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甘肃省敦煌市中医院妇产科甘肃敦煌
【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回顾性分析产妇产后出血护理措施。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经过高质量的护理,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治疗,无一人死亡。结论:对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的身体影响,降低产妇产后死亡率。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391-01
产后出血现象,是指妇女在分娩24小时后产生的大出血现象。这种产后大出血现象,对女性的身体会产生极大地影响,甚至严重时会引发其他疾病的产生。
所以为了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应该加强对于产妇的临床护理。我院通过对4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及后期的跟踪治疗,分析临床护理思路,为以后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临床护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9月一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产妇年龄为19-43岁,平均年龄28.4岁。在40例患者中因为双胎妊娠3例、剖宫产3例、臀位引产4例、产道撕裂6例、吸引产4例、子宫收缩乏力5例、胎盘剥离不全4例、妊娠高血压5例、产后凝血障碍6例。
1.2产妇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根据世卫组织关于产妇出血的标准可知,产妇在生产后24小时之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那么该产妇可被认定为产后出血患者。在实际诊断中,采用容积法收集产妇的流出来的血来进行计算产妇产后出血量。
1.3实验的影响因素(非相关变量)
实验理论依据是在理想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影响实验的无关因素(非相关变量),这些无关因素在实际中不可避免而又对实验产生未知的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减弱这些风险因素。主要的风险因素有患者的病情情况、相关的医疗器械、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病房的整体环境、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和组织工作、护理人员的数量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通过对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后,产后出血的产妇无一人死亡,治愈率为100%,。因此对于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采取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产后身体恢复。
表1产妇产后出血出血原因及治愈效果
3.讨论
医学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治愈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其在保证产后后患者的恢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后期的治疗中广泛采用医学护理来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3.1提升医学护理人员护理意识
通过选派护理人员到大型先进的医院进修学习,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会议,不定期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意识进行检查,对于表现优异的进行嘉奖,表现差的则进行通报批评。组织医院内部的基本业务强化培训、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培养护理服务理念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医患沟通协调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护理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
3.2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排头兵,医护人员人员首先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护理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患者寻求治疗是很艰难的过程,在此期间,患者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关心。在日常护理中,需要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在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主动、耐心、细致、贴心,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同时在不违反医院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放探视室,使患者尽可能与家属进行交流,减少患者在心理上的负担。
3.3成立专门的医学护理小组
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医学护理小组,进而形成完善的临床医学护理管理体系以及护理监控管理体系。医学护理小组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患者术后的情况等各类信息,不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及各类风险,找出安全隐患,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防范手段。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各自的医学护理职责,实行责任到人的负责机制,并且负责护理效果的分析及统计。
3.4定期进行质量考核
每个医学护理小组制定出工作程序和基础护理定量评价的形式,定期征询病人,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根据工作计划严格管理,防止出现纰漏。按照医院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定期举办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加强对各个护理环节质量监控,以确保护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黄醒华.防治产后出血仍然是产科的热点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2):85-87.
[2]曾燕.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6例临床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6):2159-2160.
[3]唐丽君.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3Z):68.
[4]何炎贞.产后出血预防与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