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硬化层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渗碳,齿轮,深度,激光,硬度,巴克,表面。
硬化层深论文文献综述
邓自清,肖伟中[1](2018)在《渗碳齿轮硬化层深设计理论与试验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最大剪切应力为判据的渗碳齿轮硬化层深度设计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按照理论硬化层深度进行渗碳热处理得到的硬度分布,在过渡区之后硬度偏低;为了避免齿轮出现深层剥落,可以在理论硬化层深度值上增加一定的层深。(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肖伟中,刘忠明,颜世铛[2](2015)在《齿轮有效硬化层深计算方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比较了渗碳齿轮有效硬化层深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列出了经验公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最大剪切应力方法确定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基本可以满足齿轮强度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孟令先,刘旭,王爱香,张海军,刘忠明[3](2014)在《轻量化减速器齿轮渗碳硬化层深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轻量化减速器齿轮渗碳硬化层深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减速器齿轮渗碳硬化层深与模数的关系及取值范围,提出的原材料选用等建议对实际生产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4年10期)
曹锐,王平,田贵云,丁松[4](2013)在《齿轮材料有效硬化层深对巴克豪森噪声信号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的渗碳和热处理工艺决定了它的耐磨、抗疲劳强度,合理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可以提高齿轮的承载力和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本文针对齿轮加工常用材料18CrNiMo7-6钢,采用巴克豪森噪声检测方法分析材料热处理的有效硬化深度指标,发现巴克豪森噪声信号随齿轮材料的有效硬化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规律。(本文来源于《2013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06-17)
孔春花,马春庆,张沈洁,曹淑芬,杨永生[5](2011)在《机械设计中感应淬火硬化层深及区域标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在对公司内有些子公司或专业厂送检的感应淬火零件,进行感应淬火质量诸如硬度、层深、淬火范围、组织、断裂失效分析等项目检测时,发现因技术图纸标注存在严重的问题,如轴类零件淬硬层深及淬火区域未标注,感应淬火层深太浅、多台阶轴类零件中两轴颈之间的台阶处及截面变化处未要求感应淬火强化(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1年08期)
高伍路[6](2011)在《重型汽车变速箱轴类产品有效硬化层深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型汽车变速箱轴类零件是一种重要零件,服役条件为高周疲劳和冲击负荷,受弯曲和扭转复合应力。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磨损、瞬时过载脆断、表面变化、疲劳断裂、咬蚀。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最大应力发生在轴的表层而轴的中心受力很小,一般只要求自表面的3/4半径或1/2半径处淬硬就行了。(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热加工)》期刊2011年05期)
李新斌,张晓田[7](2010)在《渗碳淬火齿轮件的硬化层深设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件硬化层深太浅不能抵消破坏应力,太深将会增加零件脆性,将齿轮件的硬化层深设计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综合力学性能。在实际的齿轮热处理生产控制环节中,应结合图纸要求、加工过程、经验数据等具体因素,考虑调整范围,将其硬化层深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0年06期)
黄丽荣,汤宏智[8](2008)在《汽车齿轮硬化层深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美国齿轮设计标准,对照国内引进和自行设计变速器齿轮硬化层深的参数,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汽车齿轮硬化层深的设计方法,通过台架和道路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热处理技术与装备》期刊2008年06期)
葛俊[9](2007)在《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相变硬化是一个温度场瞬态变化过程,激光相变硬化层具有细化和稳定压应力等优良性能,使得在相等强度条件下,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可以低于常规热处理得到的硬化层深。尽管如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激光相变硬化层深有特别的要求,希望得到更深的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因此本文对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根据激光相变硬化的基本原理,针对矩形样块的物理模型,以材料为45~#钢来设定热物性参数,利用ANSYS进行了激光相变硬化的叁维温度场模拟。通过精确的叁维建模、加载求解、后处理等过程,将激光相变硬化的叁维温度场直观的表现出来,并且准确得出样块节点的温度,有效计算出样块各截面的激光相变硬化层深,为研究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参数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在定光斑尺寸条件下,利用临界熔融状态下激光功率和激光扫描速度的关系曲线,取定关系曲线上的激光功率和激光扫描速度的匹配值以及匹配值附近的激光参数,将一系列激光参数结合ANSYS对激光相变硬化的温度场进行叁维有限元模拟,给出激光相变硬化层深的参数。通过叁维模拟得出的激光相变硬化温度场反应了不同时刻激光相变硬化温度场的真实分布情况。将ANSYS模拟得出的激光相变硬化层深与实验结果比较,证明利用有限元分析模拟的激光相变硬化层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并有效得出定光斑尺寸下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的激光参数范围。针对45~#钢材料进行激光相变硬化的研究,得到了激光参数(激光功率和激光扫描速度)对激光相变硬化层深的影响,在层深一定的条件下给出最优化的激光参数,并得出45~#钢材料在定光斑条件下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的激光参数范围,研究了激光相变硬化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描述了激光表面涂层对于硬化层深的影响。基于最大硬化层深问题,研究了临界熔融状态下,光斑尺寸对硬化层深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宽带激光能够得到比一般窄带激光更深的激光相变硬化层深。对于不同带宽的宽带激光,带宽较小的能够得到更深的激光相变硬化层深。(本文来源于《上海海事大学》期刊2007-06-01)
石娟,戴忠森,邓琦林,沈斌[10](2006)在《大模数齿轮激光淬火的有效硬化层深》一文中研究指出齿轮激光淬火有效硬化层深的取值到目前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十分不利。为此,根据齿轮淬火硬化层深的主要计算理论,进行了齿轮激光淬火与渗碳淬火有效硬化层深的对比研究,并根据国内外齿轮激光淬火的试验与应用研究结果,提出了大模数激光淬火硬化层深的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06年03期)
硬化层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比较了渗碳齿轮有效硬化层深度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列出了经验公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用最大剪切应力方法确定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基本可以满足齿轮强度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硬化层深论文参考文献
[1].邓自清,肖伟中.渗碳齿轮硬化层深设计理论与试验对比研究[J].铸造技术.2018
[2].肖伟中,刘忠明,颜世铛.齿轮有效硬化层深计算方法比较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5
[3].孟令先,刘旭,王爱香,张海军,刘忠明.轻量化减速器齿轮渗碳硬化层深的影响因素分析[J].机械传动.2014
[4].曹锐,王平,田贵云,丁松.齿轮材料有效硬化层深对巴克豪森噪声信号影响的研究[C].2013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论文集.2013
[5].孔春花,马春庆,张沈洁,曹淑芬,杨永生.机械设计中感应淬火硬化层深及区域标注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金属热处理.2011
[6].高伍路.重型汽车变速箱轴类产品有效硬化层深的探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
[7].李新斌,张晓田.渗碳淬火齿轮件的硬化层深设计与控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0
[8].黄丽荣,汤宏智.汽车齿轮硬化层深的设计[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2008
[9].葛俊.激光相变硬化最大硬化层深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
[10].石娟,戴忠森,邓琦林,沈斌.大模数齿轮激光淬火的有效硬化层深[J].机械传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