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和预后论文-金海霞,鲍俊成,喻涛,罗涛

预测和预后论文-金海霞,鲍俊成,喻涛,罗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测和预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vL导联,T波,预后

预测和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金海霞,鲍俊成,喻涛,罗涛[1](2019)在《avL导联T波改变在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改变对预后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42例,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随访患者的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对观察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中42例患者(预后不良组,29.6%)到达心血管事件终点,100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70.4%)。预后良好组avL导联T波改变发生率为13.0%,显着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5.7%(P<0.05);预后良好组ST段抬高、ST段压低、病理性Q波等发生率也显着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不良组冠状动脉狭窄率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率、avL导联T波改变、ST段抬高、病理性Q波具有独立的预后预测价值(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vL导联T波改变可预测其预后,avL导联T波改变是患者心血管事件终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马宏喜,孟攀升[2](2019)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CA125、Hcy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A125、Hcy水平,并分析其对DCM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84例DCM患者中26例(30.95%)发生心源性死亡。A组心功能Ⅲ~Ⅳ级、VT、P-选择素>20.8μg/L、CA125>40.0 kU/L、Hcy>15.0μmol/L的患者占比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指标均为DCM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CM患者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较多,血清CA125、Hcy水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4期)

杨俊,程帆[3](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TU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以及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TUG1(lncRNA-TUG1)的表达量及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qRT-PCR法检测68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lncRNA-TUG1的表达量,分析lncRNA-TU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术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lncRNA-TU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呈异常增高趋势,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7±0.66 vs.1.00±0.26,P=0.002 1)。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水平的lncRNA-TUG1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具有显着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无关。lncRNA-TUG1高表达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lncRNA-TUG1低表达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6)。高表达水平的lncRNA-TUG1、高组织学分级、高临床分期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TU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多,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治疗靶点。(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董恺,王媛,俞志鹏,丁建平,张倩[4](2019)在《肾小球滤过率对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非瓣膜性房颤致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非瓣膜性房颤致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195例(年龄≥65岁),使用肾脏病饮食改良(MDRD)简化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按照eGFR<60ml/(min·1.73m2)为肾功能不全,分为肾功能不全组(34例)和无肾功能不全组(161组),出院后1年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观察卒中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联合终点事件(卒中或死亡)、卒中性残疾。结果 (1)肾功能不全组(eGFR<60ml/(min·1.73m2)患者中,年龄≥75岁者的比例高于无肾功能不全组[eGFR≥60ml/(min·1.73m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3%(29/34)比54.0%(87/161),P<0.05);(2)肾功能不全组和无肾功能不全组比较,出院后1年不良预后结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9%比32.9%,χ2=4.860,P=0.027<0.05);(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非瓣膜性房颤致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1年内发生卒中不良结局事件与患者出院时NIHSS有关(OR=1.141,P<0.05)。结论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可以预测非瓣膜性房颤致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结局,与患者eGFR低于60ml/(min·1.73m2)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志伟,张德厚[5](2019)在《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脓毒症患者血液中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20例脓毒症和1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选取20例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法判断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小板P选择素对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高于脓毒症组,亦高于对照组(F=55.578,P<0.01)。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与脓毒症患者ICU滞留时间成正性弱相关(r=0.367,P=0.025),与28天病死率成正性强相关(r=0.679,P=0.000)。ROC曲线提示,血小板P选择素预测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的截断值为28.54%,AUC为0.928,95%CI为0.842~1.014,敏感性72.73%,特异性96.15%。结论血小板P选择素对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医》期刊2019年11期)

尹燕燕,董秉生,姜利[6](2019)在《降钙素原联合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乳酸(LAC)水平与脓毒症休克患者28d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2月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诊断为脓毒症休克且存活时间超过48h的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动脉血LAC、血清PCT水平,入ICU24、48h监测动脉血LAC水平和血清PCT水平,并计算24、48h LAC及PCT变化率,将入ICU 28d作为观察终点,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24、48h的LAC变化率(LAC_(0-24h)和LAC_(0-48h));以24、48h的PCT变化率(PCT_(0-24h)、PCT_(0-48h))作为自变量,生存、死亡分别作为因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LAC_(0-24h)、LAC_(0-48h)、PCT_(0-24h)、PCT_(0-48h)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28d观察终点生存组53例,死亡组52例。两组间性别、年龄、主要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无显着差异,LAC_(0-24h)、LAC_(0-48h)、PCT_(0-24h)、PCT_(0-48h)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LAC_(0-48h)、PCT_(0-48h)引入回归方程,LAC_(0-48h)的回归系数3.966,Wald值为12.709,P<0.001; PCT_(0-48h)的回归系数3.197,Wald值为11.651,P=0.001。单独使用LAC_(0-48h)或PCT_(0-48h)以及联合LAC_(0-48h)和PCT_(0-48h)预测脓毒症休克的死亡风险,并绘制出ROC曲线,结果显示LAC_(0-48h)和PCT_(0-48h)联用对脓毒症休克死亡的预测价值最大,曲线下面积0.961,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91.6%,P<0.001。结论影响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较多,联合LAC_(0-48h)和PCT_(0-48h)监测是预测ICU脓毒症患者死亡较为简单有效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张富宏,赵东利[7](201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Wnt-5a表达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Wnt-5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7例甲状腺癌患者为实验组,取其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取30例体格检查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对比2组组织中Wnt-5a的阳性表达率,分析Wnt-5a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相关性,最后就Wnt-5a对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①经比对发现,Wnt-5a表达阳性率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经相关性分析发现,Wnt-5a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 0. 05),与甲状腺癌患者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浸润存在相关性(P <0. 05);③随访及经检验分析发现,Wnt-5a高表达患者2年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P <0. 05)。结论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癌组织相比,Wnt-5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态,且Wnt-5a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是否存在淋巴结浸润存在相关性,同时Wnt-5a表达阳性率能够对患者预后进行一定判断。(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莉,蔡强[8](2019)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第1天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比值(RPR)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PICU中186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151)和死亡组(n=3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PR对死亡的预测效果。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儿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28d生存率。结果死亡组RDW、降钙素原、RPR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PLT、白蛋白低于存活组(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白蛋白、高降钙素原、高RPR为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RPR值对脓毒症患儿预后有预测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为0.937,最佳截断值为0.062,灵敏度为94.29%,特异度为77.48%。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曲线显示,高RPR组28d生存率低于低RPR组(P<0.05)。结论入住PICU第1天RPR值与脓毒症患儿预后密切相关,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11):1079-1083](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闫微,郭艳芬,廉铮,王云飞,于娜[9](2019)在《冠脉造影SYNTAX积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冠脉造影SYNTAX积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SYNTAX积分高低进行分组,0~22分为低分组62例,23~32分为中分组79例,33分以上为高分组59例。记录并比较叁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治疗1年后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叁组患者的CO、SV、LVEDD、LVEF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低分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高分组、中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分组、中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SYNTAX积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有效工具,能够为临床治疗与预测提供一定依据。(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曾伟华,李微绽,邹国荣,曹小龙,何艳[10](2019)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变化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及其变化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0例,利用抗体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联合方法,分别检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治疗后3个月的外周血CTCs数量,且平均随访24个月,对包括CTCs在内的预后因子进行统计分析,探索CTCs及其变化与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Cs水平与N分期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s水平与N分期有相关性(P<0.05),CTCs阳性患者的N分期更晚;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周、3个月的CTCs数目及阳性率均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CTCs阴性患者的RR显着高于CTCs阳性患者(P<0.05);根据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Cs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明显短于CTCs阴性患者,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26%和9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随访期间,CTCs阴性组转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CTCs阳性组(P<0.05)。结论:外周血CTCs检测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评价,且对患者疗效具有一定的预后预测价值,可能成为鼻咽癌患者早期发现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一个辅助指标,进而为制定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预测和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DCM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CA125、Hcy水平,并分析其对DCM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 84例DCM患者中26例(30.95%)发生心源性死亡。A组心功能Ⅲ~Ⅳ级、VT、P-选择素>20.8μg/L、CA125>40.0 kU/L、Hcy>15.0μmol/L的患者占比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指标均为DCM患者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CM患者心源性死亡的影响因素较多,血清CA125、Hcy水平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后评估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测和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1].金海霞,鲍俊成,喻涛,罗涛.avL导联T波改变在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中的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

[2].马宏喜,孟攀升.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CA125、Hcy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杨俊,程帆.长链非编码RNATU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以及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价值[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9

[4].董恺,王媛,俞志鹏,丁建平,张倩.肾小球滤过率对心源性卒中老年患者长期不良预后的预测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5].孙志伟,张德厚.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校医.2019

[6].尹燕燕,董秉生,姜利.降钙素原联合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7].张富宏,赵东利.甲状腺癌组织中Wnt-5a表达及对其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9

[8].王莉,蔡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

[9].闫微,郭艳芬,廉铮,王云飞,于娜.冠脉造影SYNTAX积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人人健康.2019

[10].曾伟华,李微绽,邹国荣,曹小龙,何艳.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及其变化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9

标签:;  ;  ;  ;  

预测和预后论文-金海霞,鲍俊成,喻涛,罗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