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转移催化剂论文_鄢景森,王泽青,鄂永胜,唐俊杰,艾丽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相转移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烷基,甲苯,层析,甲基,不饱和,氧化碳。

相转移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鄢景森,王泽青,鄂永胜,唐俊杰,艾丽梅[1](2019)在《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深度氧化脱硫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钒原子取代的Keggin型磷钨杂多酸与不同的季铵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红外和X射线衍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H_2O_2为氧化剂,对模型柴油的氧化脱硫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季胺类表面活性剂种类、不同季胺盐含量、催化剂用量、氧硫比、反应温度等参数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保留有杂多酸阴离子和季铵盐阳离子的结构特征。[(C_(16)H_(33)(CH_3)_3) N]_3H[PW_(11)VO_(40)]催化剂具有最佳的氧化脱硫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在n(催化剂)/n(模型柴油)=1∶80,n(H_2O_2)/n(模型柴油)=8∶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的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到100%;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转化率为99.7%。反应过程中,该催化剂与反应物形成微乳体系,如同一个均相混合物,而反应结束体系静置一段时间后,催化剂和产物又形成两相,通过离心法就可以快速分离和回收催化剂。(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世伟[2](2019)在《氢气中一氧化碳对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LD-001、HAT-099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不同来源(变压吸附、乙烯和重整装置)氢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LD-001催化剂期间,补充氢由乙烯装置氢气更换为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62℃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0.23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6.83百分点;使用HAT-099催化剂期间,补充氢采用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56℃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1.57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4.27百分点,催化剂性能明显下降,重整装置氢气中一氧化碳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黄炜,陈新年,刘雄军,罗先福[3](2019)在《N-甲基氰胺基甲酸乙酯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苄基叁乙基氯化铵等7种相转移催化剂对N-甲基氰胺基甲酸乙酯N-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确立了在同等反应条件下苄基叁甲基氯化铵催化活性最高,当n(单氰胺)∶n(苄基叁甲基氯化铵)=1.00∶0.03时,N-甲基氰铵基甲酸乙酯N-甲基化反应的收率达93.3%。(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中间体》期刊2019年04期)

马新雨,王志鹏,许兵,王鹏,缑允梓[4](2019)在《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介绍与其在异相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个国外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相转移催化剂的应用",介绍了实验设计与流程,分析了实验结果,并讨论其相关的问题。该实验涉及到整套的现代有机合成流程,如薄层层析色谱(TLC)技术与硅胶柱色谱分离技术,并通过半微量反应的设计,减少对环境有害物质的使用,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设计理念,值得国内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借鉴与学习。(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16期)

[5](2019)在《手性DMAP-N-O作为酰基转移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Steglich重排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2839~2843手性DMAP是常见的酰基转移催化剂.自1996年, Vedejs和Fu小组分别报道中心手性和面手性DMAP以来,各种含中心手性、面手性、螺手性或轴手性的手性DMAP相继报道,并用于系列酰基转移反应.但是,手性DMAP均是以氮作为亲核位点.如果将手性DMAP变为手性DMAP-N-O,其亲核位点就变为氧,将带来新的视角和机遇,目(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昱萱[6](2019)在《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的积碳行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的积碳行为进行探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先进仪器进行热重-差热分析。经过测试与分析,可确定其硬积碳烧碳动力学过程与一级反应相近,呈现为单层分散状态。经过测试可确定,1000h后的Cat-1000催化剂的近表面所累积的碳物种为3种类型,包括75%左右的硬积碳及25%左右的软积碳。(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仵亚妮,冯卫国,吴庆伟,孙胜奇[7](2019)在《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异戊基黄原酸盐合成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异戊醇、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为原料,加入相转移催化剂EP,采用溶剂法合成了异戊基黄原酸盐。考察了有无催化剂存在、催化剂加量、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催化剂EP用量为异戊醇质量的2.5%,反应时间5.5 h,异戊醇与二硫化碳摩尔比为1∶5,温度为30℃。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96%,合成的异戊基黄原酸盐纯度可达到82%。试验结果表明:相转移催化剂的加入有效的加快了反应速率,极大地缩短了异戊基黄原酸盐的合成时间,同时催化剂的加入对异戊基黄原酸盐的选矿效果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丁亚男,解从霞,于凤丽[8](2019)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兼具均相和非均相催化的优点,有助于解决催化剂催化活性低及分离回收困难等问题,符合环境友好的要求,所以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反应控制相转移现象的形成与催化剂的阴、阳离子结构和溶剂等反应条件密切相关。本文就目前应用广泛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的阴、阳离子的结构特点进行综述,最后就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方向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何龙,冯靓婧,陈晓丽,马松凯[9](2019)在《相转移催化剂上环戊烯选择氧化制备戊二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氧水为氧化剂,采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环戊烯选择氧化制备戊二酸,考察反应条件的影响和催化剂回收。结果表明,催化剂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环戊烯质量的10%,双氧水和环戊烯物质的量比为4. 15∶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 h,最佳反应条件下戊二酸收率95. 67%,催化剂回收率66. 78%。通过高温分解反应液中残余双氧水可提高催化剂回收率。最佳分解温度为105℃,分解时间为6 h,分解反应后催化剂回收率79. 42%。实验室工艺条件下进行20 L放大试验,结果与小试无明显差别。(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01期)

侯强,孙磊,丁键,李经球[10](2018)在《重质烯烃对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芳烃联合装置C_9~+芳烃(C_9~+A)原料中重质烯烃的组成及其对甲苯歧化反应的影响机理。通过模型反应研究了C_9~+A中重质烯烃对烷基转移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工业装置上原料溴指数与运行结果的关系及优化运行方案。(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期刊2018年04期)

相转移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HLD-001、HAT-099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不同来源(变压吸附、乙烯和重整装置)氢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HLD-001催化剂期间,补充氢由乙烯装置氢气更换为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62℃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0.23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6.83百分点;使用HAT-099催化剂期间,补充氢采用重整装置氢气后,反应温度由356℃提升至378℃,总转化率下降1.57百分点,C_(10)芳烃转化率下降4.27百分点,催化剂性能明显下降,重整装置氢气中一氧化碳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转移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鄢景森,王泽青,鄂永胜,唐俊杰,艾丽梅.磷钨钒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深度氧化脱硫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李世伟.氢气中一氧化碳对甲苯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3].黄炜,陈新年,刘雄军,罗先福.N-甲基氰胺基甲酸乙酯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的使用[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9

[4].马新雨,王志鹏,许兵,王鹏,缑允梓.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介绍与其在异相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应用——介绍一个国外本科生实验并讨论其相关问题[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5]..手性DMAP-N-O作为酰基转移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Steglich重排反应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19

[6].李昱萱.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的积碳行为探析[J].石化技术.2019

[7].仵亚妮,冯卫国,吴庆伟,孙胜奇.相转移催化剂用于异戊基黄原酸盐合成工艺的研究[J].能源化工.2019

[8].丁亚男,解从霞,于凤丽.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9

[9].何龙,冯靓婧,陈晓丽,马松凯.相转移催化剂上环戊烯选择氧化制备戊二酸[J].工业催化.2019

[10].侯强,孙磊,丁键,李经球.重质烯烃对烷基转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2018

论文知识图

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合成-氨基酸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氨基甲酸酷...法所得的草莓型粒子A)PSt/PDADMAC...脯氨酸催化分子间的Aldol反应其它硝基烷烃与二苯基磷酰亚胺的不对...

标签:;  ;  ;  ;  ;  ;  ;  

相转移催化剂论文_鄢景森,王泽青,鄂永胜,唐俊杰,艾丽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