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复卷机论文和设计-孙孝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带复卷机,属于胶带生产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放卷辊与所述收卷辊之间设置有张紧辊,所述放卷辊的径向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上向内凹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若干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圆弧块,且在所述拉簧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圆弧块与所述放卷辊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胶带复卷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收卷辊(2)和放卷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辊(3)与所述收卷辊(2)之间设置有张紧辊(13),所述放卷辊(3)的径向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平面(6),所述平面(6)上向内凹陷有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内设置有若干拉簧(8),所述拉簧(8)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7)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圆弧块(9),且在所述拉簧(8)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圆弧块(9)与所述放卷辊(3)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设计方案

1.一种胶带复卷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收卷辊(2)和放卷辊(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辊(3)与所述收卷辊(2)之间设置有张紧辊(13),所述放卷辊(3)的径向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平面(6),所述平面(6)上向内凹陷有容置槽(7),所述容置槽(7)内设置有若干拉簧(8),所述拉簧(8)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7)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圆弧块(9),且在所述拉簧(8)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圆弧块(9)与所述放卷辊(3)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6)上位于所述容置槽(7)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双面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6)上位于所述容置槽(7)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条(11),所述圆弧块(9)的下端面设置与所述限位条(11)相适配的限位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11)的端部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轴(14)和气缸(15),所述张紧辊(13)的两端设置有L型支架(16),所述L型支架(16)的转折处与所述固定轴(14)相铰接,所述L型支架(16)远离所述张紧辊(13)的一端与所述气缸(15)的活塞杆相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13)与所述放卷辊(3)之间设置有过渡辊(17),所述过渡辊(17)的表面设置有网格状的防黏胶层(1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2)和放卷辊(3)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控制箱(4)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闭的控制面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可调支脚(19)。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生产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胶带复卷机。

背景技术

胶带具有特定的厚度与宽度,按照用户需求需要对筒状胶带进行复卷,而一般是由胶带复卷机将大卷复卷为多个小卷的胶带卷。

在胶带的生产过程中,一般是使用复卷机对其进行卷绕,而现有的胶带复卷机在放卷和收卷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褶皱,导致卷绕后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还有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复卷机,其优点在于能够确保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带复卷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放卷辊与所述收卷辊之间设置有张紧辊,所述放卷辊的径向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平面,所述平面上向内凹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若干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容置槽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圆弧块,且在所述拉簧处于未受力状态时,所述圆弧块与所述放卷辊形成一个完整的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圆弧块拉起,使得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再将胶带的起始端平齐地放置在容置槽一侧的平面上;接着,松开圆弧块,使得胶带的起始端被夹在圆弧块和平面之间,以对胶带的起始端进行初步的固定;然后,拉动胶带,使胶带经张紧辊缠绕于收卷辊上,完成收卷。其中,通过圆弧块对胶带起始端的固定,能够使胶带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而通过张紧辊能够保证收卷后胶带紧密,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面上位于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双面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面胶能够进一步对胶带的起始端进行固定,使得胶带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减少胶带在后期卷绕过程中产生折痕的可能性,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面上位于所述容置槽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条,所述圆弧块的下端面设置与所述限位条相适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条和限位槽的配合的作用下,使圆弧块和放卷辊不易产生沿放卷辊周向的相对位移,确保圆弧块与放卷辊始终是一个完整的圆,避免胶带在卷绕过程中出现折痕。另外,限位条能够抵挡胶带的起始端,使其不易进入容置槽内,确保胶带的起始端不受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条的端部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条的端部设置为圆弧状,能够减少限位条端部与限位槽内壁的摩擦,提高限位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轴和气缸,所述张紧辊的两端设置有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转折处与所述固定轴相铰接,所述L型支架远离所述张紧辊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能够驱动L型支架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张紧辊的位置,以达到张紧胶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辊与所述放卷辊之间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表面设置有网格状的防黏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状的防黏胶层的设置有利于胶带上的黏胶层快速脱离,保证胶带输送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收卷辊和放卷辊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控制箱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闭的控制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面板的设置能便于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闭,实现收卷辊和放卷辊的自动转动,以消除手工操作所存在的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较差、产品质量差、效率低下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可调支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可调支脚能够便于调整机架整体的水平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圆弧块对胶带起始端的固定,能够使胶带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而通过张紧辊能够保证收卷后胶带紧密,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2、通过过渡辊表面设置的网格状的防黏胶层,有利于胶带上的黏胶层快速脱离,保证胶带输送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放卷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限位条和限位槽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张紧辊和过渡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收卷辊;3、放卷辊;4、控制箱;5、控制面板;6、平面;7、容置槽;8、拉簧;9、圆弧块;10、双面胶;11、限位条;12、限位槽;13、张紧辊;14、固定轴;15、气缸;16、L型支架;17、过渡辊;18、防黏胶层;19、可调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胶带复卷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收卷辊2和放卷辊3,收卷辊2和放卷辊3分别转动连接于机架1的前后侧,机架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4,控制箱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收卷辊2和放卷辊3转动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图中未显示),控制箱4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闭的控制面板5。

如图1所示,机架1的下端面固定有若干可调支脚19,通过可调支脚19能够便于调整机架1整体的水平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如图2所示,放卷辊3的径向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平面6,平面6上向内凹陷有容置槽7,容置槽7内设置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拉簧8,拉簧8的一端与容置槽7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圆弧块9,在拉簧8处于拉伸状态时,圆弧块9与放卷辊3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将胶带的起始端夹在圆弧块9和放卷辊3之间,以对胶带的起始端进行初步固定,使得卷绕产品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

如图2所示,平面6上位于容置槽7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双面胶10,通过双面胶10能够进一步对胶带的起始端进行固定,使得胶带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减少胶带在后期卷绕过程中产生折痕的可能性,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2和3所示,平面6上位于容置槽7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条11,圆弧块9的下端面设置与限位条11相适配的限位槽12。其中,限位条11的端部呈圆弧状,以减少限位条11端部与限位槽12内壁的摩擦,提高限位条11的使用寿命;而在限位条11和限位槽12的配合的作用下,使圆弧块9和放卷辊3不易产生沿放卷辊3周向的相对位移,确保圆弧块9与放卷辊3始终是一个完整的圆,避免胶带在卷绕过程中出现折痕。另外,限位条11能够抵挡胶带的起始端,使其不易进入容置槽7内,确保胶带的起始端不受损坏。

如图4所示,放卷辊3与收卷辊2之间设置有张紧辊13,张紧辊1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通过张紧辊13能够保证收卷后胶带紧密,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具体地,机架1的底部固定有固定轴14和气缸15,张紧辊13的两端连接有L型支架16,L型支架16的转折处与固定轴14相铰接,L型支架16远离张紧辊13的一端与气缸15的活塞杆相铰接。因此,当气缸15的活塞杆伸缩时能够驱动L型支架16转动,从而能够调整张紧辊13的位置,以达到张紧胶带的目的。

如图4所示,张紧辊13与放卷辊3之间设置有过渡辊17,过渡辊17的表面设置有网格状的防黏胶层18,通过网格状的防黏胶层18有利于胶带上的黏胶层快速脱离,保证胶带输送顺畅。

具体实施过程:先将圆弧块9拉起,使得拉簧8处于拉伸状态,再将胶带的起始端平齐地放置在容置槽7一侧的平面6上,并通过按压胶带,使其粘贴在双面胶10上;接着,松开圆弧块9,使得胶带的起始端被夹在圆弧块9和平面6之间,以对胶带的起始端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5分别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胶带经张紧辊13缠绕于收卷辊2上,完成收卷。其中,通过圆弧块9对胶带起始端的固定,能够使胶带的起始端不易产生重叠和褶皱,而通过张紧辊13能够保证收卷后胶带紧密,提高卷绕后产品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胶带复卷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599.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80854U

授权时间:20191011

主分类号:B65H 19/10

专利分类号:B65H19/10;B65H18/10;B65H23/26

范畴分类:34A;

申请人: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211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新埭镇创新路8号2号车间

发明人:孙孝辉

第一发明人:孙孝辉

当前权利人:平湖铂淳胶粘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胶带复卷机论文和设计-孙孝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