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密集型波分复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载无线通信(RoF),密集波分复用,外差探测,信道选择
密集型波分复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17)在《密集型波分复用RoF系统的外差式信道选取与上变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载无线通信(RoF)技术是满足未来无线接入容量和频带资源需求的有效途径。而在RoF系统中,结合密集型波分复用技术(DWDM)可以将调制到不同波长的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极大地提高通信容量。因此,本文围绕密集型波分复用光载无线通信(DWDM-RoF),利用光外差探测实现下行链路中密集型波分复用信道的精准选取以及频率上变换。进而针对OOK、QPSK、16QAM叁种调制格式下ROF系统,分别进行了数值研究和实验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理论推导了 MZM外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单边带调制方式下的参数设置,进而分析了外差探测中激光器间相位噪声影响,并简单介绍消除激光器间相位噪声的方法。(2)针对OOK调制格式下的密集型波分复用RoF系统方案,在基站处利用外差探测和电滤波器,同时实现上变频和DWDM信道选取。在此方案下,研究了两种信号接收方案(包络检波非相干接收方案、电混频相干接收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在单/多信道下,不同传输距离或不同传输速率下NRZ和RZ信号接收端眼图及误码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光信道间隔为15.25GHz的两信道下,数据速率为1.25Gbit/sOOK信号经过10km光纤传输,在接收端通过调节本振光实现信道选择及上变频功能。(3)在高阶调制格式下的密集型波分复用RoF系统中,研究了外差探测过程中激光器间拍频产生相位噪声消除的方法。单信道下传输速率为1Gbit/s、中频为3GHz的QPSK和16QAM信号通过单边带调制到光载波上,经过10km光纤传输后,在接收端利用平方律检波下变频方案消除信号光和本振光之间的相位噪声。接收端仿真得到的星座图显示该方案有效地消除了相位噪声。进而,在多信道传输仿真中设置:信道间隔为10GHz的四个光载波、数据传输速率为1Gbit/s、中频为3GHz的QPSK/16QAM的信号。经过10km光纤传输,结果显示在多信道下该方法同样能够消除激光器之间的相位噪声影响。此外,方案通过合理设计信道带宽,可以有效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31)
王懿喆,张凤山[2](2004)在《用迭代Chebyshev方法设计密集型波分复用窄带滤光片》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设计方法 ,即迭代Chebyshev方法 .通过对Chebyshev带通滤光片设计过程的研究 ,指出由于多层λ0 / 4反射堆与原型滤光片的相位特性差异 ,造成最终带宽显着变窄 .从某个给定的比较大带宽初值出发 ,经过一系列简单的迭代过程 ,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最终结构 ,从而避免对反射膜堆相位特性的计算 .同时 ,文中还讨论了在优化过程中加入对干涉级次即间隔层厚度和波纹因子进行迭代的结果 ,最后给出了用迭代Chebyshev方法设计波分复用窄带滤光片的过程、框图及实际设计结果 ,并指出通过不同的迭代过程实现方向受控的优化过程 ,是该种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尹华[3](2002)在《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的发展状况 ,介绍了其关键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动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顾培夫,白胜元,李海峰,章岳光,刘旭[4](2002)在《密集型波分复用薄膜干涉滤光片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波分复用系统对薄膜干涉滤光片的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一方面需要精心选择基板和薄膜材料 ,另一方面要寻找性能优良、制造容易的膜系。文中提出了二种适宜于设计这种滤光片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5](2001)在《西门子密集型波分复用设备的主要优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西门子宣布,其使用176波的密集型波分复用设备和40Gbit/s的时分复用设备创造出实验室的最高传输容量。这项记录至今仍被保持着。然而,西门子不仅要在实验室中成为第一,同时它也使用自己超前的技术,使商用化的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更上一层楼。今年在全球各(本文来源于《通信世界》期刊2001年15期)
姚寿铨,王子华[6](2000)在《用叁干涉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制成的光纤密集型波分复用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新型的光纤干涉仪 ,它是采用二个 3× 3单模光纤耦合器组成叁光纤系统的马赫 -曾德尔 (Mach- Zehnder)干涉仪 ,当干涉仪的叁条光纤干涉臂两两之间分别存在长度差Δ L和2Δ L时 ,干涉仪形成了一个波分复用间隔相等的叁波分复用器 ,波分复用的波长间隔仅仅取决于ΔL的大小。实验样品的使用波段为 1.55μm,波长复用间隔为 1.6 nm,附加损耗为 0 .6 d B。(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00年07期)
[7](2000)在《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DWDM)》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社会为信息社会,为了满足因特网、图象信号、电子商务等业务的需求,建造“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已成共识。就目前人类认识而言,“全光传送网”是实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信息高速公路”要求“全光传送网”具有巨大的信息传送容量。如何用最低代价取得最大信息(本文来源于《现代有线传输》期刊2000年02期)
[8](1999)在《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4)》一文中研究指出4.10.4.2光信噪比(OSNR)及其对应BER计算用于计算OSNR的光路示于图48。在计算中考虑到了各级EDFA的不同。注意:为了Q值有一定裕量,EDFA线放Ⅰ和Ⅱ的NF均假定为5dB,而EDFA预放的NF假定为4.5dB。A点(EDFA功放输入...(本文来源于《现代有线传输》期刊1999年02期)
[9](1999)在《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3)》一文中研究指出4.4光纤非线性当在高比特率系统中为了增加中继间距而提高发送光功率时,信号和光纤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开始出现。对于大容量和无再生长距离系统,光纤的非线性特性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光纤非线性效应可分类为:(1)散射影响(如受激布里渊散射、受激拉...(本文来源于《现代有线传输》期刊1999年01期)
波分复用小组[10](1998)在《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2)》一文中研究指出4D-WDM的若于技术问题本章简单介绍D—WDM设备使用的特殊器件和专用技术。其中包括:.光接口变换器WDM用光复用、解复用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光纤非线性偏振特性色散特性其它有关OFA的特性光浪涌的发生网络管理系统光信噪比计算举例单纤双向传输方式(本文来源于《现代有线传输》期刊1998年04期)
密集型波分复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设计方法 ,即迭代Chebyshev方法 .通过对Chebyshev带通滤光片设计过程的研究 ,指出由于多层λ0 / 4反射堆与原型滤光片的相位特性差异 ,造成最终带宽显着变窄 .从某个给定的比较大带宽初值出发 ,经过一系列简单的迭代过程 ,即可得到满足要求的最终结构 ,从而避免对反射膜堆相位特性的计算 .同时 ,文中还讨论了在优化过程中加入对干涉级次即间隔层厚度和波纹因子进行迭代的结果 ,最后给出了用迭代Chebyshev方法设计波分复用窄带滤光片的过程、框图及实际设计结果 ,并指出通过不同的迭代过程实现方向受控的优化过程 ,是该种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密集型波分复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洁.密集型波分复用RoF系统的外差式信道选取与上变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王懿喆,张凤山.用迭代Chebyshev方法设计密集型波分复用窄带滤光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
[3].尹华.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的关键技术[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
[4].顾培夫,白胜元,李海峰,章岳光,刘旭.密集型波分复用薄膜干涉滤光片的设计[J].光学学报.2002
[5]..西门子密集型波分复用设备的主要优点[J].通信世界.2001
[6].姚寿铨,王子华.用叁干涉臂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制成的光纤密集型波分复用器[J].光学学报.2000
[7]..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DWDM)[J].现代有线传输.2000
[8]..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4)[J].现代有线传输.1999
[9]..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3)[J].现代有线传输.1999
[10].波分复用小组.密集型波分复用系统概要(2)[J].现代有线传输.1998
标签:光载无线通信(RoF); 密集波分复用; 外差探测; 信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