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焦可君[1](2020)在《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蔬菜产业是除粮食产业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蔬菜种植生产过程中,设施蔬菜由于集约化水平高而被广泛应用。番茄是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蔬菜,因其产量高、效益高(高产高效),多采用集约化设施栽培。番茄设施栽培中,菜农为追求产量,盲目的增加施肥量,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更可能导致作物肥害的发生,引发土壤板结、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本研究以番茄作为研究对象,以不施肥为对照(CK),在配方施肥量(T1)基础上,在保持磷肥不变的前提下,氮肥增加20%(T2)、钾肥增加20%(T3)、氮肥和钾肥分别增加20%(T4)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番茄的株高和茎粗随着生育期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T4处理较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37.59%;茎粗以T3处理的最大,比对照增加了47.39%,差异显着(p<0.05)。在钾肥相同的情况下,增加氮肥施用水平能够增加植株的干鲜重,但在同一氮肥条件下,增施钾肥对植株干鲜重的增加更为显着,并以T4处理效果最佳,各处理番茄植株的干、鲜重随着生育期呈逐渐增加趋势。收获期(120d)时,T4处理的番茄植株鲜重比对照增加了74.22%,植株干重比对照处理增加了64.49%,差异显着(p<0.05)。各处理番茄植株干、鲜重的增加速率随着生育期呈逐渐降低趋势。在钾肥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氮肥钾肥施用水平能够增加植株的干鲜重增加速度,提高单一施肥水平,植株干鲜重增加速度不显着,并以T4处理效果最佳。从各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积累的比例来看,以叶片干物质的比例最高,在56.30%-61.01%之间;其次是茎秆干物质,占植株干物质积累总量的29.89%-33.08%;根系干物质积累在植株干物质积累的比例最小,在8.57%-10.63%之间。2.番茄单株开花数以T1处理最多,坐果率以T3处理最高,坐果率达到72.6%。同一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能够增加番茄的坐果率、提高产量,但同一钾肥水平下,增施氮肥对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影响不大,且高氮高钾施肥水平番茄产量下降,T3处理产量达到9168.31kg/667m2,比对照处理增加了65.73%,差异显着(p<0.05)。番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均以T3处理最大,但各处理的果型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各施肥处理间的果实硬度显着高于对照处理,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以T3处理含量最高,达到8.62%,与对照处理相比差异显着(p<0.05)。果实含水量以T2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3和T4处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不同处理番茄果实的Vc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亚硝酸盐以CK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2处理;硝酸盐以T2处理含量最高,其次是T4处理,这说明增施氮肥会提高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的含量,但钾肥能够降低果实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T3处理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2.32%;有机酸含量以T1处理含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8.87%,差异显着(p<0.05);番茄的糖酸比以T3处理最大,为6.60,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8.31%,差异显着(p<0.05)。番茄果实金属含量均低于国标,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3.不同施肥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a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呈先增加后缓慢减低趋势;叶绿素b的含量随着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随着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叶绿素a/b随着生育期呈逐渐增加趋势;整个生育期内,各施肥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在番茄生长盛期(60d),番茄叶片中脯氨酸的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但高氮高钾处理却降低了叶片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生育后期(120d),番茄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T2处理含量最高;各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差异不显着(p>0.05)。对比番茄生长盛期和生长后期抗逆酶活性不难发现,各处理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着(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着增加。4.不同处理间的番茄氮磷钾含量大小表现为T3>T2>T1>T4>CK。从果实、根、茎、叶氮素积累的比例来看,果实氮素含量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70.07%-72.78%之间;叶片氮素含量占总量的12.48%-15.23%;茎秆氮素含量占总量的12.06%-14.27%;根系氮素含量在1.56%-3.16%之间;果实磷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在51.08%-59.60%;叶片磷素含量占总量的17.35%-29.96%;茎秆磷素含量占总量的11.98%-21.20%;根系比例在2.98%-5.54%之间;果实钾素番茄植株氮积累总量的在63.22%-66.77%;其次是叶片占总量的9.94%-15.60%;茎秆占总量的17.71%-24.73%;根系在1.45%-2.39%之间。土壤碱解氮含量以T3处理最高,达到557.80mg/k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46.25%;速效磷含量以T4处理含量最高,达到,135.50mg/k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89.75%;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但显着高于对照处理。从土壤的p H值和电导率来看,合理的施肥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电导率,表现为施肥处理的土壤电导率均显着低于对照处理;各处理的p H值差异不显着(p>0.05)。5.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土壤脲酶和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增施钾肥能够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但显着降低了蔗糖酶活性。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随着番茄生育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对照处理的脲酶却随着生育期呈降低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期表现规律不一,对照和T4处理随着番茄生育期呈降低的趋势,而T1、T2和T3处理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土壤蔗糖酶的活性随生育期变化幅度不大。
高杏[2](2020)在《特色叶菜硝酸盐累积规律及降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生产中特色叶菜硝酸盐含量高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13种特色叶菜的品质差异、生长期硝酸盐累积规律,以及γ-氨基丁酸(GABA)、葡萄糖、双氰胺(DCD)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绿光四种降控技术对芝麻菜营养品质、硝酸盐代谢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特色叶菜品种间植物学性状、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综合营养品质最好,其次是‘白梗千筋京水菜’,‘巴硒苦苣’的硝酸盐含量最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芝麻菜6个品种、苦苣4个品种和京水菜3个品种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2.外源GABA、葡萄糖、DCD和DMPP以及绿光处理均可以提高芝麻菜的营养品质,促进芝麻菜体内的硝酸盐代谢和光合作用,进而降低其硝酸盐累积。其中,外源GABA处理后第6天芝麻菜硝酸盐含量最低,并与NR(硝酸还原酶)和GAD(谷氨酸脱羧酶)活性相关系数最高,达极显着负相关;外源葡萄糖处理后第6天芝麻菜硝酸盐含量最低,并与叶绿素含量和Pn(净光合速率)均达极显着负相关;连续补充绿光照射24 h芝麻菜硝酸盐含量最低,并与叶绿素含量和pn达到极显着负相关;DCD和DMPP在处理后第28天芝麻菜硝酸盐最低,并与叶绿素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关系数最高,呈极显着负相关。3.结合四种降控技术的操作便捷性、成本、效果稳定性、安全性、硝酸盐降控效果及对植物营养品质的影响等因素,试验发现,GABA及葡萄糖处理较适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探讨了GABA、葡萄糖、DCD和DMPP以及绿光降低芝麻菜硝酸盐含量的效果和机理,可以为生产中解决蔬菜硝酸盐过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张金秀[3](2016)在《灌溉与施氮对菠菜生长及其土壤中水氮运移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分和氮素是影响蔬菜生长的重要因素,蔬菜生产过程中水分和氮肥的施用合理与否,对水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和蔬菜品质等影响很大。因此,研究不同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对蔬菜生理、水氮利用及土壤中水氮运移的影响,对高效合理的水肥管理,保证蔬菜高产、优质和防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菠菜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和氮肥,且容易累积硝酸盐,因此本研究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供试材料,采用测坑定位小区试验,共设置三个灌溉水位处理(W1:20 cm、W2:40 cm、W3:60 cm)和三个氮肥量处理(N0:0 kg ha-1、N1:85 kg ha-1、N2:170 kg ha-1),通过连续三年观察,研究了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氮素营养(植株生理特性、水氮利用率、产量和品质)、土壤微生物及土壤中水氮运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生理指标影响显着,对菠菜的株高、叶面积及干物质分配等指标都有不同的影响。适度增加氮肥量,菠菜的叶面积和株高增加显着。相同灌溉处理下,适度增施氮肥有利于干物质的累积,W2N1处理下,菠菜总干物质量最大为5.40 g plant-1,缺水灌溉不利于干物质的累积。适度增加施氮量菠菜根系活力增大,处理W2N2下根系活力最大为1.34 mg g-1 h-1,缺水灌溉处理W3下其活性降低。2、不同灌溉与施氮处理对水分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显着。在菠菜的生长期内,W3N2处理下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36.87 kg ha-11 mm-1,W1N0处理下最低为6.68 kg ha-1 mm-1。同一氮肥处理下不同灌溉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为处理W3>W2>W1,表明随着灌溉水量的减少,水分利用率增加。同一灌溉处理下氮肥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为处理N2>N1>N0。表明适当增加氮肥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率。氮肥利用率受到施氮量的影响,同一灌溉处理下,增施氮肥使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在氮肥处理N2下,氮肥利用率最低为8.82%,而在氮肥处理N1下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0.59%。3、不同灌溉与施氮处理下菠菜产量变化显着。一般情况下,菠菜产量随氮肥量增加而增加,W2N2处理下,产量达到最大值12.79 ton ha-1。但过量施氮,产量反而会降低。菠菜产量对水的反应更加敏感,W2处理下菠菜产量最高,过量或缺水灌溉,菠菜产量也会降低,表明过量施氮和过量缺水灌溉都不利于菠菜产量的提高。研究发现W2N2处理下菠菜产量最高,为12.79 ton ha-1。4、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品质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氮肥使菠菜体内硝酸盐和草酸含量增加,而缺水灌溉下,菠菜的硝酸盐和草酸含量也会增加,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菠菜的品质安全。在W3N2处理下硝酸盐含量最大为554.06mg/kg,W1N0处理下,最低为123.66 mg/kg。W3N2处理下,草酸最高值为494.80mg/100g,W1N0处理下,最低值为160.00 mg/100g。而不同的灌溉和施氮处理对菠菜营养品质的影响也很明显。在缺水灌溉处理W3下,菠菜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而过量灌溉下,其含量明显降低。施氮量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5、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缺水处理会抑制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同一氮肥处理下,灌溉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为W2>W1>W3。适度施加氮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磷含量增加,但是过量施肥和缺水灌溉下其含量会降低。不同灌溉水量及氮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非常明显,研究显示,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缺水灌溉处理使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适量的灌溉处理W2能够使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升高,对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增加也比较有利。研究表明,W2N2处理下土壤中的微生物碳含量较高为302.48 mg kg-1,土壤酶活性较强,微生物多样性比较高,可以提供有利的土壤微环境,为作物的优质和高效生产提供保障。6、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水氮运移的影响。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相同灌溉处理下,同一土层氮肥量多的处理电导率峰值较大。不同土壤深度的硝态氮含量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各层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均有所增大,不同深度的土壤受施氮量的影响也不相同。而相同施氮量下,进行不同灌溉处理时,菠菜不同生长期内,各层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峰值也不一样。大部分铵态氮累积在0-10 cm土层内,菠菜成熟期内,不同灌溉与氮肥处理下,0-10 cm土层内铵态氮的含量在0.18-0.31 mg L-1之间。随着氮肥量的增加铵态氮含量会增加,灌溉水量对铵态氮的影响较小。应用HYDRUS模型模拟不同灌溉与施氮处理下土壤中水氮运移,利用田间实测值进行率定和检验,表明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水氮在土壤中的运移。7、根据对菠菜生理、水氮利用和品质的分析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的影响,进行灌溉和施氮量范围的优化,得出在该土壤条件下最合理的灌溉和氮肥处理分别为30-40 cm和120-170 kg ha-1。
汤亚芳[4](2010)在《低硝酸盐积累小白菜品种筛选及其对氮肥的反应》文中认为本研究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设置5个氮水平,比较30个小白菜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硝酸盐积累的差异,利用获得的硝酸盐高、低积累的品种进行不同氮肥水平的盆栽试验,研究氮肥水平对不同硝酸盐积累类型小白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及各品质指标的影响,并得到以下结论:1.在田间筛选试验中,5个氮肥水平间30个小白菜产量、硝酸盐、Vc含量、N、P、K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施纯氮100kg N/hm2时小白菜具有较高的产量和相对较低的硝酸盐含量。因此,将施纯氮100kg N/hm2作为选择高产低硝酸盐积累小白菜品种的氮肥水平。通过对30个品种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进行聚类分析,选出硝酸盐高、低积累品种各4个,为高积累品种:抗热605、矮王青菜、淮南黑心乌、青欣(青梗菜F1);低积累品种:优选黑油白菜、苏州青、越秀四号、青翠小白菜Fl。2.建立氮肥水平与小白菜品种硝酸盐及产量间的效应函数,30个品种的效应函数间存在一定差异。30个小白菜品种在达到硝酸盐最高含量以及获得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水平不同,可通过效应函数计算出一定氮肥水平时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及生物产量,也可依据拟合的效应方程将小白菜品种对氮肥的反应进行分类。另外春季种植的小白菜较秋季具有较高的硝酸盐、Vc、含水率及N、P、K含量。3.盆栽试验中,氮肥的施用能显着提高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统计分析得出,矮王青菜为硝酸盐高积累品种,青翠小白菜F1为硝酸盐低积累品种。不同氮水平下各小白菜品种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不同,伴随氮水平的提高含量降低。氮肥的施用能显着提高8个小白菜品种的全氮含量,却降低了全磷全钾含量。氮肥的施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但过度的施用也会导致硝酸盐的污染以及品质的恶化。因此,根据土壤肥力及种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选择合适的施肥量,从而获得高产量、低硝酸盐积累以及高品质的蔬菜。
马惠民,王波[5](2010)在《施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对安全食用具有显着的影响,施肥是影响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高低的重要因子。对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料施用对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讨论了硝化抑制剂的应用情况。
张富林,杨利,范先鹏,熊桂云[6](2009)在《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蔬菜硝酸盐累积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蔬菜中过量的硝酸盐累积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蔬菜硝酸盐累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杨波,郑青松[7](2009)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积累问题及其调控》文中认为不合理的施肥和环境因素等都可引起硝酸盐在蔬菜中的过量富集,从而影响蔬菜的品质,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常赞[8](2008)在《缓释氮肥对不同蔬菜施肥效应及硝酸盐积累状况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缓释氮肥是21世纪肥料的替代产品,与常规肥料相比,缓释氮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可以降低蔬菜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减少环境污染。本文针对长期以来我国由于过量施肥导致的氮素利用率低,引起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等问题,研发和应用既能提高氮素利用率,又能保障蔬菜优质高产,并且在最大限度上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新型缓释氮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自制的两种缓释氮肥,以菠菜、樱桃萝卜、茼蒿和油麦菜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缓释氮肥肥效和不同蔬菜硝酸盐含量积累情况的研究,进行优化施肥配置,从而筛选出适合蔬菜生长的最佳施肥量和安全施肥量,并且能有效提高化肥的氮素利用率,降低硝酸盐含量,使蔬菜达到安全食品的要求,为此类肥料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本试验研究了两种新型缓释氮肥和普通尿素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不同种类蔬菜的产量、氮素的吸收利用和硝酸盐积累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施用等氮量的条件下,四种蔬菜的产量均以缓释氮肥Ⅰ的产量最高;与普通尿素相比,四种蔬菜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施用缓释氮肥Ⅰ的菠菜、樱桃萝卜、茼蒿和油麦菜分别比普通尿素增产75.85%、60.12%、273.45%和123.43%,施用缓释氮肥Ⅱ的分别增产24.35%、27.40%、63.24%和25.76%;在不同的氮素水平下,蔬菜产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氮素水平为N2时,四种蔬菜均达到最高产量,其缓释氮肥Ⅰ、缓释氮肥Ⅱ和普通尿素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纯氮0.49g/盆(折合施肥量29kg/667m2),0.50g/盆(折合施肥量30kg/667m2),0.51g/盆(折合施肥量31kg/667m2)。2.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缓释氮肥在蔬菜上的氮素利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释氮肥在初期一次性基施可以满足前两茬蔬菜对养分的需要,与普通尿素相比,缓释氮肥Ⅰ和缓释氮肥Ⅱ可以提高氮素利用率13个和12个百分点,最高氮素利用率可达55.09%,在第三茬茼蒿中,普通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最高仅为3.10%,两种缓释氮肥的最高氮素利用率分别为11.96%和6.08%,在第四茬油麦菜中,缓释氮肥Ⅰ在N1、N2水平下氮素利用率为正值,而施用缓释氮肥Ⅱ和尿素的氮素利用率均出现了负值,已经没有氮素可供蔬菜吸收利用。分析四种蔬菜的累积氮素利用率得出,四种蔬菜的累积氮素利用率依次为缓释氮肥Ⅰ>缓释氮肥Ⅱ>尿素,最高为98.75%。3.缓释氮肥能降低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处理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两者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普通尿素相比,两种缓释氮肥在前两茬蔬菜中降低硝酸盐的效果最明显,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分别比普通尿素低57.77%和37.10%。在后两茬蔬菜中,缓释氮肥的硝酸盐含量比普通尿素高。在第一茬菠菜处理中,施用缓释氮肥的蔬菜硝酸盐含量都没有超过1440mg/kg(国家三级标准),施用尿素处理的硝酸盐含量在施肥量超过0.59g/盆时,超过国家三级标准,结合产量得出,缓释氮肥和尿素处理的安全施肥量即为最佳施肥量。4.缓释氮肥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以缓释氮肥Ⅰ在N2水平下,经济效益增加最显着,产投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N2水平时,缓释氮肥Ⅰ处理的樱桃萝卜产投比最高。5.不同氮素水平下,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在前两茬低于尿素,后两茬高于尿素。随着时间的变化,自制的缓释氮肥在土壤中的释放曲线相对缓和,在后茬作物中养分释放明显高于普通尿素,能够供给蔬菜更充足的养分,协调了肥料的供肥特性和作物需肥规律之间的矛盾。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以缓释氮肥Ⅰ的0.49g/盆(折合施肥量29kg/667m2)的施氮量为最佳施肥量和安全施肥量,此施肥量可以提高蔬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经济效益,为以后有关缓释氮肥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柏延芳,张海,张立新[9](2008)在《氮肥对黄土高原大棚蔬菜及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文中认为通过对黄土高原大棚蔬菜不同施肥水平及采收期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蔬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氮素水平较低情况下,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蔬菜产量随之提高,当黄瓜施用量达300kg·hm-2、芹菜施用量达400kg·hm-2时,其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6.7%和37.5%,而菜体中硝态氮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但当施用量超过500kg·hm-2及600kg·hm-2时,会使黄瓜、芹菜产量逐渐下降,同时导致蔬菜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迅速增高,使蔬菜达到高污染水平。施肥后随时间的推移,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在中等施肥条件下30d后可达到食用水平。黄土高原土壤氮素淋溶强烈,在氮肥施用后15d,50cm左右土层中硝态氮累积量最多形成峰值,且随时间的推移其峰值有逐渐向下移动的趋势。本实验证实:适量氮肥有利于蔬菜生长,还可有效减少氮素污染,在黄土高原大棚蔬菜生产中氮肥最佳用量为400500kg·hm-2,同时应严格控制采收时间,在蔬菜采食前30d内不能施用氮肥。
肖青亮,郑诗樟,牛德奎[10](2007)在《施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施肥是提高蔬菜产量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合理施肥会引起蔬菜硝酸盐的积累。综述了近年来肥料施用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研究进展,并就此讨论和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由于不合理施肥引起的蔬菜硝酸盐累积问题。
二、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番茄研究现状 |
1.2 设施蔬菜栽培存在的问题 |
1.2.1 耕作制度不合理造成病虫害严重 |
1.2.2 低温寡照影响蔬菜生长发育 |
1.2.3 水肥管理不当造成蔬菜产量和品质下降 |
1.3 化肥在我国农业的应用现状 |
1.3.1 我国化肥使用存在问题 |
1.3.2 化肥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
1.3.3 氮磷钾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
1.3.4 氮磷钾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5 氮磷钾对蔬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
1.3.6 科学施肥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0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番茄生长指标的测定 |
2.3.2 番茄品质的测定 |
2.3.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4 植株养分的测定 |
2.3.5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3.6 番茄叶片光合参数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
3.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片干鲜重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茎干鲜重的影响 |
3.2.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根干鲜重的影响 |
3.2.4 不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的影响 |
3.2.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积累速度的影响 |
3.2.6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植株干鲜重分配比例的影响 |
3.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坐果习性和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商品品质的影响 |
3.3.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3.3.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果实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酶活性的影响 |
3.4.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片酶活性的影响 |
3.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吸收和栽培环境的影响 |
3.5.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氮积累的影响 |
3.5.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磷积累的影响 |
3.5.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钾积累的影响 |
3.5.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3.5.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氮磷钾施肥对番茄坐品质的影响 |
4.3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叶绿素含量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
4.4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吸收和栽培环境的影响 |
4.5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特色叶菜硝酸盐累积规律及降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叶菜简介 |
1.1.2 硝酸盐含量在蔬菜种类间的差异 |
1.1.3 蔬菜硝酸盐污染及其限量标准 |
1.1.4 硝酸盐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1.2 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分布、同化和再利用 |
1.2.1 硝酸盐的吸收和转运过程 |
1.2.2 硝酸盐的分布 |
1.2.3 硝酸盐的同化和再利用 |
1.3 影响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因素 |
1.3.1 蔬菜的种类及品种 |
1.3.2 施肥 |
1.3.3 光照 |
1.3.4 温度 |
1.3.5 水分 |
1.4 蔬菜硝酸盐降控技术研究进展 |
1.4.1 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常规措施 |
1.4.2 最新降控技术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色叶菜品质比较及生长期硝酸盐累积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不同特色叶菜品种的生长指标比较 |
2.2.2 不同特色叶菜品种的品质比较 |
2.2.3 不同特色叶菜品种不同时期硝酸盐含量累积的差异 |
2.2.4 不同特色叶菜品种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累积的差异 |
2.2.5 不同特色叶菜品种不同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 |
2.2.6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硝酸还原酶的相关性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控技术对芝麻菜品质、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可行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外源喷施GABA对芝麻菜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2.2 外源喷施葡萄糖对芝麻菜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2.3 连续绿光照射对芝麻菜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2.4 硝化抑制剂对芝麻菜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降控技术对芝麻菜干鲜重及品质的影响 |
3.2.6 不同降控技术效果比较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控技术对芝麻菜硝酸盐代谢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GABA对芝麻菜硝酸盐代谢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2 葡萄糖对芝麻菜硝酸盐代谢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3 绿光对芝麻菜硝酸盐代谢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4 硝化抑制剂对芝麻菜硝酸盐代谢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他相关工作 |
(3)灌溉与施氮对菠菜生长及其土壤中水氮运移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灌溉与施氮对蔬菜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1 水分与蔬菜生长的关系 |
1.2.2 氮肥与蔬菜生长的关系 |
1.2.3 灌溉与施氮对菠菜生长和硝酸盐累积的影响 |
1.3 灌溉与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动态 |
1.4 灌溉与施氮下土壤中水分与氮素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取样及指标测定 |
2.1.4.1 土壤性质测定 |
2.1.4.2 植株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叶面积的影响 |
2.2.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生理指标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2.2.3 施氮量与菠菜叶片SPAD值的关系 |
2.2.4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 小结 |
第三章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水氮利用率与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及处理 |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2.1 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的测定 |
3.1.2.2 品质指标的测定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影响 |
3.2.1.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产量的影响 |
3.2.1.2 菠菜产量与氮素吸收量的关系 |
3.2.1.3 氮肥量与收获后菠菜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关系 |
3.2.1.4 菠菜植株氮素吸收量和收获后根层土壤无机氮残留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2.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水分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2.2.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耗水量和蒸腾量的影响 |
3.2.2.3 菠菜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
3.2.2.4 菠菜累积耗水量、株高、干物质量和有效积温关系 |
3.2.2.5 不同深度下土壤温度的变化 |
3.2.2.6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氮淋失的影响 |
3.2.2.7 不同灌溉与施氮处理下菠菜经济效益分析 |
3.2.3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品质的影响 |
3.2.3.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硝酸盐安全品质的影响 |
3.2.3.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设备和试剂 |
4.1.2.1 仪器设备 |
4.1.2.2 试剂 |
4.1.3 多样性指数计算 |
4.1.4 测定项目及检测方法 |
4.1.5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2.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
4.2.3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微生物磷的影响 |
4.2.4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硝化率的影响 |
4.2.5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5.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中脲酶的影响 |
4.2.5.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4.2.5.3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中转化酶的影响 |
4.2.5.4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土壤中磷酸酶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地土壤中水氮运移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土壤中水分和氮素分布的影响 |
5.2.1.1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地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5.2.1.2 灌溉与施氮处理对菠菜地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
5.2.1.3 灌溉与施氮处理下菠菜地土壤中硝态氮的变化 |
5.2.1.4 灌溉与施氮处理下菠菜地土壤中铵态氮的变化 |
5.2.2 灌溉与施氮处理下菠菜地土壤中水分与氮素运移规律 |
5.2.2.1 模型构建 |
5.2.2.2 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 |
5.2.2.3 土壤氮素运移的基本方程 |
5.2.2.4 模型率定 |
5.2.2.5 模型检验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低硝酸盐积累小白菜品种筛选及其对氮肥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蔬菜对氮素的吸收、同化、累积及转化 |
1.2 影响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因素 |
1.2.1 内部因素 |
1.2.2 外部因素 |
1.3 控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措施 |
1.3.1 合理施肥 |
1.3.2 培育低硝酸盐积累的蔬菜品种 |
1.4 氮素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1.4.1 氮肥对蔬菜Vc含量的影响 |
1.4.2 氮肥对蔬菜糖分含量的影响 |
1.4.3 氮肥对蔬菜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1.4.4 氮肥对蔬菜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低硝酸盐含量小白菜品种的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田间不同氮水平下30个小白菜品种硝酸盐含量的比较 |
4.2.2 田间不同氮水平下30个小白菜品种维生素C含量的比较 |
4.2.3 田间不同氮水平下30个小白菜品种生物产量的比较 |
4.2.4 田间不同氮水平下30个小白菜品种干物质率的比较 |
4.2.5 田间不同氮水平下30个小白菜品种氮、磷、钾含量比较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同一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小白菜差异 |
4.3.2 不同氮水平间小白菜的差异 |
5 不同硝酸盐积累特性小白菜品种对氮肥的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硝酸盐含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2.2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Vc含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2.3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2.4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2.5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产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2.6 盆栽条件下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全氮、磷、钾含量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反应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硝酸盐含量、产量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反应 |
5.3.2 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对不同氮水平反应 |
6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施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氮肥 |
1.1 氮肥用量 |
1.2 氮素形态 |
2 磷肥 |
3 钾肥 |
4 微量元素 |
5 有机肥料 |
6 硝化抑制剂 |
(6)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蔬菜硝酸盐累积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 |
1.1 蔬菜硝酸盐含量评价标准 |
1.2 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 |
2 影响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因素 |
2.1 蔬菜的基因型差异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2 氮肥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2.1 氮肥用量 |
2.2.2 氮肥分配 |
2.2.3 氮肥施用时间 |
2.2.4 氮肥种类 |
2.2.5 硝铵比例 |
2.3 磷肥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4 钾肥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5 微肥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6 光照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7 温度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8 水分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2.9 硝化抑制剂与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关系 |
(8)缓释氮肥对不同蔬菜施肥效应及硝酸盐积累状况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缓释氮肥的肥效研究 |
1.1.1 缓释氮肥的研究背景 |
1.1.2 国外缓释肥料的发展现状 |
1.1.3 国内缓释肥料的发展现状 |
1.1.4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
1.1.5 缓释肥料的优点 |
1.2 氮肥对蔬菜硝酸盐的影响研究 |
1.2.1 蔬菜中硝酸盐的研究背景 |
1.2.2 植物体内硝酸盐的影响因素 |
1.2.3 硝酸盐对环境的影响 |
1.2.4 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1.2.5 蔬菜硝酸盐的评价标准 |
1.2.6 最佳施肥量与安全施肥量的关系 |
1.2.7 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措施 |
1.3 本研究的目的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土壤 |
2.1.2 供试作物 |
2.1.3 供试肥料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设计图 |
2.3 测定项目和测定方法 |
2.3.1 土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2 植物样品全氮的测定 |
2.3.3 植物样品硝酸盐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蔬菜产量的影响研究 |
3.1.1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菠菜产量的影响 |
3.1.2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樱桃萝卜产量的影响 |
3.1.3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茼蒿产量的影响 |
3.1.4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油麦菜产量的影响 |
3.1.5 不同肥料种类对不同蔬菜最高产量的比较研究 |
3.1.6 缓释氮肥对蔬菜的增产效应研究 |
3.2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蔬菜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
3.2.1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菠菜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樱桃萝卜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3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茼蒿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4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油麦菜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2.5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四茬蔬菜的累积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3.3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菠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樱桃萝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茼蒿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对油麦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3.3.5 硝酸盐含量与施氮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3.4 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氮肥的经济效益研究 |
3.5 蔬菜收获后各肥料处理中土壤碱解氮分析 |
3.5.1 不同氮素水平下蔬菜收获后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 |
3.5.2 相同施肥量不同肥料在不同时期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氮肥对黄土高原大棚蔬菜及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肥施用量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
2.2 氮肥施用后间隔时间对蔬菜硝酸盐消长的影响 |
2.3 氮肥施用量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
2.4 氮肥施用量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
3 讨论 |
(10)施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问题的由来 |
2 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卫生评价标准 |
3 控制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影响的途径 |
3.1 适宜的氮肥用量 |
3.2 氮肥的种类及形态的选择 |
3.3 化学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
3.4 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技术 |
3.5 科学的追肥方式 |
3.6 配合施用氮肥抑制剂 |
3.7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或化学物质 |
4 总结 |
四、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氮磷钾施肥水平对番茄养分积累及品质的影响[D]. 焦可君.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6)
- [2]特色叶菜硝酸盐累积规律及降控技术研究[D]. 高杏.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灌溉与施氮对菠菜生长及其土壤中水氮运移特征的影响[D]. 张金秀. 上海交通大学, 2016
- [4]低硝酸盐积累小白菜品种筛选及其对氮肥的反应[D]. 汤亚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8)
- [5]施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马惠民,王波. 长江蔬菜, 2010(02)
- [6]城郊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及蔬菜硝酸盐累积影响因素研究[J]. 张富林,杨利,范先鹏,熊桂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09(12)
- [7]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积累问题及其调控[J]. 杨波,郑青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8)
- [8]缓释氮肥对不同蔬菜施肥效应及硝酸盐积累状况影响研究[D]. 常赞.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氮肥对黄土高原大棚蔬菜及土壤硝酸盐累积的影响[J]. 柏延芳,张海,张立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3)
- [10]施肥对蔬菜累积硝酸盐影响的研究进展[J]. 肖青亮,郑诗樟,牛德奎. 安徽农业科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