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论文和设计-易进海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包括炉体、排烟结构及挡板,炉体具有炉腔,炉体的炉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炉腔的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所述第二排烟孔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下方;所述排烟结构连接于所述炉体且具有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相连通;挡板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且通过转动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挡片。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所述转轴控制所述挡片在所述第一排烟孔处的开合,在需要增加炉体热量时闭合所述第一排烟孔,这样烟气在所述炉腔的上方得以聚集,这样便增加了炉腔内的热量,使得炉体下方得以受热,炉体内的热量得以均衡分布。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炉腔,所述炉体的炉壁开设有均将所述炉腔连通至外壁的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所述第二排烟孔的水平位低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水平位;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连接于所述炉体且具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均相连通;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且通过转动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挡片。

设计方案

1.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炉腔,所述炉体的炉壁开设有均将所述炉腔连通至外壁的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所述第二排烟孔的水平位低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水平位;

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连接于所述炉体且具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均相连通;

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且通过转动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挡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炉腔的连接孔,所述挡片位于所述炉腔内,所述转轴穿过于所述连接孔并延伸至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延伸至外部的一端的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位于所述炉体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呈弯折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杆为防烫材料制成的手持杆。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烟孔和所述第二排烟孔间隔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横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上下切换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片旋转角度的限位件。

10.一种生物质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炉是新一代高效、环保、节能炊事取暖炉,其使用时热效率高,烟尘排放低也称高效低排放炉,是以可燃生物质(木柴、秸秆、锯末、谷壳、树叶等)及煤为燃料,通过让生物质在炉膛内气化产生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炉膛上层的二次供氧下再次燃烧,实现了生物质的充分燃烧,达到了提高炉具的热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烟尘的排放。

但是燃烧后的热空气均聚集在炉体上部,导致炉体上下热量不均衡,影响取暖效果及炉体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炉体上下热量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具有炉腔,所述炉体的炉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炉腔的第一排烟孔和第二排烟孔,所述第二排烟孔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下方;

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连接于所述炉体且具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相连通;

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且通过转动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炉腔的连接孔,所述挡片位于所述炉腔内,所述转轴穿过于所述连接孔并延伸至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延伸至外部的一端的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位于所述炉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杆呈弯折状。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杆为防烫材料制成的手持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烟孔和所述第二排烟孔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横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烟道上下切换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片旋转角度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物质炉,包括如上所述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

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所述转轴控制所述挡片在所述第一排烟孔处的开合,当需要增加炉体热量时旋转所述转轴使得所述挡片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以使得烟气从所述第二排烟孔排出,当需要快速排烟时旋转所述转轴使得所述挡片远离所述第一排烟孔,以使得烟气可以同时从所述第一排烟孔及所述第二排烟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的挡板使得在需要增加炉体热量时所述炉腔内的烟气无法从所述第一排烟孔排出,而是从位于第一排烟孔下方的第二排烟孔排出,这样烟气在所述炉腔的上方得以聚集,热量得以向下传递,烟气聚集至所述第二排烟孔处时得以从所述第二排烟孔排出,这样便增加了炉腔内的热量,增长了烟气在所述炉腔内的停留时间和移动路径,使得炉体下方得以受热,炉体内的热量得以均衡分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炉体;101、炉腔;11、燃烧部;12、隔板部;121、第一排烟孔;122、第二排烟孔;123、连接孔;20、排烟结构;201、排烟通道;30、挡板;31、转轴;32、挡片;4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纵向”、“横向”、“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包括炉体10、排烟结构20以及挡板30。

所述炉体10具有炉腔101,所述炉体10的炉壁开设有均将所述炉腔101连通至外壁的第一排烟孔121和第二排烟孔122,所述第二排烟孔122的水平位低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水平位。具体地,所述炉体10包括燃烧部11及隔板部12,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开设于所述隔板部12。优选地,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均为四方形,以尽可能加大其开孔面积,增加排烟量。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排烟孔122靠近所述炉腔101的底部,以使得炉体10全面受热。

所述排烟结构20连接于所述炉体10且具有排烟通道201,所述排烟通道201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均相连通。所述排烟结构20罩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以使得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排出的烟气全部通入所述排烟结构20的排烟通道201,防止烟气外泄,污染空气。

所述挡板30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炉体10的转轴31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31且通过转动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挡片32。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所述转轴31控制所述挡片32在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处的开合,当需要增加炉体10热量时旋转所述转轴31使得所述挡片32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以使得烟气从所述第二排烟孔122排出,当需要快速排烟时旋转所述转轴31使得所述挡片32远离所述第一排烟孔121,以使得烟气可以同时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排出。优选地,所述挡板30位于所述炉腔101内。所述挡板30可以侧向打开,可以上方打开也可以下方打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盖合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挡板30使得在需要增加炉体10热量时所述炉腔101内的烟气无法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排出,而是从位于第一排烟孔121下方的第二排烟孔122排出,这样烟气在所述炉腔101的上方得以聚集,热量得以向下传递,烟气聚集至所述第二排烟孔122处时得以从所述第二排烟孔122排出,这样便增加了炉腔101内的热量,增长了烟气在所述炉腔101内的停留时间和移动路径,使得炉体10下方得以受热,炉体10内的热量得以均衡分布。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炉体10开设有贯穿至所述炉腔101的连接孔,所述挡片32位于所述炉腔101内,所述转轴31穿过于所述连接孔并延伸至外部。这样用户便能够通过旋转穿至外部的转轴31控制所述挡板30的开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3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轴31延伸至外部的一端的手持杆,所述手持杆位于所述炉体10外侧。所述手持杆与所述转轴31呈夹角设置,以便于用户旋转所述转轴31。

优选地,所述手持杆呈弯折状,以增大用户的手持面积,提升舒适感,减小用户旋转时的受力。

优选地,所述手持杆为防烫材料制成的手持杆。这样在开合所述挡板30时便不会由于所述转轴31的导热烫伤用户。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和所述第二排烟孔122间隔设置,以使得排烟气过程可控。

请参照图1,优选地,所述转轴31横向延伸。这样所述挡片32的旋转面便为竖直面,所述转轴31可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上方,所述转轴31转动时所述挡片32的下端远离所述炉壁,所述烟气得以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下壁面与所述挡片32之间排出,加大单位时间排烟量。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转轴31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及所述第二排烟孔122之间。可以理解地,所述转轴31位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下方,旋转所述转轴31,所述挡片32的上端远离所述炉壁,所述烟气得以从所述第一排烟孔121的上壁面与所述挡片32之间排出,由于烟气堆积于所述炉腔101上方,相较于下端远离的开挡板30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使得烟气更快排出所述炉腔101。

请参照图1,进一步地,所述烟道上下切换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挡片32旋转角度的限位件40。防止所述转轴31由于过渡旋转影响所述第二排烟孔122的排烟量。优选地,所述转轴31的旋转角不超过9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生物质炉,包括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提供的烟道上下切换结构。该烟道上下切换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烟道上下切换构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且所起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185.0

申请日:2019-01-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2(湖北)

授权编号:CN209840174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F24B1/189

专利分类号:F24B1/189;F24B1/191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宜昌旺焱炉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宜昌旺焱炉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区太保场村

发明人:易进海

第一发明人:易进海

当前权利人:宜昌旺焱炉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蔡鹏娟

代理机构:44414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烟道上下切换结构及生物质炉论文和设计-易进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