定义 |
三、医患行为的维度 |
第四章 医患新媒介感知模式实证调查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采集 |
一、样本选取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问卷编制 |
一、变量的选取 |
二、研究量表标度的选择 |
三、患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
四、医者量表纬度构建与编制 |
五、已有量表的参考与选择 |
六、问卷设计与修整 |
第三节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一、患者理论模型修正 |
二、患者研究假设建立 |
三、医者理论模型修正 |
四、医者研究假设建立 |
第五章 数据质量评估与统计 |
第一节 数据统计与整理 |
一、患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
二、医者数据的整理与质量控制 |
第二节 CR值的计算与判定 |
一、患者数据的CR值判定 |
二、医者数据的CR值判定 |
第三节 探索性因子分析 |
一、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
二、患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及结果 |
三、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
四、医者数据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四节 信度分析 |
一、患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
二、医者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五节 效度分析 |
一、患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
二、医者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六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医患行为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医患双方样本构成分析 |
一、患者基本情况 |
二、医者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医患双方新媒介使用习惯分析 |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
二、患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与渠道 |
四、医者新媒介使用时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三节 医患新媒介信任度分析 |
一、患者新媒介信任度 |
二、患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者新媒介信任度 |
四、医者新媒介信任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四节 医患新媒介依赖度分析 |
一、患者新媒介依赖度 |
二、患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者新媒介依赖度 |
四、医者新媒介依赖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五、医患新媒介依赖度与新媒介信任度关系分析 |
第五节 医患双方自我效能感分析 |
一、患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
二、患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者自我效能感程度 |
四、医者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五、医患自我效能感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
第六节 医患双方社会支持分析 |
一、患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
二、患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者社会支持获得程度 |
四、医者社会支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五、医患社会支持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
第七节 就医现状与执医现状 |
一、医患态度与意向现状 |
二、医患态度与意向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三、医患态度与新媒介变量相关度 |
四、医患行为现状 |
五、医患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八节 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现状 |
一、新媒介视域下医患行为感知 |
二、医患行为和谐度 |
三、患者就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
四、医者执医现状发现假设验证一览 |
第七章 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一节 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
一、患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
二、患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
第二节 患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
第三节 患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
第四节 患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
五、健康状况的影响 |
六、新媒介信任度的影响 |
第五节 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验证 |
一、医者结构方程模型图 |
二、医者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度 |
第六节 医者影响关系假设的验证 |
第七节 医者影响路径假设的验证 |
第八节 医者影响的调节变量的验证 |
一、性别属性的影响 |
二、年龄属性的影响 |
三、学历属性的影响 |
四、收入属性的影响 |
五、职称的影响 |
六、新媒介信任度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探析 |
一、医患行为及其和谐度的现实印证 |
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影响医患行为的路径确定 |
三、医患行为影响路径中变量的相关性确认 |
第二节 讨论与思考一:新媒介冲击下医患沟通的健康传播范式的嬗变 |
一、新媒介的冲击:医患受众习惯与传受渠道发生转变 |
二、文化碰撞与交融:健康传播范式遭遇困境与冲突 |
三、“微”变革与元创新:医患沟通健康传播模式发生转换与重构 |
第三节 讨论与思考二: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医患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方案 |
一、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就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
二、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对其执医行为影响路径畅通度的提升 |
第四节 讨论与思考三:新媒介“人际网络”中医患行为的沟通噪音 |
一、医患认知鸿沟 |
二、医患信任降低 |
三、医患话语权失衡 |
四、媒介报道失范 |
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健康传播范式转换下医患行为和谐度提升的现实径路 |
一、提升医患个体素养 |
二、重建医患信任关系 |
三、建构医患话语舆论场 |
四、准确定位媒介角色 |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设计的不足与展望 |
二、研究测量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项目 |
致谢 |
附录一: 患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
附录二: 医者新媒介使用行为(新媒介依赖度)量表 |
附录三: 患者就医态度量表 |
附录四: 患者就医行为意向量表 |
附录五: 患者就医行为量表 |
附录六: 医者执医态度量表 |
附录七: 医者执医行为量表 |
附录八: 医患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九: 医患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附录十: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患者使用) |
附录十一: 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医者使用) |
四、未婚青年引产常见的心理卫生状态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医科大学海上演练课程医学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D]. 王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外贸从业人员心理健康及个体差异 ——中美贸易战主观感受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D]. 杨奕群. 中山大学, 2020(09)
- [3]陕西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压力研究[D]. 赵骊俊. 延安大学, 2020(12)
- [4]基于框架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消防员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D]. 曹雅梦. 郑州大学, 2020(02)
- [5]天疮疮与类天疮疮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张金霞. 郑州大学, 2020(02)
- [6]中部农村地区“90后”婚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豫东L镇的实证研究[D]. 冯文娟.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胎儿异常引产妇女产褥期心理体验及干预研究[D]. 周小莉. 浙江大学, 2020(02)
- [8]家庭环境对农村少儿人口发展的影响 ——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的调查与分析[D]. 杨成洲.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省级精神专科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蒋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10]健康传播视域下新媒介使用对医患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上海案例研究[D]. 雷禹.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