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父权王朝的建立,女性不仅社会角色产生了弱化,婚恋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婚恋角色即妇女在恋爱和婚姻中应扮演什么位置,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本文从社会学及群体心理学角度探讨先秦女性婚恋角色的变化,以及变化后女性挣扎的心理原因。
关键词:女性 礼法社会角色 婚恋角色
婚,古字作“昏”,许慎《说文解字》释义:“昏,日冥也。”说明了原始成婚的时间应是傍晚天色已暝之时。据郑玄在《三礼目录》中记载:“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说明了生物学意义。另外,据梁启超、郭沫若考证,原始时期婚娶形式应是强抢为主,刚好可借日暮之色掩饰抢妻之行。
一、社会角色决定妇女的婚恋角色
何为社会角色?据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的定义,即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先秦时期,女子未嫁称女,已嫁称妇。婚恋角色即妇女在恋爱和婚姻中应扮演什么位置,拥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
1.婚恋位置。
从婚恋位置这个二元对立的因素角度讲,母系氏族时期,女性占据生产力的主要位置,女性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都占据主动地位,根据动物习性推测,男性在恋情中以展现自己、取悦对方为主要形式,女性作为选择者,婚姻以女性掌控家庭,男性走婚制为主。如《诗经·商颂·玄鸟》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简狄吞燕卵而有孕生契,契建立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是生活的必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式变化,男权社会日益强盛固化,女性不仅社会角色产生了弱化,家庭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男权社会对女性在婚恋中的角色期望逐渐单一,趋向繁衍功能,更将女性角色视为私有财产,将女性尽可能束缚在家庭之中,以彰显不断膨胀的男权欲望。
束缚形式一:现实空间束缚。
后者如先秦的媵嫁习俗与大国联姻。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相对固定,婚姻注重门第观念。“良”与“贱”“君”与“庶”不可相互随意通婚。但战国后期,血缘不再是彰显地位的唯一标准,国力才是唯一的王道,国主的地位高低瞬息变化,边远蛮夷的秦国国主也可从子爵变为秦穆公,国与国之间渐渐有意忽视血统的高低,开始联姻。风云秦国朝堂数年的宣太后本身就是来自楚国的媵妾。女性在这场婚姻中个人的幸福是次要的,首先是在异国的朝堂上如何保住母国的地位,左右君王的抉择。后宫的战争亦是前朝的战争。
束缚形式二:礼法限制。
生鲜企业在运营中,不仅要关注货源的质量问题,还需要关注在引进货物以后对货物的管理水平,比如在货物的销售中时候做到服务周到,在货物配送中是否能保质保量的在较短时间内配送到位等。要保证整个物流链上的每一个流程顺利衔接,不出现较大差错。电商可以考虑运用第三方的专业模式,对冷藏货物进行运输,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自己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投入成本。
其实,许多女性身上并不拥有单一的角色,而是同时拥有多种角色。社会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让社会阶层逐渐稳定,使社会角色逐渐去个性化,让社会角色逐渐归类化。
犯有重大过错(“七出”之律)的妇女则会被赶出夫家的宗室。“七出”出自《仪礼·丧服》: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诗经》中多篇出现“弃妇”形象,如《邶风·谷风》中的“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诗中女子被弃,却心中矛盾是否离开,反倒是无情的丈夫连远一点都不愿意送,另一边又娶了新欢。又如《卫风·氓》中的“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青梅竹马,多年恋情,竟换来中山狼,女主人公亦是心如死灰。再如《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女子命若草芥,被薄幸男子随意抛弃,只能一声声哀叹。
束缚形式三:社会群体监督。
面对男性在婚恋过程中的不断挤压,女性也在此过程中做出过一些尝试性挣扎,取决于女性自己对该角色的认识和预期。
2.婚恋权利与责任。
在社会群体中,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享受权利的同时担负着相应的责任。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享受家族资源的支配权利,担负着维护和捍卫家族的责任。自父权社会开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社会角色的形式变得复合和多样化。女性在婚恋中从支配者变为被支配者,其婚恋权利与责任也发生了变化。
权责变化一:先赋角色不变,自致角色弱化。
如《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说明女性天生的权责就是繁衍生命,繁衍王权。然而自致角色中的生产力的主要掌控者这一权利在后世就弱化了。除此之外,《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中有描述太姒为后妃的贤德:“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增加了女性作为家庭角色的责任是成为道德的楷模。
ERCP术虽然对胆系与胰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术后却易于产生多种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为ERCP术患者采取更好的护理措施对确保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ERCP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我院收治的100例ERCP术患者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催妆属于六礼习俗“亲迎”环节中的一项,据考最迟始于西周,大意是新郎在迎到新娘之前要数次催促。至今在我国部分地区,催妆环节中新嫁女儿必须痛哭,方显感念父母恩情、以尽孝道。据赵睿才的观点,这是女性采用一切手段想要挽回失去的权利,表达嫁女对婚后生活的恐惧心理。
5G网络人工智能化的基本框架和关键技术…………………………………………王威丽,何小强,唐伦 24-2-38
前者如武丁之妻妇好。据殷墟出土的甲骨记载:“辛巳卜,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体现的不仅是妇好超群的统兵能力和战斗能力,而且体现了武丁对其的依赖与信任。
先秦的人们生活在相对稳定的封闭性地缘关系之中。统治阶层依血缘分为天子、诸侯、士大夫,其封地分别称为天下、国、采邑。层层限制,固化社会阶层,使社会生产生活相对稳定,也束缚了社会关系的发展。正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君主、诸侯建立宫墙,公卿建立庭院,将女性圈禁在私有的空间之中。
律师解答: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2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故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负有对饲养的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的注意义务,如果不再饲养,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进行妥善处理,否则仍应承担赔偿责任。
礼法实质上是社会角色长期稳定之下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标准。先秦时期,按当时宗法制度社会的观念,女子只是暂时寄养在母家,最终要归属到夫家。合法婚姻需经过三书六礼。《仪礼·士昏礼》记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二、先秦女性对自身婚恋角色的认识和挣扎
婚姻对于两家最实际的目的,就是“合两姓之好”。男子娶妻也有象征成年,创造新的生产力的积极意义。凡氏族大家之女,在确定婚期到亲迎这段时间,必于宗室教授妇言、妇工、妇德。对于子女的婚姻,父母是有绝对权利的。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细致刻画了一个专横跋扈的恶婆婆形象。又如《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少女因母亲不同意这桩婚事只好以死起誓,表示初衷不改。
1.催妆习俗。
权责变化二:对部族或国家的影响从政治主导者变为辅佐联系者。
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实现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数据中,提取隐含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5]。抽油机悬点载荷利用率是衡量抽油机是否运行平稳、节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抽油机悬点载荷过大,造成抽油机维修次数增加,抽油机悬点载荷过小,将造成大马拉小车的现场,增加生产能耗,因此合理的抽油机悬点载荷利用率在油井的正常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分析是以现场实际采集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确定抽油机最优悬点载荷利用率,以实现抽油机节能高效运行。
2.争取恋爱主动。
女子的婚姻虽不一定自由,但在恋爱中争取主动权。《周礼·地官·媒氏》中就堂而皇之地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统治者真是个矛盾的群体,明明处处限制,偏又网开一面。毕竟是农耕社会、冷兵器战争时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和战斗力,人口众多意味着国力强盛。连太史公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诗经·郑风·溱洧》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男女在中春时节结伴而游。又如《邶风·静女》中的少女,当男子还在木讷徘徊之时,已主动送定情彤管,更主动携手去采荑草。不仅少女如此,寡妇追求起爱情也不遑多让。如《卫风·有狐》中“心之忧矣,之子无裳”。丝毫不浪费时间寒暄,上来就关心人家饿不饿、冷不冷。在当时有限的生产力和医疗条件下,人的寿命犹如朝菌和蟪蛄,倒不如主动争取自己所好更爽快些。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江湖同治、远近结合、绿色发展,围绕“改善水质、修复生态、人水和谐”目标,坚持引水、蓄水、活水、清水、防水、节水“六水”联动,加强水陆统筹、建管并举、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推动依法治湖、协同治湖、综合治湖、科学治湖,形成政府统领、部门协同、属地为主、全民参与、企业尽责、市场驱动的湖泊治理与保护工作格局,坚决打好洞庭湖保卫战,努力建设大美洞庭和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注重婚姻仪式。
《诗经·卫风·氓》中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女子面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已是芳心暗许,挂牵万千,然而还是强调对方需要聘请“良媒”,使婚姻合法化。又如《郑风·女曰鸡鸣》的“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其实就安置六礼中的“纳彩”环节中的“奠雁”这一习俗据《白虎通义》卷九所说,雁具有守信、守节之意。
为何这些女子如此注重婚姻的仪式化?
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体通常可以从社会群体中获得这几种心理功能:安全感、归属感、社会支持。从安全感的角度来看,女性结婚实际上是对旧日熟悉的处女生活的告别,开始从少女到主妇的角色转化。面对未知的角色生活,女性未必做足心理准备。具象的仪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其心理安慰。归属感方面,六礼虽步骤烦琐,但意义是象征新妇这个角色的所有权从母家转移到夫家,象征女性从生前到死后都有去所,最重要的是社会支持。正如前文所述,女子恋爱虽自由,然而婚姻却受到颇多限制,只有经过三书六礼的婚姻才是获得身边其他社会个体支持的婚姻,才能在当时相对封闭的地缘关系社会中得以生存。
4.女性婚恋角色作用的别样体现——实现自我价值。
在父权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在婚恋中的角色渐渐异化为男性的私有财产或男性角色的附属品。而女性角色的价值则体现为对于男性的作用。如《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女性的光华和美好最终的作用是“宜其室家”。又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才貌无双,但其他社会角色对其价值评论仅有“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真正能够让刘兰芝挺起腰杆做人的标准是嫁给太守的公子。以此推断,自汉代以后,女性在婚恋角色中的挣扎将会愈加艰难。
三、追求婚姻其实是对美好生活享受的向往
人类生存的本性,都是在不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享受。婚姻是人类通过合作创造新的生产成果,乃至新的生产力的过程,也是“合两姓之好”的最实质结果。这也是为何千百年来女性在婚恋角色不断被挤压的同时,又永恒地对婚姻怀有美好向往的原因。从女子个人婚前的“左手执纨,右手执素,以裁嫁衣”,到家族为女子陪嫁的万工婚床、万工轿、闺房陈设,都是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的体现。婚姻对人类的性质正如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中对中国祖先的评论:“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中,纯洁而健全地享受人生。”
婚姻之初,婚姻双方都借此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但男权社会的礼法愈加森严,将女子以各种形式禁锢得更加深重,究其原因除了是男性的私有财产控制欲愈加深重外,还是农耕民族的男性对自身和生活愈加缺乏信心的体现。正如纳兰容若所言:“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四)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和谐家庭中,他们易出现消极情绪和不良情感反应,具体表现为情感脆弱,易激动,没有幸福感,在集体生活中想表现的坚强一些,但心理本质是脆弱的。一旦遇到问题,就不知所措无法承受挫折,因怕失败而退缩,变得敏感忧郁、多疑多虑,整个人都变得十分脆弱。
参考文献:
[1]乔新华,杨国勇.先秦妇女角色变迁的原因[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4):20-23.
[2]刘轶伦.《诗经·国风》婚恋礼俗管窥[J].商,2012(11):213-215.
[3]黄旖旎.从《诗经》的婚恋诗看春秋时期的婚恋习俗与观念[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76-78.
[4]强星星,何自荣.西周婚姻制度新探——以《诗经·卫风·氓》为中心[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22-26.
[5]焦杰.附远厚别防止乱族强调成妇——从《仪礼·士昏礼》看先秦社会婚姻观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5):40-45.
[6]郑杭生,李强,李路路,林克雷.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6-122.
[7]赵睿才.唐诗与民俗关系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01-334.
[8]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372-375.
[9]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12:1-2,6.
标签:角色论文; 女性论文; 婚恋论文; 婚姻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文教资料》2019年第21期论文; 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