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兼类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词类,同音词,汉语教学,汉语,介词,泰国,新世纪。
兼类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马亚伟[1](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材兼类词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料标注中兼类词的处理是语料标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教材语料的分析,找出其兼类词的特点,并采取互信息和上下文语境的方法对兼类词进行消歧。(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20期)
郭剑毅,赵晨,刘艳超,毛存礼,余正涛[2](2019)在《融合语言特性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一文中研究指出兼类词歧义直接影响词性标注的准确率。本文针对越南语兼类词歧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语言特性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方法。通过构建越南语兼类词词典和兼类词语料库,分析越南语的语言特征和兼类词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集;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能添加任意特征等优点,在使用词和词性上下文信息的同时,引入句法成分和指示词特征,得到消歧模型。最后在兼类词语料上实验,准确率达到了87.23%。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方法有效可行,可以提高词性标注正确率。(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9年04期)
靳敏[3](2019)在《从语法化视角看副连兼类词的来源及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副连兼类词兼具副词的修饰限制功能和连词的连接功能。从语法化视角出发,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分析副连兼类词的历史来源、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变。共时层面的副连兼类词来源于副词语法化为连词的历时演变,重新分析、语境吸收和保持原则是促进副连兼类词形成的叁个机制,副连兼类词形成后,受到语法化、使用频率和同义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继续语法化和连词化停滞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6期)
孙文婷[4](2019)在《泰国汉语学习者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兼类问题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一直存在争议。动介兼类词在本族语使用中属于高频词汇,是初级汉语教学中较早教授的词类之一,也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考察语料库探究泰国汉语学习者对27个动介兼类词的使用情况,发现在泰国学生作文中,“在”“对”“给”“让”“把”“跟”等词的使用频率依次降低。其中,优势词性为介词的有19个,优势词性为动词的有8个。基于语料库研究和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动介兼类词中叁级词的偏误率最高,介词词性占优势的兼类词出现偏误相对较多,如“把”“被”“由”“对”“连”“用”等。偏误类型主要包括近义动介兼类词之间的误代,动介兼类词本身的遗漏和误加以及介词框架的混淆误用。除此之外,还存在施事与事、状中结构、多层状语的错序和常用句式之间的杂糅问题。造成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汉泰语动介兼类词在语义特征和语体色彩上存在差异,教师的教授方式、学习者学习策略以及教材编写在词性标注、释义方式和复现率等方面的问题也对学生的习得产生很大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教材中需要增加介词框架的内容编排;释义要考虑汉泰语言差异;词性标注应按初中高不同等级循序渐进,具有明确语体属性的词要作口语或书面语标注;针对不同偏误类型增加近义词对比练习、介词框架填空等习题。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学生汉语水平和教授内容灵活选用情景交际法、任务法、语篇教学法等方式,根据学生习得情况反馈,补充讲解语义特征相似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汉泰动介兼类词的异同,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该类词的意义和用法。(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9-06-01)
教姝婷[5](2019)在《英语母语者习得对象类动介兼类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词类复杂且种类繁多,作为一种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语法手段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在虚词中,介词是最重要的一类,众所周知,汉语介词多数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在虚化过程中有不少动词保留着动词和介词两种词性,形成了动介兼类词。动词和介词分别是汉语实词和虚词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动介兼类词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这类词数量不多,可以分为对象类、目的类、条件类、使动类等类型,在这几种类型中,对象类是最常用的一类,这类词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出错,因此了解留学生习得对象类动介兼类词的偏误,并寻找教学对策对留学生的学习势必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提出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理论基础,并梳理了以往学者对兼类词、动介兼类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介兼类词以及对象类介词的研究。第一章说明了本文的选词依据,选取了“对”“向”“跟”“给”这四个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分析了这四个词作为动词和介词的语义和使用方法以及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语法化演变。第二章介绍了问卷的设计及调查对象,总结了英美留学生习得对象类动介兼类词的偏误类型。第叁章根据英美留学生习得对象类动介兼类词的偏误调查,分析了偏误原因。第四章根据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提出了教学建议。最后是结论部分,梳理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并提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邓琦[6](2019)在《中高级留学生习得兼类词“好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兼类词是现代汉语学界研究的难点之一,兼类词“好像”无论是在句法分布、还是语义表达方面,都呈现着自身的特点。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好像”是他们经常使用的词语,也是他们必须学会运用的语法项目。本文针对兼类词“好像”进行研究,帮助留学生避免习得“好像”时产生的偏误,并面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一些教学建议。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兼类词“好像”的本体研究现状和对外汉语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研究兼类词“好像”的动词用法和副词用法。“好像”作为动词时,具有比喻义,“好像”作为副词时,表示揣测语气,具有预设性肯定义、否定性推测义,并进一步分析副词“好像”的句法位置以及与副词、能愿动词的共现情况。第叁部分考察中高级留学生习得兼类词“好像”的偏误类型及产生偏误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中高级留学生对兼类词“好像”的习得情况,然后,针对兼类词“好像”进行偏误分析。第四部分根据“好像”偏误类型,提出有关于对外汉语教材和对外汉语课堂方面的教学建议。关于对外汉语教材方面,改进外语注释、改进词语释例、改进课后习题;关于教学过程方面,提出针对错序偏误的教学建议、针对误加偏误的教学建议、针对混用偏误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杨继军[7](2019)在《甲骨文兼类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骨文发现至今已两个甲子,其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甲骨文字考释、分类与断代、甲骨片缀合、殷商史研究、卜辞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研究成绩尤为突出。卜辞词汇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已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介词、连词等词类,各个词类也都有不少学者做过深入的研究,但甲骨文兼类词的成果目前还不多见。甲骨文兼类词能够反映不同词类之间关联性,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本文站在前贤时修研究基础上,充分占有材料,采用数量统计分析、分组分期等研究方法,对甲骨文兼类词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论文共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叙述了甲骨文兼类词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材料、方法,研究现状。第二章是“甲骨文兼类词的定义、判断及概况”,叙述了兼类词的判断标准,举例辨析了甲骨文中的几个非兼类词,介绍了甲骨文兼类词的概况。第叁、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论文将37个甲骨文兼类词分为两个大类,即实词兼实词类和实词兼虚词类。前者包括名词兼动词、名词兼动词兼形容词两个小类,后者包括动词兼副词、动词兼介词、形容词兼副词叁个小类。论文又对分属于各个小类的兼类词进行了组类、时期、两系分布情况的讨论,简要解释了每个兼类词在卜辞中的用法,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阐释了兼类词产生的原因。我们认为实词兼实词的产生可能源于词义引申,实词兼虚词的产生可能源于语法化。第五章附论目前存疑的兼类词,第六章为整篇论文的总结。(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5-07)
王仁强,霍忠振,邓娇[8](2019)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兼类词表征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类标注在汉英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其中兼类处理尤甚。《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被誉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开山之作,但至今缺乏对其词类标注进行系统研究。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视角,基于自建的"《新世纪》(第二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和语料库使用模式调查,对其兼类词表征策略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该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总体而言,兼类词数量显着增加,微观结构更趋合理,但仍未能全面反映现代汉语中概括词的兼类现状;具有对称语义关系的词条在词类标注中尚存一定问题。《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在词类标注上的困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现代汉语等分析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9年02期)
杨旭[9](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兼类词词类标注修订例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兼类词词类标注的修订上,《现代汉语词典》从第5版到第7版有增加和减少两大类。增加包括义项增加、词类更改、增收新词和条目合并四种致因,减少则包括删改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标记,以及条目分开和条目删除等致因。文章以具体词条为例分析了这些修订,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的兼类词词类标注修订做出评价和反思,提倡结合大型平衡语料库的概括词使用模式调查来标注词类。(本文来源于《辞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潘燕[10](2018)在《谈兼类词的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的兼类问题在语法研究当中一直受到关注,语法学界对于兼类词大体上已取得共识,但在一些词是否存在兼类的问题上,语法学界看法各异。本文探讨了兼类词的判定标准,并与同音词、词类活用现象进行了区别。(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33期)
兼类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兼类词歧义直接影响词性标注的准确率。本文针对越南语兼类词歧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语言特性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方法。通过构建越南语兼类词词典和兼类词语料库,分析越南语的语言特征和兼类词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集;然后利用条件随机场能添加任意特征等优点,在使用词和词性上下文信息的同时,引入句法成分和指示词特征,得到消歧模型。最后在兼类词语料上实验,准确率达到了87.23%。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方法有效可行,可以提高词性标注正确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兼类词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晨,马亚伟.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教材兼类词分析研究[J].山西青年.2019
[2].郭剑毅,赵晨,刘艳超,毛存礼,余正涛.融合语言特性的越南语兼类词消歧[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9
[3].靳敏.从语法化视角看副连兼类词的来源及演变[J].现代语文.2019
[4].孙文婷.泰国汉语学习者动介兼类词偏误分析[D].鲁东大学.2019
[5].教姝婷.英语母语者习得对象类动介兼类词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9
[6].邓琦.中高级留学生习得兼类词“好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7].杨继军.甲骨文兼类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9
[8].王仁强,霍忠振,邓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兼类词表征策略研究[J].外国语文.2019
[9].杨旭.《现代汉语词典》兼类词词类标注修订例析[J].辞书研究.2019
[10].潘燕.谈兼类词的判定[J].教育现代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