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叶鹏[1](2018)在《暗罗素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及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培育具有稳定抗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并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考察其抗性指数;2、在前期实验基础上,缩小暗罗素用药区间,探究暗罗素以何种剂量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抗疟效果;3、考察暗罗素对小鼠血清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暗罗素抗疟的相关免疫学机理。方法:按逐量递增给药法,本实验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至第62代,考察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采血涂片镜检原虫感染率,测定抗性株ED50,计算第60代虫株的抗性指数。抗疟疗效试验采用28天治愈法,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末次给药24h后及第7天后每周采血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原虫感染率、转阴率、复燃率及28天治愈率,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以及不同剂量暗罗素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再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暗罗素对小鼠血清中Ig G含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的影响。结果:1、从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第53代继续培育至第62代,计算得出第60代虫株抗性指数为15.78,与前期实验相比,抗性增长变缓。2、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单独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有抑制作用,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原虫转阴率达66.67%,但均出现复燃,达不到28天治愈。3、2.5倍复方蒿甲醚和3600.00mg/kg/d的青蒿素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均有抑制作用,但其复燃率高,均无法达到28天治愈,虫株对复方蒿甲醚疑似耐药。4、与单独使用暗罗素、复方蒿甲醚比较,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5、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正常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小鼠的脾脏指数有轻微升高。6、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感染的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升高,胸腺指数基本正常。1.75倍、2倍及2.25倍暗罗素对感染小鼠的胸腺指数基本无影响,但是对感染小鼠血清中Ig G的含量和脾脏指数有影响,2倍和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 G升高,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明显降低。7、1.75倍、2倍和2.25倍暗罗素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其中2.25倍暗罗素剂量组小鼠吞噬百分率最高。结论:建立了第60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为15.75。2倍、2.25倍暗罗素与2.5倍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青蒿素抗性鼠疟效果相对较好,部分小鼠可达到28天治愈。暗罗素可能会改善青蒿素抗性虫株感染小鼠的免疫功能。
王琪[2](2017)在《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全球有109个国家流行疟疾,超过30亿人有感染疟疾的风险,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和无免疫的成人。1-2%感染恶性疟病人会发展为重症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脑型疟(Cerebral Malaria,CM),是导致病人死亡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脑型疟是指能检出无性期疟原虫的昏迷病人——即昏睡不醒,对疼痛刺激仅产生无目的、无定位运动,或更深度的昏迷。脑型疟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是含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和早期裂殖体红细胞阻塞、粘附、滞留在微血管静脉端,造成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和损害。若使用青蒿素类药抗疟治疗,尽管能很快杀死原虫,但含虫红细胞仍然阻塞微血管,继续甚至延长了对重要器官的损害,往往造成虫死人亡的结果,从而无法进一步降低脑型疟的病死率。降低脑型疟病死率,需解除含虫红细胞粘附、阻塞微血管造成的组织损害。而现有的抗凝方法尚不能解决原虫粘附阻塞引起的脑型疟死亡问题。脑型疟与中医瘴疟相似,是由于感染瘴气,温邪内侵所致,归属于温病范畴。中药醒脑静注射液(Xingnaojing,XNJ)源于《温病条辨》,是古方安宫牛黄丸的现代改良制剂,主治证为温热之邪内陷心包,痰热蒙蔽清窍。临床以神昏澹语,高热烦躁,舌红或绛为证治要点,属于营血分证。有研究表明XNJ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血粘度的作用,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课题组早年有关人脑型疟的研究表明,脑型疟原虫黏附的发生发展与TNF-α、ICAM-1和VCAM-1等因子密切相关,证实了含虫红细胞阻塞微小血管导致的病理损害是脑型疟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在应用青蒿素类药杀灭原虫的同时,寻找解除原虫阻塞的药物,是提高脑型疟救治率的关键。温病营血分证是临床中的危急重症,伴有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及功能失调,现有研究发现营血分证的实质与炎症介质介导下产生的微循环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关,最终导致组织器官不可逆的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由此产生的病理变化与脑型疟的部分发病机制相似。近年来,随着免疫学、血液生化学、微循环病理形态学等新方法的使用,对温病营血分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目前关于温病营血分证的病理基础在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报道较少,在治疗上虽然已有诸多的治法及药物,但评价其疗效的客观指标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给恒河猴静脉注射含诺氏疟原虫红细胞,建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对模型动物采用青蒿琥酯或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进行干预,观察两组药物对营血分证猴脑型疟的疗效,尤其关注醒脑静是否具有解除原虫阻塞的效果。利用ELISA技术检测治疗前后猴外周血清TNF-α、ICAM-1和VCAM-1因子的浓度变化,通过RT-PCR检测治疗前后TNF-α、ICAM-1和VCAM-1mRNA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表达的差异,以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后CD36、ICAM-1和VCAM-1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脑型疟营血分证解除含虫红细胞粘附导致微小血管阻塞的可能机制,以期找到诊断营血分证的客观指标。进而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青蒿琥酯和醒脑静联合用药改善猴脑疟营血分证预后效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探讨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的相关核心基因、桥梁基因和信号通路,为解释中药注射剂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及其潜在治疗机制奠定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内容1.取普通级健康恒河猴16只,雌雄各半,体重4.0±0.5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对照组4只,处理组12只;处理组12只动物全部感染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猴脑型疟营血分证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雌雄各半。2.取模型组4只恒河猴感染诺氏疟原虫,造模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对照组4只动物作为空白对照。原虫于40~42℃温水中速融后直接注入恒河猴的中隐静脉中,接种当天记为D0,从D1天开始,每天采集猴末梢血,制备厚、薄血膜片,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同时进行临床评分,并观察是否出现共济失调、嗜睡、昏迷、抽搐等症状,直至符合CM诊断标准。未经治疗的模型组死亡后,解剖并进行病理切片制备与评分。3.取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分别给药青蒿琥酯注射液及青蒿琥酯+醒脑静注射液,进行疗效观察。疗效指标为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清醒时间和治愈率等。造模成功后,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2、3、4、5、6、7天,分别采集血样标本一次,进行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测。数据用STATA 11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结果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4.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4只动物,应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ELISA检测。测定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的第1、3、5、7天,猴外周血清中TNF-α、sICAM-1、sVCAM-1浓度变化。数据用STATA11统计软件包处理,所有结果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5.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大脑和脾脏采集组织,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CAM-1、VCAM-13个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6.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大脑和脾脏采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36、ICAM-1、VCAM-13个因子在大脑和脾脏组织的表达情况。7.取对照组、模型组、青蒿琥酯组和青蒿琥酯+醒脑静组,每组2只动物,雌雄各半。药物处理结束后,从每只恒河猴采集大脑组织,进行RNA-Seq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对不同分组恒河猴的脑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分组进行比较,分别为青蒿琥酯+醒脑静组与模型组比较,及青蒿琥酯+醒脑静组与青蒿琥酯组比较。研究结果1.建立了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当感染恒河猴红细胞密度≥ 10%,临床评分≥3分,模型组动物开始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毛细血管出现PRBC和疟色素堆积堵塞血管等脑型疟症状,以及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神昏不清,阴阳离决等符合中医营血分证诊断标准的典型症状时,即诊断为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病理检查发现,模型组恒河猴所有组织器官毛细血管内均见PRBC和疟色素堆积堵塞血管,尤其大脑最为严重;ELIS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sICAM-1、sVCAM-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极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αmRNA、ICAM-1mRNA的mRNA在恒河猴大脑组织表达上调;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6、ICAM-1在猴脑疟大脑和脾脏中表达上调,推测上述因子可作为诊断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客观指标。2.对青蒿琥酯(青蒿琥酯组,下同)、青蒿琥酯+醒脑静(联合用药组,下同)2个组别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组(100%)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组(75%);同时联合用药组的平均清醒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短于青蒿琥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剂醒脑静具有清热凉血、开神醒神作用,可能是通过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减轻阻塞造成的组织损害而提高脑型疟的救治率,为脑型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探讨了青蒿琥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猴脑疟的分子机制,其中ELISA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降低TNF-α、sICAM-1、sVCAM-1浓度,分别在第3天、第5天、第5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RT-PCR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下调TNF-αmRNA、ICAM-1mRNA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能显着下调CD36、ICAM-1在大脑和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初步为营血分证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检测的信息。4.分别对联合用药组VS模型组,以及联合用药组VS青蒿琥酯组进行了RNA-Seq测序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产生、内吞作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通路,GNGT2,GNAI2,DGKQ,AMPD3是联合用药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过程的核心基因;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21的细胞应答、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PLB1,IL21R,ALDH3A2,ANAPC7,ERBB3是醒脑静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生物学过程的相关核心基因,为解释中药注射剂醒脑静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及其潜在治疗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结论1.本研究通过恒河猴血传感染诺氏疟原虫,当猴红细胞感染率达到或超过10%,试验猴出现昏迷、烦躁、血尿等营血分证的表现,从而建立了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动物模型。2.脑型疟模型猴出现营血分表现后,随机分成两组,即单用青蒿琥酯注射液为青蒿琥酯组,醒脑静联合青蒿琥酯注射液为联合用药组。观察了两组药物对猴脑疟营血分证的疗效,结果发现联合用药组(100%)治愈率高于青蒿琥酯组(75%),同时联合用药组的平均清醒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均短于青蒿琥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中药注射剂醒脑静具有清热凉血、开神醒神作用,可能是通过疏通微小血管阻塞,减轻阻塞造成的组织损害而提高脑型疟救治率,为脑型疟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3.通过探讨联合用药治疗猴脑疟的分子机制,发现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中猴外周血清 TNF-α、sICAM-1、sVCAM-1 浓度升高,TNF-α mRNA、ICAM-1mRNA、CD36在大脑组织中的高水平表达;联合用药组能显着降低猴外周血清TNF-α、sICAM-1、sVCAM-1浓度,下调TNF-αmRNA、ICAM-1mRNA、CD36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提示其可作为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分子生物学检测的重要指标。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青蒿琥酯和醒脑静联合用药改善猴脑疟预后效果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发现与青蒿琥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介导了细胞表面受体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21的细胞应答、磷脂酶C激活G蛋白偶联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PLB1、IL21R、ALDH3A2、ANAPC7、ERBB3是联合用药组在治疗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生物学过程的核心基因,可能与营血分证诊断的客观指标相关。
房亚群[3](2015)在《两种抗菌肽的抗疟原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疟疾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之一。根据最新的世界疟疾报告,全球有97个国家和地区,处在疟疾严重流行区域,多数集中在非洲热带地区。2013年,全球约有1.98亿疟疾感染病例,并导致约58.4万人死亡。疟疾感染最严重的是非洲区域,该区域疟疾死亡人数约占全球总疟疾死亡人数的90%,其中5岁以下的儿童占了该区域疟疾死亡人数的78%。疟原虫和蚊媒抗药性的出现及日益扩散,使得疟疾防治难度增大。当前,疟疾防治迫切需要加快研发新型抗疟药物的步伐。抗菌肽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是生物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原虫等多方面的生物功能。在已知的抗菌肽序列的基础上进行多肽序列设计和改造,已成为新型抗感染、抗原虫、抗病毒药物研究的一个方向。本工作以以下两种抗菌肽为研究对象:1、在我们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设计合成的新型抗菌肽LZ1;2、人肝脏来源的抗菌肽hepcidin。首先我们人工合成抗菌肽LZ1和hepcidin,并验证了其结构正确性和抗菌活性。第二,建立了小鼠红内期感染动物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使小鼠定量感染疟原虫,将动物模型控制在实验适用范围。第三,采用经典的4天抑制实验和二级实验(Rane’stest),在小鼠体内检测抗菌肽LZ1和hepcidin的抗疟活性。最后,通过细胞因子检测,初步探究这两种抗菌肽的抗疟机理。利用建立的小鼠红内期感染动物模型,通过4天抑制实验和二级实验,证实抗菌肽LZ1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疟活性,通过对小鼠疟原虫感染率和存活率的统计,抗菌肽LZ1和hepcidin能够剂量依赖地抑制小鼠体内疟原虫生长,并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对这两种抗菌肽的抗疟机理的初步探究表明,抗菌肽LZ1可以通过调节两类发炎因子(IL-6和IL-10)的分泌,增强宿主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体内抗疟作用。该工作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发打下了部分基础。
孙善美[4](2011)在《青蒿素类药物抗恶性疟原虫的半体外试验》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含青蒿素(ART)或双氢青蒿素(DHA)血清能否抑制恶性疟原虫(Pf)FCC-1/HN裂殖体发育;试验FCC-1/HN与3D7对ART的敏感性,比较剂量与药效的关系,选择试验虫株;比较口服不同剂量ART或DHA后含药血清抑制恶性疟原虫裂殖体(PFS)形成的效价;初步试验复方ART血清的体外药效,评价半体外试验抑制PFS形成的影响;用体外微量法测定ART或DHA对PFS的最低抑制浓度当量。探索一种简易、敏感、重复性强的检测体内抗疟药药效的测定方法,为疟疾研究和抗疟复方研制提供参考。方法志愿者46人次半空腹口服ART类药,定时采血2-3ml,分离血清/血浆,低温冰箱保存;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HN或3D7,在粗大环状体比较多时同步,制备疟原虫红细胞感染率0.2-1.0%左右的含虫血;含药血清与含虫血在37℃,5%CO2,饱和湿度的条件下共同孵育20-30h,在裂殖体破裂前取RBC涂厚血膜,晾干1-2天,染色,镜检。结果判断:油镜下观察对照孔裂殖体数(3个核以上)≥10%为测试有效;200个无性体范围内未见裂殖体为阴性。结果(1)健康志愿者含ART/DHA血清对FCC-1/HN裂殖体发育的影响:服青蒿素后1-2h2.5μl血清开始中断裂殖体的发育,药后2-4h药效达到高峰,服药8h后,20μl的血清仍然能抑制裂殖体的发育;服DHA后1h7.5μl含血清开始抑制裂殖体形成,服药4-6小时后,0.5μl的血清仍然能阻断裂殖体的发育,服药8h后,0.5-7.5μl还有抑制裂殖体发育的作用,显示作用更强劲。(2)FCC-1/HN与3D7对ART的敏感性试验:高剂量组FCC-1/HN裂殖体平均形成率:2h为0,4h为0.22%,6h为5.14%,8h为41.4%,12h为99.83%;中剂量组裂殖体平均形成率:2h为14.03%,4h为10.33%,6h为35.92%,8h为59.75%,12h为99.50%。高剂量组3D7裂殖体平均形成率:2h为0,4h为0.14%,6h为0,8h为1.28%,12h为28.22%;中剂量组裂殖体平均形成率:2h为0.53%,4h为0.81%,6h为0.72%,8h为8.53%,12h为52.81%。经统计学检验显示,3D7的敏感性更高,即同剂量的含药血清3D7的裂殖体形成率更低,FCC-1/HN的裂殖体形成率高。(3)ART与DHA对PFS形成的半体外试验:ART 2组共12例志愿者完成试验,药后1h仅1例血清(40μl)抑制PFS形成,药后2-4h有11例血清抑制PFS形成,志愿者药后血清抑制PFS形成的时间多数(9/12例)持续至药后8h,本次试验未见药后12h志愿者血清仍能抑制PFS形成;DHA2组共12例志愿者完成试验,药后1h有4例血清(3例60μl、1例10μ1)抑制PFS形成,药后2--4h有8例血清抑制PFS形成,药后志愿者血清抑制PFS形成的时间多数(8/12例)持续至12h以上。显示DHA药效更强。含ART与DHA的血清抑制试验的结果符合正态分布,以对倍稀释法在培养板每孔加入含药血清量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检测含药血清的药效。(4)复方ART的半体外试验:在服药后2小时含复方ART血清/血浆都开始抑制PFS形成、药效持续时间都是到第15天、药效强弱等都显示复方ART血清/血浆效果基本一致,提示研究ART复方可以采用血清/血浆进行生物测定。复方ART由ART和哌喹组成,ART速效,药后2小时即抑制PFS发育,哌喹长效,抑制红内期疟原虫发育20多天;ART高效,服药后前2天的2-8h1.25-2.5%的含药血清就可以阻断PFS发育,2药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ART廉价,在疟区推广应用更加有利。(5)ART和DHA体外最低抑制浓度试验:ART完全抑制PFS形成在表3的第4孔,相对于药物质量浓度表的第4孔,即(?)31.25 ng/ml;而DHA完全抑制PFS形成在表3的第7孔,相对于药物质量浓度表的第7孔,且(?)3.47 ng/ml,可见本研究DHA3.47 ng/ml的药效大约相当于ART 31.25 ng/ml.经回归方程计算ART和DHA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51 nmol/L与3.18 nml/L.结论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与改良的体外微量法结合、以连续培养Pf检测药效的方法是可行的;此方法不需要大型高精尖的设备与技术,适用于比较贫困的疟区和普通实验室;以对倍稀释的方法在培养板每孔加入含药血清可以较好的检测含药血清的药效;采用廉价药物研制抗疟疾复方更加有利药物的推广应用。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动物模型代替人,应用前景是肯定的。
区德锦[5](2011)在《疟疾动物模型血小板动态变化及不同药物干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疟疾动物模型感染疟原虫后血小板数值明显下降后的变化规律,及抗疟药、抗生素、退烧药和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对血小板恢复的影响,为临床疟疾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鼠疟动物模型:在伯氏鼠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模型中,采取腹腔接种红内期疟原虫的方法感染健康鼠,实验鼠感染疟原虫前后采血进行疟原虫及血小板人工计数。当机体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值后,分别采用临床常用抗生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退烧药(复方氨基比林)及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按照人治疗量的10倍灌服或肌注方法给药3d,每12小时采血一次做血小板计数观察。每5只小鼠作为一个观察试验组,每种药物采用一组小鼠试验观察取平均数据,并设对照组。猴疟动物模型:在间日型猴疟(Plasmodium cynomolgi)模型中,通过血传方法感染健康猴,观察机体感染疟原虫前后疟原虫密度与血小板数值之间变化情况,当机体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值后,连续观察24天后灌服阿奇霉素治疗3d,停药3d后肌内注射青蒿琥酯治疗,在此期间观察药物对疟原虫作用效果与血小板恢复之间的关系。并设健康猴做血小板计数对照。结果:鼠疟动物模型:正常鼠血小板平均数值为256×109/L,感染鼠疟后平均降至90×109/L,除阿奇霉素外所试验的另外2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及激素各1种,对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恢复正常无影响。猴疟动物模型:血传感染健康猴后,当血内疟原虫密度为2个/100WBC时,猴体内血小板数值与正常值(240×109/L)相比明显增高(540×109/L)。随着血内疟原虫密度的增多猴体内血小板数值不断下降,在感染疟原虫第7天猴体内血小板降至130×109/L。在随后的18天中,猴体内疟原虫密度高低不断变化,而猴体内血小板数值维持在130-150×109/L之间。灌服阿奇霉素8h原虫密度有所下降,但血小板计数回升至256×109/L,并在停药后仍然保持在正常值范围。注射青蒿琥酯64小时后,血内未查见疟原虫,血小板计数回升至281×109/L结论:1.动物机体在感染疟原虫后与正常动物机体血小板数值相比存在明显下降现象;2.当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在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值期间不随血内疟原虫密度高低变化而产生明显波动,均维持在较低水平。3.青蒿琥酯抗疟药物具有快速杀灭机体内疟原虫作用,同时具有使血小板迅速恢复至正常值范围的作用。4.阿奇霉素杀灭疟原虫的近期效果不明显,但具有使血小板快速恢复至正常值范围的作用,且停药后持续时间较长。5.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喹诺哃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乙酰水杨酸类退烧药氨基比林,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对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恢复未发现具有任何作用。
郑徽,朱淮民[6](2005)在《是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还是灵长类疟原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和灵长类的诺氏疟原虫的红内期形态十分相似,仅靠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和患者的临床症状难以区分。虽然诺氏疟原虫感染人的病例少有报道,但并不应忽视。利用分子诊断方法,根据不同种疟原虫基因组内相对保守的序列,设计特异性核酸序列进行鉴定,可以明确诊断。
郑徽[7](2005)在《人体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 ——形态学描述、分子鉴定及msp-1基因片断的表达》文中认为疟疾是危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有3—5亿临床病例,100—300万人死于该病,其中大部分是儿童。由于原虫及媒介分别对药物产生抗药性,抗疟运动面临重重困难。此外,在东南亚国家屡有报道灵长类疟原虫在人体寄生,这种情况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首先,对感染人类的几种疟原虫的防制工作尚未取得稳定的成效,有些流行问题也未彻底明了,灵长类疟原虫感染人类,又加入了若干未知因素,使疟疾防治工作更加复杂化。 在复习采自云南的一例“间日疟”病人的血片时(该患者发病前曾去缅甸伐木),发现其疟原虫形态与泰国报道的诺氏疟原虫感染人体的形态非常相似。诺氏疟原虫原本是猴的寄生虫,国外有人的自然感染报道,因为症状较轻,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视。 诺氏疟原虫感染人体,在显微镜下疟原虫的形态很难与其它已知感染人的疟原虫(尤其是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三日疟原虫等)进行区别。因此,为了明确该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我们利用传统的镜检方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镜下观察该例患者的血片,可见疟原虫感染的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多环或者一环双核或多核,环较恶性疟原虫稍大稍粗,且多数是双核和重复感染。被感染红细胞边缘也可见疟原虫寄生。多数晚期滋养体呈阿米巴样,有些晚期滋养体不到红细胞体积的2/3,胞浆致密不变形;也有些晚期滋养体有易于形成带状的趋势,接近三日疟原虫的“带状”晚期滋养体。疟原虫的成熟裂殖体中央通常聚集着8—16个裂殖子,裂殖体不完全占满整个红细胞。晚期滋养体和裂殖体中有浓密的黑褐色疟色素。疟原虫配子体充满了红细胞的绝大部分或者完全充满,形态同间日疟原虫,但略小。 仅仅依据形态学观察的结果并不能肯定是诺氏疟原虫感染,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本实验对诺氏疟原虫SSU rRNA的特异性片段进行PCR扩增。 从血片上刮下血膜,抽提DNA。根据疟原虫SSU rRNA序列合成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诺氏疟原虫的特异性引物,用高保真KOD酶对抽提的疟原虫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只有用诺氏疟原虫的特异性引物对该患者的血片刮
吴军,胡黎娅,赛白[8](2001)在《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多种抗疟药物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 ,初步筛选出对肝囊原虫血症有疗效的药物。实验结果表明 ,蒿甲醚和奎宁对猴外周血液中的肝囊原虫配子体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能暂时缓解或消除猴的原虫血症。通过对猴在服药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测试表明 ,实验所用药物对猴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姚朗[9](2000)在《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疟疾尤其是恶性疟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研制有效的抗疟疫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由于疟原虫复杂的生活史、繁多的抗原成分及强大的免疫逃避能力,迄今在研究有效实用的疟疾疫苗方面还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DNA疫苗技术的出现为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与传统的蛋白多肽类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诸多优点:它可在体内持续表达与天然抗原构象相似的抗原蛋白;不但可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也可诱导机体的细胞免疫,产生细胞毒T细胞,而细胞免疫对于抵御像疟原虫这样的胞内寄生虫感染十分重要。 本实验室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合成了一个编码恶性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表位的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HGFSP,此基因表达的重组蛋白疫苗及含HGFSP基因的重组痘苗活疫苗可诱导HGFSP特异性抗体生成,免疫血清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生长。本研究利用HGFSP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重组,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HGFSP;脂质体介导转染肝癌HepG2细胞,观察HGFSP基因体外表达产物的抗原性;pc-HGFSP质粒DNA直接免疫小鼠,观察其在小鼠肌肉组织的表达及所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观察pc-HGFSP免疫血清对体外生长红内期恶性疟原虫的抑制作用。通过探索疟原虫DNA免疫新途径,为结合应用HGFSP的重组蛋臼疫茵、DNA疫茵和重组痘苗病毒疫苗进行抗攻击试验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一.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C十GFSP的构建及鉴定 1.亚克隆法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 C爿GFSP;并用酶切鉴定。L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肝癌 HCpGZ纫1胞;G4选样堵养阳性细胞克隆后用问接免疫荧光试验门)观察 HGFSP抗原的表达;SDS。PAGE及 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的抗原性。二.pc十GFSP质粒DNA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1.碱裂解法大量制备pCKGFSP重组质粒及pCDNA3载体质粒。2.C57BL历小鼠随机分为:①NS对照;②pCDNA3 &体质粒对照;③pcKGFSP重组质粒组。盐酸hi比卡因匕 0 u g/ml于左后肢股四头肌注射预处理 24h后,于同一部位注射 ling/nl DNA溶液 0、lml,对照组注射等体积 NS或载体质粒,间隔 3周(dZI,d42)各同量加强免疫一次,于末次加强免疫后 2周(d56)和 4周(d70)取小鼠血清及脾细胞观察多项免疫学指标。3.ELIS^法测定血清抗 IIGFSP-IgG含量:每组 6 .q眼眶或割尾取血,1:100稀释后加入经 HGFSP抗原包被的 96孔板进行测定。4.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测定:d56、d70取*5 XIO忏L脾细胞悬液于 96孔板,每个样本分4组:①培养液空白对照;②pc-HGFSP实验组;@ConA阳性对照;④转铁蛋白阴性对照,用MTT &测定并计算刺激指数SI。5.NK细胞活性测定:实验设靶纲胞自发释放孔、靶细胞最大释放孔、一脾细胞自发释放孔及实验孔(效应细胞+靶细胞)。脾效应细胞(E):YACd (T)。25:l及50:l,以 YAC-l为靶细胞用 LDH&测定并计算NK细胞活性。6.CTL活性测定:于 d56取脚细胞悬液于 24孔板,加 Con A、rhIL.2和 HGFSP蛋白抗原培养 5天诱生CTLs,用 HGFSP蛋白抗原处理的 PSIS靶细胞按 NK活性测定方法测定并计算 CTL活性。7.CD4”、CDS”T细胞亚群测定:d56、d70取脾细胞按试剂盒的方法用抗CD4及抗CDS单抗进行,当日用流式细胞仪测定。8.血清一氧化氮(NO)含 2 量测定:d56,d70 t小鼠血清按NO试剂盒的方法进行。9.注射部位肌 肉组织免疫酶检查:取小鼠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后进 行。10.脾脏指数测定:处死动物时称取小鼠脾脏重量,计算其占体重 的百分比。11.体外抑制试验;蜡烛缸法培养恶性疟原虫,5%山梨醇同 步化处理,加不同浓度pC-HGFSP免疫组小鼠血清,以同浓度pCDNA3 载体质粒兔疫组血请为阴性对照,于第24h及72h分取血样涂片染色镜 检,计算原虫抑制率。 结果;一,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HGFSP的构建及鉴定1.酶切 电泳结果显示,pc-HGFSP可用 Hindlll和 BamHI yRta切切出约 600hp长 的 HGFSP完整基因片段,用 PSt单酶切,可切出约 350hp长的部分基 因片段,说明pc-HGFSP构建正确。2.IFA结果显示,pC-HGFSP/HepGZ 细胞产生较强的免疫荧光反应,而未经转染的HepGZ细胞无荧光反应。 3.SDS-PAGE及 WestsrS blot结果显示,PC-HGFSP/fICpGZ细胞裂解液 中出现一条分子量约23kDa的蛋臼条带,司”特异性为HGFSP蛋白抗原免 疫血清识别。二.P。-HGFSP质粒DNA兔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1.免 疫后三次(d56、d70、d84)ELISA法测定,pC-HGFSP u疫小鼠血清 HGFSP抗原
袁捷[10](2000)在《双氢青蒿复方配伍抗疟的优越性及其作用机理初步探讨》文中认为本文旨在通过双氢青蒿素的复方配伍,寻找高效、速效,安全的新抗疟药复方,为解决至今全球日益严重的疟疾抗药性问题作出努力。 通过三因素、三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证明:双氢青蒿素+磷酸萘酚喹+甲氧苄啶的复方配伍(DNT)的最佳配比为1:6:2。在此配比的基础上,进行了复方及其组分在鼠疟敏感株(Plasmodium berghei k-173 strain)和抗氯喹株(P.berghei RC strain)上的ED50测定,再用Berenbaum法的公式计算增效指数分别为0.31和0.17,远小于1,说明双氢青蒿素通过复方配伍之后,无论在敏感还是在抗性株上均能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在进行拆方试验后又证明复方中的增效剂——甲氧苄啶的重要作用。在对鼠疟的杀虫速度和治愈性试验以及对猴疟的疗效方面,复方都显示出明显优于主药磷酸萘酚喹。经鼠疟的抗性培育表明:复方配伍能明显延缓复方中主药磷酸萘酚喹抗药性的产生。 在毒理学研究方面,通过对复方及其组分的LD50测定,结果仅表现为毒性相加,与国际通用的抗疟药复方Fansimef毒性相当,比磷酸氯喹的毒性明显为低。 复方配伍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P.berghei ANKA strain)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表明:复方综合了各单药之长,对鼠疟原虫作用的速度、力度均明显优于各单药,药物作用位点也明显比单药为多。 临床研究表明:DNT复方与双氢青蒿至少比较,疗效基本一致,但1天疗程的DNT复方比5天疗程的双氢青蒿素更适于在临床上的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双氢青蒿素的复方(DNT)配伍具备了速效、高效、低毒、短疗程、阻断传播、延缓抗药性等优势,在目前抗药性广泛蔓延的形势下,对控制疟疾将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二、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暗罗素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及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实验一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的培育及抗性研究 |
2.1 材料 |
2.1.1 伯氏疟原虫株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药物 |
2.1.4 主要器材、试剂与仪器 |
2.2 方法 |
2.2.1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2.2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的复苏、培育及保存 |
2.2.3 模型建立 |
2.2.4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5 检测方法与指标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 |
2.4 小结 |
3 实验二不同剂量暗罗素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研究 |
3.1 材料 |
3.1.1 伯氏疟原虫株 |
3.1.2 实验动物 |
3.1.3 实验药物 |
3.1.4 主要器材、试剂与仪器 |
3.2 方法 |
3.2.1 实验药物配置 |
3.2.2 模型建立 |
3.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
3.2.4 检测方法与指标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4 小结 |
4 实验三暗罗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4.1 暗罗素对小鼠血清IgG含量的影响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小结 |
4.2 暗罗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4.2.1 材料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小结 |
5 讨论 |
5.1 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抗性指数的探讨 |
5.2 对青蒿素抗性机制的探讨 |
5.3 复方蒿甲醚应用现状的探讨 |
5.4 暗罗素及其与复方蒿甲醚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疗效的探讨 |
5.5 暗罗素对疟疾免疫影响的探讨 |
5.5.1 非特异性免疫 |
5.5.2 特异性免疫 |
5.5.3 免疫逃避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实验附图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2)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本研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
2.1 总体思路 |
2.2 技术路线 |
2.3 预期结果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脑型疟的相关研究进展 |
1.1 脑型疟的发病机制 |
1.1.1 CD36、ICAM-1、VCAM-1参与了PRBC螯合和细胞粘附过程 |
1.1.2 TNF-α在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1.2 脑型疟的临床体征和病理生理学标志 |
1.3 脑型疟的动物模型 |
1.3.1 啮齿类动物模型 |
1.3.2 灵长类动物模型 |
1.4 脑型疟与中医理论的相关性 |
2. 醒脑静的物质基础、在热病治疗中的运用及其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
2.1 醒脑静神经保护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 |
2.1.1 麝香 |
2.1.2 冰片 |
2.1.3 郁金 |
2.1.4 栀子 |
2.1.5 药物配伍 |
2.2 醒脑静注射液在热病治疗中的运用 |
2.2.1 XNJ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2.2.2 XNJ治疗其他发热性疾病 |
2.3 醒脑静对TNF-α、ICAM-1、VCAM-1、IL-6等炎症介质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诺氏疟原虫感染恒河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的建立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疟原虫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供血猴的制备 |
1.2.2 原虫计算方法 |
1.2.3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制备方法 |
1.2.4 脑型疟诊断及评价标准 |
1.2.5 猴脑型疟临床评分标准 |
1.2.6 病理切片制备与评分 |
1.3 实验结果 |
1.3.1 接种原虫和猴脑型疟的诊断 |
1.3.2 临床表现 |
1.3.3 死亡猴剖检和病理组织学结果 |
1.4 讨论 |
1.5 小结 |
2. 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的治疗作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制备 |
2.2.2 治疗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清醒时间比较 |
2.3.2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退热时间比较 |
2.3.3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平均原虫转阴时间比较 |
2.3.4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愈率比较 |
2.3.5 青蒿琥酯组与青蒿琥酯+醒脑静组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ELISA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外周血清中TNF-α、 sICAM-1和sVCAM-1的水平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ELISA试剂盒 |
3.2 实验方法 |
3.2.1 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 |
3.2.2 统计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恒河猴血清中TNF-α的动态观察 |
3.3.2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血清中sICAM-1的动态观察 |
3.3.3 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治疗前后猴血清中sVCAM-1的动态观察 |
3.4 讨论 |
3.4.1 TNF-α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4.2 sICAM-1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4.3 sVCAM-1与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发生发展的关系 |
3.5 小结 |
4. RT-PCR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TNF-α、ICAM-1、VCAM-1 mRNA在猴大脑和脾脏的表达情况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仪器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试剂配置 |
4.1.4 实验动物分组 |
4.2 实验方法 |
4.2.1 RNA提取 |
4.2.2 反转录 |
4.2.3 Sybe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 实验结果 |
4.3.1 RT-PCR检测TNF-α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3.2 RT-PCR检测I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3.3 RT-PCR检测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mRNA的表达变化 |
4.4 讨论 |
4.4.1 TNF-α、 ICAM-1、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组织中的表达 |
4.4.2 TNF-α、ICAM-1、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脾脏组织中的表达 |
4.5 小结 |
5. 免疫组化检测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治疗前后CD36、ICAM-1、VCAM-1在猴大脑和脾脏的表达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 |
5.1.2 主要试剂配置 |
5.1.3 实验动物分组 |
5.2 实验方法 |
5.2.1 脱蜡和水化 |
5.2.2 抗原热修复 |
5.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3 实验结果 |
5.3.1 免疫组化检测CD36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模型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3.2 免疫组化检测I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3.3 免疫组化检测VCAM-1在猴脑型疟营血分证大脑和脾脏中的表达情况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改善猴脑疟营血分证预后的RNA-Seq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6.1.2 差异表达基因比较分组 |
6.1.3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6.1.4 主要仪器 |
6.1.5 主要生物数据库 |
6.2 实验方法 |
6.2.1 构建RNA测序文库及RNA测序 |
6.2.2 RNA-Seq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样本质量检测结果 |
6.3.2 RNA-seq转录本测序和数据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6.4.1 青蒿琥酯+醒脑静组VS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4.2 青蒿琥酯+醒脑静组VS青蒿琥酯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表 |
附录2 脑型疟的诊断和治疗 |
2.1 脑型疟诊断及评价标准 |
2.2 脑型疟病情轻重分级标准 |
2.3 脑型疟的治疗(人) |
2.4 昏迷分数判定表 |
附录3 原虫学观察和计算方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3)两种抗菌肽的抗疟原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全球疟疾感染现状 |
2 疟原虫分类与生活史简介 |
2.1 疟原虫分类 |
2.2 疟原虫生活史 |
3 疟疾的防治 |
3.1 疟疾的发病机理 |
3.2 疟原虫入侵人体的免疫反应 |
3.3 抗疟疾疫苗 |
3.4 疟疾治疗药物及抗疟机理 |
4 具有抗疟活性的抗菌肽 |
4.1 天然抗菌肽在抗疟研究中的应用 |
4.2 人工合成抗菌肽在抗疟研究中的应用 |
5 抗菌肽LZ1与hepcidin简介 |
5.1 抗菌肽LZ1介绍 |
5.2 Hepcidin简介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菌肽LZ1和hepcidin的合成与检测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抗菌肽LZ1化学合成检测 |
3.2 抗菌肽LZ1抗菌活性检测 |
3.3 Hepcidin氧化复性条件的摸索 |
3.4 Hepcidin氧化复性产物的检测 |
3.5 用小鼠转铁蛋白试剂盒检测氧化复性hepcidin的活性 |
3.6 Hepcidin抗菌活性检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抗菌肽LZ1和hepcidin的体内抗疟活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小鼠伯氏疟原虫红内期感染动物模型感染方式的确立 |
3.2 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实验 |
3.3 抗菌肽LZ1与hepcidin的体内抗疟活性检测 |
3.4 抗菌肽LZ1与hepcidin抗疟机理研究 |
4 讨论 |
4.1 天然抗菌肽的改造策略 |
4.2 抗菌肽的抑菌机理与免疫 |
4.3 hepcidin与免疫 |
4.4 免疫因子在疟疾感染中的作用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之处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4)青蒿素类药物抗恶性疟原虫的半体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青蒿简介 |
2.青蒿素(Artemisinin)研究历程 |
3.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
4.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机制研究进展 |
4.1 活性中间体的形成机制 |
4.2 活性中间体的抗疟机制 |
5.中药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 |
5.1 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 |
5.2 含药血清的制备 |
6.恶性疟原虫体外培养与应用概述 |
6.1 用于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
6.2 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 |
6.3 用于药物抗性的研究 |
7.简介疟疾 |
7.1 疟疾的历史 |
7.2 全球疟疾现况 |
7.3 疟原虫生活史 |
7.4 疟疾感染自然史 |
7.5 疟疾致病机制 |
8.研究思路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健康志愿者含ART或DHA血清对FCC-1/HN裂殖体发育的影响(预试验) |
1.1 目的 |
1.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FCC-1/HN与3D7对ART的敏感性试验 |
2.1 目的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ART与DHA对PFS形成的半体外试验 |
3.1 目的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3 含药血清最低抑制浓度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复方ART的半体外试验 |
4.1 目的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3 含药血清/血浆药效度检测 |
4.4 结果 |
4.5 讨论 |
第五章 ART和DHA体外最低抑制浓度试验 |
5.1 目的 |
5.2 实验材料 |
5.3 制备含虫血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疟疾动物模型血小板动态变化及不同药物干预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论文 |
1、英文缩略词 |
2、中文摘要 |
3、ABSTRACT |
4、前言 |
5、第一部分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6、第二部分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 |
6.3 讨论 |
7、结论 |
8、参考文献 |
二、综述 |
1、正文 |
2、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已经投稿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人体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 ——形态学描述、分子鉴定及msp-1基因片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 |
(二) 实验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第一部分 “形态特别间日疟原虫”的形态描述 |
第二部分 “形态特别间日疟原虫”的分子鉴定 |
第三部分 诺氏疟原虫MSP-1基因片断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主要试剂和缓冲液的配制 |
致谢 |
综述 |
(9)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1 前言 |
2 材料 |
3 方法 |
3.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HGFSP的构建及鉴定 |
3.1.1 pc-HGFSP的构建流程 |
3.1.2 pSK-HGFSP供体质粒和pcDNA3载体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
3.1.3 HGFSP与pcDNA3载体片段的制备、分离、回收与连接 |
3.1.4 pc-HGFSP的筛选及酶切鉴定 |
3.2 pc-HGFSP体外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及表达产物的分析鉴定 |
3.2.1 pc-HGFSP体外转染哺乳动物HepG2细胞 |
3.2.2 G418筛选阳性细胞克隆 |
3.2.3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 |
3.2.4 表达产物SDS-PAGE鉴定 |
3.2.5 表达产物Western blot鉴定 |
3.3 pc-HGFSP质粒DNA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
3.3.1 质粒大量制备 |
3.3.2 免疫接种小鼠 |
3.3.3 血清抗HGFSP-IgG含量测定 |
3.3.4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测定 |
3.3.5 NK细胞活性测定 |
3.3.6 CTL活性测定 |
3.3.7 CD4+、CD8~+ T细胞亚群测定 |
3.3.8 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 |
3.3.9 脾脏指数测定 |
3.3.10 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免疫酶检查 |
3.4 恶性疟原虫体外抑制试验 |
4 结果 |
4.1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HGFSP的构建及鉴定 |
4.1.1 pc-HGFSP质粒DNA酶切鉴定结果 |
4.1.2 体外转染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结果 |
4.1.3 体外转染细胞表达产物SDS-PAGE鉴定结果 |
4.1.4 体外转染细胞表达产物Western blot鉴定结果 |
4.2 pc-HGFSP质粒DNA免疫小鼠诱导的免疫应答 |
4.2.1 血清HGFSP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测定结果 |
4.2.2 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结果 |
4.2.3 脾脏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
4.2.4 脾脏CTL活性测定结果 |
4.2.5 脾脏CD4~+及CD8~+ T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
4.2.6 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结果 |
4.2.7 脾脏指数测定结果 |
4.2.8 注射部位肌组织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4.3 恶性疟原虫体外抑制试验结果 |
4.4 论文图片 |
5 讨论 |
5.1 传统疟疾疫苗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5.2 DNA疫苗技术及其特点 |
5.3 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HGFSP的选用 |
5.4 用于DNA疫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
5.5 体外转染及表达产物的鉴定 |
5.6 DNA免疫小鼠的免疫方案及其影响因素 |
5.7 pc-HGFSP DNA疫苗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 |
5.8 pc-HGFSP DNA疫苗诱导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 |
5.9 一氧化氮在抗疟疾感染方面的作用 |
5.10 恶性疟原虫体外抑制试验 |
5.11 疟疾DNA疫苗的发展方向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缩略语 |
文献综述1 |
文献综述2 |
(10)双氢青蒿复方配伍抗疟的优越性及其作用机理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1. 前言 |
2. 组方设想、依据和研究内容 |
3.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第三部分 临床试用结果 |
6. 讨 论 |
7. 结 论 |
8. 参考文献 |
致 谢 |
文献综述 |
四、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暗罗素与青蒿素类药物联合使用对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及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D]. 杨叶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青蒿琥酯联合醒脑静对猴脑型疟营血分证的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王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3]两种抗菌肽的抗疟原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 房亚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4]青蒿素类药物抗恶性疟原虫的半体外试验[D]. 孙善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5)
- [5]疟疾动物模型血小板动态变化及不同药物干预观察研究[D]. 区德锦.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9)
- [6]是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还是灵长类疟原虫?[J]. 郑徽,朱淮民.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04)
- [7]人体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 ——形态学描述、分子鉴定及msp-1基因片断的表达[D]. 郑徽. 第二军医大学, 2005(07)
- [8]抗疟药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的初步研究[J]. 吴军,胡黎娅,赛白.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1(04)
- [9]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复合基因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学特征研究[D]. 姚朗. 第一军医大学, 2000(01)
- [10]双氢青蒿复方配伍抗疟的优越性及其作用机理初步探讨[D]. 袁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