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重态激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从头算,第一性原理,量子化学,电子结构
单重态激子论文文献综述
臧行[1](2018)在《有机分子聚集体中单重态激子分裂动力学过程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煤、石油、天然气和最近发现的页岩气等化石燃料被认为是目前最经济的能量来源。然而,化石燃料是一种有限的资源,随着储量的降低,其成本会急剧增加;而且长期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急需找到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球上的生命自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相对于人类历史,太阳能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宝库,利用太阳能发电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值得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关键器件就是太阳能电池,在众多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生产、可柔性化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有机太阳能电池存在能量转化效率偏低的缺点,这使得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特定有机材料中的单重态分裂过程(Singlet Fission,SF)可将光激发产生的单重态激子转变成一对叁重态激子,原则上能实现超过100%的量子产率,可以帮助传统太阳能电池突破能量转化效率极限。为了进一步发展单重态激子分裂效应的实际应用,人们最近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研究。但是人们对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机理、分子聚集效应对激子分裂效率的影响、叁重态激子对如何分离成独立的叁重态激子等问题还存在许多争议。本论文从理论计算角度出发,结合电子结构计算方法与量子动力学方法,就激子离域效应以及分裂路径之间的量子干涉效应对单重态激子分裂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模拟与对实际分子体系的计算,为设计高效的单重态激子分裂材料提供了 一些理论方面的指导。论文的具体内容由以下六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对整体背景进行了介绍,首先对常见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了介绍,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其相应工作的原理。之后介绍了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效率的肖克利-奎伊瑟极限,包括其基本理论假设与推导过程;并且对突破传统效率极限的太阳能电池种类进行了总结,对利用多激子产生性质来提高光电能量转化效率的原理进行了介绍:最后介绍了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发生的条件、机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量子化学、量子动力学计算方法,以及聚集体中的透热态模型参数的计算。在量子化学方法中,首先从薛定谔方程出发,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的框架下介绍了基于波函数的哈特里-福克方法,和基于电子密度的密度泛函理论及其相应的科恩-沈吕九方程与常见的交换相关能量泛函形式。在分子聚集体模型中,介绍了计算透热态能量(位能)、耦合值以及谱密度的常用方法。之后对量子动力学计算方法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全量子动力学和混合量子-经典动力学两种计算方法,随后介绍了本文中使用的含时波包扩散量子动力学方法的详细推导过程。本章最后介绍了本文使用到的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包。第叁章我们利用包含电声耦合效应在内的含时波包扩散方法,在理论上研究了有机分子聚集体中的激子离域程度及分子间电荷转移(ChargeTransfer,CT)中间态对单重态激子裂分效率的影响,通过调节包含电荷转移态在内的激子模型中的参数,分析了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各项因素起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电荷转移中间态对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影响巨大,而且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直接的和包含电荷转移态的间接单重态激子分裂路径之间的量子干涉效应。对于只考虑单重态激子与叁重态激子对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情况,发现单重态激子之间本身的激子-激子耦合可以使单重态激子布居在空间上传播,也可以使单重态激子在空间发生相干,这两个作用的竞争结果导致单重态激子分裂速率只有在特定的激子-激子耦合值下才有最大值。同时发现叁重态激子对之间的耦合会降低单重态激子分裂速率。这个研究工作的主要意义是给出了聚集体中激子离域效应对单重态激子分裂产生影响的物理图像。第四章研究了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激子分裂路径之间的量子干涉效应。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发现单重态激子之间的耦合值符号会对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的量子干涉行为产生显着影响,这与传统的J-/H-型聚集体对聚集体发光效率的影响类似。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的量子干涉还取决于单重态激子和叁重态激子对之间的耦合值符号,对此我们仔细研究了这个物理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这个研究将传统的J-/H-型聚集体概念引入到对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的理解,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材料的实际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五章是对并五苯分子聚集体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利用电子结构理论方法构造有效的模型哈密顿量,以及含时波包扩散方法进行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并五苯中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的量子干涉行为。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如何通过调节聚集体形貌来调节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中的量子干涉性质。这项研究基于实际分子体系的计算,可以用来指导和设计具有优良单重态激子分裂性质的材料。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总结,并对目前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7)
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2](2018)在《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烯掺杂的混合薄膜,并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及其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叁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对所有的发光衰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激子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速率常数.根据每种材料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计算了混合薄膜中红荧烯分子的平均间距.实验发现:红荧烯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具有量子隧穿的特点,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指数下降规律.上述结果符合电荷转移模型的特征,可作为支持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证据,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的微观图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8年04期)
任晓伟[3](2017)在《红荧烯分子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简称激子裂变)进行研究,激子裂变已成为有机电子学中热门的研究领域。现阶段,对激子裂变的研究主要在有机光伏器件上,能发生激子裂变的有机材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敏化剂,能够大幅度提升有机光伏器件的量子效率。由于在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中,有机材料吸收一个光子后被激发,产生一个具有高能量的S1态激子,该S1态激子与一个处于基态的分子相互作用可转换为一对具有低能量的T1态激子,这将提升有机光伏器件的量子效率。且T1态激子比S1态激子寿命要长,扩散范围广,有利于激子的拆分解离,这可进一步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所制的有机薄膜器件中量子效率已经超过100%,如果能够将能发生激子裂变的有机材料用在工业上,将会解决能源问题。但是,目前对激子裂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其过程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中主要选了叁个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1)有机薄膜材料的瞬态衰减曲线的拟合问题。在对激子裂变过程的研究中,实验上研究者主要是通过对有机材料的瞬态衰减过程进行研究。在对光致发光瞬态衰减曲线拟合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用耦合速率方程组,但是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的不太好;另一种用方程式进行拟合,虽然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的很好,但是方程式的物理意义不明确,我们实验组针对该问题对不同rubrene掺杂浓度的薄膜瞬态衰减过程进行研究。(2)不同掺杂浓度的有机薄膜器件激子裂变速率与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实验通过对不同rubrene掺杂浓度的薄膜进行研究,由于rubrene掺杂浓度不同可使分子间距不同,通过对薄膜的瞬态衰减过程进行研究,可得出激子裂变的速率,进而可得出激子裂变速率与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3)激子裂变的机制问题。目前,对于激子裂变机制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其为“内转换”模型;另一种认为其为“双电子转移”模型。本文通过对激子裂变过程进行分析,对激子裂变机制进行了验证。在实验中,通过双源共蒸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ubrene分子掺杂到主体材料中,制成有机薄膜器件。由于rubrene分子的掺杂浓度不同使得分子间距不同,结合实验测量的薄膜器件在稳态下的光致发光光谱及瞬态衰减曲线,对激子裂变过程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解决了上述的叁个问题。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能发生激子裂变的几种常见材料。同时,还说明了激子裂变的机制的两种不同观点,阐述了现阶段激子裂变研究背景,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前景。(2)第二章主要对有机薄膜器件的制备,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及瞬态衰减曲线的测量做了介绍。在对基片进行镀膜时,我们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真空度约为10-5Pa条件下对样品进行蒸镀,并详细阐述了实验所用到的真空系统及监控系统的原理及操作。同时,还对光致发光光谱和瞬态衰减曲线的测量仪器做了简单的介绍。(3)第叁章通过对Alq3:rubrene(x%)有机薄膜的光致发光及瞬态衰减过程进行测量,其中x取值从2%到50%。由薄膜器件的发光光谱图分析得出了有机薄膜器件发光均来自rubrene分子。还得出一组既能够使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符合的很好,物理意义明确的速率方程组。且经过分析薄膜的瞬态衰减曲线,得出了激子裂变速率与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为指数下降规律。同时,由拟合的瞬态衰减曲线对激子裂变电子转移过程进行分析,验证了激子裂变的机制为“双电子转移”模型,这对于明确激子裂变机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4-14)
任晓伟,周亮,田晓语,张勇[4](2016)在《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红荧烯掺杂的有机薄膜中,通过控制红荧烯的掺杂浓度来改变相邻红荧烯分子间的平均间距,进而调节相邻红荧烯分子间发生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实验上,利用瞬态荧光技术测量了不同掺杂样品光致发光的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叁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描述了红荧烯分子间发生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并通过速率方程组的迭代运算拟合了实验测得的薄膜光致发光的瞬态衰减曲线.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红荧烯分子平均间距的增大,S_1+S_0→~1(TT)_i过程的速率呈指数下降规律,这与有机材料中常见的Dexter能量转移过程非常相似.由于这两种过程都可以通过"双电子转移"模型来理解,函数关系上的相似性实际上是对激子裂变的双电子转移模型的验证,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过程的物理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6年31期)
刘艳苹,吴义室,付红兵[5](2016)在《单重态激子裂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单重态激子裂分指的是在有机分子中一个单重态激子与相邻的基态发色团相互作用形成两个叁重态激子的过程。利用这种多激子效应制成的光伏器件有望突破肖克利-奎瑟限制,使光电转换的理论效率由30%提高到44.4%。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在裂分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器件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激子裂分物理本质的认知仍然存在争议和分歧。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激子裂分材料的最新进展和本研究组的相关工作。简要回顾了激子裂分的发展历史,从概念、裂分的发生条件和作用机制叁方面介绍了激子裂分过程,综述了具有分子间和分子内裂分性质的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系统归纳激子裂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单重态激子裂分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探索指出了可能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李婧,陈中海,任晓伟,熊祖洪,张勇[6](2016)在《有序体系与无序体系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及其磁场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重态激子的裂变机制,被认为是提高有机光伏器件量子效率的一种可行途径.然而,在非晶态薄膜中有机分子的取向是杂乱的,能否在排列杂乱的分子之间发生有效的激子裂变过程,是制约这一方法的重要问题.本实验中,在室温下测量了红荧烯掺杂有机薄膜光致发光的磁场效应与光致发光的瞬态衰减,由此计算出了薄膜中红荧烯分子间激子裂变速率的磁场效应.基于Merrifield的唯象理论,研究了薄膜中分子排列有序与排列无序两种情况下激子裂变速率磁场效应的差异.将实验数据与理论曲线相对比,显示出掺杂薄膜中的激子裂变过程主要发生在排列无序的红荧烯分子间.这从实验上证明了在非晶态有机固体中可以发生有效的激子裂变过程.而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主要与材料中的载流子迁移率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6年03期)
陈中海,李婧,熊祖洪,张勇[7](2014)在《红荧烯掺杂有机薄膜中的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室温下测量了红荧烯掺杂有机薄膜光致发光的磁场效应.磁场效应的线型可以归结为外加磁场对掺杂的红荧烯分子间发生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调控作用.实验发现,光致发光磁场效应的幅度与红荧烯分子间的平均间距之间展现出非线性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说明,当改变掺杂分子间的间距时,掺杂分子间的耦合强度变化可以对激子裂变过程的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理论上,磁效应幅度与分子间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采用朗道-齐纳的非绝热跃迁理论进行解释.而实验上,研究分子间耦合强度改变时激子裂变过程的变化,是研究激子裂变过程微观动力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工作表明,对于利用单重态激子裂变敏化的有机光伏器件,分子间的耦合强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4年20期)
白江文[8](2014)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与磁场效应的探究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有机发光器件具有发光性能好、发光面积大、柔韧性好及价格低廉等特点,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磁场效应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多年的发展,对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与传统的自旋注入式器件不同,有机器件不含任何磁性材料,因此,非磁性的有机器件中的磁场效应的微观解释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且,在不同结构的器件中,磁场对器件内部激子(激发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的影响不相同,导致器件磁场效应的微观机制不同。因此探究磁场效应的微观机制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论文首先对具有单重态激子分裂特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磁场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磁场对器件内激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单重态激子分裂理论讨论了产生有机磁场效应可能的微观机制。然后,通过掺杂的方法改变了器件结构,定性的研究了两种掺杂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磁场效应,试图通过掺杂的方法探究有机发光二极管磁场效应微观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了常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如超精细相互作用模型、电子空穴对模型、极化子模型、双极化子模型、叁重态激子淬灭机制、单重态激子分裂等。并简要介绍了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磁场效应的发展背景以及目前对有机磁场效应的研究进展。详细描述了有机发光器件的实验制备技术以及磁效应的测量方法。(2)采用热阻蒸发技术制备了结构为ITO/CuPc/NPB/Rubrene/BCP/LiF/Al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同时制备了参考器件ITO/CuPc/NPB/Rubrene/Alq3/LiF/Al和ITO/CuPc/NPB/Alq3/BCP/LiF/Al。在不同温度下,采用恒压模式测量了这组器件电致发光随着磁场的变化(MEL)。发现在室温下器件的MEL可以达到23.5%,并且,随着温度的下降MEL的值逐渐降低。考虑到rubrene中激子能量的特殊性,我们认为上述实验现象是由两种磁场调制的激子之见相互作用—单重态激子分裂和叁重态激子淬灭—的转化导致的。室温下,rubrene器件中单重态激子分裂较强,外加磁场抑制分裂过程,导致器件内单重态激子数量相对增加,因此,出现了室温下较大的磁场效应。在低温下,rubrene器件中叁重态激子淬灭占主导,所以在低温下器件的MEL出现了高场下降,与实验吻合较好。(3)采用共蒸发技术,制备了掺杂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rubrene:BCP/BCP/LiF/Al。测量了不同掺杂浓度下器件的磁场效应,发现随着BCP掺杂浓度的增大,器件磁场效应在高场范围内(20rnT<B<500mT)的值急剧减小。然而,在低场范围内(B<20mT),MEL却出现小幅增加。由于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受磁场的影响是:小磁场范围内,磁场促进分裂过程,而大磁场抑制分裂过程。因此,我们认为BCP掺入rubrene中,增大了相邻rubrene分子之见的见距,减弱了rubrene中单重态激子分裂强度,导致器件的MEL的高场值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实验结果与我们的分析完全吻合。(4)制备了掺杂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Alq3:LiF/BCP/LiF/Al,并测量了不同温度下器件的磁场效应(MEL和MC)。结果显示,与未掺杂的参考器件相比,LiF掺杂器件的磁场效应的线型与幅度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掺杂器件与未掺杂器件磁场效应的差异,可以归结为LiF颗粒在器件内电场中发生介电极化的结果。发光层中的激子与LiF颗粒表而的极化电荷发生反应,导致了器件特殊的磁场效应。(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01)
白江文,雷衍连,张巧明,贾伟尧,王春梅[9](2013)在《Rubrene分子间距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Rubrene)中单重态激子分裂的性质(一个单重态激子(S可以分裂成两个叁重态激子(T),S→T+T),本文制备了Rubrene与Bathocuproine(BCP)共混型有机发二极管(OLEDs),测量了器件电致发光的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及其瞬态电致发光谱.实验发现,随着Rubrene分子间距的增大(掺杂浓度减小),单重态激子分裂强度逐渐变弱,Rubrene分子间距对内部激子分裂有调控作用.该调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MEL的高场上升幅(~500 mT处对应的值)随着掺杂浓度减小而下降,当浓度为20wt%时高场出现下降;第二,在~20 mT MEL的值随着掺杂浓度的减小从负变到正.此外,器件瞬态电致发光光谱在撤去脉冲电压后的快速下部分在小掺杂浓度时下降变快.通过分析单重态激子分裂与Rubrene分子间距之间的关系,以及磁场单重态激子分裂的影响,我们对该现象做了定性的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09期)
刘亚莉,雷衍连,焦威,张巧明,陈林[10](2013)在《不同温度下单重态激子裂变对Rubrene有机电致发光磁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具有单重态激子裂变(Singlet Exciton Fission,即STT过程)的红荧烯(Rubrene)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器件,并在不同温度下(15KT300K)研究了器件发光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即Magneto-Electro Luminescence,MEL).实验发现,与不具有STT过程的参考器件相比,Rubrene器件的MEL无论是在线型还是在幅度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现象:室温下参考器件的MEL主要表现为低磁场下的快速上升和高磁场下缓慢增加直至逐渐饱和的特点,但Rubrene器件MEL的低磁场部分受到很大抑制且其高磁场部分一直增加而没有表现出饱和迹象,其线型也有很大不同;另外,这些特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其光谱随温度的降低还出现了红移.通过对磁场作用下器件的超精细相互作用、STT过程和叁重态激子湮灭过程(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TTA)以及这些微观过程温度效应的综合分析,认为室温300K下器件的MEL可用超精细相互作用和STT过程来解释,低温15K下器件的MEL则是超精细相互作用与TTA作用迭加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3年01期)
单重态激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烯掺杂的混合薄膜,并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及其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叁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对所有的发光衰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激子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速率常数.根据每种材料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计算了混合薄膜中红荧烯分子的平均间距.实验发现:红荧烯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具有量子隧穿的特点,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指数下降规律.上述结果符合电荷转移模型的特征,可作为支持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证据,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的微观图像具有重要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重态激子论文参考文献
[1].臧行.有机分子聚集体中单重态激子分裂动力学过程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2].陈茜,沈成梅,阎顺雅,周亮,田晓语.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8
[3].任晓伟.红荧烯分子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4].任晓伟,周亮,田晓语,张勇.利用瞬态荧光技术研究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分子间距依赖关系[J].科学通报.2016
[5].刘艳苹,吴义室,付红兵.单重态激子裂分的研究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2016
[6].李婧,陈中海,任晓伟,熊祖洪,张勇.有序体系与无序体系中单重态激子的裂变过程及其磁场效应[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6
[7].陈中海,李婧,熊祖洪,张勇.红荧烯掺杂有机薄膜中的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J].科学通报.2014
[8].白江文.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单重态激子分裂过程与磁场效应的探究方法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4
[9].白江文,雷衍连,张巧明,贾伟尧,王春梅.Rubrene分子间距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调控[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
[10].刘亚莉,雷衍连,焦威,张巧明,陈林.不同温度下单重态激子裂变对Rubrene有机电致发光磁效应的影响[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