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标识衣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三防标识衣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邵阳宝市庆精神病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三防标识衣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240例精神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6年9月-2017年8月未使用三防标识衣进行安全管理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使用三防标识衣进行安全管理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差错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8.33%,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差错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防标识衣应用于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的差错发生率。

关键词:三防标识衣;精神科;安全管理;效果

精神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需要护理较多患者,且情况较为复杂,患者一旦发病,会出现强迫症、癔症、恐怖症等现象,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会危及生命安全,导致不良后果[1-2]。因此,加强精神科的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旨在探讨三防标识衣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下文为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精神科疾病患者为例,其中,2016年9月-2017年8月未使用三防标识衣进行安全管理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使用三防标识衣进行安全管理的120例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男50例,女70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45.31±15.62)岁;31例防自杀患者,49例防逃跑患者,40例防冲动伤人患者;对照组男55例,女65例;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46.79±14.91)岁;32例防自杀患者,51例防逃跑患者,37例防冲动伤人患者。两组基础资料(P>0.05),可予以比较。

1.2方法

护理病历的填写时间为患者入院24h内,护理人员需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危风险,评估完成后将三防患者的病床安排在近护士站处,并将警示标识贴于醒目处,其中,防自杀标识衣的颜色为红色,防逃跑标识衣的颜色为绿色,防冲动伤人标识衣的颜色为黄色;护理人员每日交接班时需于床头进行,并在护理单上如实记录当班情况,实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警示标识衣进行更换;白班护理人员需确保三防患者的所有活动在可视范围之内,中班和夜班的护理人员需增加对患者的巡视次数,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生活及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此实现护理效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冲动伤人、自杀自伤、逃跑等;同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各20名)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专业知识、风险意识、技术操作及慎独精神缺乏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全部用SPSS18.0统计包进行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ⅹ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精神科病房的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命安全[3-4]。精神疾病患者因大脑功能失调,极易出现情感、认知、行为和意志障碍,从而发生逃跑、毁物伤人、自杀等突发事件,而此类事件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无法进行有效预防,影响护理安全管理[5-6]。

本研究得出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研究组护理人员差错总发生率相较对照组更低,表明在精神科中应用三防标识衣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可防止其发生逃跑、冲动伤人、自杀自伤等意外事故,降低医疗差错发生几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分析其原因:与其他病房不同,精神科病房较为特殊,由于患者难以对自身的思维和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极易发生一系列不良事件,极大程度上提高护理风险。护理人员需认真地对患者的病史进行采集,积极消除家属的疑虑,引导其给予病历,并详细告知患者入院前的病情,以便于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是否有三防倾向或表现,并予以针对性的防范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可以更好地辨认、关注和管控重点患者,如于近护士站处安排床位、在患者进行白天活动时保证其于可视范围内等,有利于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征兆,有效防止异常安全事件的发生。三防警示衣还可以协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学习患者的危机状态护理预案[7],特别是对于新入职的护理人员,可对三防患者的表现与常见症状进行有效识别,增强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积累更多临床经验。此外,护理人员认真落实巡查制度,交接班时于床边进行,严格保管危险物品,可使安全系数增加[8];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进行全面掌握,并积极分析、防范,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和责任意识,使其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因受到样本量、时间等原因的局限,关于两组的家属满意度及治疗费用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中应用三防标识衣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减少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几率,临床可行性良好。

参考文献

[1]陆惠琼,王果仙,尹燕,等.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5):78-79.

[2]黄琳琳.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18,32(04):308+310.

[3]邱晔,陶莉.视频监控系统在精神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4):152-153.

[4]乔金荣.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06):107-108.

[5]毕明娟.巡回护理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8):112-113.

[6]郑益娇.标识腕带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2):221-222.

[7]沈念红,徐彬,钱一平,等.标识腕带在精神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8):2293-2296.

[8]黄发妮,陆雪梅,张新风,等.三防标识牌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3):145-147+5.

标签:;  ;  ;  

三防标识衣在精神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