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胃癌证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胃癌,中医,胃蛋白酶,抗原,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
胃癌证型论文文献综述
储华健,高春林,张晓春[1](2019)在《162例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相关中医证型诊断标准,选择临床常见6种基本证型,对1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辨证归类及分类统计,并观察不同证型患者贫血及肝功能异常情况。结果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80例)、气血双亏(35例)、痰瘀互结(19例)、胃阴亏虚(14例)、肝胃不和(8例)、湿热内蕴(6例)。出现较多的症状的例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腹痛>消瘦>纳差>乏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寐差>咳嗽咳痰>黑便>呃逆嗳气>烧心。中重度及极重度贫血患者以气血双亏证多见,脾胃虚寒证发生较少。气血双亏、脾胃虚寒证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较少,肝胃不和证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较多。结论进展期胃癌证型以脾胃虚寒最为多见,气血双亏证患者多有贫血,肝胃不和证患者多有肝功能异常。(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33期)
栗书元,王贝贝,王晓强,郭莉,郭永良[2](2019)在《胃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了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证型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对70例采用FOLFOX化疗的胃癌患者,分别在化疗开始前、化疗2周、化疗4周期观察对比患者临床中医证候变化规律。结果化疗2周、化疗4周期与化疗前对比,肝胃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例数均有增加,痰毒瘀结、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虚痰湿证型例数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中医证型,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0期)
黄丽钦,黄恒青[3](2019)在《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CEA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探讨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及CEA的相关性,为临床监测胃癌前病变的进展及中医药指导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1、采集观察组四诊信息,根据中医诊断标准确定中医证型。2、运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CEA水平,将所有资料应用SPSS24.0建立统计数据库,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结合临床研究结果 ,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学指标差异性,以及观察组不同证型之间血清学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112例胃癌前病变组男性52例,占46.43%;女性60例,占53.57%,男女比例为1:1.15。30例健康对照组男性13例,占43.33%;女性17例,占56.67%,男女比例为1:1.31。胃癌前病变组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4岁。对照组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8岁。经统计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胃癌前病变组血清PGⅠ、PGR (PGⅠ/PGⅡ)、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GⅡ、胃泌素G-17、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胃癌前病变病程长短不一,以5-10年多见,发病因素以饮食因素(占37.5%)、情志因素(占23.21%)居多。病理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占53.57%;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21例,占18.7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31例,占27.68%。4、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脾胃湿热证36例,占32.14%;脾胃虚弱证28例,占25%;肝胃不和证24例,占21.43%;胃络瘀阻证15例,占13.39%;胃阴不足证9例,占8.04%。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胃癌前病变各证型间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P<0.05),青年组以脾胃湿热证多见,中老年组以脾胃虚弱证多见。6、胃癌前病变组Hp阳性78例,占69.64%;Hp阴性34例,占30.36%。其中Hp感染率以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居高(P<0.05)。7、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以轻度萎缩-轻度肠上皮化生为主,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以中度萎缩-中度肠上皮化生为主,而胃络瘀阻证以重度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多见,5组证型上皮内瘤变均以低级别多见,仅有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血清PGⅠ水平降低见于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PGⅡ水平升高见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PGR降低见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胃泌素G-17水平升高见于脾胃湿热证;叶酸水平降低见于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CEA水平升高见于胃络瘀阻证。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前病变血清PGⅠ、PGR、叶酸水平降低,PGⅡ、胃泌素G-17水平、CEA升高,联合检测相关指标可监测胃癌前病变进展程度。2、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中医证型与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CEA水平存在相关性,将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本文来源于《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7-12)
冯永笑,薛文翰[4](2019)在《卡培他滨对胃癌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对III期胃癌的术后辅助化疗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观察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III期胃癌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胃热伤阴证、脾胃虚寒证各占20例。给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治疗2~4个周期后评价。结果:卡培他滨对改善腹痛症状方面,胃热伤阴证优于脾胃虚寒证,对改善乏力症状方面,胃热伤阴证与脾胃虚寒证无显着差异;卡培他滨在化疗毒副反应方面,脾胃虚寒证较胃热伤阴证重。结论:卡培他滨对III期胃癌各中医证型疗效肯定,对胃热伤阴证疗效更为显着,毒副反应也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7-05)
黄丽钦[5](2019)在《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CEA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探讨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及CEA的相关性,为临床监测胃癌前病变的进展及中医药指导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上皮内瘤变的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2、采集观察组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根据中医诊断标准进行辨证,确定中医证型。3、运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和CEA水平,将所有资料应用SPSS24.0建立统计数据库,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学指标差异性,以及观察组不同证型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收集112例胃癌前病变组男性52例,占46.43%;女性60例,占53.57%,男女比例为1:1.15。30例健康对照组男性13例,占43.33%;女性17例,占56.67%,男女比例为1:1.31。胃癌前病变组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4岁。对照组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68岁。经统计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胃癌前病变组血清PGⅠ、PGR(PGⅠ/PGⅡ)、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GⅡ、胃泌素G-17、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胃癌前病变病程长短不一,以5-10年多见(占52.68%),发病因素以饮食因素(占37.5%)、情志因素(占23.21%)居多。病理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占53.57%;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21例,占18.75%;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31例,占27.68%。4、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脾胃湿热证36例,占32.14%;脾胃虚弱证28例,占25%;肝胃不和证24例,占21.43%;胃络瘀阻证15例,占13.39%;胃阴不足证9例,占8.04%。证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5、胃癌前病变各证型间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P<0.05),青年组以脾胃湿热证多见,中老年组以脾胃虚弱证多见。6、胃癌前病变组Hp阳性78例,占69.64%;Hp阴性34例,占30.36%。其中Hp感染率以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居高(P<0.05)。7、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主要为轻度萎缩-轻度肠上皮化生,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中度萎缩-中度肠上皮化生,而胃络瘀阻证则以重度萎缩-重度肠上皮化生更为常见,5组证型上皮内瘤变均以低级别多见,仅有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发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血清PGⅠ水平降低见于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P<0.05);PGⅡ水平升高见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P<0.05);PGR降低见于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阻证(P<0.05);胃泌素G-17水平升高见于脾胃湿热证(P<0.05);叶酸水平降低见于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P<0.05);CEA水平升高见于胃络瘀阻证(P<0.05)。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癌前病变血清PGⅠ、PGR、叶酸水平降低,PGⅡ、胃泌素G-17水平、CEA升高,联合检测相关指标可监测胃癌前病变进展程度。2、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中医证型与血清PG、胃泌素G-17、叶酸、CEA水平存在相关性,将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江洁敏[6](2019)在《胃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胃癌TNM分期、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为胃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07月-2019年01月于普外科及脾胃科就诊后确诊胃癌的患者,在术前填写收集患者一般、中医辨证分型量表、中医体质判定等相关量表,术后收集患者病理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胃癌TNM分期、中医证型及体质的联系。结果1.共收集病例153例,胃癌患者以45-59岁多见,以男性多见。2.病理TNM分期分布情况:Ⅲ期最多,约占50.98%,其次为Ⅱ期、Ⅳ期、Ⅰ期。3.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气血两虚证最多,约占33.99%,其次为气滞血瘀证、肝气犯胃证、脾胃虚寒证、胃热伤阴证、痰湿凝结证。4.中医证型分布在不同病理TNM分期上存在差异(P<0.01)。Ⅰ期以肝气犯胃证为主,Ⅱ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Ⅲ期以气血两虚证为主,Ⅳ期以气血两虚证和脾胃虚寒证为主。在Ⅰ期、Ⅱ期中患者以实证多见;在Ⅲ期、Ⅳ期中患者以虚证多见。5.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以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为主,其次为阴虚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本次研究未收集有平和质和特禀质。6.中医体质在不同TNM分期中存在差异(P<0.01)。Ⅰ期以气郁质多见,Ⅱ期中以气郁质、血瘀质多见,Ⅲ期、Ⅳ期均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多见。7.气虚质、阳虚质与气血两虚证相关(P<0.05);气郁质、瘀血质与气滞血瘀证相关(P<0.05);气郁质、湿热质与肝气犯胃证相关(P<0.05);气虚质、阳虚质与脾胃虚寒证相关(P<0.05)。结论1.胃癌患者以男性多见,高发年龄段为45-59岁。2.胃癌病理TNM分期、中医体质、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3.胃癌病理分期以TNMⅢ期多见;中医证型以肝气犯胃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脾胃虚寒证常见;中医辨证分型的虚实中,以虚证多见;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为胃癌易感体质。4.胃癌TNM分期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Ⅰ期以肝气犯胃证为主,Ⅱ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Ⅲ期以气血两虚证为主,Ⅳ期以气血两虚证和脾胃虚寒证为主。Ⅰ期、Ⅱ期以实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发展,实证转向虚实夹杂或虚证,出现了Ⅲ期、Ⅳ期以虚证为主。病情由轻到重发展,体现了疾病过程中邪正消长的规律。5.胃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Ⅰ期以气郁质多见,Ⅱ期中以气郁质、血瘀质多见,Ⅲ期、Ⅳ期均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多见。可见体质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受其病理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的转化。6.胃癌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气虚质与气血两虚证、脾胃虚寒证关系密切;阳虚质与气血两虚证、脾胃虚寒证关系密切;气郁质与气滞血瘀证、肝气犯胃证关系密切;瘀血质与气滞血瘀证关系密切。体质与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在同一疾病的发生上有一定的交点。(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倪哲莹[7](2019)在《幽门螺旋杆菌对早期胃癌肿瘤生物特性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及根除史对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性及其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登记了111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和根除史被分为以下4组:未杀菌组35例;既往杀菌组12例;未感染组37例;既往感染组27例。我们记录了各组别病例的早期肿瘤的临床病例特性和中医证型,并对其进行了统计。结果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的患者中从未感染过HP患者肿瘤发生在胃上部的频率较既往感染HP的患者高(P=0.013)。HP阴性组的分化型癌的显着多于阳性组,而阳性组中混合型癌占比重要更高(P=0.01)。HP阳性组的患者胃粘膜炎性细胞浸润较阴性组患者更严重(P=0.025)。不同HP感染和根除史的肿瘤增殖能力相似(P>0.05),而HP阳性组的肿瘤侵袭力增加(P=0.002),尤其是曾有HP根除历史的HP阳性早期胃癌患者。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和根除史对中医证型有显着影响(P<0.01)。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会让早期胃癌发生趋于胃下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加重胃粘膜炎症,会加重早期胃癌肿瘤的侵袭力,增加向更深处浸润转移可能型。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史和根除史对早期胃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5-01)
盛阳,白贺霞,杨军用,杨百京[8](2018)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150例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的胃癌前病变150份病例。其中汉族、维吾尔族族、哈萨克族各50例。收集中医四诊、辨证分型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50例患者脾胃气虚、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络瘀血、胃阴虚构成比分别为33.33%、16.00%、18.00%、17.33%、8.00%、4.00%、3.33%;证型构成比前四位依次是脾胃气虚、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肝胃气滞,合计为84.66%;同汉族比较,维吾尔族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较高,哈萨克族脾胃湿热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气虚、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肝胃气滞依次是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胃癌前病变的主要中医证型。维吾尔族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较高,哈萨克族脾胃湿热均较汉族更多,故胃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均以气虚、气滞,湿热为主;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由于湿热导致的胃癌前病变比汉族可能更多一些。(本文来源于《农垦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严新,甘淳,罗颖颖,吴旭涛,赵化成[9](2018)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分布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中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方法:招募8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息肉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外周血作为检测样本,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IL-1B-31 C/T及IL-1B-511 T/C、IL-8-251 T/A、IL-10-592 C/A及IL-10-1082 A/G基因位点SNP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分型在不同中医证型及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并评价各基因型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IL-1B-31 TT基因型和IL-10-1082 AG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中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IL-8-251 AA基因型在肝胃不和证和脾胃虚弱证中较对照组显着增高(P<0.05),而IL-1B-511 T/C、IL-10-592 C/A各基因型在各组及证型中的分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与基因多态性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携带有IL-1B-31 TT和(或)IL-10-1082 AG型基因的脾胃湿热证,或携带有IL-8-25 AA型基因的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疾病患者可能患胃癌的风险增大。(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严新,甘淳,吴旭涛,赵化成,朱宏[10](2018)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COX-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COX-2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招募85例胃癌前疾病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等位基因专一性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分析HSP70-1:190G/C、HSP70-2:1267A/G、COX-2:899G/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肝胃不和证携带HSP70-2:1267AG基因型显着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OX-2:899G/C基因型在各组的分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不同胃癌前疾病中医证型HSP70、COX-2基因型分布不尽相同,提示不同中医证型和基因多态性有着相关性,但需扩大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胃癌证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探讨了胃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证型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对70例采用FOLFOX化疗的胃癌患者,分别在化疗开始前、化疗2周、化疗4周期观察对比患者临床中医证候变化规律。结果化疗2周、化疗4周期与化疗前对比,肝胃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例数均有增加,痰毒瘀结、肝胃不和、脾虚气滞、脾虚痰湿证型例数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改善中医证型,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胃癌证型论文参考文献
[1].储华健,高春林,张晓春.162例进展期胃癌中医证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栗书元,王贝贝,王晓强,郭莉,郭永良.胃癌化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
[3].黄丽钦,黄恒青.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CEA的相关性研究[C].第叁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4].冯永笑,薛文翰.卡培他滨对胃癌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的观察[C].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摘要集.2019
[5].黄丽钦.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血清PG、CEA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6].江洁敏.胃癌TNM分期与中医体质、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7].倪哲莹.幽门螺旋杆菌对早期胃癌肿瘤生物特性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相关性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9
[8].盛阳,白贺霞,杨军用,杨百京.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150例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比较[J].农垦医学.2018
[9].严新,甘淳,罗颖颖,吴旭涛,赵化成.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IL-1、IL-8、IL-10基因多态性分布评价[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10].严新,甘淳,吴旭涛,赵化成,朱宏.胃癌前疾病不同中医证型与HSP70、COX-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