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收料设备,包括输送装置、设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载料装置及用于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物料转移至载料装置的移料装置,载料装置包括移动驱动机构及分别设于输送装置的两侧的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同步移动,第一载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载料组件的结构相同,第一载料组件包括支撑台、与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及设于移动板的多个载料座,移动板滑动设于支撑台,载料座设有承载空间。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停机操作,收料和卸料互不影响,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收料的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载料装置及用于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物料转移至载料装置的移料装置,所述载料装置包括移动驱动机构及分别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两侧的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所述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载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载料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载料组件包括支撑台、与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及装设于移动板的多个载料座,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支撑台,所述载料座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的承载空间。
设计方案
1.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载料装置及用于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物料转移至载料装置的移料装置,所述载料装置包括移动驱动机构及分别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两侧的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所述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载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载料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载料组件包括支撑台、与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及装设于移动板的多个载料座,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支撑台,所述载料座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的承载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座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承载件,多个承载件围成承载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部及连接于限位部的底端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与限位部垂直设置,所述承载部位于承载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物料导向至承载空间的导料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还包括连接于限位部的底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限位部垂直设置,所述固定部和承载部分别位于限位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板装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可拆卸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滑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经由螺钉固定,所述螺钉依次贯穿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抵触物料的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装设于支撑台的底部的移动气缸、装设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的推板及连接于推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装置包括装设于支撑台并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的吸料机构、用于驱动吸料机构靠近或远离输送装置的升降驱动器及用于驱动吸料机构在第一载料组件、输送装置和第二载料组件之间转移的转移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收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机构包括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升降板及分别装设于升降板的两端的第一吸料组件和第二吸料组件,所述第一吸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吸料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料组件在第一载料组件与输送装置之间转移,所述第二吸料组件在第二载料组件与输送装置之间转移;所述第一吸料组件包括多个装设于升降板的吸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收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制罐生产中,罐盖和罐身需要成型加工,成型后的罐盖和罐身需要收集起来,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现有的收集罐盖和罐身的方式通常是采用人工一个一个地将罐盖或罐身整齐地收集到容器内,其收料的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且由于存在人为的因素,在收料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罐盖的表面和罐身的表面损坏,难以满足现今生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停机操作,收料和卸料互不影响,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收料的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的收料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料设备,其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载料装置及用于将输送装置所输送的物料转移至载料装置的移料装置,所述载料装置包括移动驱动机构及分别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两侧的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所述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载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载料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载料组件包括支撑台、与移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的移动板及装设于移动板的多个载料座,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支撑台,所述载料座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的承载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载料座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承载件,多个承载件围成承载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部及连接于限位部的底端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与限位部垂直设置,所述承载部位于承载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物料导向至承载空间的导料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还包括连接于限位部的底端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限位部垂直设置,所述固定部和承载部分别位于限位部的两侧,所述固定部连接有滑块,所述移动板装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所述滑块与滑轨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滑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滑块与滑轨之间经由螺钉固定,所述螺钉依次贯穿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抵触物料的限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包括装设于支撑台的底部的移动气缸、装设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的推板及连接于推板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料装置包括装设于支撑台并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的吸料机构、用于驱动吸料机构靠近或远离输送装置的升降驱动器及用于驱动吸料机构在第一载料组件、输送装置和第二载料组件之间转移的转移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吸料机构包括与升降驱动器的输出端连接的升降板及分别装设于升降板的两端的第一吸料组件和第二吸料组件,所述第一吸料组件的结构与第二吸料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料组件在第一载料组件与输送装置之间转移,所述第二吸料组件在第二载料组件与输送装置之间转移;所述第一吸料组件包括多个装设于升降板的吸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工作时,输送装置将物料输送至出料端,移料装置轮流地将输送装置所输出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的承载空间内和第二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的承载空间内,直至第一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和第二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装满物料后,移动驱动机构驱动驱动第一载料组件和第二载料组件移动一个载料座的位移,使得第一载料组件中的第二个载料座和第二载料组件中的第二个载料座位于待承载物料的位置,保证移料装置能够正常将物料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中的第二个载料座和第二载料组件中的第二个载料座的同时,操作者能够将物料从第一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的承载空间和第二载料组件中的第一个载料座的承载空间内取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停机操作,收料和卸料互不影响,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收料的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物料成型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载料组件隐藏支撑台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输送装置;11、支架;12、主动辊;13、从动辊;14、输送带;15、电机;16、主动轮;17、从动轮;18、传动带;2、载料装置;21、移动驱动机构;211、移动气缸;212、推板;213、连接板;22、第一载料组件;221、支撑台;2211、面板;2212、伸缩支撑脚;222、移动板;223、载料座;224、承载空间;225、承载件;2251、限位部;2252、承载部;2253、导料弧面;2254、固定部;23、第二载料组件;24、滑块;25、滑轨;26、螺钉;3、移料装置;31、吸料机构;311、升降板;312、第一吸料组件;313、第二吸料组件;314、吸嘴;32、升降驱动器;33、转移驱动器;4、限位件;5、物料成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收料设备,其包括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装置1、设置于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的载料装置2及用于将输送装置1所输送的物料转移至载料装置2的移料装置3,所述载料装置2包括移动驱动机构21及分别设置于输送装置1的两侧的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1用于驱动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同步移动,所述第一载料组件22的结构与第二载料组件2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载料组件22包括支撑台221、与移动驱动机构21驱动连接的移动板222及装设于移动板222的多个载料座223,所述移动板222滑动设置于支撑台221,多个载料座223沿着移动板222的长度并列设置,所述载料座223设置有用于容纳物料的承载空间224。
实际工作时,输送装置1将物料输送至出料端,移料装置3轮流地将输送装置1所输出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内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内,直至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装满物料后,移动驱动机构21驱动驱动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移动一个载料座223的位移,使得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位于待承载物料的位置,保证移料装置3能够正常将物料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的同时,操作者能够将物料从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内取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停机操作,收料和卸料互不影响,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收料的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载料座223包括多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承载件225,实现了载料座223的模块化,一方面是便于对载料座223进行组装,另一方是便于对载料座223进行维护,降低了维护的成本;多个承载件225围成承载空间224,相邻的两个承载件225之间设置有间隙,当物料容纳在承载空间224内时,操作者可以通过间隙观察承载空间224内物料的情况,且间隙为操作者提供拿取物料的空间,以便于使用者将物料从承载空间224内取出;优选地,所述载料座223包括四个呈环形阵列设置的承载件225。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225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部2251及连接于限位部2251的底端的承载部2252,所述承载部2252与限位部2251垂直设置,所述限位部2251呈平板状,所述承载部2252位于承载空间224内;在移料装置3将物料放置在承载空间224的过程中,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限位部2251滑落至承载部2252,承载部2252对物料进行支撑,限位部2251对物料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251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物料导向至承载空间224的导料弧面2253,以便于物料滑落至承载空间224内,提高了物料落入承载空间224内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件225还包括连接于限位部2251的底端的固定部2254,所述固定部2254与限位部2251垂直设置,所述固定部2254和承载部2252分别位于限位部225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2254连接有滑块24,所述移动板222装设有与滑块24配合的滑轨25,所述滑块24经由螺钉26与滑轨25可拆卸地连接。
实际使用时,根据物料的形状和大小,通过滑块24与滑轨25的配合,调节相邻的两个承载件225的距离,然后再通过螺钉26将滑块24固定在滑轨25上,从而实现了承载件225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调节了承载空间224的形状和大小,以便于承载空间224容纳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料,提高了载料座223的实用性,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24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固定部2254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滑轨25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第一固定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钉26依次贯穿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是能够提高拆装效率,另一方面是便于调节承载空间224的形状和大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1的出料端设置有用于抵触物料的限位件4,当输送装置1将物料输送至出料端时,限位件4抵触物料,对物料进行定位,保证了物料的位置精度,提高了移料装置3拾取输送装置1上的物料的稳定性,且避免物料脱离输送装置1。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驱动机构21包括装设于支撑台221的底部的移动气缸211、装设于移动气缸211的活塞杆的推板212及连接于推板212的连接板213,所述推板2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213的中部,所述连接板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连接;当第一载料组件22的第一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的第一个载料座223均承载满物料后,移动驱动机构21驱动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同步移动一个载料座223的位置,使得待承载物料的载料座223(第二个载料座223)位于待承载物料的位置,这样就能够保证移料装置3能够正常将物料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二个载料座223的同时,操作者能够将物料从第一载料组件22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中的第一个载料座223内取出,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停机操作,收料和卸料互不影响,大大地提高了收集物料的效率,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料装置3包括装设于支撑台221并位于输送装置1的上方的吸料机构31、用于驱动吸料机构31靠近或远离输送装置1的升降驱动器32及用于驱动吸料机构31在第一载料组件22、输送装置1和第二载料组件23之间转移的转移驱动器33。
实际工作时,转移驱动器33驱动吸料机构31移动至输送装置1所输送的物料的上方,升降驱动器32驱动吸料机构31下移并吸取物料,然后升降驱动器32驱动吸料机构31连带所吸取的物料一起移动,最后转移驱动器33驱动吸料机构31连带所吸取的物料移动至第一载料组件22或第二载料组件23的上方,吸料机构31将物料放置在第一载料组件22中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或第二载料组件23中载料座223的承载空间224内,吸料机构31将输送装置1所输送的物料有规律地轮流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22和第二载料组件23上,进一步提高了收料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料机构31包括与升降驱动器32的输出端连接的升降板311及分别装设于升降板311的两端的第一吸料组件312和第二吸料组件313,所述第一吸料组件312的结构与第二吸料组件31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吸料组件312在第一载料组件22与输送装置1之间转移,所述第二吸料组件313在第二载料组件23与输送装置1之间转移,第一吸料组件312和第二吸料组件313便于将输送装置1所输出的物料轮流转移至第一载料组件22的载料座223和第二载料组件23的载料座223上。所述第一吸料组件312包括多个装设于升降板311的吸嘴314,吸嘴314吸取物料,避免造成物料的表面损伤,保证了物料的质量;具体地,所述升降板311的两端均呈十字型,所述第一吸料组件312包括四个呈环形阵列的吸嘴314,四个吸嘴314均匀地装设在十字型端部上,结构设计巧妙,保证了第一吸料组件312和第二吸料组件313吸取物料的稳定性;所述升降驱动器32和转移驱动器33均为气缸,所述转移驱动器33与升降驱动器32驱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221包括面板2211及均装设于面板2211的四个伸缩支撑脚2212,四个伸缩支撑脚2212均匀分布于面板2211的底面,所述移动板222滑动设置于面板2211,伸缩支撑脚2212使得面板2211能够升降,便于调节面板2211的高度,操作者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面板2211的不同高度。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支架11、主动辊12、从动辊13、缠绕于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的输送带14及用于驱动主动辊12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辊12和从动辊13分别转动设置于支架11的两端,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5、主动轮16、从动轮17及缠绕于主动轮16和从动轮17的传动带18,所述电机15装设于支架11,所述主动轮16装设于电机15的输出轴,所述从动轮17装设于主动辊12的一端。具体地,所述主动辊12的表面和从动辊13的表面均设置有用于增加与输送带14的摩擦力的摩擦纹,提高了输送带14输送物料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1的进料端设置有物料成型装置5及用于将物料成型装置5所成型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的机械手(图中未显示)。实际工作时,物料成型装置5将物料成型后,机械手将成型后的物料输送至输送装置1上,输送装置1将成型的物料输出。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6744.2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58522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65G57/16
专利分类号:B65G57/16;B65G57/04;B65G61/00
范畴分类:申请人: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旧围村鹅公咀工业区
发明人:黄焱发
第一发明人:黄焱发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万江
代理机构:44215
代理机构编号: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吸料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