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耳孔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耳孔,解剖学,外科,论文,乙状窦后入路。
内耳孔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民,殷善开,陈覃,鲍耀东,关建[1](2008)在《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扩大颅底显露的数量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量化研究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所能扩大显露中颅窝、上斜坡的范围。材料为成人颅骨标本、尸头标本、新鲜头颅标本共28例,手术显微镜下放大8~12倍观察研究。方法经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开颅,磨除内耳孔上结节和部分岩尖。采用实体和CT测量结合的方法测量内耳孔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内耳孔上结节、岩尖切除前后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面积和叁叉神经的显露范围。结果内耳孔上结节中线-侧方、前-后方向骨性组织可以全部切除。将内听道的上壁轮廓化切除其上下径。岩尖的前-后、中线-侧方、上-下方向骨性组织均不能完全切除。中颅窝扩大显露范围为(144.6±13.9)mm2,上斜坡扩大显露(90.3±16.7)mm2。结论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可以将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野扩大显露到中颅窝的中线部、上斜坡侧方,并可显露Meckel′s腔内叁叉神经。(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李爱民,鲍耀东,陈覃,于春江,朱凤清[2](2007)在《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半规管切除技术,对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RSA)进行改良,形成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ERSA),研究ERSA能否改善对中颅窝、上斜坡、叁叉神经的显露。材料成人颅骨标本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15例,新鲜头颅标本3例。方法先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磨除内耳孔上结节、岩尖,测量叁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再行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向侧方将岩骨上方的骨性结构切除,显露并阻塞上、后半规管和总脚,然后切除上、后半规管,再测量叁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结果中颅窝的显露范围:RSA为(144±34)mm2,ERSA为(487.2±37.2)mm2。上斜坡显露的范围:RSA为(90.3±16.7)mm2,ERSA为(93.4±15.1)mm2。叁叉神经的显露范围:RSA显露Meckel腔内的叁叉神经,ERSA扩大到半月神经节及其分叉。叁叉神经的显露长度:RSA为(9.1±0.7)mm,ERSA为(13.1±0.7)mm。结论和RSA相比,ERSA可进一步扩大显露中颅窝,可扩大显露叁叉神经到Meckel腔内的半月神经节,但上斜坡显露范围扩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期刊2007年06期)
李爱民[3](2002)在《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系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当代颅底外科的发展使颅底病变的全切除率大为提高,但是岩斜区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依旧很低。这类肿瘤往往向由后颅窝向中颅窝和斜坡生长。这种特性更加大了手术全部切除的难度。就向中颅窝、上斜坡侵犯型岩斜区肿瘤而言,至今尚没有一条满意的手术入路来根治性切除此类肿瘤。所以早日研究出一种显露好,并发症少的手术入路以提高此类肿瘤的手术切除率是当务之急。本题就是通过对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来确定用该入路处理向中颅窝、上斜坡侵犯型岩斜区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 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RSSMA)保留了传统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损伤小的优点,克服了因内耳孔上结节和岩尖的遮挡所致的中颅窝、上斜坡显露差的缺点。对该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国内未见报道,国外报道罕见。 在保留听力的条件下将现代神经耳科学的半规管切除新技术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结合起来,将使该手术入路得到扩展,这就是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ERSSMA),对它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国内外来见报道。扩大乙状奏后经内耳孔上人路显槽外科解剖学系列研究 中文柄耍 本题第一部分对乙状窦后入路的骨瓣设计进行改良研究,以改进乙状窦后入路的开颅技术;第二部分研究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叁部分研究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以及该入路对上斜坡和中颅窝显露的有效性。第四部分将现代神经耳科保留听力的半规管切除技术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相结合,研究扩大经内耳孔上入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第一部分 乙状窦后入路外科解剖学及开颅技术改进的研究 目的:对乙状窦后入路的骨瓣设计进行改良研究,寻找一种安全、快速、有效、并发症少的骨瓣开颅技术。材料。成人颅骨标本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15例,新鲜头颅标本3例。高速磨钻。电动开颅钻。照像器械:Sony SJ 数码相机。Leica M500N,Opton手术显微镜。方法:确定横窦和乙状窦的交界内下缘比点)和星点(枕乳缝和人字缝交叉点,S 点)的解剖关系;乙状窦垂直部和水平部交汇处内下缘旧点)和枕乳缝乳突基底水平处*点)的关系。测量AS和B-C点的距离。结果:l横窦和乙状窦交点的位于星点外下方,横断面上,平均距离为 10.8土 1.lmm。在矢状位方向,平均距离为 3.5土0 7n。且颅骨和头颅标本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2乙状窦水平段和垂直段交点旧点)位于乳突基底水平枕乳缝点u点)的外下方,在横断面上平均距离 5.8土 1.smm。矢状位方向距离为8.4上0.snnn.头颅标本所测得的数据和颅骨的数据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结论:行乙状窦后入路骨瓣开颅时,取星点外下方. 。n、t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系列研究 中文扬要枕乳缝乳突基底外下方为钻孔点是安全、快速的方法。 第二部分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神经放射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确定该手术入路的安全性、可行性。材料:同第一部分。方法:将标本岩骨行螺旋CT薄层叁维扫描.层厚均为1毫米。在改良乙状窦后入路的基础上,按第一部分改良乙状窦后入路技术开颅。以不损伤叁叉神经、面听神经为原则切除内耳孔上结节、岩尖。以显露总脚。水平半规管为下界向侧方磨除岩骨。直到本入路可显露的最侧方点 FLM)。采用 CT测量和手工测量结合的方法。以内听道的外上唇6LIAM)作为 CT和手工测量标志点。测量 SLIAM到基底、总脚、前庭的距离。计算内耳孔上结节和岩尖各方向的切除率。结果:岩尖的叁维切除率按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递增。切除率分别是 26土 6“ 45 ZL 5“ 72 i 6儿 内耳孔上结节的叁维切除率上下径为 69土 10兄前后径、左右径均为 100上0兄颈内动脉管虹吸部段岩尖可切除的范围是 44%i 7兄 结论:①在改良乙状窦后入路的视角下,只有在部分切除岩尖和大部切除内耳孔上结节时才能不伤及叁叉神经和面听神经。@在ERSSMA切除岩尖时不容易损伤颈内动脉虹吸部。@ERSSMA最侧方缘总是在前庭、内听道基底、总脚的外侧方。④在向侧方扩大切除岩骨时要根据具体标本的影像参数才能有效地保证总脚、半规管和前庭不受损伤。⑤ERSSWi是安全可干 的。 -m。、。。扩大乙状实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撤外科解剖学系列研究 中文摘要 第叁部分 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人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 RSSMA)显微外科解剖学。材料:同第一部分。方法:在第二部分改良乙状窦后开颅基础上,磨除内耳孔上结节和岩尖。采用实体和CT测量结合的方法测量内耳孔上结节、岩尖的切除范围。记录?(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2-04-01)
内耳孔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半规管切除技术,对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RSA)进行改良,形成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ERSA),研究ERSA能否改善对中颅窝、上斜坡、叁叉神经的显露。材料成人颅骨标本10例,福尔马林固定尸头标本15例,新鲜头颅标本3例。方法先行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磨除内耳孔上结节、岩尖,测量叁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再行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向侧方将岩骨上方的骨性结构切除,显露并阻塞上、后半规管和总脚,然后切除上、后半规管,再测量叁叉神经、中颅窝、上斜坡的显露范围。结果中颅窝的显露范围:RSA为(144±34)mm2,ERSA为(487.2±37.2)mm2。上斜坡显露的范围:RSA为(90.3±16.7)mm2,ERSA为(93.4±15.1)mm2。叁叉神经的显露范围:RSA显露Meckel腔内的叁叉神经,ERSA扩大到半月神经节及其分叉。叁叉神经的显露长度:RSA为(9.1±0.7)mm,ERSA为(13.1±0.7)mm。结论和RSA相比,ERSA可进一步扩大显露中颅窝,可扩大显露叁叉神经到Meckel腔内的半月神经节,但上斜坡显露范围扩大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耳孔上论文参考文献
[1].李爱民,殷善开,陈覃,鲍耀东,关建.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扩大颅底显露的数量化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
[2].李爱民,鲍耀东,陈覃,于春江,朱凤清.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7
[3].李爱民.扩大乙状窦后经内耳孔上入路显微外科解剖学系列研究[D].苏州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