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孙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旋转体的旁侧,第一电机驱动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第二电机驱动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第一转动平面和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所述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所述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体为面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视觉机构、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

所述罩壳对应所述视觉机构的工作范围设有透明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觉机构包括固定座、光源、筒壳、滤光片和放大透镜;

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旋转体一侧的表面设有所述光源;

所述筒壳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罩设于所述光源的外侧;

所述滤光片、所述放大透镜沿所述光源的光路一次设于所述筒壳,使得所述光源的光路依次通过所述滤光片、所述放大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壳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

所述第一直筒和所述第二直筒的连接处设有折射镜,使得所述光源的管路经所述折射镜折射后射向所述放大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视觉机构为投影仪。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机构与所述旋转体可拆卸式连接。

9.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装装置和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

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行车驾驶室和行车支架;

所述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所述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

所述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安装于所述行车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路朝向地面的辅助视觉提示器;

所述行车的下方设有Y型吊索,包括与所述行车连接的吊索本体以及成角度设置于所述吊索本体两侧的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

所述第一子吊索和所述第二子吊索分别设有吊钩;

所述辅助视觉提示器与所述吊钩可拆卸式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吊装安全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行车吊装技术领域,为了避免在物品吊装过程中发送物品坠落事件,进而导致位于物品下方的工作人员受伤常常会在行车吊装区域需要设置警示装置,提醒工作人员不要乱入作业区,避免出现伤亡现象。

现有技术中,作业区有的设置声光报警器,从声音和视觉上提醒吊装范围内的人员,但声音在作业区(工厂或工地等)的嘈杂环境下,极有可能被已适应作业区的噪音环境的工作人员忽视,而现有的报警器只能水平旋转,导致视觉提醒仅仅局限于声光报警器附近范围起到警示作用,范围有限。作业区有的仅仅设置提示牌,提示牌设置的位置是固定的,一般安装在车间通道的两头,如此一来,在车间内工作人员时间久了可能就忘记了提示牌的存在。以上两种警示装置的警示作用都是被动的,无法主动对在吊装危险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实时提供警示,且还会对车间内其他非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更甚的是,对于吊装作业来说,地面都有一个或多个引勾员与行车司机互相配合完成吊装作业,引勾员在与行车司机沟通时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吊装物上,同时一般吊装物体积都比较大,引勾员无法顾及吊装物周围所有范围,即有视觉盲区,常常导致引勾员无法看到以上两种警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实现了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

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所述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所述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实现旋转体的转动,进而带动视觉机构转动,从而使得在行车吊装过程中,通过控制旋转体的旋转以实时提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由于视觉机构可转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得视觉机构的光路可直接照射到工作人员的身上或附近,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本身的记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更优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实时跟踪式警示,可仅仅针对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而不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进行警示,不会造成非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的困扰,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引勾员。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体均为面接触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面接触式连接有效避免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干涉问题,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实现。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罩壳,所述罩壳罩设于所述视觉机构、所述旋转体、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侧;所述罩壳对应所述视觉机构的工作范围设有透明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罩壳保护视觉机构、旋转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避免行车吊装过程中因碰撞等现象导致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出现碰撞现象,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觉机构包括固定座、光源、筒壳、滤光片和放大透镜;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旋转体连接,所述固定座远离所述旋转体一侧的表面设有所述光源;所述筒壳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并罩设于所述光源的外侧;所述滤光片、所述放大透镜沿所述光源的光路一次设于所述筒壳,使得所述光源的光路依次通过所述滤光片、所述放大透镜。

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单色光保证了视觉提示的直线性和光亮程度,且通过放大镜可扩大单色光的照射范围,增大了视觉机构的警示工作范围,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警示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筒壳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直筒和第二直筒;所述第一直筒和所述第二直筒的连接处设有折射镜,使得所述光源的管路经所述折射镜折射后射向所述放大透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觉机构为投影仪。

本技术方案中,投影仪可为图像投影仪、字幕投影仪、警示标记为固定形式或活动形式,适用范围广,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视觉机构与所述旋转体可拆卸式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便于视觉机构的安装和更换,从而节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包括:

吊装装置和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

所述吊装装置包括行车、行车驾驶室和行车支架;

所述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视觉机构、旋转体、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视觉机构设置于旋转体,使得所述视觉机构的光路朝向地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旁侧,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一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旋转体沿第二转动平面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和所述第二转动平面呈角度设置;

所述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安装于所述行车的下方。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实现旋转体的转动,进而带动视觉机构转动,从而使得在行车吊装过程中,通过控制旋转体的旋转以实时提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由于视觉机构可转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得视觉机构的光路可直接照射到工作人员的身上或附近,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本身的记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更优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实时跟踪式警示,可仅仅针对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而不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进行警示,不会造成非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的困扰,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引勾员。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光路朝向地面的辅助视觉提示器;所述行车的下方设有Y型吊索,包括与所述行车连接的吊索本体以及成角度设置于所述吊索本体两侧的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所述第一子吊索和所述第二子吊索分别设有吊钩;所述辅助视觉提示器与所述吊钩可拆卸式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还可通过辅助视觉提示器提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起到双重保险,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实现旋转体的转动,进而带动视觉机构转动,从而使得在行车吊装过程中,通过控制旋转体的旋转以实时提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由于视觉机构可转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得视觉机构的光路可直接照射到工作人员的身上或附近,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本身的记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更优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实时跟踪式警示,可仅仅针对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而不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进行警示,不会造成非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的困扰,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引勾员。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2、本实用新型中,面接触式连接有效避免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干涉问题,结构简单紧凑且易于实现。通过罩壳保护视觉机构、旋转体、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避免行车吊装过程中因碰撞等现象导致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出现碰撞现象,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的第三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的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视觉机构,11.固定座,12.光源,121.光路,13.筒壳,131.第一直筒,132.第二直筒,14.滤光片,15.放大透镜,16.折射镜,2.旋转体,21.第一转动平面,22.第二转动平面,31.第一电机,32.第二电机,33.连杆,34.摩擦体,4.罩壳,51.行车,52.行车驾驶室,53.行车支架,54.行车导轨,55.吊索,6.安装板,7.物品,8.辅助视觉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视觉机构1、旋转体2、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视觉机构1设置于旋转体2,使得视觉机构1的光路121朝向地面;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分别设置于旋转体2的旁侧,第一电机31驱动旋转体2沿第一转动平面21转动;第二电机32驱动旋转体2沿第二转动平面22转动,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呈角度设置。通过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实现旋转体2的转动,进而带动视觉机构1转动,从而使得在行车吊装过程中,通过控制旋转体2的旋转以实时提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由于视觉机构1可转动,因此,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使得视觉机构1的光路121可直接照射到工作人员的身上或附近,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只能依靠工作人员本身的记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更优的,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实时跟踪式警示,可仅仅针对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而不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无需进行警示,不会造成非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的困扰,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任何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引勾员。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主动警示位于吊装工作区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跟踪式警示,提示工作人员所在区域是否为安全区域,安全性高。

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机的控制器可由位于行车驾驶室52的驾驶员来操作,也可由吊装工作区的监控人员进行操作,电机的控制可为遥控或有线控制均可。且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的控制分开,这样可实现视觉机构1二维空间的多角度转动,优选地,视觉机构1的转动角度可以覆盖吊装工作区。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电机与旋转体2均为面接触连接。优选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连杆33,连杆33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套设有摩擦体34,该摩擦体34优选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为柔性材质制成,如泡棉包裹连杆33形成,也可为软质塑料,从而增加摩擦体34与旋转体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电机驱动旋转体2转动的顺畅性。优选地,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垂直设置。优选地,旋转体2为球体结构,则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为求图相互垂直的直径所在的平面。由于视觉机构1的工作区为地面,因此,当第一转动平面21应为垂直于地面的上下方向,而第二转动平面22为垂直于地面的左右方向,反之亦然。当然,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也可锐角设置。当然,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进一步可为经由球心的平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相邻设置(如图1所示)也可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

在实施例三中,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还包括罩壳4,罩壳4罩设于视觉机构1、旋转体2、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的外侧;罩壳4对应视觉机构1的工作范围设有透明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罩壳4可为透明罩壳,如透光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罩壳或亚克力透明罩壳等均可。优选地,视觉机构1包括固定座11、光源12、筒壳13、滤光片14和放大透镜15;固定座11与旋转体2连接,固定座11远离旋转体2一侧的表面设有光源12;筒壳13与固定座11连接并罩设于光源12的外侧;滤光片14、放大透镜15沿光源12的光路121一次设于筒壳13,使得光源12的光路121依次通过滤光片14、放大透镜15。进一步优选地,筒壳13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直筒131和第二直筒132;第一直筒131和第二直筒132的连接处设有折射镜16,使得光源12的管路经折射镜16折射后射向放大透镜15。当然,视觉机构1也可为投影仪,如图像投影仪、字幕投影仪、警示标记为固定形式或活动形式,适用范围广,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优选地,视觉机构1与旋转体2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视觉机构1可通过磁吸方式设置于旋转体2,也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旋转体2均可。

在实施例四中,如图1-6所示,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系统,包括:吊装装置和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吊装装置包括行车51、行车驾驶室52和行车支架53;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包括:视觉机构1、旋转体2、以及两个电机,即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视觉机构1设置于旋转体2,使得视觉机构1的光路121朝向地面;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分别设置于旋转体2的旁侧,第一电机31驱动旋转体2沿第一转动平面21转动;第二电机32驱动旋转体2沿第二转动平面22转动,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呈角度设置;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安装于行车51的下方。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机的控制器可由位于行车驾驶室52的驾驶员来操作,也可由吊装工作区的监控人员进行操作,电机的控制可为遥控或有线控制均可。且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的控制分开,这样可实现视觉机构1二维空间的多角度转动,优选地,视觉机构1的转动角度可以覆盖吊装工作区。

在实施例五中,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还包括光路121朝向地面的辅助视觉提示器8;行车51的下方设有Y型吊索55,包括与行车51连接的吊索本体以及成角度设置于吊索本体两侧的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第一子吊索和第二子吊索分别设有吊钩;辅助视觉提示器8与吊钩可拆卸式连接。辅助视觉提示器8的光路121也应朝向地面设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辅助视觉提示器8的结构与视觉机构1可相同或部分不同。优选地,视觉机构1包括固定座11、光源12、筒壳13、滤光片14和放大透镜15;固定座11与旋转体2连接,固定座11远离旋转体2一侧的表面设有光源12;筒壳13与固定座11连接并罩设于光源12的外侧;滤光片14、放大透镜15沿光源12的光路121一次设于筒壳13,使得光源12的光路121依次通过滤光片14、放大透镜15。进一步优选地,筒壳13为L型结构,包括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直筒131和第二直筒132;第一直筒131和第二直筒132的连接处设有折射镜16,使得光源12的管路经折射镜16折射后射向放大透镜15。当然,视觉机构1也可为投影仪,如图像投影仪、字幕投影仪、警示标记为固定形式或活动形式,适用范围广,种类繁多,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进一步优选地,视觉机构1与旋转体2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视觉机构1可通过磁吸方式设置于旋转体2,也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安装于旋转体2均可。值得说明的是,辅助视觉提示器8优选通过磁吸方式与吊钩可拆卸式连接,这样,辅助视觉提示器8可应用于不同的吊装工作区,节约成本。辅助视觉提示器8由于距离地面较近,因此,辅助视觉提示器8可少设置滤光片14,而其他的结构与视觉机构1相同。

在实施例六中,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四或五的基础上,电机与旋转体2均为面接触连接。优选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连杆33,连杆33远离电机本体的一端套设有摩擦体34,该摩擦体34优选为中空圆柱状结构,且为柔性材质制成,如泡棉包裹连杆33形成,也可为软质塑料,从而增加摩擦体34与旋转体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电机驱动旋转体2转动的顺畅性。优选地,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垂直设置。优选地,旋转体2为球体结构,则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为求图相互垂直的直径所在的平面。由于视觉机构1的工作区为地面,因此,当第一转动平面21应为垂直于地面的上下方向,而第二转动平面22为垂直于地面的左右方向,反之亦然。当然,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也可锐角设置。当然,第一转动平面21和第二转动平面22进一步可为经由球心的平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可相邻设置(如图1所示)也可间隔设置(如图2所示)。

在实施例七中,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四、五或六的基础上,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还包括罩壳4,罩壳4罩设于视觉机构1、旋转体2、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32的外侧;罩壳4对应视觉机构1的工作范围设有透明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罩壳4可为透明罩壳,如透光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罩壳或亚克力透明罩壳等均可。值得说明的是,行车51上设置至少一个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优选设置于吊索55的外侧。当吊索55为直线型时,本系统可仅仅设置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当吊索55为Y型时,本系统优选同时设置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和辅助视觉提示器8。优选地,行车支架设有平行于地面设置的行车导轨54,便于行车51吊装物品7于地面的上方做二维移动,提高行车51的工作范围。优选地,罩壳4通过安装板6安装于行车的下方。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5298.3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455960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B66C 13/16

专利分类号:B66C13/16;B66C15/06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209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路1098号8幢

发明人:孙骅;黄立钧;朱小红;潘红;李建馨

第一发明人:孙骅

当前权利人:上海众材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代理人:郭桂峰

代理机构:31251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行车吊装安全视觉提示器及系统论文和设计-孙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