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中心学校433219
老湾回族乡是洪湖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民族教育发展纲要》、《湖北省民族教育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中心学校将民族文化纳入到常规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之中,让民族文化伴随着日常教育工作前行。
一、创建伊始的民族工作
在2014年以前,老湾学校的办学条件出了名的差。最突出的是运动场地与学校围墙,运动场是原生态的,天晴风沙满天,下雨久晴不干,坑坑洼洼泥泞到处都是,让学生老师叫苦不迭;围墙千疮百孔,常年维修,2012年的一场大风刮倒一大截。面临这样的处境,中心学校认为,长期这样烂下去是不行的。洪湖经济条件差,光靠等要是行不通的,还得让领导、社会人士体会到老湾教育人的工作之艰难,以赢得他们的支持。寻找工作切入点是十分关键的,在2011年9月,我上任中心学校长,根据老湾独特的乡情,我反复认真地学习了中央与省关于民族工作的文件,领会其精神,构思了《老湾回族乡十二五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方案》,并将此方案送达省民委,时任省民委文宣处处长朱健昌对我们的工作方案予以了肯定,并提了工作要求。得到信息反馈后,我们中心学校召开工作专题会,开始执行工作方案。我们从无到有,所做工作十分地艰辛,教材编写什么、怎么编写、谁编写,成为编纂工作的难点。我们对成立专班的同志做了细致分工,专班人员达十多人。由我主体构思,形成教材内容的目录;当时任中学校长的魏国金同志具体负责人员安排与教材内容的组编工作。我们是边上课边编写教材,夜以继日。也不知召开了多少个专题会,挤占了教师们多少休息时间。当年放寒假了,专班同志们仍继续工作,一直坚持到腊月二十八,一本厚达360多页的草案教材形成了。我们的诚意感动了时任市民宗局局长王明林与省民委的朱健昌处长,两位领导亲自为我们修改指导,朱处长两次到洪湖来做修改指导意见。后来又历经半年多,160多页的教材才尘埃落定,并于2012年9月走进了课堂,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学校开始了生根、发芽。就在这一年12月,我们学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还在全省专题总结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二、相济成长的教育质量
老湾的教学质量有过很长时间的低谷期,经过几任校长与全体老师们的共同努力,才从2006年开始复苏。我们开始查找原因,出台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内练真功,外塑形象,用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开始扭转局面,中考成绩乡镇排名自2007年至2018年,只有2010年与2013年排名在10名之外,其它时间均排在前五,更多排在前三名。弹丸之乡能出现这样的中考成绩是有因可寻的:
1.我们有一群团结、务实、勤奋、创新、工作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团队。
2.利益面前不与老师争,只要努力工作,该有的荣誉上级自然会考虑,也名正言顺,老师们会心服口服。
3.办事公开,让老师们参与其过程,减少猜疑,特别是关系到老师们切身利益的事和涉及钱的事,这样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4.关心帮助有困难老师,解决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有家的感觉。以上四点尤为重要,这是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核心要素,是让老师服气的关键所在。
5.强化教师文化与专业素养。
三、欣欣向荣的民族文化
随着学校基础条件的改善,学校民族文化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校门点缀着民族元素,体现鲜明个性,彰显时代特征。围墙文化分南北两区,北区围墙上雕刻着我国传统体育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出刻苦训练与拼搏的精神;南区围墙分四个版块,分别从德、智、体、科技四个方面表现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突出了我国文化历史悠久与辉煌成就,激发着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学校教学楼走道布设着56个民族各自风俗的画框,让学生了解、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利于民族的团结,增强民族意识。为了让民族文化根植学生心中,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学校每年固定两个年级开展民族知识知多少的读书与演讲比赛,学生们通过阅读学校墙壁文化,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与拓宽了他们民族知识。通过演讲增进学生对民族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感。一年一度的民族体育节和三年一次的民族艺术节,让民族体育与艺术在学校得到了传承与发展。2017年,我校初二学生刘芷晴代表荆州参加全国在北京举办的中学生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今年三月份,学校创编的《走进春风里》的民族舞蹈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九月份,我校陀螺队代表荆州参加全省运动会获三等奖。随后,学校兴建了标准化陀螺、蹴球场地,将拓宽学校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四、与时俱进的品牌打造
1.课堂教学改革做引擎,继续创新工作,并向课程体系开发前行。
2.深化民族文化为亮点,继续推进特色工作,巩固与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工作。
3.做实“融、和”教育成目标,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我们深知,达成学校的工作目标是十分困难的,但“长风破浪会有时”。有省民委的大力支持,有市教体局的工作指导与帮助,我们有信心克难奋进,把老湾回族乡学校建成湖北省的乡村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