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所述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可实现对管材的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所述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
设计方案
1.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所述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传送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高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传送带相对应的限高板,多个所述限高板分别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传送结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高板朝向所述料架一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第一齿条,多个所述限高板的侧部设有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相对应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正反转的第一链传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截面呈“L”形的放料台和定滑轮,所述放料台与所述机架之间形成截面呈“U”形的放料槽,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与所述放料槽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放料槽靠近所述传送结构一侧的上端设有定滑轮,所述放料槽另一侧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定滑轮的下方设有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卷筒位于所述放料槽的外侧,缠绕于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通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定滑轮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臂和夹持部,所述夹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传送结构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夹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分别水平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平行设置且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下夹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可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夹板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结构和与所述推料结构连接并带动推料结构作升降运动的驱动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推料部和位于下部并与所述推料部连接的底座,所述推料部的截面呈“L”形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竖直设置,所述横板与所述竖板呈锐角并朝向所述传送结构一侧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沿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部并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链传动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管材进行加工(如对管材进行定长切割加工)时,需要将批量的管材逐根按照顺序运送至加工部,以对管材进行加工等步骤。现有技术中,在对管材切割时,通常是通过简单的机械设备人工辅助上料,上料效率低且浪费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可实现对管材的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所述料架、传送结构、推料组件、夹持机构和限高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传送结构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架和推料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的上方,所述推料组件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传送结构包括多个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传送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高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传送带相对应的限高板,多个所述限高板分别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传送结构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限高板朝向所述料架一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第一齿条,多个所述限高板的侧部设有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相对应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绕自身轴线正反转的第一链传动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架包括截面呈“L”形的放料台和定滑轮,所述放料台与所述机架之间形成截面呈“U”形的放料槽,所述传送结构的进料端与所述放料槽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放料槽靠近所述传送结构一侧的上端设有定滑轮,所述放料槽另一侧的上端设有连接部,所述定滑轮的下方设有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所述卷筒位于所述放料槽的外侧,缠绕于所述卷筒上的钢丝绳通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定滑轮的上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臂和夹持部,所述夹臂的一端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传送结构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夹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部包括分别水平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平行设置且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下夹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可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夹板运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料结构和与所述推料结构连接并带动推料结构作升降运动的驱动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料结构包括位于上部的推料部和位于下部并与所述推料部连接的底座,所述推料部的截面呈“L”形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竖直设置,所述横板与所述竖板呈锐角并朝向所述传送结构一侧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沿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部并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并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和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链传动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其上料过程为:将批量的管材放置于料架上、使得钢丝绳位于批量管材的下方,通过卷筒转动收回钢丝绳,钢丝绳将料架上的管材抬起,位于上方的管材在被抬起至与传送结构平齐时,在传送结构的带动下,进入传送结构,然后在传送结构的带动下从进料端运动至出料端,当管材运动至出料端时,推料组件将位于出料端处的管材向上顶起并运送至夹持机构处,夹持机构夹持位于推料组件上的管材,然后运送至加工部,加工部对管材进行加工,上述过程可实现对管材的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限高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料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夹持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推料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限高组件;2、夹持机构;3、推料组件;4、机架;5、传送结构;6、料架;7、第一传动轴;11、第一链传动结构;12、第一齿轮;13、第一齿条;21、夹持部;22、夹臂;211、升降气缸;212、上夹板;213、连接板;214、下夹板;31、推料结构;32、第二齿条;33、第二齿轮;34、第二传动轴;61、定滑轮;62、放料台;63、卷筒;6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包括机架4、料架6、传送结构5、推料组件3、夹持机构2和限高组件1,所述料架6、传送结构5、推料组件3、夹持机构2和限高组件1分别与所述机架4连接,所述传送结构5水平设置于所述机架4上,所述料架6和推料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5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夹持机构2设置于所述推料组件3的上方,所述推料组件3设置于所述传送结构5的上方。
具体地,所述传送结构5包括多个沿所述机架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结构5包括3个两端分别对齐的传送带,所述主动轴分别穿设于3个所述传送带的一端,所述从动轴分别穿设于3个所述传送带的另一端,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将3个所述传送带绷紧,所述传送结构5还包括电机和齿轮传动结构,所述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所述主动轴连接并带动主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带动所述传送带运动,以实现件管材从进料端运送至出料端。
进一步地,所述限高组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传送带相对应的限高板,多个所述限高板分别与所述机架4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传送结构5运动。优选地,多个所述限高板朝向所述料架6一侧的侧面上分别设有沿竖向设置的第一齿条13,多个所述限高板的侧部设有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机架4可转动连接的第一传动轴7,所述第一传动轴7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齿轮12,多个所述第一齿轮12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13相对应并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齿条 13啮合,所述机架4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轴7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7绕自身轴线正反转的第一链传动结构11,所述第一链传动结构11包括电机和传动链,所述电机通过传动链与第一传动轴7连接,从而带动第一传动轴7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齿轮12带动第一齿条13作升降运动,所述限高板随第一齿条13作升降运动,根据不同截面形状的管材,调整限高板的高度,防止在管材传送过程中,管材发生堆垛现象。
更进一步地,所述料架6包括截面呈“L”形的放料台62和定滑轮61,所述放料台62与所述机架4之间形成截面呈“U”形的放料槽,所述传送结构5的进料端与所述放料槽的边缘对齐设置,所述放料槽靠近所述传送结构5一侧的上端设有定滑轮61,所述放料槽另一侧的上端设有连接部64,所述定滑轮61的下方设有缠绕有钢丝绳的卷筒63,所述卷筒63位于所述放料槽的外侧,缠绕于所述卷筒63 上的钢丝绳通过所述定滑轮61与所述连接部64连接,所述连接部 64位于所述定滑轮61的上方,通过电机与卷筒63连接,从而实现卷筒63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而实现对钢丝绳的收放。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臂22和夹持部21,所述夹臂22的一端与所述机架4滑动连接并可沿所述传送结构5的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所述夹臂22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21连接,如此,可方便夹持部21在所述推料组件3的上方或加工部之间来回运动。所述夹持部21包括分别水平设置的上夹板212和下夹板214,所述上夹板212和下夹板214平行设置且所述上夹板212和下夹板 214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板213,所述下夹板214与所述连接板 21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夹板212与所述连接板213的上端可滑动连接并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夹板214运动,此外,所述连接板213 的上端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211,所述升降气缸211的活塞杆与所述上夹板212连接并可带动所述上夹板212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夹板214运动,从而实现对管材的夹持。进一步地,所述推料组件3包括推料结构31和与所述推料结构31连接并带动推料结构31作升降运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推料结构31包括位于上部的推料板和位于下部并与所述推料部连接的底座,所述推料部的截面呈“L”形并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竖直设置,所述横板与所述竖板呈锐角并朝向所述传送结构5一侧设置,如此,可方便将管材稳定的放置于所述推料部处,防止管材滑落。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面并沿竖向设置的第二齿条32、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部并水平设置且与所述机架4可转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34、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34 上并与所述第二齿条32啮合的第二齿轮33和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4 连接并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34绕自身轴线转动的第二链传动结构,所述第二链传动结构包括电机和传动链,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链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4连接并带动第二传动轴34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使得第二齿轮33带动第二齿条32作升降运动,进而带动推料结构31作升降运动,完成推料动作。
综上所述,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管材上料装置,其上料过程为:将批量的管材放置于料架6上、使得钢丝绳位于批量管材的下方,通过卷筒63转动收回钢丝绳,钢丝绳将料架6上的管材抬起,位于上方的管材在被抬起至与传送结构5平齐时,在传送结构5的带动下,进入传送结构5,然后在传送结构5的带动下从进料端运动至出料端,当管材运动至出料端时,推料组件3将位于出料端处的管材向上顶起并运送至夹持机构2处,夹持机构2夹持位于推料组件3上的管材,然后运送至加工部,加工部对管材进行加工,上述过程可实现对管材的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5270.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18304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B65G 47/82
专利分类号:B65G47/82;B65G47/9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和信路10号
发明人:梁建冬;黄思薪;范维锋
第一发明人:梁建冬
当前权利人:佛山汇百盛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颜希文;黄华莲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