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属于软土地基道路施工领域,其结构包括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和多根桩基侧临近道路的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和路面层构成,还在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路面层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之间设有隔离层,该隔离层沿道路长度方向作竖向延伸设置,通过隔离层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基层、路面层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使路面层随着软土层和固化土层均匀沉降,再结合相应的施工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利、费用低廉、质量可靠等优点,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包括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1),该多根桩基侧为临近道路的软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土层(2)上依次铺设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和路面层(6),且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1)之间设有隔离层(7),该隔离层为沿道路长度方向作竖向延伸设置,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3)、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所述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使路面层(6)随着软土层(2)和固化土层(3)均匀沉降。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包括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1),该多根桩基侧为临近道路的软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土层(2)上依次铺设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和路面层(6),且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1)之间设有隔离层(7),该隔离层为沿道路长度方向作竖向延伸设置,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3)、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所述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使路面层(6)随着软土层(2)和固化土层(3)均匀沉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7)为多根桩基侧与临近的固化土层(3)之间沿道路长度方向分段设置的喷射热沥青和油毛毡,该喷射热沥青与桩基(1)表面光滑接触,减少摩阻力,喷射热沥青外再铺设1~2层油毛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层(5)由宕渣或泥结碎石材料铺设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面层(6)是由沥青混凝土面层或块石铺砌而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土地基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是指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
背景技术
软土地基上的房屋或站场常采用桩基础,沉降量一般较为微小,但其周边临近道路为了节约费用,软土处理措施比较简易,两者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沉降差,但房屋或站场与周边临近道路衔接处由于路面、基层和软土处理部分与房屋或站场下的桩基之间摩阻力的存在,难以与临近房屋或站场的另一端的路面均匀沉降,形成凹形的倾斜曲线,影响使用和环境美观,甚至损坏路面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施工便利、费用低廉、质量可靠的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该多根桩基侧为临近道路的软土层,所述的软土层上依次铺设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和路面层,且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路面层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之间设有隔离层,该隔离层为沿道路长度方向作竖向延伸设置,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基层、路面层共同与所述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使路面层随着软土层和固化土层均匀沉降。
所述的隔离层为多根桩基侧与临近的固化土层之间沿道路长度方向分段设置的喷射热沥青和油毛毡,该喷射热沥青与桩基表面光滑接触,减少摩阻力,喷射热沥青外再铺设1~2层油毛毡;
所述的固化土层是在软土中就地加入固化剂经均匀拌制、再碾压成密实的土体。
所述的土工格栅是由高分子聚合物的聚丙烯、聚氯乙烯经热塑或模压而成的二维网格状土工合成材料。
所述的基层由宕渣或泥结碎石材料铺设而成。
所述的路面层由沥青混凝土面层或块石铺砌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了一种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该结构是由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和多根桩基侧临近道路的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和路面层构成,还在固化土层、土工格栅、基层、路面层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之间设有隔离层,该隔离层沿道路长度方向作竖向延伸设置,通过隔离层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基层、路面层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使路面层随着软土层和固化土层均匀沉降,再结合相应的施工方法,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施工便利、费用低廉、质量可靠等优点,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图2为沉降和受力计算图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1.桩基、2.软土层、3.固化土层、4.土工格栅、5.基层、6.路面层、7.隔离层。
桩基侧软土地基道路消除摩阻结构,如图1所示,属于一种软土地基道路施工领域,包括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软土地基中构成多排的多根桩基1,该多根桩基侧为临近道路的软土层2,在软土层上依次铺设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和路面层6,且固化土层3、土工格栅4、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1之间设有隔离层7。
其中,固化土层3是一种新型环保筑路材料,它是在软土中就地加入固化剂经均匀拌制,使固化剂与软土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软土固化后再碾压成密实的土体,它能改善软土的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冻稳定性和压缩减少等工程性能,是一种比较简易和经济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所述的土工格栅4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由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聚合物经热塑或模压而成的二维网格状材料,它能对增强土体抗剪及补强提高土体的整体性与荷载力,都具有显著作用。
所述的基层5由宕渣或泥结碎石材料铺设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稳定性;所述的路面层6由沥青混凝土面层或块石铺砌而成;所述的隔离层7为1~2层油毛毡和沥青组成,沿路面长度方向竖向设置在房屋或站场下的多根桩基与临近路面、基础和固化土之间;因此,通过隔离层7就能减少或消除固化土层3、基层5、路面层6共同与临近的多根桩基侧的摩阻力,并使固化土层3和软土层2均匀沉降。
同时,临近道路中固化土层3和软土层2的总沉降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6142.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86175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E01C3/00
专利分类号:E01C3/00;E01C3/04;E02D3/12;E02D3/00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浙江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002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蒲州三期工业区29号
发明人:陈出新;王振影;黄理晨;钱勇佚;李舒扬
第一发明人:陈出新
当前权利人:浙江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晨
代理机构:33207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