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包括柱切换阀和三通阀,柱切换阀进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相连,柱切换阀的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出口与色谱柱进口相连,色谱柱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一相连,柱切换阀的另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二相连,三通阀出样口与质谱系统进样口相连,柱切换阀与液质联用仪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手动直接进样的繁琐操作或者频繁替换色谱柱和两通的程序,实现LC\/MS模式和MS模式在同一个采集指令下完成检测,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质谱仪器使用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用于液质联用仪,所述的液质联用仪包括液相色谱仪和质谱系统,液相色谱仪包括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一和柱温箱二,柱温箱一中设有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包括柱切换阀和三通阀,柱切换阀具有一个进样口和多个出样口,柱切换阀的进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相连,柱切换阀的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出口与色谱柱进口相连,色谱柱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一相连,柱切换阀的另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二相连,三通阀的出样口与质谱系统的进样口相连,柱切换阀与液质联用仪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用于液质联用仪,所述的液质联用仪包括液相色谱仪和质谱系统,液相色谱仪包括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一和柱温箱二,柱温箱一中设有色谱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包括柱切换阀和三通阀,柱切换阀具有一个进样口和多个出样口,柱切换阀的进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相连,柱切换阀的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出口与色谱柱进口相连,色谱柱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一相连,柱切换阀的另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二相连,三通阀的出样口与质谱系统的进样口相连,柱切换阀与液质联用仪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出样口与质谱系统进样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DAD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切换阀包括6位2通柱切换阀、10位2通柱切换阀或10位4通柱切换阀。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液质联用仪的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
背景技术
液质联用仪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结合起来的对有机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既体现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性能,又体现了质谱强大的鉴别能力,在分析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布鲁克公司的液质联用仪为例,质谱系统样品的导入方式根据样品的复杂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LC\/MS模式,即成分复杂的生物样品,通过液相色谱仪利用自动进样器吸取样品经过色谱柱分离后将复杂的生物样品导入到质谱中进行分别检测;另一种是MS模式,即成分单一的生物样品,以手动进样的方式(不经过液相色谱仪)直接通过质谱的进样口将单化合物样品注入质谱中进行检测,或者通过将液相色谱仪中的色谱柱替换成两通,然后利用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不经过色谱柱将单一样品导入质谱中进行检测,由于质谱仪器操作人员每天需要检测很多成分单一的生物样品,而MS模式的两种进样方式各存在以下缺陷:
1)手动直接进样方式存在以下弊端:①手动用注射器在质谱进样口注入样品,操作繁琐,不能同时兼顾操作采集软件,需要2个人员同时配合;②需要手动用溶剂清洗喷雾针及管线,甲醇、乙腈等溶剂易挥发,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利;③完成一个样品检测的时间大概3~5min,费时较长;④喷雾针及连接管线经常堵塞,造成配件损耗,花费增多;⑤手动注入需要样品量比较大,样品损耗大,同时容易造成仪器污染,影响仪器的性能。
2)替换两通自动进样方式存在以下弊端:①需要频繁将色谱柱与两通替换,操作比较繁琐;②容易拧不紧管线接口,造成漏液;③由于替换频繁,管线接口容易拧坏,造成配件损耗;④检测样品时容易忘记将色谱柱和两通替换,造成检测出错;⑤LC\/MS和MS样品不能同时检测,需分别设置采样程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利用液相色谱仪中的自动进样器达到连续自动进样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用于液质联用仪,所述的液质联用仪包括液相色谱仪和质谱系统,液相色谱仪包括自动进样器、柱温箱一和柱温箱二,柱温箱一中设有色谱柱,所述的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包括柱切换阀和三通阀,柱切换阀具有一个进样口和多个出样口,柱切换阀的进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相连,柱切换阀的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一的加热流道出口与色谱柱进口相连,色谱柱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一相连,柱切换阀的另一个出样口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二的加热流道出口与三通阀的进样口二相连,三通阀的出样口与质谱系统的进样口相连,柱切换阀与液质联用仪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阀出样口与质谱系统进样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DAD检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柱切换阀包括6位2通柱切换阀、10位2通柱切换阀或10位4通柱切换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模块加装一个柱切换阀和一个三通阀,同时对液质联用仪的操作控制软件进行重新升级配置,使得操作控制软件实现柱切换阀自动切换LC\/MS和MS两种进样模式,再通过设置LC\/MS和MS两种模式的自动进样程序,实现高通量连续进样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省去了手动直接进样的繁琐操作或者频繁替换色谱柱和两通的程序,使得液质联用仪器检测一个单一成分样品的时间只需要1~2min,同时通过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一小时可以高通量检测样品数达30~50个,而且可以实现LC\/MS模式和MS模式在同一个采集指令下完成检测,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质谱仪器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样装置切换至LC\/MS模式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柱切换阀的1>2通路连通;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样装置切换至MS模式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柱切换阀的1>6通路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包括安装在液相色谱仪柱温箱模块上的柱切换阀1和三通阀2。液质联用仪为现有仪器,包括液相色谱仪和质谱系统,其中,液相色谱仪包括自动进样器3、柱温箱一4和柱温箱二5,柱温箱一4中设有色谱柱7。
本实施例中,柱切换阀1采用安捷伦公司的6位2通柱切换阀,其中1口为进样口,2-6口为出样口,柱切换阀1的进样口(1口)通过管路与液相色谱仪的自动进样器3相连,柱切换阀1的一个出样口(2口)通过管路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一4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一4的加热流道出口通过管路与色谱柱7进口相连,色谱柱7出口通过管路与三通阀2的进样口一相连,柱切换阀1的另一个出样口(6口)通过管路与液相色谱仪的柱温箱二5的加热流道进口相连,柱温箱二5的加热流道出口通过管路与三通阀2的进样口二相连,三通阀2的出样口通过管路与质谱系统6的进样口相连,本实施例中,三通阀2的出样口与质谱系统6的进样口之间还设有DAD检测器,需要说明的是,DAD检测器并不是液质联用仪的标准配置,根据需要进行选配,同时,柱切换阀1与液质联用仪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LC\/MS和MS自动切换高通量连续进样装置,其具体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连接好所需的管线和通路,使得当6位2通柱切换阀连接1>2通路时系统为LC\/MS模式,当6位2通柱切换阀连接1>6通路时系统为MS模式;
2)对液质联用仪控制系统的操作软件进行更新,激活能驱动6位2通柱切换阀的功能模块(为产品自带),使得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控制LC\/MS和MS模式的自动切换;
3)在操作软件中分别设置好LC\/MS和MS两种模式下液相色谱采集的方法和质谱采集的方法,其中,在MS模式下液相色谱采集方法由于不经过色谱柱和不需要DAD检测器,所以液相色谱采集时间设置在1-2min,DAD检测器选择不打开,流速和溶剂比例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同时在MS模式下柱切换阀连接的方式设置为1>6,在LC\/MS模式柱切换阀连接的方式设置为1>2;
4)在操作软件中编辑液质联用仪的样品表(sample list),设置好需要采集LC\/MS和MS样品的信息和方法,使LC\/MS和MS模式实现自动切换并在同一个采集指令(samplelist)下完成检测。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884.9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59837U
授权时间:20191029
主分类号:G01N 30/24
专利分类号:G01N30/24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第一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510301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
发明人:张云;孙爱君;马宣;徐辉龙;胡云峰
第一发明人:张云
当前权利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代理人:周友元;刘明星
代理机构:44001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