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器物学论文-黎冬瑶

古器物学论文-黎冬瑶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器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古器物学研究陈列,博物馆教育,震旦博物馆

古器物学论文文献综述

黎冬瑶[1](2018)在《震旦博物馆“古器物学研究陈列”教育模式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是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的文化机构,而陈列展览则是其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震旦博物馆的"古器物学研究陈列"从文物的"料、工、形、纹"入手进行解读,它以"解构"与"建构"的逻辑关系为教育理念,使用实物、图文、数字媒体、辅助艺术品与纸质媒体、自媒体平台等相结合的集成化教育手段,形成以教育时间为维度贯穿客观物质空间始终的"四维空间",并突出文物残器在陈列展览中的教育作用。可见,"古器物学研究陈列"教育模式有助于公众自主学习,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期刊2018年06期)

[2](2015)在《王竑与古器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竑,女,1966年12月生,陕西榆林市人,中共党员,曾任陕西省第八届青联委员。1988年毕业于陕西电大宝鸡分校图书馆学专业,先后在法门寺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历任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陈列保管部主任,现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陕西省博物馆学会会员,宝鸡市文物认定组委员。王竑从事博物馆工作近叁十年,在古器物学研究方面,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她先后在《文物天地》《历史文物》《荣(本文来源于《宝鸡社会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管方圆[3](2013)在《基于设计学视阈下古器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器物学自近代罗振玉提出后,结束了长期依附于金石学与考古学之间的状态,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涌现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作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古器物,对其因何造物、如何造物,用现代设计学的理论去诠释,是突破传统研究瓶颈和深化研究的有效途径!在设计学视阈下,古器物材料的撷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和人、物、环境叁者和谐共存认识的觉醒;造型的确立与变化,取决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更,以及对技术与工艺的发明与运用;装饰折射着时代的政治、物质、精神和生态文明。我国古器物作为日常生活用具承载了造物思想与社会理念,对其功能、艺术形式和历史文化的全面认识,是传统古器物学研究体系和方法难以企及的。应该是传统二重考据学、年代学、类型学与现代设计的交叉运用,前者是基础,后者是视角与方法的补充与完善。(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期刊2013-05-31)

易东华[4](2010)在《王国维的古器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1948年1月纪念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讲演会,李济先生演说了<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讲演回顾了20世纪以来重要的学术和考古成就,也间接指出宋代以来古器物研究的种种缺点。古器物学的研究不但缺失现代考古学的科学方法,而且研究单一,只是专注于文字和名物的考订。李先生没有直(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0年06期)

王小娇[5](2010)在《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振玉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学术大师,不仅对我国近代所发现的殷虚甲骨、敦煌文献、汉晋简牍、明清档案等新材料的传播及研究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而且推动了我国金石古器物、古书画等传统历史资料的流传和研究,并对其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进行了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传统学术向近代学术的演变和发展。因此,对于罗氏学术的研究有助于探索我国传统学术发展的演变脉络,也能更好的继承我国古代及近代学术文化的精髓。但是,由于罗氏政治上之污点,目前,罗氏学术研究相对薄弱,仅局限于甲骨学、敦煌学及金石学等若干方面,对于古器物学的研究极少涉及。本文主要以罗振玉的古器物学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罗振玉古器物学研究各方面的探索和分析,概括总结了其在古器物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对近现代学术的深远影响。前言,简要介绍了罗振玉学术研究及古器物学研究的基本概况,阐明了罗氏学术及古器物学研究的意义及价值。上编,概括介绍了罗振玉的生平及古文化研究的成就,略论其嗜古之情,并分析了他嗜古情结之缘由,即受时代学风、地域文化、家庭教育及个人志趣的影响,以便能很好的了解其从事古器物学研究的动因。下编,针对罗振玉古器物学研究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第一、结合罗振玉的生平学术活动及收藏器物资料分析了其对古器资料的搜集及收藏情况,即具有历时长、数量大、范围广的特点;第二、依据罗振玉刊印的大量古器图录,论述了其刊印、传布古器资料不吝啬珍秘、不计成本、注重质量及学术价值等特点,接着探析了罗振玉对收藏古器资料的着录及考释特点,以他对古器文字性着录及考释的典型示例,详细而具体的研究了他对器物着录、古器铭文考释及古器本身考释的特点;第叁、根据罗振玉对古器资料运用的典型示例,从古器物文字及古器形制两个方面探析了罗振玉以古器资料补史之阙、校经史之误的情况,然后对他运用古器资料总结、考辩历史源流的情况做了综合性研究;第四、对罗振玉确定古器物学之名及拓展古器物学研究范围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他古器物学的研究方法与前人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论证了他在古器物研究中一方面继承了宋代及清代学术研究思路与方法,同时,又不拘泥于前人之学术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第五,在上述分析与探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罗振玉对古器物学研究的贡献及影响:一是搜讨古器资料,刊印图籍等传古之功;二是整理及初步研究古器资料,促进学术发展,提供学术研究便利;叁是以古器研究解决历史问题,促进史学发展。四是理论研究引发深刻思考、对现代器物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五是培养和提携了很多后辈学者等。同时,通过比较、举例等方式论述了罗振玉古器物学研究对传统及近代学术发展的重要影响。附编,为了便于研究,梳理了罗振玉古器物学相关资料,予以重新编排,分为目录及资料介绍两部分。结语,概括评价了罗振玉一生的学术贡献,对其在古器物学研究及学术研究中的成就及贡献予以肯定。(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11-01)

吴棠海[6](2009)在《馆藏文物研究的新方法——古器物学理论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博物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事业,从最初对于珍贵物品的收藏开始,逐渐扩充出公开展示、教育大众、休闲娱乐等功能,展示于法日新月异。但是对于历史文物类的博物馆来说,形态的改变只是吸引社会大众亲近文物的方法,整个馆务的核心部分,仍然在于文物的收藏、保存以及馆藏文物所蕴藏的知识内涵,而此一核心的建立,有赖于研究工作的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博物馆》期刊2009年01期)

杨小召,侯书勇[7](2009)在《罗振玉与古器物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学术史上,"罗王之学"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学界"抑罗尊王,甚至灭罗存王"。然则罗振玉不仅在促使王国维转向经史之学研究上有着重要作用,在保存传承古代文物、典籍方面亦罕有其匹,其本身的学术研究亦有不小贡献。文章仅就罗氏在金石学向考古学转变过程中提出的"古器物学"略作述评。(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09年01期)

赵宁[8](2007)在《宋代古器物学的文化背景及北宋古器图录综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器物学是中国历史上一门专门的学问,除了研究器物本身之外,器物的图录也是这一学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代器物图录、叙录文献的研究,除了考古学和金石学有所旁及,至今尚未就古器和古器图录的文化形态做专门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的领域。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宋代古器物着录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献源流,在此方向做一点必要的探讨。古器物学兴盛于宋代不是偶然的,而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宋代礼乐之学的复兴,儒家道统的重振,是古器物学兴起的一个深层根源。宋初为了扫除故弊,朝廷改制礼乐,促进了古器收藏着录之风的形成,至北宋徽宗朝,置议礼局,造宣和殿,向民间搜求古器,一时将此风推向鼎盛。北宋收藏着录古器的实质是在发掘和彰显历史文化。古器物学兴起的另一个根源,是宋代理学思潮的兴盛。理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儒家的礼治。宋代儒家学者对礼法秩序都相当重视: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理学家,都在各自的着作中有所阐发。宋代兴起的理学思潮,一方面深深地植根于传统的儒家礼法思想,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疑古、疑经的倾向。宋学的这种怀疑之风,虽然造成了经学研究的空疏无物之弊,但是对器物学的产生却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北宋学者研究器物学,多怀有一种考证经史的动机,可见其间深深受着宋学疑古思潮的影响。在外部条件方面,文人、学者和官员对古物的雅好是当时收藏风气的主导。他们对古代器物的重视,更多着眼于挖掘历史文化的目的。在他们的古器研究中,器物的作用被提到了“载道”的哲学高度,他们期望通过古器的收藏着录来发扬古意,将其传诸后世,其中渗透着一股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认为器物的着录正是经世致用思想的表现。北宋民间搜求古器,是器物学兴盛的有力物质支持。当时民间多以发掘古器牟利,另外将得到的古器上献给官府,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赏。在这种求索上献古器的风尚之下,器物学的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推进。北宋朝廷方面对古玩器物的好尚,为古器之学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官方为重修礼乐而诏求天下古器,以及颁布了各种相关制度,使得朝野独钟古器,收藏之风由此为盛。有皇家宫廷的极力推崇,有官府文人的追随好尚,又有市井民间的趋之于利,风气既成,朝野尊尚,繁盛一时。北宋的古器研究,专家学者众多,着录成果丰硕。以欧阳修的《集古录》为宋代器物学专书的开端,其后吕大临、薛尚功、黄伯思、赵明诚、洪适等各有着述,一时蔚为大观。他们互相借鉴,前后传承,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已经比较详备,而所见古器图录、叙录文献的内容也相当全面丰富。宋代学者完成的十几种古器物着作,总体上可以分为叙录文献和图录文献两大类,而叙录文献所涉及的内容又比较广泛,包括录目、录文、考证等类型。这些着作,或编撰目录,或采辑铭文,或考证经史,或绘制图谱,不但在研究内容上有相当的进展,而且开创了全新的着录体裁。在诸多古器着录中,通过描摹图像来记载器形和其它信息的图录文献,尤为引人注目,代表了宋代古器研究的水平。其中包括吕大临着的《考古图》、王黼撰修的《重修宣和博古图》、官修的《宣和殿博古图》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着录。这些图录文献不仅是研究古器、古器图录、金石学的重要历史依据,并且对于研究古代艺术、宗教礼法、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等学问,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7-04-10)

蔡庆良[9](2004)在《古器物学研究——原生形、次生形、再生形玉器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器物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北宋金石学的诸多论着,实为古器物学研究的开端[1]。吕大临成书于哲宗元佑七年(1092年)的《考古图》,乃古器物学研究之大作。其立论的叁大目标:"探制作之原始、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仍是今日古器物学研究努力的方向。然而《考古图》成书以后直至清末,古器物学的学术成绩,李济先生多有批评,认为并未有明显的进步[2]。李济先生指出必须结合新的研究基础,才能将古器物学的研究成果向上提升,而这新基础即为"现代考古学以及民族学组织的田野工作所搜集(本文来源于《古代文明(辑刊)》期刊2004年00期)

张世贤[10](1995)在《从毛公鼎的真伪鉴别展望中国古器物学的研究(下)》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famous archaeologist, Mr. Li Ji, praised highly the Lu Daling's standands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irstly, the search for manufacture origin, secondly,the remedy of monument omission, and thirdly, the amendment about Confuician scholars, mistake. The last one is regarded as much more important in the Chinese archaeological field since several hundred years ago. The antiquarianism study became popular in the West since 1700's. It not only asks corrent archaeological methods setp by step, but also applies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search results,and connects the antiquarianism study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research, and then, the Lu Daling's three purposes are realized.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many Shang-Zhou bronze vessels with the X-ray method, and found that, firstly, spacers are always relative with ancient bronzes which produced by clay mold casting, secondly, different period spacers have their unique position and quantity characteristics, thirdly, on the X - ray radiograph of fake bronzes produced after Shang-Zhou Dynasties, there is no spacer remains, on the contrary, the appearance is similar to that of sand deposit under the water which phenomenon is never appeared on real Shang-Zhou bronzes' X - ray radiograph.According to above point the author, with the X-ray analysis, has studied the Mao Gong Ding which is a disputed vessel about its real or fake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n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spacer position on Mao Gong Ding is similar to that on bottom of tripod from the middle or later West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other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similar to that of Shang-Zhou bronzes. So it gives an evidence beyond controversy about Mao Gong Ding as an important bronze vessel in the West Zhou dynasty.(本文来源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期刊1995年01期)

古器物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王竑,女,1966年12月生,陕西榆林市人,中共党员,曾任陕西省第八届青联委员。1988年毕业于陕西电大宝鸡分校图书馆学专业,先后在法门寺博物馆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历任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陈列保管部主任,现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管理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陕西省博物馆学会会员,宝鸡市文物认定组委员。王竑从事博物馆工作近叁十年,在古器物学研究方面,有自己专注的领域。她先后在《文物天地》《历史文物》《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器物学论文参考文献

[1].黎冬瑶.震旦博物馆“古器物学研究陈列”教育模式刍议[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

[2]..王竑与古器物学研究[J].宝鸡社会科学.2015

[3].管方圆.基于设计学视阈下古器物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

[4].易东华.王国维的古器物学[J].新美术.2010

[5].王小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6].吴棠海.馆藏文物研究的新方法——古器物学理论初探[J].中国博物馆.2009

[7].杨小召,侯书勇.罗振玉与古器物学[J].求索.2009

[8].赵宁.宋代古器物学的文化背景及北宋古器图录综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7

[9].蔡庆良.古器物学研究——原生形、次生形、再生形玉器的讨论[J].古代文明(辑刊).2004

[10].张世贤.从毛公鼎的真伪鉴别展望中国古器物学的研究(下)[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

标签:;  ;  ;  

古器物学论文-黎冬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