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线互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天线,相控阵,微带,阵列,波束,系数,孔径。
天线互耦论文文献综述
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景海[1](2019)在《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的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弹载相控阵天线单元间互耦会使方向图失真,导引头制导性能下降,提出将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应用到导引头上的相控阵天线方向图计算中。仅第n个天线单元以单位幅度源馈电、其余所有单元接匹配负载,获得消除互耦的有源单元辐射场,利用小型阵列的单元辐射场来等效大型阵列中相似环境下的单元辐射场,进而利用迭加定理计算大型阵列的总辐射场,建立弹载相控阵天线方向图计算模型。仿真和远场暗室实验结果表明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可以有效消除互耦对方向图的影响,说明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中。(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2期)
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杨佳辉[2](2019)在《一种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系数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时估计互耦系数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弹载相控阵天线单元互耦系数的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该方法基于信号子空间理论,采用双辅助信号源估计雷达天线阵互耦系数。两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130 s和190 s左右收敛,而模拟退火算法在170 s和220 s左右收敛;同时,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计算的互耦系数幅值和相位精度较高,空间波谱估计的效果前者也好于后者。暗室实验也表明了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空间波谱估计效果上好于模拟退火算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战术导弹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沈静,万国宾,尤立志,郭星辰[3](2019)在《基于互耦效应的相控阵天线有源反射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逼真高效的互耦效应分析模型对相控阵天线设计至关重要。阵列天线的互耦效应通常可以用有源反射系数显性化表征,分别采用无限阵仿真与散射(耦合)系数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阵列天线的有源反射系数。首先基于无限阵方法设计相控阵渐变开槽天线,优化并获取无限阵列环境下的中心单元有源反射系数,再依据设计结果研制169单元阵列天线,通过实验测试提取中心单元与其它各激励单元的散射系数的幅值与相位变化,最后采用散射(耦合)系数法综合出有限大阵列的有源反射系数。无限阵仿真结果与有限阵实测结果在扫描盲点出现角度、频段、有源驻波整体趋势等方面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无限阵设计方法在天线工程设计中的实际效果。(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吴鑫涛[4](2019)在《天线互耦对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的影响和校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阵列天线互相耦合对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结果的影响与校准。对天线互耦的机制进行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出要消除天线互耦造成的误差,需要测量每一个天线在天线阵列中的自阻抗和与其他天线间的互阻抗。仿真过程中引入正态分布的测量误差,通过天线自阻抗和互阻抗模型计算系数矩阵,并校准误差。(本文来源于《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庄君明,李龙军[5](2018)在《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互耦误差建模与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是实现多功能阵列天线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参数化互耦消除方法都是针对均匀阵列天线展开的,其研究的互耦矩阵都是规则的方阵,对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的互耦矩阵模型并不适用。在充分考虑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中子阵内互耦的"稀疏"和"方位依赖"的特殊性后,通过将常规的互耦矩阵扩展表示为"非方"的"增广互耦矩阵"来对交错稀疏阵列天线子阵内和子阵间的耦合效应进行建模,并通过"增广互耦矩阵"的参数化估计最终实现了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互耦误差的建模与校正。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芦海平,吕涛,罗建[6](2018)在《基于互耦测试的相控阵天线系统校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大型相控阵天线系统需要维护和不定期校准的问题,基于相控阵天线振子之间的互耦特性设计了一种通用的校准方法。相对于互耦校准法,文章解决了天线阵面的异形结构和介电常数的不一致性引起的校准偏差,具有更好的通用性;相对于其他方法不需要增加硬件适配,具有更简单的系统复杂度和更好的成本优势。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为该方法提供了支撑,并经过多阵面,多频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均匀直线相控阵天线系统,并可推广到平面阵列。(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田畅,李思敏,曹卫平[7](2018)在《新型磁负材料结构在微带阵列天线互耦抑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抑制微带阵列天线之间的互耦,基于磁谐振原理及开口谐振环(Slit Ring Resonator,SRR)基本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磁负(Mu-Megative,MNG)材料结构。仿真结果显示,在天线阵列单元间距仅为0.153λ0的条件下,加载MNG周期去耦结构时天线阵列单元E面耦合度降低了38.8 d B,验证了其优异的互耦抑制能力。并且该MNG材料结构尺寸小,结构简单,在高密度高性能微带阵列天线设计中将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8年07期)
仲伟志,徐磊,朱秋明,陈小敏,周建江[8](2018)在《面向天线互耦效应抑制的波束预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毫米波混合波束成形系统研究中没有考虑天线互耦效应对毫米波系统性能影响问题,结合天线互耦效应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波束预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推导出了天线互耦矩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效互耦信道模型;其次,以所建立的等效互耦信道模型为基础,以最大化传输速率为目标,利用改进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求得预编码向量,从而获得互耦效应下的最优波束.仿真表明,这种波束预编码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互耦效应造成的波束畸变,保证通信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卓超,张福顺,武向文,张洪银[9](2018)在《低互耦星载相控阵天线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款工作于Ku频段的低互耦星载相控阵天线的设计方法,采用在阵列单元周围加载金属腔体的方式降低阵列单元之间的互耦效应,从而改善相控阵天线的方向图扫描特性.针对相控阵天线在二维±60°范围内低副瓣波束扫描的特点,对5×5子阵和16×16阵列进行了研究,验证了阵列的互耦降低方法的有效性和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控阵单元间互耦小于-16dB,而相控阵单元在15.1~16.8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相对带宽11%;在频率为f_0±500 MHz范围内,E面3dB波束宽度大于98°,5dB波束宽度大于113°,H面3dB波束宽度大于113°,5dB波束宽度大于122°.在仿真设计的基础上,研制了子阵天线试验样机,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降低互耦方法的有效性,天线单元方向图满足在±60°范围内波束扫描的要求,可应用于相控阵雷达系统.(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Manoj,Kumar,Sah[10](2018)在《紧凑型低互耦微带天线阵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线通信的需求增长非常快,特别是对高频段和高数据速率通信的需求。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容量和传输可靠性,而不增加传输带宽和发射功率,这使得多端口天线阵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另外,现有的多种技术制式分别工作于不同的频段上。因此,能够同时在两个或多个频段上工作的通信设备也有巨大的需求。在天线研究领域中,微带贴片天线因其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目前,微带贴片天线已经从传统的窄带特性向宽带特性发展,从单天线的特性优化到天线阵的特性优化发展。本论文针对上述发展需求,研究设计具有低互耦特性的紧凑型微带天线阵列。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背景及意义作了阐述,然后总结了近年来使用不同方法对微带天线阵列进行去耦的研究情况。之后,阐述有关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微带天线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然后,本文研究了中和线技术在降低微带天线阵互耦效应中的应用。在对中和线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中和线技术分别应用在所设计的单频带和双频带微带天线阵上。通过改变中和线的相关设计参数,在天线阵的谐振频率上S_(12)参数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从而对天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进行了有效抑制。最后,本文研究了U形谐振器对微带天线阵互耦效应的抑制作用。通过调整U形谐振器的尺寸,可以在天线阵的谐振频率处获得良好的去耦效果。通过使用不同尺寸的谐振器组合,可以抑制双频微带天线阵在两个谐振频率上的互耦。本文将中和线和谐振器技术分别应用于所设计的单频和双频微带天线阵,通过仿真结果的讨论对天线阵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中和线技术和谐振器技术,可以成功地降低微带天线阵的互耦,提高阵列单元之间的隔离度。(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天线互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目前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时估计互耦系数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弹载相控阵天线单元互耦系数的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该方法基于信号子空间理论,采用双辅助信号源估计雷达天线阵互耦系数。两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130 s和190 s左右收敛,而模拟退火算法在170 s和220 s左右收敛;同时,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计算的互耦系数幅值和相位精度较高,空间波谱估计的效果前者也好于后者。暗室实验也表明了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空间波谱估计效果上好于模拟退火算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线互耦论文参考文献
[1].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景海.基于有源单元方向图等效法的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王迪,王雪梅,何岷,张金昌,杨佳辉.一种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系数计算方法[J].战术导弹技术.2019
[3].沈静,万国宾,尤立志,郭星辰.基于互耦效应的相控阵天线有源反射系数研究[J].微波学报.2019
[4].吴鑫涛.天线互耦对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的影响和校准[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
[5].庄君明,李龙军.共享孔径交错稀疏阵列天线互耦误差建模与校正[J].电信科学.2018
[6].芦海平,吕涛,罗建.基于互耦测试的相控阵天线系统校准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8
[7].田畅,李思敏,曹卫平.新型磁负材料结构在微带阵列天线互耦抑制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18
[8].仲伟志,徐磊,朱秋明,陈小敏,周建江.面向天线互耦效应抑制的波束预编码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9].卓超,张福顺,武向文,张洪银.低互耦星载相控阵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18
[10].Manoj,Kumar,Sah.紧凑型低互耦微带天线阵列研究[D].重庆大学.2018