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正交多址接入,时分NOMA,吞吐量,功率分配
下行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严杰,宋荣方[1](2019)在《多载波多用户下行NOMA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5G的候选技术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了以系统吞吐量优化为目标的多载波多用户NOMA系统下行链路的资源分配问题。在该问题的求解中,为了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子载波间采用线性注水算法,迭加用户间采用分数阶功率分配算法。同时,考虑了远近用户数目不等场景下能够调度更多的用户,在NOMA传输方案设计中引入时分的概念,将整个时间段t分为两个时隙,在不同时隙内实现不同远近用户分组的动态配对方案,从而在保证用户公平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子信道资源,实现系统吞吐量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于传统NOMA和OFDMA,提出的方法可以在相同的发射功率情况下传输更多的比特数。(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熊菊,苏泳涛,吉凯[2](2019)在《基于OPNET的卫星通信系统下行干扰建模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多波束天线旁瓣带来的小区间同频干扰是卫星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多波束天线旁瓣带来的干扰问题,首先,在系统频率规划和下行同频干扰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下行同频干扰模型;其次,根据ITU-R S.672-4建议书给出的天线辐射特性设计卫星单波束天线模型;然后,根据单波束天线模型以及多波束天线覆盖地面的要求,通过几何分析运算得到多波束天线的覆盖参数;最后,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利用ema编程机制对卫星单波束天线建模,并通过位于同一经线上间隔1.2°的109个移动数据接收器的移动统计,得到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下,东、西经80°且南、北纬64.8°的矩形区域内,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以及7小区同频和3色复用方式下的下行同频干扰特性.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建模方案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下任意经纬度的载干比和全网的载干比强度图.(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9年11期)
曹德军,张友树,张耀,戴传强,梁刚[3](2019)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下行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2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扩张管微创系统通道(Quadrant通道)下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4月间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25例在可扩张Quadrant通道下行椎管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术(MIS-TLIF),33例行传统后路开放手术(OPEN-TLIF)。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史、术前滑脱程度、VAS、JOA评分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滑脱移位程度、滑脱复位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术后无神经根损伤、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两组病人均获随访13~19月,平均随访14.3月。MIS-TLIF较OPEN-TLIF术中出血量少[(230.0±75.2)mL比(350.0±98.7)m L]、术后引流量少[(125.3±29.5)mL比(210.0±39.4)mL]、术后下地时间短[(2.1±0.7)d比(8.3±0.9)d]、手术时间长[(154.3±31.5)min比(107.0±30.5)min],术中射线透视次数多[(18.1±2.3)比(5.4±1.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ODI评分较术前低(P<0.05)。MIS-TLIF较OPEN-TLIF术后1 d、3 d、2周、3月VAS评分及术后2周、3月ODI评分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2周、末次访问的滑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及术后出血、缓解短中期疼痛方面更具有优势,而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方面劣于OPEN-TLIF。结论经扩张Quadrant通道下T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但需接受较多射线照射,手术时间较长。(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郑宝文,谭力波,张俊杰,熊雪钧[4](2019)在《服务于异构系统的TCP下行高速切片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工控领域面临着愈发严峻的安全形势。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工控处理器引入拟态安全TOE。拟态安全TOE需要对3路异构处理器的TCP下行数据等长切片,而TOE接收的3路异构处理器下行数据存在时间和帧长差异问题,这极大影响了切片模块的性能。提出了事件驱动的高速切片机制,减少切片模块对系统通信的延迟;通过基于指针的环形链表缓存等长切片值,可以匹配处理器间898μs左右的时延差异。实验表明TCP下行的切片速率832.148 Mbps,满足异构系统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郭慧,杨少川,张松炜,王毅[5](2019)在《多用户FDD大规模MIMO下行系统能效功率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用户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下行系统,从绿色通信角度出发,研究了能效准下基站训练序列信号和有效数据信号的功率分配问题。首先,利用大维随机矩阵理论,推导得出能效目标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基于此,采用高发射信噪比条件,将原始的非凸分式问题转化为拟凹问题。进而,证明了全局最优功率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并发现最优导频功率和数据功率之比为常数,且该常数仅由系统用户数、导频长度以及信道相干时长所决定。利用该关系式,获得最优功率的闭合形式解,并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迭代优化算法。最后,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对所提功率分配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不同系统参数(如天线数、用户数、电路功耗等)对系统最优能效性能的影响,同时可以看到通过少量的迭代次数便可收敛到稳定点。(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许诺[6](2019)在《重点监控“重灾区”神经系统大品种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1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其中,奥拉西坦、前列地尔、神经节苷脂、磷酸肌酸钠、依达拉奉、鼠神经生长因子、小牛血清去蛋白、脑苷肌肽、丹参川芎嗪、桂哌齐特等20个药品被列入本次目录清单。近年来,这20个大品种一直是国内临(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9-07-08)
邓世勇[7](2019)在《高铁隧道内LTE FDD系统上下行受限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铁隧道内LTE FDD系统设计过程中有的设计认为LTE FDD为下行受限系统,有的设计认为LTE FDD为上行受限系统,为理清LTE FDD系统的上下行受限问题,有必要对LTE FDD系统上下行链路平衡进行详细研究,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LTE FDD系统以及LTE-R系统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本文从LTE FDD系统底层结构出发,结合设计规范、产品标准的相关指标以及无线通信传播理论,对LTE FDD系统的上下行链路平衡进行详细推导,从而得出LTE FDD为上行受限系统的结论,供设计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李安艺[8](2019)在《NB-IoT系统窄带物理下行信道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作为一种授权频谱的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因其大部分沿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而使网络部署的成本低,并适用物联网业务范围最广,进而深受物联网行业的青睐。为了保障收发两端正常通信,物理层需要正确地发送与接收下行信道所传输的数据,特别是承载控制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NPDCCH)和承载系统消息、寻呼等下行数据信息的窄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Narrowb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NPDSCH)。本论文针对产业类重大专项“NB-IoT物联网终端SOC开发及应用”的研发需求,主要对NB-IoT系统物理层的NPDCCH和NPDSCH两个下行信道进行研究,并重点对终端解码过程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为了提高NB-IoT终端在信道环境未知的情况下解码下行数据的性能,本文根据NPDCCH与NPDSCH重复传输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偏移距离加权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该算法主要将终端接收到的频域符号与实际调制符号估计值之间的欧氏距离,作为最大比合并算法的加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支路解码方案,所提合并算法在性能上提高了2~2.5dB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更加接近于理想状态下的最大比合并算法;而在计算复杂度方面,算法执行次数较高,但整体复杂度仍维持在线性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2.当NPDCCH搜索空间时域范围大于16时,终端采用穷举搜索算法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的计算复杂度较大,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检测的低复杂度盲检测算法。该算法主要利用NPDCCH重复周期内重复传输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剔除搜索空间中无效数据,进而缩小终端的盲检测范围。仿真结果显示,相比于穷举搜索算法,相关检测算法在两个相关阈值的合理配置下,其计算复杂度可至少降低75%,但并不影响检测性能。3.结合所提出的检测算法,本文对NPDCCH与NPDSCH收发端信号处理过程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实现。同时对接收端合并模块以及NPDCCH盲检测模块的DSP实现性能和资源消耗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在项目实现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亢成[9](2019)在《5G系统中下行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超大容量”、“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成为当下移动通信的主流趋势。目前诸多企业例如:华为、爱立信、叁星都已步入了5G系统商用部署的相关测试阶段。随着大规模天线、先进编码调制、超密集组网以及高频段无线传输等一系列5G新技术的提出,相关技术难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增强移动宽带5G终端模拟器”项目,按照5G协议标准,针对5G系统下行接收端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部分,进行了相关算法研究与仿真,并采用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多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结合的基带处理平台进行实现验证。主要的创新之处与工作内容如下:1.论文对5G系统中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DMRS)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研究和性能分析,选用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算法与一阶线性插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FPGA方案的设计。2.论文分析并介绍了传输分集和空分复用两种多天线传输模式,重点对空分复用模式下的信号检测算法展开研究。结合多天线技术与项目实际需求,提出一种空分复用模式下采用格基约减辅助的球形译码检测算法进行FPGA实现。3.根据项目中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后数据需要FPGA与多核DSP协同处理的要求,设计并调测了基于串行高速接口(Serial Rapid Input Output,SRIO)的处理器间数据交互方案,以此贯通5G下行基带处理链路。4.测试结果表明,在100M系统带宽下处理单个子帧数据,基带平台完成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流程所需的时间为0.8925ms;信号检测后EVM(Error Vector Magnitude,误差向量幅度)均值结果为2.64%,峰值结果为8.77%;并且所选FPGA芯片的资源消耗率为41%,能够满足现阶段项目测试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和改进了5G下行信号检测算法,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对该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同时借助ModelSim功能仿真和Chipscope上板测试方案的正确性;最终通过时序分析和资源消耗验证方案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汪苹[10](2019)在《下行MISO无线系统中基于时间反演的保密容量提升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信道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播性引起信号延时、衰减以及泄露等问题已成为许多研究机构与学者进行无线通信安全研究时正在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密钥的加密算法依赖于计算复杂度,无法满足第五代通信系统的要求。而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无线信道的固有特性使安全问题在最底层解决,具有普适性、可计算以及易实现等特点。物理层安全技术中,如何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保密容量是物理层安全研究的核心问题。时间反演技术可以自动收集散落在各个多径上的信号能量并在期望用户处相干迭加,从而实现信号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同步聚焦。因此时间反演技术在物理层安全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下行MISO无线系统中基于时间反演的保密容量提升方法研究,主要创新性工作内容为:第一,无线通信在自由空间中传输信号时,信号面临着被非法窃听的风险。为提升保密容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技术,采用波束赋形技术优化的安全传输策略。该策略基于多用户MISO窃听信道模型,把最大化保密容量作为多用户通信准则,同时考虑信道状态与天线间相关性。首先,基站利用波束赋形技术针对期望用户发射信号,此时信号在合法信道传输方向上增强;其次,基站的信号于发送前皆需通过时间反演腔,且它每次仅仅处理单个特定的信道。理论研究与仿真数据显示:该策略的保密容量更高,误比特率更低。第二,采用人工噪声的安全传输策略会额外消耗能量,将会缩短整个系统的生存周期。为提升系统的保密容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技术,采用信息与能量同时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Energy Transfer,SWIET)技术优化的安全传输策略。该策略将系统建模为无线信道模型,发送探测脉冲提取信道信息。首先,在多用户MISO下行系统中,发送方对信号进行时间反演处理;其次,采用零空间人工噪声法,此时会额外消耗能量,因此引入SWIET技术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改善系统的安全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保密容量更高,信息泄露量更少。(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下行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卫星多波束天线旁瓣带来的小区间同频干扰是卫星通信系统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多波束天线旁瓣带来的干扰问题,首先,在系统频率规划和下行同频干扰产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到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下行同频干扰模型;其次,根据ITU-R S.672-4建议书给出的天线辐射特性设计卫星单波束天线模型;然后,根据单波束天线模型以及多波束天线覆盖地面的要求,通过几何分析运算得到多波束天线的覆盖参数;最后,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利用ema编程机制对卫星单波束天线建模,并通过位于同一经线上间隔1.2°的109个移动数据接收器的移动统计,得到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下,东、西经80°且南、北纬64.8°的矩形区域内,卫星多波束天线的辐射特性以及7小区同频和3色复用方式下的下行同频干扰特性.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建模方案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卫星多波束天线覆盖下任意经纬度的载干比和全网的载干比强度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行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严杰,宋荣方.多载波多用户下行NOMA系统的资源分配算法[J].电信科学.2019
[2].熊菊,苏泳涛,吉凯.基于OPNET的卫星通信系统下行干扰建模与仿真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
[3].曹德军,张友树,张耀,戴传强,梁刚.可扩张管微创系统下行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滑脱25例[J].安徽医药.2019
[4].郑宝文,谭力波,张俊杰,熊雪钧.服务于异构系统的TCP下行高速切片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技术.2019
[5].郭慧,杨少川,张松炜,王毅.多用户FDD大规模MIMO下行系统能效功率分配算法[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
[6].许诺.重点监控“重灾区”神经系统大品种下行[N].医药经济报.2019
[7].邓世勇.高铁隧道内LTEFDD系统上下行受限问题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9
[8].李安艺.NB-IoT系统窄带物理下行信道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9].亢成.5G系统中下行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9
[10].汪苹.下行MISO无线系统中基于时间反演的保密容量提升方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