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补室护士工作中危害及自我防护的评估

临补室护士工作中危害及自我防护的评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临补室202150

摘要:目的总结临补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护士自我防护行为要点。方法我院于2015.12月-2016.7月间选取19例临补室护理人员,科室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损伤事件,调查科室工作危险因素,评估护士自我防护行为执行率。结果护士在临补室工作期间,发生针头刺伤26.32%,患者血液感染15.79%,腰肌劳损52.63%,安瓿瓶划伤10.53%。护士为患者输液前查看化验报告单行为、接触患者体液前佩戴手套等行为执行率较低。结论护士在临补室工作期间,科室存在较多可能导致职业损伤因素,针对此种现状,护士应积极提高自身风险防范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需完善防护措施,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切实保护自身安全。

关键词:职业损伤;自我防护;临补室;风险

护士在临补室工作期间,由于科室输液患者疾病类型繁多、病情复杂、化学药物、自身防护意识较低、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等因素,导致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存在职业损伤风险,而针对此种情况,管理者需为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加强风险教育,强调职业损伤对机体的危害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防护知识与能力,以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降低科室职业损伤事件发生率[1]。本文总结临补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护士自我防护行为要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12月-2016.7月间选取19例临补室护理人员,包括男性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25-49岁间,平均为(38.8±5.1)岁,包括护士14例、护师5例。

1.2调查

科室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护士在2015.12月-2016.7月工作期间发生职业损伤事件,调查护士自我防护行为情况,共发放38份调查问卷,每个护士两份,由护士长负责发放与回收、审查。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护士发生职业损伤事件

护士发生针头刺伤26.32%,患者血液感染15.79%,腰肌劳损52.63%,安瓿瓶划伤10.53%。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士在临补室工作期间出现职业损伤事件较多,且护士自我防护行为执行率较低,患者对于职业损伤事件预防意识较差,因此科室管理者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宣教,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参与培训,了解高危药品、化学制剂等对机体危害,带领护士共同学习护理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2-3]。

科室管理者应制定科室职业损伤事件紧急处理及上报制度,以便在发生职业损伤事件后可在较短时间内为护士处理,降低事件不良影响,为护士树立安全保护意识,重点强调接触患者体液、抽血、护理、治疗操作前后均需严格按照要求洗手消毒,佩戴无菌手套,严格执行防护制度。临补室工作期间应重点预防药物对机体伤害,配置肿瘤及化学药液时,均需佩戴手套与眼镜,穿着防护衣,防止液体溅出损伤皮肤,科室保持通风环境。护士长应合理安排科室工作人员排班,保证护士得到良好休息,提高工作效率[4-5]。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不断成熟,患者对于临床护理质量要求随之提高,护士需严格认真执行护理操作,同时在工作期间,提高自身风险防范及自我防护意识,科室需完善防护措施,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切实保护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方春梅,张丽娜,曾姣等.建立系统干预模式对降低血站护士职业危害的效果观察[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38(5):373-376.

[2]施慧,王倩.某医院消毒供应科人员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5):577.

[3]孙晓敏,张银萍,韦欢欢等.综合医院低年资护士化疗防护相关态度及影响因素[J].重庆医学,2016,45(13):1869-1870.

[4]聂圣肖,孙红,王蕾等.护士针刺伤防护行为与风险感知、医院安全氛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7):972-974,975.

[5]陈建伟,韩立海,孙吉花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909-1911.

标签:;  ;  ;  

临补室护士工作中危害及自我防护的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