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论文_窦钰程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耕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双季稻,耕作层,生物量,稻田,方式,产区。

土壤耕作论文文献综述

窦钰程[1](2019)在《我国土壤耕作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土壤耕作方法有很多种,对精耕细作法、免耕法、少耕法、覆盖抗旱耕作法、深松和联合耕作法作业特点进行了介绍,提出要将少耕、免耕、深松、地表灭茬法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土地综合效益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农机使用与维修》期刊2019年12期)

关劼兮,陈素英,邵立威,张玉铭,张喜英[2](2019)在《华北典型区域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种植区,长期土壤旋耕免耕和秸秆全量还田带来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和上移、土壤养分表聚等现象,通过耕作方式改变,解决上述问题对维持区域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试验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代表华北平原高产区的栾城试验区和代表中低产区的南皮试验区进行,设置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深松、窄深松3种处理,以生产上常用的旋耕为对照。所有处理夏玉米季均采用土壤免耕播种,测定项目包括土壤容重、作物根系、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南皮试验区土壤深耕(松)显着地(P<0.05)提高了作物产量,深耕、深松和窄深松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比旋耕分别增加16.5%、19.3%和13.1%,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7.3%、16.2%和21.9%,周年产量分别增加16.9%、17.6%和17.8%;深耕、深松和窄深松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不显着。栾城试验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周年产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土壤深耕、深松、窄深松和旋耕均能降低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冬小麦播种后,与土壤耕作前比较,土壤深耕、深松和旋耕处理土壤紧实度南皮试验区分别平均降低71.6%和68.2%,栾城试验区分别降低88.8%和?7.7%,常用的旋耕模式在栾城试区没有降低土壤紧实度。小麦收获时不同耕作方式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低于土壤耕作前的土壤容重,至夏玉米收获时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与耕作前基本一致,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在南皮试验区, 3种耕作方式与旋耕相比,均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栾城试验区,各处理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华北平原高产区连续实施土壤旋耕模式没有影响作物产量,而在中低产区实施土壤深耕或者深松模式更利于作物产量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11期)

易芙蓉,杨天娇,赵宇辰,唐志伟,傅志强[3](2019)在《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基于益阳市南县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选择湖南省南县稻虾共作模式实施1年、2年、3年及以上的稻田,以一季中稻单作为对照,分析其纵向变化趋势和横向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中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1年、2年、3年及以上的土壤pH提高了8.95%~11.42%;全氮、全磷分别提高了18.33%~35.05%、3.13%~25.7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3.32%~22.22%、29.94%~34.12%、8.74%~15.02%;稻虾共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较中稻单作模式第1年降低12.28%,第2年、3年及以上分别提高了29.39%、38.87%。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固定和转化吸收,改善了中稻单作模式养分流失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易芙蓉,杨天娇,赵宇辰,唐志伟,傅志强[4](2019)在《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基于益阳市南县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选择湖南省南县稻虾共作模式实施1年、2年、3年及以上的稻田,以一季中稻单作为对照,分析其纵向变化趋势和横向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中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1年、2年、3年及以上的土壤pH提高了8.95%~11.42%;全氮、全磷分别提高了18.33%~35.05%、3.13%~25.7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3.32%~22.22%、29.94%~34.12%、8.74%~15.02%;稻虾共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较中稻单作模式第1年降低12.28%,第2年、3年及以上分别提高了29.39%、38.87%。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固定和转化吸收,改善了中稻单作模式养分流失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作物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5](2019)在《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耕作方式是影响土壤环境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土壤微生物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机质分解营养转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前人开展了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但是因为土壤类型、气候、田间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各异。为深入了解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的变化情况,笔者系统分析了前人在免耕、旋耕、翻耕等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免耕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翻耕和旋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不同耕作处理间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存在着显着差异,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季节变化、耕作年限等变化而改变,微生物数量总体趋势呈现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3)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于翻耕、旋耕等耕作处理且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3期)

唐海明,李超,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6](2019)在《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下双季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以紫云英-双季稻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设双季水稻翻耕+秸秆还田(C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还田(RT)、双季水稻免耕+秸秆还田(NT)、双季水稻旋耕+秸秆不还田(RTO,对照)4种土壤耕作处理),于2016-2017年取样,应用常规试验方法系统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早稻和晚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各处理水稻LAI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期,水稻植株的群体根系和地上部总干质量及茎、叶、穗群体干质量均表现为CT>RT>NT>RTO。早稻和晚稻齐穗期和成熟期,根系干质量占总干质量的比例均表现为CT>RT>NT>RTO;齐穗期和成熟期,茎的比例均以RTO处理最高;苗期和分蘖期,叶比例均以NT和RTO处理最大,CT处理最小;早稻和晚稻的成熟期,穗的比例分别以RT和NT处理最大。不同处理早稻和晚稻产量大小顺序均表现为CT>RT>NT>RTO,2个不同年份CT、RT和NT处理早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733.3,534.1,300.5 kg/hm~2和731.1,556.9,276.2 kg/hm~2;晚稻产量分别比RTO处理增加582.5,399.8,282.9 kg/hm~2和717.6,558.9,345.1 kg/hm~2。总的来说,土壤翻耕和旋耕结合秸秆还田的综合措施水稻干物质总量大而且分配合理,有利于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增加水稻产量。(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易镇邪,崔璨,帅泽宇,谷子寒,王元元[7](2019)在《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于2015年~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材料,在湖南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G1)、双季翻耕(G2)、双季旋耕(G3)、早旋晚免(G4)、早翻晚免(G5)等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晚稻根镉含量以成熟期最高,但早稻规律不明显.土壤耕作方式明显影响根镉含量,免耕处理最高,翻耕处理最低;(2)翻耕可降低早稻成熟期茎镉含量,但晚稻成熟期茎镉含量的处理间差异存在年际间差异;(3)早、晚稻叶镉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表现持续增长趋势,不同土壤耕作方式间叶镉含量差异显着,多年免耕可降低叶镉含量,而多年旋耕可提高叶镉含量;(4)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呈持续增长趋势,其增幅以翻耕处理最大,免耕处理最小;(5)3年早稻地上部镉累积量均以G5处理最高,而晚稻地上部镉累积量2015年以G5处理最高,2016和2017年以G2处理最高,3年均以G1、G4、G5处理较低.可见,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有明显影响,翻耕促进水稻地上部镉积累,而免耕可降低水稻穗部镉含量和地上部镉累积量.(本文来源于《湖南生态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申冠宇,杨习文,周苏玫,梅晶晶,陈旭[8](2019)在《土壤耕作技术对小麦出苗质量、根系功能及粒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黄淮平原农作区一年两熟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严重影响麦苗质量的突出问题,探索适宜的土壤耕作技术以提高小麦幼苗质量,最终提高产量。【方法】2016—2018年连续2年,在河南省新郑市辛店镇黄岗村开展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翻耕、耙、镇压3个因素组合配套实施8个处理,分别为深翻耕+旋耕(DT+RT;DT:30 cm,RT:15 cm)、深翻耕+耙(DT+H)、深翻耕+旋耕+镇压(DT+RT+C)、深翻耕+耙+镇压(DT+H+C)、旋耕(RT)、旋耕+耙(RT+H)、旋耕+镇压(RT+C)、旋耕+耙+镇压(RT+H+C)。对小麦出苗率及幼苗质量进行调查,并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蜡熟期对根系进行调查分析,分别在灌浆期对小麦籽粒性状、收获后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小麦播种后20 d,不同土壤耕作处理间幼苗质量差异显着。旋耕后出苗整齐度高于深翻耕,而深翻耕后出苗率、基本苗数和株高高于旋耕。相同耕、镇压因素处理下,耙后出苗率增幅为1.0%—5.7%,相同耕、耙因素处理下,镇压后出苗率增幅为0.06%—8.3%;同时深翻耕后,极少出现缺苗、断垄,RT处理缺苗、断垄的累计长度最高,两年平均为55cm。从越冬期到蜡熟期,不同土壤耕作处理的根系活力均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DT+H+C处理最高;在越冬期和拔节期,镇压和耙处理后,与无镇压、耙处理相比,根系活力均提高。单株次生根数目在抽穗期达到最大,DT+H+C处理最高,两年最高值分别为45.2条与40.2条;与无耙处理相比,耙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4.8%,与无镇压处理相比,镇压处理后,单株次生根数目最高增加12.2%。花后5—10 d,DT+H+C和RT+H+C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增长幅度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开花后20 d达到峰值,其中DT+H+C处理籽粒灌浆速率比其他处理高1.0%—19.4%,达显着水平。灌浆期籽粒千粒重,在花后0—15 d,DT+H+C处理增长最快,DT+RT处理增长最慢,花后25—30 d,DT+H+C处理千粒重最高,较RT处理提高20.8%。从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来看,DT+H+C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耙和镇压处理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化并不规律,籽粒产量均有明显提升,幅度为1.4%—12.2%。经济效益方面,与当地以往耕作方式RT相比,RT+H、RT+H+C、RT+C、DT+H+C、DT+H处理所得效益均高于RT处理,其中DT+H+C处理产生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比RT处理高12.3%。【结论】黄淮平原农作区当前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土壤耕作技术影响幼苗质量,旋耕有利于出苗的整齐度提高,而深翻耕则有利于出苗率及幼苗均匀度提高,株高增高,为冬前形成壮苗奠定基础;深翻耕将耕层加深,利于根系下扎,促进次生根数目的增加以及耕层根系活力的提高,间接影响籽粒产量。综合考虑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生育后期籽粒灌浆速率、粒重形成和产量表现等,研究认为黄淮农作区DT+H+C处理土壤耕作技术是当前的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帅泽宇,谷子寒,王元元,陈基旺,陈平平[9](2019)在《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穗镉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比较研究不同土壤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对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2015—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早、晚稻供试品种,在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中度镉污染稻田(全镉含量0.86 mg/kg)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双季翻耕、双季旋耕、早旋晚免、早翻晚免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稻的产量构成与穗镉积累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双季稻产量以双季翻耕处理最高,早翻晚免处理次之,双季旋耕与早旋晚免处理再次之,双季免耕处理最低;翻耕处理产量最高的原因在于其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较高。(2)齐穗期至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呈增长趋势;第1年早晚稻齐穗期穗镉含量以免耕处理最高,但免耕能明显降低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穗镉含量的增长速率;早晚稻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以翻耕处理较高,免耕与旋耕处理较低,免耕与旋耕处理有差异但在不同年份与季别间表现不尽相同。(3)成熟期稻穗各部位镉含量趋势表现为枝梗>谷壳>糙米;第1年糙米镉含量以免耕处理较高,但第2,3年呈现免耕处理低于翻耕与旋耕处理的趋势。(4)第1年早、晚稻穗镉累积量均以旋耕处理较低,但第2,3年均以免耕处理较低。(5)较其他处理而言,双季免耕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旋耕则降低了土壤有效镉含量。3年定位试验表明,土壤耕作方式对镉污染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稻穗镉积累分配有明显影响,从保证双季稻产量、降低稻米镉含量与轻简省工的角度出发,早翻晚免是中度镉污染双季稻田的最优土壤耕作方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贺小兔[10](2019)在《土壤耕作机械引用电动油脂润滑泵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土壤耕作机械引用电动油脂润滑泵的技术研究为核心,分析了电动油脂润滑泵的原理和优势,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明确了这样做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土壤耕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种植区,长期土壤旋耕免耕和秸秆全量还田带来耕层变浅、犁底层变厚和上移、土壤养分表聚等现象,通过耕作方式改变,解决上述问题对维持区域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试验以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代表华北平原高产区的栾城试验区和代表中低产区的南皮试验区进行,设置冬小麦播种前进行土壤深耕、深松、窄深松3种处理,以生产上常用的旋耕为对照。所有处理夏玉米季均采用土壤免耕播种,测定项目包括土壤容重、作物根系、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南皮试验区土壤深耕(松)显着地(P<0.05)提高了作物产量,深耕、深松和窄深松处理的冬小麦产量比旋耕分别增加16.5%、19.3%和13.1%,夏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7.3%、16.2%和21.9%,周年产量分别增加16.9%、17.6%和17.8%;深耕、深松和窄深松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不显着。栾城试验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周年产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土壤深耕、深松、窄深松和旋耕均能降低0~2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和土壤容重。冬小麦播种后,与土壤耕作前比较,土壤深耕、深松和旋耕处理土壤紧实度南皮试验区分别平均降低71.6%和68.2%,栾城试验区分别降低88.8%和?7.7%,常用的旋耕模式在栾城试区没有降低土壤紧实度。小麦收获时不同耕作方式0~4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均低于土壤耕作前的土壤容重,至夏玉米收获时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壤容重与耕作前基本一致,不同耕作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在南皮试验区, 3种耕作方式与旋耕相比,均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栾城试验区,各处理冬小麦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着。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华北平原高产区连续实施土壤旋耕模式没有影响作物产量,而在中低产区实施土壤深耕或者深松模式更利于作物产量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耕作论文参考文献

[1].窦钰程.我国土壤耕作方法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

[2].关劼兮,陈素英,邵立威,张玉铭,张喜英.华北典型区域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3].易芙蓉,杨天娇,赵宇辰,唐志伟,傅志强.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基于益阳市南县的实证分析[C].国际(长沙)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论文集.2019

[4].易芙蓉,杨天娇,赵宇辰,唐志伟,傅志强.稻虾共作对稻田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基于益阳市南县的实证分析[J].作物研究.2019

[5].潘孝晨,唐海明,肖小平,李超,汤文光.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9

[6].唐海明,李超,肖小平,汤文光,郭立君.双季稻区不同土壤耕作模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

[7].易镇邪,崔璨,帅泽宇,谷子寒,王元元.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9

[8].申冠宇,杨习文,周苏玫,梅晶晶,陈旭.土壤耕作技术对小麦出苗质量、根系功能及粒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9].帅泽宇,谷子寒,王元元,陈基旺,陈平平.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产量构成与穗镉积累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10].贺小兔.土壤耕作机械引用电动油脂润滑泵的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19

论文知识图

山坡面上的城镇(云南巧家县)叁种土壤反射波谱曲线比较楔子的碎土作用:a楔子作用于粘性土壤...土壤应力应变曲线土壤耕作方式对玉米植株抗拉力的...不同土壤耕作生态类型的土壤微...

标签:;  ;  ;  ;  ;  ;  ;  

土壤耕作论文_窦钰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