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活性污泥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而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该工艺发展的瓶颈.尽管现有污泥减量技术能够降低污泥产量,但是这些技术自身涉及能量和化学品的消耗,有悖于可持续污水处理的理念.在新陈代谢中,细菌合成取决于电子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三磷酸腺苷ATP).不同电子受体因电子传递路径差异导致能量产率不同而影响细菌产率.本研究基于上述分析,以低溶解氧活性污泥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电子受体诱导污泥减量性能与机制研究.在低溶解氧下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种群结构中, 29.7%的微生物为缺氧菌,这些缺氧菌能够利用NOx-为电子受体.基于热力学电子当量模型及电子传递模型推导出:微生物利用NOx-作为电子受体时的能量(ATP)产量仅为以O2为电子受体时的2/3.胞外蛋白质组学揭示:低溶解氧系统中,微生物胞外蛋白中涉及电子传递和质子传递的蛋白丰度为8%和4%;而传统活性污泥系统中这个比例仅为2.9%和2%. NOx-作为电子受体时,更多的蛋白参与了电子传递过程.在低溶解氧系统和常规活性污泥系统中具有氧化还原催化活性的蛋白占23.7%和10.7%.这证实微生物以NOx-作为电子受体时电子传递活性更加活跃.电子受体的改变诱导了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基质分配发生变化,微生物以NOx-作为电子受体参与细胞合成的电子供体fs明显小于O2为电子受体的值.微生物以NOx-作为电子受体时,更少的能量和物质用于细胞合成,更多的能量被耗散掉.在无需额外的能量和资源消耗下,低溶解氧活性污泥系统获得15.4%的污泥减量效率.本研究成功地诱导微生物转换电子受体实现污泥减量.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晏鹏,郭劲松,徐宇峰,陈猷鹏,方芳,杨吉祥
关键词: 污泥减量,电子受体,能量产率,细菌能量学,基质分配,可持续污水处理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508546,51878091),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编号:cstc2018jcyjAX0610)资助
分类号: X703
页码: 947-960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10634K
下载量: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