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包括转动载台,转动载台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分割成三个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扇形台面上环绕每个通孔设置有围台,沿转动载台转动方向对应转动载台的三个扇形台面依次设置周转窗口、清洗室和烘干室,清洗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喷淋清洗的清洗装置,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吹风烘干的烘干装置,该设备能够对拆解后的减震器外缸组件进行自动清洗和烘干,并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大幅提升清洗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清洗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载台,所述转动载台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分割成三个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扇形台面上环绕每个通孔设置有围台,沿转动载台转动方向对应转动载台的三个扇形台面依次设置周转窗口、清洗室和烘干室,其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喷淋清洗的清洗装置,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吹风烘干的烘干装置,减震器组件通过周转窗口扣置于相应的扇形台面上,转动载台转动使该扇形台面依次进入清洗室和烘干室,分别经过清洗装置的喷淋清洗和烘干装置的热风烘干后,该扇形台面再次转入到周转窗口完成下料。
设计方案
1.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载台,所述转动载台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分割成三个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扇形台面上环绕每个通孔设置有围台,沿转动载台转动方向对应转动载台的三个扇形台面依次设置周转窗口、清洗室和烘干室,其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喷淋清洗的清洗装置,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吹风烘干的烘干装置,减震器组件通过周转窗口扣置于相应的扇形台面上,转动载台转动使该扇形台面依次进入清洗室和烘干室,分别经过清洗装置的喷淋清洗和烘干装置的热风烘干后,该扇形台面再次转入到周转窗口完成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载台包括圆形台面,所述圆形台面中心处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由主驱动电机驱动自转并进而带动圆形台面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竖直隔板将圆形台面均分成三个规格相同的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的弧度为1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室和烘干室对应转动载台的室壁外沿上设置有软毛,所述软毛朝向转动载台中心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清洗剂的储箱、通过软管连接储箱且前端设置喷头的喷淋管、设置于软管上为喷淋管喷淋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其中,所述喷淋管尾端枢接于第一伸缩杆上,喷淋管通过第二气缸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一伸缩杆连接于第一水平轨道上并通过第一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一水平轨道和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转动座上,第一转动座通过第一转动电机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热风的热泵、连接热泵的稳风箱以及通过管道连接稳风箱的热风管,其中,所述热风管尾端枢接于第二伸缩杆上,热风管通过第四气缸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二伸缩杆连接于第二水平轨道上并通过第三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三气缸设置于第二转动座上,第二转动座通过第二转动电机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一窗口,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二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扇形台面的清洗室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清洗剂的汇集槽,设置第二输送泵将汇集槽内的清洗剂输送至喷淋管。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专业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车辆震动一直是影响车辆安全平稳行驶的重要问题之一,在高速运行的火车表现得尤为突出,减震器的运行状态是关乎车辆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减震器的定期检修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减震器的检修分为线上检修和线下检修,线下检修需要将减震器从车体上拆下运往专业的检修平台进行检修,减震器的线下检修需要经过拆解、检修、测试等一系列工序才能完成,减震器在拆解后都需要进行清洗和烘干,现在对于拆解后的减震器组件的清洗主要采用人工清洗,将减震器码放于清洗架上,清洗人员手持喷头逐一对减震器内部进行清洗,人工清洗存在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清洗质量不稳定的缺点。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以实现拆解后减震器组件的自动清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包括转动载台,所述转动载台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分割成三个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上设置多个通孔,扇形台面上环绕每个通孔设置有围台,沿转动载台转动方向对应转动载台的三个扇形台面依次设置周转窗口、清洗室和烘干室,其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喷淋清洗的清洗装置,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吹风烘干的烘干装置,减震器组件通过周转窗口扣置于相应的扇形台面上,转动载台转动使该扇形台面依次进入清洗室和烘干室,分别经过清洗装置的喷淋清洗和烘干装置的热风烘干后,该扇形台面再次转入到周转窗口完成下料。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所述转动载台包括圆形台面,所述圆形台面中心处设置转轴,所述转轴由主驱动电机驱动自转并进而带动圆形台面转动。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竖直隔板将圆形台面均分成三个规格相同的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的弧度为120度。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所述清洗室和烘干室对应转动载台的室壁外沿上设置有软毛,所述软毛朝向转动载台中心方向设置。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清洗剂的储箱、通过软管连接储箱且前端设置喷头的喷淋管、设置于软管上为喷淋管喷淋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其中,所述喷淋管尾端枢接于第一伸缩杆上,喷淋管通过第二气缸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一伸缩杆连接于第一水平轨道上并通过第一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一水平轨道和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转动座上,第一转动座通过第一转动电机控制。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热风的热泵、连接热泵的稳风箱以及通过管道连接稳风箱的热风管,其中,所述热风管尾端枢接于第二伸缩杆上,热风管通过第四气缸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二伸缩杆连接于第二水平轨道上并通过第三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三气缸设置于第二转动座上,第二转动座通过第二转动电机控制。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一窗口,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二窗口。
所述的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对应扇形台面的清洗室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清洗剂的汇集槽,设置第二输送泵将汇集槽内的清洗剂输送至喷淋管。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该设备能够对拆解后的减震器外缸组件进行自动清洗和烘干,并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大幅提升清洗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清洗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中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其中,包括转动载台100,所述转动载台上通过设置竖直隔板103分割成三个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上设置多个通孔101,扇形台面上环绕每个通孔设置有围台102,通过围台来固定搁置于通孔上的减震器外缸组件,确保转动载台转动过程中外缸组件的稳定性。沿转动载台转动方向对应转动载台的三个扇形台面依次设置周转窗口200、清洗室300和烘干室400,其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500内喷淋清洗的清洗装置,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用于逐一对准通孔向扣置在通孔上的减震器组件内吹风烘干的烘干装置,减震器组件通过周转窗口扣置于相应的扇形台面上,转动载台转动使该扇形台面依次进入清洗室和烘干室,分别经过清洗装置的喷淋清洗和烘干装置的热风烘干后,该扇形台面再次转入到周转窗口完成下料。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载台包括圆形台面,所述圆形台面中心处设置转轴110,所述转轴由主驱动电机驱动自转并进而带动圆形台面转动。其中,竖直隔板将圆形台面均分成三个规格相同的扇形台面,每个扇形台面的弧度为120度。每个扇形台面恰好分别对应周转窗口、清洗室和烘干室,对应周转窗口的扇形台面在放置待清洗外缸组件时,对应清洗室的扇形台面上的外缸组件通过清洗装置进行清洗,而对应烘干室的扇形台面上的外缸组件则是在清洗后通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这样不同扇形台面上同时进行不同工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连续清洗作业。
优选的是,所述清洗室和烘干室对应转动载台的室壁外沿上设置有软毛104,所述软毛朝向转动载台中心方向设置。软毛能够起到遮挡缝隙作用,放置烘干室的热量散失,提升能量利用效率也能确保安全作业 。
具体的,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清洗剂的储箱610、通过软管连接储箱且前端设置喷头的喷淋管620、设置于软管上为喷淋管喷淋提供动力的第一输送泵630,其中,所述喷淋管尾端枢接于第一伸缩杆640上,第一喷淋管通过第二气缸670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一伸缩杆连接于第一水平轨道650上并通过第一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一水平轨道和第一气缸设置于第一转动座660上,第一转动座通过第一转动电机控制。清洗装置启动时,第一转动电机驱动第一转动座转动,使喷淋管朝向扇形台面上的预定通孔,之后第一气缸推动第一伸缩杆沿第一水平轨道向外移动,从而推动喷淋管接近预定通孔,之后第二气缸启动推动折叠状态的喷淋管向外伸展,使得喷淋管的喷头恰好处于预定通孔下方,从而对准预定通孔上放置的外缸组件,之后第一输送泵启动,喷淋管向外缸组件内喷洒清洗剂清洗组件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热风的热泵710、连接热泵的稳风箱720以及通过管道连接稳风箱的热风管,其中,所述热风管采用与清洗装置类似的动作机构,具体为所述热风管尾端枢接于第二伸缩杆上,热风管通过第四气缸控制沿枢接点做伸展动作,第二伸缩杆连接于第二水平轨道上并通过第三气缸控制伸缩动作,第二水平轨道和第三气缸设置于第二转动座上,第二转动座通过第二转动电机控制。烘干装置启动时,第二转动电机驱动第二转动座转动,使热风管朝向扇形台面上的预定通孔,之后第三气缸推动第二伸缩杆沿第二水平轨道向外移动,从而推动热风管接近预定通孔,之后第四气缸启动推动折叠状态的热风管向外伸展,使得热风管的喷头恰好处于预定通孔下方,从而对准预定通孔上放置的外缸组件,之后热泵启动,热风管向外缸组件内吹风通过热风迅速带走组件内水分,完成烘干。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室内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一挡墙310,所述第一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一窗口,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设置有环绕相应扇形台面的第二挡墙410,所述第二挡墙上设置有用于清洗装置穿过的第二窗口。
另外,对应扇形台面的清洗室底部设置有用于收集清洗剂的汇集槽,设置第二输送泵将汇集槽内的清洗剂输送至喷淋管。即较佳的是,清洗装置通过两步完成清洗,第一步通过第二输送泵将收集并循环利用的清洗剂对外缸组件进行初步清洗,第二步通过第一输送泵利用储箱内新的清洗剂进行再次清洗,即能够提升清洗剂的利用率,减少其使用量,又能提升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组件自动清洗设备,该设备能够对拆解后的减震器外缸组件进行自动清洗和烘干,并能够实现连续作业,大幅提升清洗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清洗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本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8512.6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10751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B08B3/02
专利分类号:B08B3/02;B08B13/00
范畴分类:26P;
申请人:青岛高通超越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高通超越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社区金岭工业园宏祥二路15号
发明人:陈超;李树民;严祖红;李兴勇;王亚峰
第一发明人:陈超
当前权利人:青岛高通超越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陈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