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铭石书迹,确切说,是迁都洛阳以后的楷书,书家都很熟悉,俗称“魏碑”“魏体”“魏碑体”。晚清以来,北魏碑志出土甚多,康有为曾经从魄力、气象、笔法、书画、意态、精神、兴趣、骨法、结构、血肉十个方面表彰其美。至于魏体的正体样式,这位今文经学的学者,为文纵横捭阖的文士,肆力尊碑的书家,却不置一词。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有意的回避?或许他陶醉美感的表达,忽视了“正体”这个问题。
康氏弟子中,梁启超(任公)最有成就,名声之大,世有“康梁”之称。但是,梁启超的书名却不如康有为。梁氏中年以后喜好收藏碑刻拓本(当时许多学者都有此等嗜好),晚年闲养病体,常常“点检旧藏以自怡悦”,兴会所致,也在拓本上写题跋,记叙读碑心得。1925 年农历正月间,他在北魏《杨胤墓志》(516))上题有一句跋语:“方严峻挺,盛魏正宗。”一行八字,触及北魏楷书的大问题。可惜他未能具文阐发。
由梁任公“盛魏正宗”语,联想到启功《古代字体论稿·余论》中的一段话:“每一时代中,字体至少有三大部分:即当时通行的正体字;以前各时代的各种古体字;新兴的新体字或俗体字。”我想,当时北魏“通行的正体字”,就是任公所谓的“盛魏正宗”吧。
任公以“方严峻挺”形容北魏正体字,一语中的,但是我还觉得抽象了一些。以前读过沙孟海《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一文,说道:“北魏结体大致可分‘斜划紧结’与‘平划宽结’两个类型。”这里所谓的“斜划紧结”与“方严峻挺”相合,正是北魏正体字的构形特征。
图1 北魏《元桢墓志》(局部)
图2 北魏《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我们还应该到北魏的楷书作品中落实。我们看到,北魏皇族(元氏)墓志上的楷书,如《元桢墓志》(496 年)(图1)、《元简墓志》(499 年)、《元羽墓志》(501 年)、《元绪墓志》(507 年)、《元珍墓志》(514 年)、《元倪墓志》(523 年),多是这种“斜划紧结”的结构,“方严峻挺”的风格。一些元氏族妃及出嫁外姓的元氏女性的墓志,还有一些精刻的造像记如《始平公造像记》(498年)(图2),也是“斜划紧结”,“方严峻挺”。
古人做事重根据,讲规矩,既然“斜划紧结”是正体样式,各地当然追仿。因此,河北地区出土的《刁遵嘉志》(517年)、《崔敬邕墓志》(517年)(图3)和陕西华阴出土的《杨胤慕志》一样,都是“斜划紧结”的正体架势,何况刁遵、崔敬邕出身士族,朝廷的命官,用正体楷书书刻墓志才合身份。至于方厚的差异,那是书写者个人的笔体所致,就像今人写颜字,也有不同。
开展示范区及周边的农作物病虫监测与统一防治、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制度,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图3 北魏《崔敬邕墓志》(局部)
图4 北魏《石门铭》(局部)
图5 北魏《中岳嵩高灵庙碑》(局部)
北魏迁洛之后的楷书,故宫博物院施安昌有系统的整理研究(见《书法丛刊》总第38 辑),他把《元桢墓志》那样的楷书称为“北魏邙山体”,说这种楷书是北魏碑志书法的大宗,是洛阳地区风格之一种,也是魏碑体当中的一类,集中在洛阳一带,延绵达40 年之久。这是研究北魏书法的最新而重要的成果。我想补充的意见是,施安昌所说的“北魏邙山体”,正是梁启超所谓“盛魏正宗”。两种命名,“盛魏正宗”似乎更为简明一些。因为这种体势多见于皇室墓志,表明官方认可,称之为“正宗”更恰当,另外,洛阳以外的地区,碑志上的楷书往往也属这类正体。
康有为夸奖北魏楷书,爱说一碑有一碑之奇。其间的差异,今天的书家以现代流行的“创作”来理解,认为古人是故意造奇设险,恐怕是夸大了古人的胆量。即使康有为最推崇的《石门铭》(509年)(图4),也是仿学正体,因为书吏王远是在崖壁上书写大字,与日常书写不同,“斜划”做到了,想“峻挺”,却不能“紧结”,才写出了那种让康有为产生奇思妙想的模样。其实,王典签书写之际哪里会有“飞逸奇浑”的预设。又如康有为推为“神品”的《嵩高灵庙碑》(456 年)(图5)是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的书迹,而且是当时的一种变态的隶书样式,所以不能“方严峻挺”。
城区道路服务。“路管家”是华南公司旗下的二级子品牌,专业为城区道路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市政工程养护方面,专业承揽市政公用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及养护等项目。在河道管护方面,为城乡主要河道提供河道清淤、河面以及坡岸的垃圾、杂草等的清理和清运服务,让沿河风光更展城市之美。
明确了北魏洛阳时代楷书正体的样式,有助于我们看破魏碑体种种变化的门道。我曾经做了一个试验,用圆笔的笔法写《元详造像记》的结构,再将某些笔画伸展开去,就像《石门铭》的派头。把结体平沓的《元详造像记》写成“斜划紧结”状,不就是《元详墓志》的“方严峻挺”的体态了吗?
另外,《绿野仙踪》中使用的“趔蹶”“剪觉”“入”等词带有明显的河南方言特色。小说主要使用官话,也使用方言词汇,一方面是方言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金瓶梅》《水浒传》等明代小说中大量使用方言的影响。
【导读】
刘涛,1953 年生于汉口。1982 年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1988 年调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1985 年以来,他从事中国书法史、书法技法的教学和研究,发表论文40 余篇,撰有《书法谈丛》(中华书局)、《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书法鉴赏》(台湾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书法》(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极简中国书法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字里书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著作。本文节选自刘涛所著《古今同观》。该书既解读书法技法,又通观中国书法史,更探索书法背后的人情世相,进入“知人论世”之境。
(摘自刘涛《古今同观》,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