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_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湿地,储量,生境,锦鸡,火险,种群。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文献综述

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1](2019)在《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植被群落随山地海拔升高呈现有规律的垂直分布,能够引起样地微气候及土壤性质的改变,进而影响碳氮在土壤中的沉积。因此,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碳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明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方法】选取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沿海拔形成的3种典型植被类型(沟谷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和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植被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线性回归和RDA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环境因子沿海拔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储量随海拔升高呈现显着增加的变化趋势(P <0.05),即沟谷雨林(89.10 t/hm~2,11.94 t/hm~2)<半常绿季雨林(190.30 t/hm~2,25.34 t/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508.05 t/hm2,56.55 t/hm2),这种变化规律与凋落物厚度、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及全氮沿海拔的变化相一致;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垂直变化规律,而土壤全氮储量则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与海拔、土壤含水量、总有机碳、全氮、凋落物厚度和年均降水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与土壤密度、pH、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 <0.01),冗余分析表明凋落物厚度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有机碳和全氮储量的主导因子。【结论】热带地区植被类型沿海拔梯度有规律的分布,能够通过改变样地微气候(如温度、水分)、凋落物输入(凋落物厚度)及土壤理化环境(如土壤密度、C与N含量等),进而显着影响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2](2019)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客观地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该保护区内河流湿地资源的具体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1期)

陈晓梅,于君宝,于淼,杨继松,周迪[3](2019)在《洪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漂筏薹草沼泽土壤金属含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17年7月15~19日,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沼泽,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样中的V、Cr、Co、Ni、Cu、Zn、Ga、Sr、Pb、Al、Na、Mg、K、Ca、Ti、Mn和Fe共17种金属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黑龙江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漂筏薹草沼泽土壤中Al质量比相对较高,分别为9 467.8~17 473.2mg/kg和17 823.4~23 673.5 mg/kg,Co质量比相对较低,分别为4.32~6.69 mg/kg和4.10~4.92 mg/kg;土壤中的Na、Mg、Al、K、Ti、Mn、Fe、V、Cr、Co、Ni、Ga、Sr和Pb含量之间显着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具有同源性,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本文来源于《湿地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钢锋[4](2019)在《高质量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 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钢锋)9月29日,按照省委、省政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求以及地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林管局局长李大义深入加林局大子杨山管护区外站,松岭叁大队、二大队、那源管护区检查站、砍都河大桥施工现场,南瓮河国家级自(本文来源于《大兴安岭日报》期刊2019-10-08)

杨纬和,陈月龙,邓玥,王兴哲,陈立军[5](2019)在《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们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红外相机对地面活动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布设在24个位点的24台相机累计工作3,832天,共获得可识别物种的独立有效照片535张。经鉴定,兽类有4目10科17种,鸟类有2目4科1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种,中国豪猪(Hystrix hodgson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和黑顶噪鹛(Trochalopteron affine)为保护区新记录种,而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为汶川地震后首次拍到。兽类中,花面狸(Paguma larvata)、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3种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兽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50.2%。鸟类中,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的独立有效照片总数占全部鸟类独立有效照片数的91.6%。本研究为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9期)

查穆哈,谌利民,杨双,徐尚华,郭小兵[6](2019)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排便点偏好》一文中研究指出林麝(Moschusberezovskii)是重要的资源动物,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碎化等导致其种群急剧下降。恢复林麝种群的根本方法是保护和恢复其栖息地。林麝的排便点分布在其整个活动区内,且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林麝排便点位置,了解林麝栖息地选择偏好。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梯度布置17个1 km×1 km的样方,每个样方内至少1条样线,样线每隔400 m设置搜索样线,以发现排便点为中心设置1个10 m×10 m利用样方,若未发现排便点,在搜索样线中部设置1个10 m×10 m对照样方,并记录样方内的生境因子。采用Ivlev的选择性指数、广义线性模型及多重对应法分析林麝对生境因子的偏好。结果发现,林麝最为偏好的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E=0.528),而规避常绿阔叶林(E=﹣1)、次生落叶阔叶林(E=﹣0.816)和常绿落叶阔叶林(E=﹣0.585)。此外,海拔、灌丛盖度和坡度也显着影响林麝栖息地偏好,其排便点集中分布在海拔2 000~2 600 m区间,并且偏好有一定灌丛盖度且坡度陡的生境。(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李明亮[7](2019)在《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及保护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介绍了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资源、生物资源、林地资源、旅游资源、环境资源,分析了保护区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促进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钟雪,邓玥,杨彪,赵成,王彬[8](2019)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红腹锦鸡种群密度及其微生境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雉类物种,四川省是其重要分布区,但目前四川省内红腹锦鸡的种群状况及其栖息地特征尚不清楚。2018年,在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采用样线法及鸣声计数法对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数量进行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对其微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腹锦鸡繁殖期的平均种群密度为5.300±1.086只/km~2,推算研究区域内种群数量约为402只,其中保护区内约209只;红腹锦鸡偏好海拔较低、坡位靠下、靠近水源、植被原始、乔木层和灌木层发达、岩石和裸土盖度低的微生境。调查发现,红腹锦鸡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较低的实验区及周边,该区域旅游、资源采集等人为干扰严重,因此,建议在本区域内加强进山人员管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保护低海拔地区的红腹锦鸡种群及其栖息地。(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魏俊,郑维超,杨陈,张潇月,姚小兰[9](2019)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四川盆地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状况及保护现状,为该区药用植物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于2014至2017年采用覆盖全区的野外样线实地考察、照片收集、走访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唐家河保护区药用植物130科399属602种,其中蕨类植物17科26属36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10科370属563种。在种属构成多样性上,寡种科(2~5个种)优势明显,占总科数的40.77%,共有165种,占总种数的27.41%;单种属有284属,占总属数的71.18%。(2)在生活型多样性上,草本药用植物占有明显的优势,共有450种,占总种数的74.75%。(3)全草(全株)类、根与根茎类是唐家河药用植物的主要药用部位。(4)唐家河药用植物在植物区系上表现为以温带分布为主。研究表明:唐家河保护区药用植物种类丰富,药用植物生活型、部位、功效等类型多样,具有科研、保护和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10](2019)在《最“自然”的风采》一文中研究指出坚守“地球之肾”保卫碧水蓝天——记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兴管理站“湿地守卫队”梁士超 李双双夏日时节,笔者走进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兴农场段境内,看见湿地管护站巡护员正驾驶着冲锋艇对挠力河水面及湿地进行巡护。(本文来源于《北大荒日报》期刊2019-07-02)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客观地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该保护区内河流湿地资源的具体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参考文献

[1].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张鹏,吴安康,李伟,杨文樾,杨振雄.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陈晓梅,于君宝,于淼,杨继松,周迪.洪河和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漂筏薹草沼泽土壤金属含量研究[J].湿地科学.2019

[4].王钢锋.高质量完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部署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全力做好当前各项工作[N].大兴安岭日报.2019

[5].杨纬和,陈月龙,邓玥,王兴哲,陈立军.利用红外相机对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资源的初步调查[J].生物多样性.2019

[6].查穆哈,谌利民,杨双,徐尚华,郭小兵.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麝排便点偏好[J].动物学杂志.2019

[7].李明亮.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及保护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

[8].钟雪,邓玥,杨彪,赵成,王彬.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红腹锦鸡种群密度及其微生境选择[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9].魏俊,郑维超,杨陈,张潇月,姚小兰.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及多样性特征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9

[10]..最“自然”的风采[N].北大荒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龙胜臭蛙(A)和崇安湍蛙(B)考 文 献水丝梨不同高度级频度分布壶瓶山在石门县的位置2.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布图2....水丝梨不同大小级频度分布

标签:;  ;  ;  ;  ;  ;  ;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论文_任玉连,陆梅,曹乾斌,李聪,冯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