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级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系统,波束,多核,脉冲,建模,主存,插件。
系统级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傅海军,张维刚,岳思橙,吴冰[1](2018)在《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2种大型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和研制方法。2种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平行板传输线、脉冲功率源和匹配负载等组成。试验表明,有界波模拟试验系统能产生垂直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达2.7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达25.6 ns。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8.4 m×8.4 m×8.4 m,电场强度峰值大于50 kV/m。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辐射天线和脉冲功率源等组成。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可生成水平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小于10 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约为30 ns。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距离天线水平距离20 m处电场强度峰值大于15 kV/m。(本文来源于《现代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刘慧,宋得龙,江甲沫[2](2017)在《基于高频信道的模拟波束赋形系统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的需求,因此在5G时代,产业界积极探索如何使用6GHz以上的高频资源。本文介绍了高频信道建模方法的标准化进展、高频信道建模所增加的新特性以及可以克服高频传输衰减问题的模拟波束赋形技术,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模拟波束赋形所带来的信号增益。(本文来源于《电信网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李小伟,孙凤杰[3](2012)在《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源辐照试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全系统进行了抗电磁脉冲分析,分别阐述了系统各耦合环节辐照试验技术和全系统考核验证试验技术。针对高空核爆产生的高空电磁脉冲对地面电子学系统产生的耦合效应情况,分析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过程;在不同的屏蔽条件下,全系统不同部分将面临不同的耦合效应,采用不同的实验测试方法。重点分析了高空电磁脉冲对电子学系统的作用,在系统内部和外部产生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过程;阐述了不同模拟试验对应的具体对象,并对不同模拟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子工程》期刊2012年05期)
张慧娟[4](2012)在《集成式心率监护模拟前端着眼于系统级设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ADI推出一款低功耗、单导联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AFE)AD8232。与同类解决方案相比,AD8232AFE的尺寸缩小50%,功耗降低多达20%。凭借在功耗、尺寸和集成度方面的优势,设计人员能够运用AD8232开发日常保健所需的心率和心脏监护仪设备,例如个人健康管理和远程健康监护。据了解,所谓单导联至少需2个或3个电极实现(3电极时,其中一个用于右腿驱(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技术》期刊2012年10期)
胡少飞[5](2012)在《基于MT-6000系统级模拟与验证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不断发展,工业的发展对总线类芯片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集成度高、性价比高、体积小、重量轻,还要求节点多、冗余性高以及外围电路简单。因此,具有较好性能指标、较简外围电路、高集成度和高性能的MT-6000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分析了MT-6000的研究背景、意义、应用价值,系统地研究了离散模拟理论、单固定故障理论和内建自测试理论,并提出了以离散模拟理论为基础、使用自顶向下的逐层建模理论来为类似MT-6000的总线类芯片建模。仅用一个MT-6000芯片来实现MT-6000系统的不同层次的功能模拟,为以后的大规模串行总线芯片系统的模拟提供了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分析了目前流行的串行总线芯片的特点以及性能,说明了MT-6000芯片能用于精密、大型工业的原因;2)介绍了系统级模拟的基本概念,系统总结了离散模拟理论和内建自测试理论,为MT-6000芯片的建模和模拟打下基础;3)将离散模拟理论和层次建模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类似MT-6000总线类芯片的建模方法,并根据单固定故障理论和内建自测试理论,通过四组简洁的自测试码即可以完成MT-6000的自测试;4)详细分析了MT-6000芯片的功能,分析出模拟流程图;5)进行芯片模拟,给出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张妍[6](2011)在《系统级X86模拟器在无操作系统主机上的启动实现及外设模拟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微处理器设计工艺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硬件平台被推出的速度逐年加快,大量新型的、具有更高性能和更适用于特定专业领域的体系架构涌入市场。其中比较典型的如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和“众志”芯片等。相较于此,系统软件及配套应用软件的开发速度显得缓慢。软件的开发速度赶不上微处理器的研发速度,软件与硬件间的兼容性问题逐渐突出。这使得新硬件的实用性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为新型处理器的研发工作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兼容性问题。它在硬件平台与系统及软件之间架起了一层抽象层,使得原有系统与软件无需重新编译,即可正确运行在新的体系架构上。目前,二进制翻译器的研发已得到了广泛重视,成为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领域。许多设计完善、性能高效的二进制翻译器亦被投入广泛使用之中。但是,目前所流行的二进制翻译模拟器大都运行于应用层。这表示在推出新型微处理器时,硬件制造商仍然需要及时地提供配套操作系统以及相关系统服务的支持,才能保证硬件及时地抢占市场资源。应用级模拟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微处理器兼容原有操作系统及软件的问题,因此,将二进制翻译器直接搭建在无操作系统的平台上被纳入了我们的研究范围之中设计这样的系统级模拟器,就必须要解决模拟器在无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引导和启动问题。此外,考虑到缺乏相关系统服务的支持,以及模拟环境与实际物理硬件环境之间的差异性,怎样为虚拟环境模拟外设,怎样调度底层真实物理硬件,也是系统级模拟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一个轻量级的系统级X86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着眼于模拟器在无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启动问题和外设模拟问题的研究,并提供了简单的实现机制。该模拟器旨在为在中国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上运行现有主流X86操作系统提供前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考虑到整个X86系统架构的复杂性,当前实现的X86模拟器仅支持X86实模式环境的模拟。目前,该模拟器可运行于没有预装操作系统的X86和ARM体系结构上,其内加载运行于实模式下的X86操作系统环境及配套应用程序。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1.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与现有主流X86系统以及应用的兼容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2.结合底层实际体系架构特性,为模拟器整合或设计可用的bootloader,以实现模拟器在无操作系统主机上的启动。3.在无底层操作系统及相关系统服务的支持下,探讨模拟器为X86模拟环境提供虚拟外围设备,同时正确调用实际物理外围设备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1-04-12)
林桦,佟冬,黄侃,王克义,程旭[7](2010)在《结合PVT模拟和排队模型的系统级主存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主存系统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方法不能快速地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从而影响芯片质量和上市时机.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将带时序的程序员视图(PVT)模拟和排队论相结合的方法——ComPQ.首先从PVT模拟中提取与访存相关的系统级实时参数,然后将主存系统抽象为非抢占优先的M/G/1排队模型,再结合实时参数进行性能分析,得到平均访存延迟结果.由于PVT的建模和模拟代价小,从中得到的实时参数弥补了静态理论分析的不足;同时,排队论也提高了纯PVT模拟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ComPQ与周期精确级模拟相比平均误差为6.38%,最后用主存系统设计空间探索的实例验证了ComPQ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10年12期)
宋彭涛[8](2010)在《系统级模拟器中多处理器间通信模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级模拟在功能完备性验证、缺陷分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针对多处理器嵌入式设备进行系统级模拟时,处理器之间耦合与通信关系分析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分层的设计思想,构建了包含插件层、控制层和应用层的系统级模拟器总体框架。针对多处理器间通信模拟的问题,从分析处理器间的多种通信方式入手,构建了能够以统一形式表示处理器间多种通信方式的通信插件功能模型,设计了通信插件的统一结构。采用引脚互连和指针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处理器插件和通信插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全局时钟同步机制保证了系统级模拟的时序关系。通过FIFO存储器和I/O端口等典型的通信插件实例对通信插件功能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插件组装法构建了一个针对多处理器的系统级模拟环境,并进一步对通信插件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高效性。(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0-04-15)
翁启源,杨洪斌,吴悦[9](2009)在《层次总线型多核SoC结构系统级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在SoC中实现多个处理器内核成为可能。提出一种同构的层次总线型多核SoC芯片的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系统级模型。基于模型实现了单程序多数据(SPMD)并行程序,以不同数目处理器核数仿真执行了并行程序,得到了比较好的性能加速比,充分体现了这种层次总线型多核SoC结构的可行性和性能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9年23期)
Joo,Risques[10](2009)在《无需外置IC:在系统级芯片上集成模拟音频IP》一文中研究指出音频处理对尺寸和功耗要求很高的手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数码相机、便携式摄像机、电子玩具和许多其他产品至关重要。此外,GPS导肮设备和智能手机等先进便携产品,都需要通过设置音频功能来增值并区别于其他相似产品,这为音频处理建立了一个不断扩展的市场。(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技术》期刊2009年01期)
系统级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频技术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可满足热点高容量场景的需求,因此在5G时代,产业界积极探索如何使用6GHz以上的高频资源。本文介绍了高频信道建模方法的标准化进展、高频信道建模所增加的新特性以及可以克服高频传输衰减问题的模拟波束赋形技术,并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模拟波束赋形所带来的信号增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级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傅海军,张维刚,岳思橙,吴冰.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技术[J].现代防御技术.2018
[2].刘慧,宋得龙,江甲沫.基于高频信道的模拟波束赋形系统级仿真分析[J].电信网技术.2017
[3].李小伟,孙凤杰.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源辐照试验方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
[4].张慧娟.集成式心率监护模拟前端着眼于系统级设计方案[J].电子设计技术.2012
[5].胡少飞.基于MT-6000系统级模拟与验证的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6].张妍.系统级X86模拟器在无操作系统主机上的启动实现及外设模拟方案[D].复旦大学.2011
[7].林桦,佟冬,黄侃,王克义,程旭.结合PVT模拟和排队模型的系统级主存性能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
[8].宋彭涛.系统级模拟器中多处理器间通信模拟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
[9].翁启源,杨洪斌,吴悦.层次总线型多核SoC结构系统级模拟[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
[10].Joo,Risques.无需外置IC:在系统级芯片上集成模拟音频IP[J].电子设计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