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包括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所述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卡接,所述下密封体包括呈阶梯状的下本体,所述下本体上设有下转轴通孔,所述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第二梯块、第三梯块、第四梯块和第五梯块,所述第二梯块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密封体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上设有上转轴通孔,所述上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上本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上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容纳腔的腔壁形成有第二上凹槽。其特点在于:多重防水结构能更好的起到防水密封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所述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卡接,所述下密封体包括呈阶梯状的下本体,所述下本体上设有下转轴通孔,所述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第二梯块、第三梯块、第四梯块和第五梯块,所述第二梯块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密封体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上设有上转轴通孔,所述上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上本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上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容纳腔的腔壁形成有第二上凹槽。
设计方案
1.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所述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卡接,所述下密封体包括呈阶梯状的下本体,所述下本体上设有下转轴通孔,所述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第二梯块、第三梯块、第四梯块和第五梯块,所述第二梯块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密封体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上设有上转轴通孔,所述上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上本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上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容纳腔的腔壁形成有第二上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块的直径不大于上转轴通孔的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槽的槽宽等于与第一上凹槽靠近上转轴通孔一端的槽壁到上转轴通孔的孔壁的距离,所述第二梯块的直径等于第一上凹槽远离上转轴通孔一侧槽壁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梯块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呈阶梯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用来支撑皮带,减少皮带运行时的阻力,并使皮带的垂直度不超过一定限度以保证皮带平稳地运行,因此托辊的质量、防水性能、防尘性能都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托辊的使用寿命。
由于托辊通过输送带与托辊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托辊管体、轴承座及轴承外圈、密封圈做旋转运动,与输送带并同其一起实现物流的传输,现有的一般在轴承外侧的托辊轴上设置迷宫密封件,再在托辊轴上套装压盖将迷宫密封件压紧。但是现有的压盖与托辊轴及托辊之间存在间隙,密封性比较差,所以外界的灰尘或水就容易从间隙进入到压盖的内侧,灰尘或水再通过迷宫密封件与托辊轴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轴承中,大量的灰尘或水进入到轴承中后就会腐蚀轴承,轴承受到损坏,导致轴承的使用时寿命缩短,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它具有多重防水结构能更好的起到防水密封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包括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所述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卡接,所述下密封体包括呈阶梯状的下本体,所述下本体上设有下转轴通孔,所述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第二梯块、第三梯块、第四梯块和第五梯块,所述第二梯块上设有下凹槽,所述上密封体包括上本体,所述上本体上设有上转轴通孔,所述上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上本体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第一上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容纳腔的腔壁形成有第二上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上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梯块的直径不大于上转轴通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凹槽的槽宽等于与第一上凹槽靠近上转轴通孔一端的槽壁到上转轴通孔的孔壁的距离,所述第二梯块的直径等于第一上凹槽远离上转轴通孔一侧槽壁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梯块上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上本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呈阶梯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多道防线能更好的起到防尘、防水的效果,延长托辊转轴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下密封体的面积大,进而增大了灰尘的等与下密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灰尘掉入上密封体和下密封体连接缝隙的概率,进而提高防水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密封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密封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托辊用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密封体10和下密封体20,其中上密封体10和下密封体20卡接,其中下密封体20包括呈阶梯状的下本体,在下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下转轴通孔 27,其中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21、第二梯块22、第三梯块23、第四梯块24和第五梯块25,在第二梯块22上设有下凹槽26,在上密封体10包括上本体,在上本体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上转轴通孔13,在上本体内设有容纳腔40,其中上本体靠近容纳腔40的一侧设有第一上凹槽11和第一凸起12,其中第一凸起12与容纳腔40的腔壁14形成有第二上凹槽,其中第二上凹槽能对外部的灰尘、液体等起到第一道防线的效果,在第二上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2能提高密封性,能对外部的灰尘、液体等起到第二道防线的效果,在第四梯块24上设有第二密封圈31,能对外部的灰尘、液体等起到第三道防线的效果,其中第一梯块 21的直径不大于上转轴通孔13的孔径,这样使得第一梯块21套设在上转轴通孔13内,其中下凹槽26的槽宽L1等于与第一上凹槽11靠近上转轴通孔13一端的槽壁到上转轴通孔13的孔壁的距离L2,其中第二梯块22的直径L3等于第一上凹槽11远离上转轴通孔13一侧槽壁的直径L4,这样使得第一上凹槽11 和第二梯块22卡接,这样使得第一上凹槽11能对外部的灰尘、液体等起到第四道防线的效果,这样多道防线能更好的避免外部的灰尘、液体等和托辊转轴接触,提高防水防尘的效果延长托辊转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下本体包括第一梯块21、第二梯块22、第三梯块23、第四梯块24和第五梯块25这样能增大下本体的面积,这样增大了灰尘的等与下密封体2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灰尘掉入上密封体10和下密封体20连接缝隙的概率,进而提高防水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上本体远离容纳腔的一侧呈阶梯状,能更好的和托辊贴合,提高密封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8418.1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82805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G 39/09
专利分类号:B65G39/09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宝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宝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200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洪畴镇湖塘村
发明人:吴善兴
第一发明人:吴善兴
当前权利人:宝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志涛
代理机构:33229
代理机构编号: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